原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之,谓之圣人。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小大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穷,小人得之轻命。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讲解:
我们开始,阴符经比较短小,讲起来容易的很。
首先呢,就是这名字的问题,符,其实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用的凭证,象什么虎符啊,就是拿着这个,传达命令,然后就能调动兵力之类的,阴符,就是看不见的命令,众生一般只看到表象,而找不到背后的原因所在,这就陷入了知见障中,只有找到造成这一切现象的背后的道,才能彻底明了,因此,就叫阴符经了。
阴就是看不见,隐藏的意思。
现在,我们走进原文,去看看古人是如何抛开一切表象,找到背后命令的,这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使者。
我们所见到的各种现象,自己的所作所为,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背后有更深层的天存在,人只是天的使者。因此,原文第一句,就叫: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学道的人,其实就是观察天道,然后执行就行了,没有其他的,但奇怪的问题在于,这天是指什么,天其实比较简单,不用想得那么复杂,这就是思维。
要仔细的去观察那个做出决定的思维,这思维从何而来,从何而起,从何而兴,从何而灭,明白了这个思维上的我,然后去执行他的命令,就解决一切问题。
因此,阴符之根本,其实还是脑子里面的那点问题。
思维想不通或者自以为想通了,根本不明白思维之所起,那思维来自哪里呢。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思维其实并不存在,他是受到五官也就是耳目口鼻身这五贼的劫持,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反观自己的五官,也就是五贼,那必然已经明了了道的本意。
见之者昌,就是知道五官就是五贼,明了从五贼去修行,就自然懂了道的本意,昌就是明了的意思,正是因为这五贼共同作用于人心,然后产生了各种思维,这就是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因此,思维本身并不存在,离开了五官对世界的感知,那里会有一个思维呢。
思维的主体又是什么呢,显然,五官造成的假象,就是我们以为存在的自己,我们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伤心,为各种外缘烦恼,都是假心造作而已,就是五贼告诉自己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所谓的时空,不过是自我造作的假象,这就是宇宙在乎手,乎,之于的合音,而所谓的万物生化,不过是自己的感知感觉,误以为真实了。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这样想来,天性,也就是思维,其实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我,而我们平时所说的我,不过是如同机关发动形成的表象,这人心,就是造成一切的机关,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个人的思维究竟迷惑在哪儿,这样才能确定这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不是打坐的人都是修道的,不是当官的人都是有能力的,重在这人的思维方式,思维缘起,以及五官所识别的思维环境。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这样,我们就能解释这世界现象了,这里出现一个概念,杀机。
我们要稍作解释一下,不然容易糊涂,道家主张的是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也就是当一个物体变化的时候,永远是新生的开始,看起来的毁灭,其实是新生,看起来的新生,其实是毁灭。
生死不二,生灭不二,生杀同一,比如孩子的出生,其实是母亲的灾难,一切生,都要孕胎生养,这都是从旧事物里面出来的,没有杀机就不存在生机,你所取得,必然是别人所失,因此,这里面的杀机,其实是凡人眼中的生机。
凡人在追求一切有的时候,在圣人来看,其实是在毁灭一切道,一切生,即是一切杀,生得越多,死的越多,生得多了,要照顾的就多,伤心的地方多的是。
明白了杀机,我们再看原文: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如果一个人心中开始想做什么的时候,也就是天发杀机,他必然忘记一切客观规律,自以为是,以为当下就是最好的条件,什么星什么宿,不知自己几斤几两了。
于是,在念念不忘之中,他开始去做准备,在他准备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是有帮助的,有很多是很坏的,这些龙蛇因素复杂的交织在一起,他是看不见其中的危险因素,只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继续下去,付出行为。
当他真的付出行为的时候,才发现这其中的问题,天地反复,不断的计较较正,疲于奔命,由此操劳一生,反反复复之中,一生就没了。
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因此,你去看一个人的思想和他的行动,就基本上可以判断这人的结果,以及这人可救不可救,无他无他,万恶由心生而已。
比如买彩票,买股票,以及一切人类行为,都是如此,背后有一个自是的心。
阴符就在于这个自是,而这个自是,其实是局限于他成长的环境。
他的五官,也就是耳目口鼻身,只接触到这三千大千世界里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但他就以为全知全能了,在这种心态下,就决定了行为,准备了一大堆理由,拉了一大堆的人,说了一大堆的话,最后付出实施,才感叹这真他妈的难。
于是,在反反复复中,不断的摸索,并完成自己的一生,当作自己的墓铭志。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这天性的思维吧,确实有聪明和愚昧,但无论是聪明还是愚昧,其实都没有用,可以让他安静下来,不要随性妄为。
而这九窍造成的邪见吧,九窍就是凡指人的一切感知,因为见识的局限性,任何人的观察都是邪见,凡是有观,必有观点,凡有观点,必不全面,因此,都是在自以为是的立场看问题。
这九窍造成的种种不正确的见解,其实都要落在身口意三业上,这身口意就是三大要点,要善于守护自己的身口意,只有真的守护了自己的身口意,并且详细的遵守自然规律,而不是随着自己的性格乱来,这样才能开始动作。
动静,这个词语注意一下,并不是并列词,动是动词,而静则是状态,意思是让静止开始动,一般人容易理解为动和静
静是无为,动是无不为,这是道家的基本思想。
也就是什么情况下才能动,必须要认知到自己的缺陷和局限,合符自然规律,然后才能为,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这就比如火,是由燃料燃烧产生的,但到最后,都是毁了燃料,又如同一个国家有了小人,等到一定的时机,这国家就必然受到奸人的危害,因此,一切生里面都藏有杀机,一切福里面都藏有祸心,明白了这个道理去修炼,从而降伏自己燥动的魔心,就可以称为圣人了。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因此,真正的修行,永远是从自己的思想思维上去开刀,由思维产生的问题,自然需要从思维上去解决,这才是道里面的理啊。
但正常人永远在希望从外在的表象上去解决,比如生病了找医生,认为很正常,比如亏钱了骂zf,认为很正常,一切都认为是外在的病,而不知道一切本来是自己思维上的病。
这样想来,天地养育万物,其实是说得好听,说得难听就是万物偷盗了天地之气,从而形成万物,万物养育了人,这其实也是说得好听,说难听说,就是人让自己处于强势,抢夺自然和社会的资源,还自称为奋斗。
但仔细一想吧,你抢别人的,别人也会抢你的,这哪个人,又不是在给别人做嫁衣呢,最终自己造作的一切,都成了别人的,你的家产,财产,物产,种种抢夺来的金山银山,也都被其他事物抢走,甚至自己的尸体,也养了微生物,这就是人自以的意义。不过是盗来盗去,找个光明正大理由罢了。
这样深思下去,也只有认可这样的道理,或许才能安然于世吧,不然没法吃东西了,没法穿衣了,没法做事了,大家都是盗,自然就是盗,长成的五官就是贼,有什么办法呢,但总得有节制吧,依自然规律来盗,依社会规则来盗,算是好人了。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所以说,顺应时势,去养活自己的生命,这样才能自然安然,百骸调理,一切强求,都是妄然,在内心发生的时候,就要尽可能的考虑到万物一体,天人一体,万不可竭泽而渔,这样才能长久的玩下去,也才能最后承受自己死亡,失败的结果。
当知自己失败,自己死亡,意味着其他事物的成功,其他事物的成长,又何必太过在意呢。
这样万化万生而安然本处,就接近于道了。
人都只想自己要多么多么的聪明,充满智慧,只知道神自己的神,不知道顺应自然,不动心神,才是真正的神。顺势顺节而为之,虽为之而心无为,这才是道。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如果实在想不开的话,那就只有这样去想,这日月天地,都有定数,一切都是即定的,要我一个凡人操什么心呢,即有定数,爱咋咋的,即然数据要掉,那他掉就好了,掉了再补嘛,即然补也补不好,定数如此,又何必去补呢,这样想来,人就安心了。
一切圣功由此而生,一切明了通达的无神之神也就出现了。
显然,此处的生和出,是称名为生和出,而实非生非出,不过是本自所有。
去尽铅华,自然耀目,而非真的有一个耀目的光,因为自己的瞎操心而产生。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可惜,这天地的盗机啊,天下的人都不愿意去见,也不能明白,他们永远相信自己的那一套冠冕堂皇的理由,殊不知,一切理由都是外界洗脑的结果,什么爱国啊,忠君啊,仁义礼智信啊,这都是王八传经,忽悠人的嘛,甚至道德本身,也是虚无飘渺。
返朴归真,自然纯矣。
何必拿自己接受的洗脑的文化,当作自己智商的下限呢。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当一个眼瞎了,他的听力就会增加,显然,这瞎眼并不影响人的判断。当一个耳聋了,他的视力就会增加,显然,这耳聋并不影响人的思维,即然五贼五官离开了人体,我们仍有独立的自己,那又何必受五贼的左右呢。
我们完全可以无视无听无闻无触,内守幽静,这不就是智慧吗?
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当你放下一样自己善长的优点,这比老师讲十本经书都要强得多,如果你能放下一切执著,这比明师指点万倍都要强得多,哪怕只维持三天,也比跟师十年有用。
你越认为自己善长的,什么耳聪目明,其实越是被五官左右,越是让自己变成了聋子瞎子,只不过自以为看得清明罢了。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由此可见,人心,都是攀缘于物而产生的,比如一个人努力的挣钱,他的心就在钱上,即然能缘物而生心,自然也会随物灭而烦恼,最终因为失去了钱而烦恼,如果你今天因为身体健康很高兴,那么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因为身体生病而处处求医问药,操劳至死。
一切缘有,必因有灭而灭。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认知,机在目,机,就是关键。
我们经常说话,一说主要是什么,关键是什么,古人难得写二个字,就说机。
目,就是自己的认知,关键都在于自己的认知。所以,不动身心自然就是道场了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这样想来,天地从来不偏向于某个人某个物,这正是对天下万物万物的最大的恩,而那些灾异的迅雷啊,疾风啊,其实也不过是自然呆笨的本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病啊,死啊,一切自以为的不正常啊,这不都是呆笨必然的事情吗?为什么慌张呢,由他就是了嘛。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当拥有了这样的思维,就会发现,一个人最大的快乐,其实是思维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闲置在那里的状态。而一个人最大的安静,莫过于他不燥动,不妄动,不随境生心。
有人就说了,这人如果都这样想,完全不顾忌别人,万物,家庭等的想法,这还是人吗?
不能这么说,你让自己过得很好,这思维上的极致的自私,恰恰反应在社会上,就是最大的公平,你不用为别人考虑,也不用为别人担心,因为每个人都是这样让自己过得很好,当所有人都让自己过得好,不需要别人担心的时候,那还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
一切担心,不过是你担心别人照顾不好自己,所以需要你来操心,因此,极私就是极公,自私就是利他,反而那些为他人着想的人,打着爱的名号,轮回不休,造成了世间所有的恶。
一切恶,缘起于善,一切恨,缘起于爱。
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显然,如果真要擒住自己的内心,使之不燥动,不妄动,其根本就在于不要义气用事,而在于随时让自己处于心平气和的状态中。
禽,通假字,通擒,当一个人从谷不迫,心平气和的时候,这就降伏了自己内在的心魔。
生死互为根本,有生才有死,有死才有生,恩害相互为用,有恩才有害,有害才有恩,有什么好动心的呢。
一切坏事都是好事,一切好事都是坏事,何必不顺其自然呢。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那些愚蠢的人,都努力的学习天文地理,学习各种知识,想通达神圣。
但我要告诉你的是,你学会顺势而为,顺应万物,顺应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贤者。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由此可见,人们总是以愚蠢的思想来猜测圣人,虞,猜测的意思,其实圣人恰恰是最为平凡最为真实的自己,人总以为圣人有特别的本事,牛逼轰轰,其实圣人只是内心极度的平和,不仅有波澜不惊,而是没有半点波澜,所以,那些求这求那的人,不过是将水放入火中,自取灭亡而已,佛在灵山莫远求。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这样想开了,就知道自然告诉人们的,就是要无为,所谓的道,也就是思维,本就是宁静的,正因为自然的宁静,天地万物才出现。
这天地万物处处污染了你的五官,也就是五贼,从而让你产生种种二维法门,以为有善恶,以为有对错,以为有阴阳,而在这阴阳对错二维的推演中,才有这一切看起来变化现象,他们本来是不正常的,但在二维法的人看来,这就是最正常的。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所以,圣人知道自然之道,其实不可违背,因此才创立了种种学说,让人们回归到宁静的内心世界,这并不是那些寒来暑往四时变迁所能解决的问题。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因为有了身体五官这样的器具,所以才产生了万物,而兴起了各种八卦甲子律历这些人间的知识。
但这时候,神机已经象鬼一样,看不见了,等到去寻找那些是非对错二维阴阳的解决办法,这已经是非常明显的在表象上操作,这又怎么能得到宁静的道呢。
没了,讲完了。
原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之,谓之圣人。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小大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穷,小人得之轻命。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讲解:
我们开始,阴符经比较短小,讲起来容易的很。
首先呢,就是这名字的问题,符,其实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用的凭证,象什么虎符啊,就是拿着这个,传达命令,然后就能调动兵力之类的,阴符,就是看不见的命令,众生一般只看到表象,而找不到背后的原因所在,这就陷入了知见障中,只有找到造成这一切现象的背后的道,才能彻底明了,因此,就叫阴符经了。
阴就是看不见,隐藏的意思。
现在,我们走进原文,去看看古人是如何抛开一切表象,找到背后命令的,这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使者。
我们所见到的各种现象,自己的所作所为,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背后有更深层的天存在,人只是天的使者。因此,原文第一句,就叫: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学道的人,其实就是观察天道,然后执行就行了,没有其他的,但奇怪的问题在于,这天是指什么,天其实比较简单,不用想得那么复杂,这就是思维。
要仔细的去观察那个做出决定的思维,这思维从何而来,从何而起,从何而兴,从何而灭,明白了这个思维上的我,然后去执行他的命令,就解决一切问题。
因此,阴符之根本,其实还是脑子里面的那点问题。
思维想不通或者自以为想通了,根本不明白思维之所起,那思维来自哪里呢。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思维其实并不存在,他是受到五官也就是耳目口鼻身这五贼的劫持,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反观自己的五官,也就是五贼,那必然已经明了了道的本意。
见之者昌,就是知道五官就是五贼,明了从五贼去修行,就自然懂了道的本意,昌就是明了的意思,正是因为这五贼共同作用于人心,然后产生了各种思维,这就是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因此,思维本身并不存在,离开了五官对世界的感知,那里会有一个思维呢。
思维的主体又是什么呢,显然,五官造成的假象,就是我们以为存在的自己,我们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伤心,为各种外缘烦恼,都是假心造作而已,就是五贼告诉自己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所谓的时空,不过是自我造作的假象,这就是宇宙在乎手,乎,之于的合音,而所谓的万物生化,不过是自己的感知感觉,误以为真实了。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这样想来,天性,也就是思维,其实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我,而我们平时所说的我,不过是如同机关发动形成的表象,这人心,就是造成一切的机关,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个人的思维究竟迷惑在哪儿,这样才能确定这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不是打坐的人都是修道的,不是当官的人都是有能力的,重在这人的思维方式,思维缘起,以及五官所识别的思维环境。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这样,我们就能解释这世界现象了,这里出现一个概念,杀机。
我们要稍作解释一下,不然容易糊涂,道家主张的是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也就是当一个物体变化的时候,永远是新生的开始,看起来的毁灭,其实是新生,看起来的新生,其实是毁灭。
生死不二,生灭不二,生杀同一,比如孩子的出生,其实是母亲的灾难,一切生,都要孕胎生养,这都是从旧事物里面出来的,没有杀机就不存在生机,你所取得,必然是别人所失,因此,这里面的杀机,其实是凡人眼中的生机。
凡人在追求一切有的时候,在圣人来看,其实是在毁灭一切道,一切生,即是一切杀,生得越多,死的越多,生得多了,要照顾的就多,伤心的地方多的是。
明白了杀机,我们再看原文: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如果一个人心中开始想做什么的时候,也就是天发杀机,他必然忘记一切客观规律,自以为是,以为当下就是最好的条件,什么星什么宿,不知自己几斤几两了。
于是,在念念不忘之中,他开始去做准备,在他准备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是有帮助的,有很多是很坏的,这些龙蛇因素复杂的交织在一起,他是看不见其中的危险因素,只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继续下去,付出行为。
当他真的付出行为的时候,才发现这其中的问题,天地反复,不断的计较较正,疲于奔命,由此操劳一生,反反复复之中,一生就没了。
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因此,你去看一个人的思想和他的行动,就基本上可以判断这人的结果,以及这人可救不可救,无他无他,万恶由心生而已。
比如买彩票,买股票,以及一切人类行为,都是如此,背后有一个自是的心。
阴符就在于这个自是,而这个自是,其实是局限于他成长的环境。
他的五官,也就是耳目口鼻身,只接触到这三千大千世界里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但他就以为全知全能了,在这种心态下,就决定了行为,准备了一大堆理由,拉了一大堆的人,说了一大堆的话,最后付出实施,才感叹这真他妈的难。
于是,在反反复复中,不断的摸索,并完成自己的一生,当作自己的墓铭志。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这天性的思维吧,确实有聪明和愚昧,但无论是聪明还是愚昧,其实都没有用,可以让他安静下来,不要随性妄为。
而这九窍造成的邪见吧,九窍就是凡指人的一切感知,因为见识的局限性,任何人的观察都是邪见,凡是有观,必有观点,凡有观点,必不全面,因此,都是在自以为是的立场看问题。
这九窍造成的种种不正确的见解,其实都要落在身口意三业上,这身口意就是三大要点,要善于守护自己的身口意,只有真的守护了自己的身口意,并且详细的遵守自然规律,而不是随着自己的性格乱来,这样才能开始动作。
动静,这个词语注意一下,并不是并列词,动是动词,而静则是状态,意思是让静止开始动,一般人容易理解为动和静
静是无为,动是无不为,这是道家的基本思想。
也就是什么情况下才能动,必须要认知到自己的缺陷和局限,合符自然规律,然后才能为,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这就比如火,是由燃料燃烧产生的,但到最后,都是毁了燃料,又如同一个国家有了小人,等到一定的时机,这国家就必然受到奸人的危害,因此,一切生里面都藏有杀机,一切福里面都藏有祸心,明白了这个道理去修炼,从而降伏自己燥动的魔心,就可以称为圣人了。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因此,真正的修行,永远是从自己的思想思维上去开刀,由思维产生的问题,自然需要从思维上去解决,这才是道里面的理啊。
但正常人永远在希望从外在的表象上去解决,比如生病了找医生,认为很正常,比如亏钱了骂zf,认为很正常,一切都认为是外在的病,而不知道一切本来是自己思维上的病。
这样想来,天地养育万物,其实是说得好听,说得难听就是万物偷盗了天地之气,从而形成万物,万物养育了人,这其实也是说得好听,说难听说,就是人让自己处于强势,抢夺自然和社会的资源,还自称为奋斗。
但仔细一想吧,你抢别人的,别人也会抢你的,这哪个人,又不是在给别人做嫁衣呢,最终自己造作的一切,都成了别人的,你的家产,财产,物产,种种抢夺来的金山银山,也都被其他事物抢走,甚至自己的尸体,也养了微生物,这就是人自以的意义。不过是盗来盗去,找个光明正大理由罢了。
这样深思下去,也只有认可这样的道理,或许才能安然于世吧,不然没法吃东西了,没法穿衣了,没法做事了,大家都是盗,自然就是盗,长成的五官就是贼,有什么办法呢,但总得有节制吧,依自然规律来盗,依社会规则来盗,算是好人了。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所以说,顺应时势,去养活自己的生命,这样才能自然安然,百骸调理,一切强求,都是妄然,在内心发生的时候,就要尽可能的考虑到万物一体,天人一体,万不可竭泽而渔,这样才能长久的玩下去,也才能最后承受自己死亡,失败的结果。
当知自己失败,自己死亡,意味着其他事物的成功,其他事物的成长,又何必太过在意呢。
这样万化万生而安然本处,就接近于道了。
人都只想自己要多么多么的聪明,充满智慧,只知道神自己的神,不知道顺应自然,不动心神,才是真正的神。顺势顺节而为之,虽为之而心无为,这才是道。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如果实在想不开的话,那就只有这样去想,这日月天地,都有定数,一切都是即定的,要我一个凡人操什么心呢,即有定数,爱咋咋的,即然数据要掉,那他掉就好了,掉了再补嘛,即然补也补不好,定数如此,又何必去补呢,这样想来,人就安心了。
一切圣功由此而生,一切明了通达的无神之神也就出现了。
显然,此处的生和出,是称名为生和出,而实非生非出,不过是本自所有。
去尽铅华,自然耀目,而非真的有一个耀目的光,因为自己的瞎操心而产生。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可惜,这天地的盗机啊,天下的人都不愿意去见,也不能明白,他们永远相信自己的那一套冠冕堂皇的理由,殊不知,一切理由都是外界洗脑的结果,什么爱国啊,忠君啊,仁义礼智信啊,这都是王八传经,忽悠人的嘛,甚至道德本身,也是虚无飘渺。
返朴归真,自然纯矣。
何必拿自己接受的洗脑的文化,当作自己智商的下限呢。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当一个眼瞎了,他的听力就会增加,显然,这瞎眼并不影响人的判断。当一个耳聋了,他的视力就会增加,显然,这耳聋并不影响人的思维,即然五贼五官离开了人体,我们仍有独立的自己,那又何必受五贼的左右呢。
我们完全可以无视无听无闻无触,内守幽静,这不就是智慧吗?
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当你放下一样自己善长的优点,这比老师讲十本经书都要强得多,如果你能放下一切执著,这比明师指点万倍都要强得多,哪怕只维持三天,也比跟师十年有用。
你越认为自己善长的,什么耳聪目明,其实越是被五官左右,越是让自己变成了聋子瞎子,只不过自以为看得清明罢了。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由此可见,人心,都是攀缘于物而产生的,比如一个人努力的挣钱,他的心就在钱上,即然能缘物而生心,自然也会随物灭而烦恼,最终因为失去了钱而烦恼,如果你今天因为身体健康很高兴,那么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因为身体生病而处处求医问药,操劳至死。
一切缘有,必因有灭而灭。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认知,机在目,机,就是关键。
我们经常说话,一说主要是什么,关键是什么,古人难得写二个字,就说机。
目,就是自己的认知,关键都在于自己的认知。所以,不动身心自然就是道场了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这样想来,天地从来不偏向于某个人某个物,这正是对天下万物万物的最大的恩,而那些灾异的迅雷啊,疾风啊,其实也不过是自然呆笨的本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病啊,死啊,一切自以为的不正常啊,这不都是呆笨必然的事情吗?为什么慌张呢,由他就是了嘛。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当拥有了这样的思维,就会发现,一个人最大的快乐,其实是思维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闲置在那里的状态。而一个人最大的安静,莫过于他不燥动,不妄动,不随境生心。
有人就说了,这人如果都这样想,完全不顾忌别人,万物,家庭等的想法,这还是人吗?
不能这么说,你让自己过得很好,这思维上的极致的自私,恰恰反应在社会上,就是最大的公平,你不用为别人考虑,也不用为别人担心,因为每个人都是这样让自己过得很好,当所有人都让自己过得好,不需要别人担心的时候,那还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
一切担心,不过是你担心别人照顾不好自己,所以需要你来操心,因此,极私就是极公,自私就是利他,反而那些为他人着想的人,打着爱的名号,轮回不休,造成了世间所有的恶。
一切恶,缘起于善,一切恨,缘起于爱。
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显然,如果真要擒住自己的内心,使之不燥动,不妄动,其根本就在于不要义气用事,而在于随时让自己处于心平气和的状态中。
禽,通假字,通擒,当一个人从谷不迫,心平气和的时候,这就降伏了自己内在的心魔。
生死互为根本,有生才有死,有死才有生,恩害相互为用,有恩才有害,有害才有恩,有什么好动心的呢。
一切坏事都是好事,一切好事都是坏事,何必不顺其自然呢。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那些愚蠢的人,都努力的学习天文地理,学习各种知识,想通达神圣。
但我要告诉你的是,你学会顺势而为,顺应万物,顺应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贤者。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由此可见,人们总是以愚蠢的思想来猜测圣人,虞,猜测的意思,其实圣人恰恰是最为平凡最为真实的自己,人总以为圣人有特别的本事,牛逼轰轰,其实圣人只是内心极度的平和,不仅有波澜不惊,而是没有半点波澜,所以,那些求这求那的人,不过是将水放入火中,自取灭亡而已,佛在灵山莫远求。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这样想开了,就知道自然告诉人们的,就是要无为,所谓的道,也就是思维,本就是宁静的,正因为自然的宁静,天地万物才出现。
这天地万物处处污染了你的五官,也就是五贼,从而让你产生种种二维法门,以为有善恶,以为有对错,以为有阴阳,而在这阴阳对错二维的推演中,才有这一切看起来变化现象,他们本来是不正常的,但在二维法的人看来,这就是最正常的。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所以,圣人知道自然之道,其实不可违背,因此才创立了种种学说,让人们回归到宁静的内心世界,这并不是那些寒来暑往四时变迁所能解决的问题。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因为有了身体五官这样的器具,所以才产生了万物,而兴起了各种八卦甲子律历这些人间的知识。
但这时候,神机已经象鬼一样,看不见了,等到去寻找那些是非对错二维阴阳的解决办法,这已经是非常明显的在表象上操作,这又怎么能得到宁静的道呢。
没了,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