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讲内容中,如果能有所领悟,必然对学问有大的进步
这是肯定的
圣经只说了,上帝用泥土造出了人
但在中国哲学里面,把如何造人的步骤都给讲完了
我们先来看二幅图片
以回归自然
这就是有名的黄河
这就是有名的长江
这都是中国非常有名的河流
但如果问你们,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你们常常会被知见迷惑
认为自己看到了黄河,长江
又或者局于各自的当下的见,而认为见到了树木,土地等各种物
有山有河
但实际上,这里面有二个要素
首先第一个要素,是要有大背景
如同在手机里面看到的图片一样
这种种物,都需要在虚空中显现
也就是要有一个容纳他们的空间存在
这是为了解决他们在哪儿的问题
不过,这个和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并不相关
我们看第二大要素
物元素
你们所见到的一切,其实就是固态,液体和气态的物
并且是种种物
尤其要注意的是
晴空也是物
空气
因为这些物透明
所以才见到其他的物
气是在外面的
这很重要
是透过气看到的固态物和液态物
如果只有实物,就没法见了
一叶障目,将不见森林
在这些物元素中
我们来看里面的水
或者叫水元素
所谓元素嘛
就是一个概念
意思是在讲解的这同一个境界里,所出现的基本的东西
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概念
看到水,看到水,看到水
水才是重点
然而,你们只看到半部分的水
不仅你们只看到半部分的水,所有人都只能看到半部分的水
因为有一半的水,是我们看不见的
看得见的这一部分水
取一个名字,叫寒水
举目所见,无不是寒水
看这图片
水蒸汽
这也是寒水
因为他结成了小水滴,你才看见
因此,也是寒水
但确实存在一种水
那就是真正的水蒸气
还没有结晶之前的气化状态
水完全气化后的水分子
散布于空中
这是看不见的
如果与寒水相对而命名
他应该叫开水,或者温水才行
但这将与我们习惯严重冲突
为了避免日常的名词上的冲突
把这种看不见的水蒸气
取一个名称
叫湿
到这儿,你们要记住二个道理了
一个是看得见的水,都是寒水,寒水就是看得见的水。
一个就是湿就是看不见的水,他才是真正的温水热水或者开水
晴空之中
其实有湿的存在
但他并不阻碍我们的视野
他是透明的
水和湿,本来就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状态
这一点很重要
为什么我们要不厌其烦的讲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呢?
这源于水是自然之精灵
水有着一个非常非常特殊的特性
这个特性就是
他与所有的除水以外的其他物完全相反
我们在讲物的时候,讲固态,液态和气态
说的是固态的密度最大
液态次之
气态的密度最小
因此固态才在最下面
但在讲的过程中,其实我也讲了,有一些特殊物质,是不合符这个特性的
本来是想混过去
但为了解答寒胜则浮的道理
那就混不下去了
这一特殊物质,就是水
水恰恰相反
水是热缩冷胀的
在同等质量的情况,水的固体的体积竟然比液体大
也就是水的固体的密度是小于液态水的
这太神奇了
以至于我们能在自然之中
看到这样的日常现象
这是海水结冰了
冰飘浮在水面之上
这是河流冰住了
冰还是漂浮在水面之上
为什么呢?
因为冰是水的固体
但是,他和其他物质不一样,他冷成固体的时候,是膨胀的
密度变小,所以飘浮在水面之上
如果你们信上帝,可以认为这是上帝的安排
但实际上,这是大自然的神奇
水在风水学里面,表达的是天
如果不明白的,可以去看以前的风水著作
上天有好生之德
水就是最仁慈的
他就拥有好生之德
在天寒地冻的时候
水的固体将飘浮在水面之上
保证下面的鱼儿,生灵,还能存活
如果和其他固体一样,从下往上结冰
那所有万物,将在一个冬天过后,万劫不复
水以他好生之德的仁慈
拥有了与其他物完全相反的特性,冷胀热缩
这一点太重要了
他彻底改变了死气沉沉的世界
你们可能奇怪
那气体的水
也就是湿
难道也重于液体吗?
难道是水是固体在上,液体次之,气态在下?
这样理解本身也没有什么问题
气态的分子是独立的,均匀的分布于空中,地下,及一切他能到达的地方
但一遇到冷
他就结成冰,结成雨,结成雾露了
实际上,你们看到的大部分的雨水,在天空中刚开始结晶的时候,就是冰晶
是固体的
在下降过程中,变成水
变成气
但单纯从气体来说
水气均匀的分布,是空气的一部分
一旦结成云,形成雾之类的
就会成片成片的集合在一起
就形成了图中这样的美景
显然,这是重于均匀分布的水分子的
已经从空中析出来了
因此,水的特性,一定要记住一个
那就是热缩冷胀
正因为水与其他的物质,在特性上完全相反
为了进一步的讲清世界的本来面目
我们需要对水以外的其他物质进行命名
将他们称名为土
土和水,是完全相反的特性
所有合符热胀冷缩的物质,都是土
是特性决定了他们的名称
一定要抓住这个本质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
所有合符热缩冷胀的物质,都是水
定义一定要清晰
是所有,是全部
那我们再来看热胜则肿
其最为根本的物质基础,实际上是土
说的是土,在热的作用下,形成的种种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变化
土也是有液态的,有气态的
这太难理解了
不过一定要理解
土是四大之一,无处不在
就行了
因为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因此热,一定会形成肿
与之相反
如果越来越冷
寒
他的物质基础并不是土
而是水
一切的寒,都只有水有关
与土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为什么是这样呢?
这与太阳系的构成有关
地球的温度,大部分都来自于太阳
但太阳从没有消失啊
温度也没有变化
地球公转也好,自转也好,太阳却是无私的
太阳光永远是温暖的
就算是大冷的冬天
太阳也是一如即往的温暖
这并不是变化因素
有波动,但这波动都是可测定的
是定数
真正让地球感觉到冷的
其实是云雾水气的变化
阴天,并不是太阳不在了
太阳还在
而是水在低气压下,在空中凝结了
人无法见到太阳,就凉了,冷了
为什么冬天感觉到如此冷?
是因为下雪
因为水的变化
真不是太阳的问题
只要不下雪
只要天上没有云
只要太阳晒着
那来冷啊?
是吧
所有的寒,都是水造成的
水的特性,就是吸收热量,让世界冷下来
当你身上的水蒸气蒸发的时候,你就感觉到了凉意
总之种种
寒只和水相关
与土无关
热只和土相关
与水无关
因此,寒水是同源的
是同根的
是事与物的完美结合
水是寒的物,寒是水的事
同理,火与土也是同源的
同根的
土是火的物
火是土的事
明白了这个道理
你们将从此不再迷失
一切水的问题,都是寒的问题
一切土的问题,都是热的问题
就OK了
不过,你们要知道的是
自然界中,有没有病态?
一定要知道,自然界是没有病态一说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然的
都是正常的
病,就是个人的感觉
当你无法适应自然的时候,就称名为病
病只有二种,一种是自己觉得有病
一种是别人认为你有病
但实际上,生老病死,都是自然之常
只是因为是你无法承受之重,才称名为病
在自然模型中,这一切,都不能当病看
他们本自所有,本为自然
而整个万物来说
都是由水和土共同组成
水与土是不可分割的
每一棵小雨滴里面,都需要一个凝结核
这是水在空中结晶,结晶就是成冰
在空中结晶形成云雾的基础
如果没有土
水气将一直是水气
永远不会形成云
凝结核就是土
尘埃
每一个有准备用作生命的土里,都有水的存在
岩石也一样
只不过他们是以结晶水的状态存在而已
那有没有纯净的水,不带一点土的呢?
有没有纯净的土,不带一点水的呢?
当然有
比如蒸溜水就是
也有纯净的土
比如铜,金等的晶体
但这样水与土分开之后
万物就死了
和合妄为生
分解就妄为灭了
如果不懂得分散就是死亡的道理,那如何预测人死于何年呢?
是吧,那将只能信口开河了
国有国运,人有人运
一切都可测可算可度
就是因为有规律,有标准
所以,分开之后,将是一切死寂
比如其他几个行星,就是这样的状态
显然,要造就万物
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就是让水与土结合
也就是热胀冷缩的土与冷胀热缩的水阴阳相配
这一配,实际上就是泥了
因此,泥才是造成一切生命,创造生机的主体
再看你们眼见所见到的一切
空也是一团透明的清泥
再看江河湖泊和大海
不过是水比泥多的程度不同罢了
而观察花草树木,鸟兽虫鱼
不过是在边界上泥比水多的程度不同罢了
一切生命体,都是泥造的
他即需要热胀冷缩的土
也需要热缩冷胀的水
在水与土结合的一刹那间
已经能够调节寒温了
神奇不?
这就是生命的力量
此时,他再也不怕热了
因为有寒水
他再也不怕冷了
因为他有热土
自然再怎么变化
他也有了应对的基础
由于寒造成的水的变化
是由上而下的
这种由上而下的冷
称为寒胜则浮
浮的意思,就是从上面开始的
从浅表开始的
一切从表开始的病,基本上都能称名为寒
我们回到四象
假设人的病态
这是以身体为准则
才说病态
也就是身体受不了,不能正常演化
而并不是说他放到自然也叫病态
一定要严格范畴
限定死了条件
在个体这样的身体里面
如果演化失灵,就暂时叫做病
那么,寒病,最常见的时候
就是阳遁的时候
在万物需要生长的时候
此时要以温度为主
温度升高,土的密度减小
土元素之间接合不再紧密
就容易被其他事物偷鸡
把他打开,变成我的
因此,温度是阳遁的基础
而且要越来越升高
才叫阳遁
但这一过程,如果雨水过多
云雾过多
甚至还有霜雪
那非常不好意思
轻则生病
这是生化大病
重呢,就挂了
这还长什么长啊
直接被五黄煞了
显然,即有固体的寒
地冻了
也有液体的寒
固体寒在地表
液体的寒在水表
还有气体的寒
气体的寒在气表
一定要注意,这都是表证
尤其要注意,寒在固体里面
是潜表的冻
按地理的说法,叫冻土层
越往深处
是越热的
这也是虫子在地下能够过冬的原因
如果在空中,冻死的最快
海拔越高,死得越早
你们去爬山,就能感觉到
越是到高山上
越是凉爽
如果到了3000米的高山上
不好意思啊,说不定已经终年积雪了
因此,越往下,越容易过冬
这是因为寒胜则浮的道理
如果不想冻死,你就要往下钻
水会给你生命
上天有好生之德
如果不想热死
你就要往上走
他们决定了世界的基本规律
也注意了你需要有准确的人生定位
万不可高不成,低不就
人生,就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不断定位自己的过程
不需要烦恼,不需要忧虑
一切都是泥做的
最终也要水土分开
和世界说拜拜
因此,不要太在意,过好当下,做好自己就行了
择地是如此,看八字是如此
行医济世还是如此
实际上,这里面的内容非常之多
水最终形成了人的精
火土最终形成了人的神
他们是精神的物质基础
上医,需要望人精神,一眼而知百病
才是最高境界
而且,这也比较容易达到的小境界
毕竟理论就在这儿摆着呢
当然,修行在个人
我们今天就到这儿了
祝大家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