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始本期内容的最后一讲
无所不在的三阴三阳,即组成了外环境,也组成了内环境
人以主观能动性,来应对着外环境的失调
这就使得所有有情众生,对于内环境和外环境的要求完全不同
对于众生结界之内,属于自己的内环境来说,一般要求的是暖湿环境
温暖湿润如同春天
这样就能舒适的生长
永远长生
显然,再智能的身体,其实也害怕死亡
长生是身体的执念
他在尽可能的纠偏过程中
按智能身体这样的做法,一般都会长寿
但为什么不能长寿呢
主要还是领导的问题
人的大脑喜欢胡思乱想
不会遵从身体的意愿
对于欲界的人来说
横征暴敛的向脾土索取
让人民永世做牛做马
来满足自己外在的无穷的欲望
这才是最重要
如何克伐生机来满足外在的欲望
用寿命换取享受
是欲望考虑的事情
真出了问题的时候
也不是遵从身体
而是盲从专家和他人
身体想不想喝水不要紧
只要专家建议喝水,那就喝
身体想不想吃饭不要紧
只要家人要求吃饭那就必须吃
基本上,所有的疾病都是折腾出来的
回归自然,身体才能休养,并最终保住本
等到春天的来临
那有情众生对外环境是什么要求呢?
内环境要暖湿。也就是温暖湿润。
而外环境就刚好相反
要求干燥凉爽
只有干燥凉爽的外环境,才适合于人们的健康
干燥是为了排出多余的水分
也就是体内湿度太高的时候,能随时可以做一做慈善
就有了获得感
凉爽是为了排热
显然,身体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
在干燥凉爽的环境里,别人都活得不太好,准备收藏了
我正好可以吃掉他们,保持暖湿
多余的暖湿又能排出去
还能赚个名声
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外环境太好,也是温暖湿润的
竞争压力太大了
人反而会出现困乏
这其实也简单,容易理解
一个人在一群能人堆里面,就很少说话
不知道深浅
但如果一个人,在一群比他混得差的人里面
就容易高谈阔论
得意了
无论是好还是惨,其实都是比较出来的
幸福感来自于自己比外环境好一些
这种内外的分别要求,非常重要
也确定了外在的风水和内在的药物,是完全相反的
不能混为一谈
通过这样内外的差别要求
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
身体,对于外环境的要求,并不是暖湿的春象
恰恰相反,是干燥凉爽的秋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其实是生物的潜能
生物拥有极其强悍的造热能力
只要给他充足的食物
他就能源源不断的造热
而造热的关键,就在于运动
运动或者说分子无规律的运动也行
只要是运动,都属于太阳了
能产热了
正因为身体在食物充足的情况,有如此强大的造热能力
人和动物的差异性,就体现在了排热排湿上面
在长时间的奔跑,比拼耐力过程中
人要远远强过猎豹,马匹等等
这些动物在短时间的长跑后,就必须休息
猎豹一般就在二十秒,就不得不休息了
而人则不然
人在耐力方面,渺视苍天众生
可以长跑个一二天
原因变在于,人体去掉了身上的体毛,却保留了汗腺
可以大量的排热排湿
毛皮动物却做不到这一点
因此,毛皮动物在长跑中造成的死亡,其实是死于中暑
湿热无法外排造成的
显然,身体的造热能力,不容轻视
身体如此强大的造热能力,是需要水的配合的
水的多少,完全取决于热的多少
一旦二者不匹配,马上就会出现病态
那怎么匹配呢?
当然是根据热力的基本定义
热的产生,是因为运动
因此,运动越多的人,水的供应也就要相应的增多
有一个显然的标志,其实就是口渴
完全可以在口渴的时候再喝水
这是身体的信号
但人们不太相信身体
他们在运动的时候,常常会有意无意的大量喝水
如果身体的运动还好,水还能排出去
但如果是脑力的活动
脑力活动也是活动
也需要大量的水
比如一个人演讲,就容易紧张,一紧张就需要一个水杯拿在手里
喝点水,就不紧张了
因此,脑力活动也是造热的,产热的
需要相应的水
这也是一群爱吹牛逼的人在一起,经常要喝茶的原因
边喝茶连吹牛,神侃
显然,这并不是有益于健康
有点违背养生的原则
有些东西,更是假象
茶,牛奶,果汁等等
其实都是喝水
别看里面的内容物较多
和水并无差异
可用水分是与纯净水完全相同
然而
咖啡相对来说,水分就会少一些
酒则完全相反了
酒也是饮料
但酒造成的结果,是水分的流失
通常饮用较多酒后,会明显的感觉到口渴口干
甚至造成明显的脱水
原因很复杂
主要原因就是造成了出汗和排尿的增加
还加速了神经对水排泄的支配性
通过大量的水的排泄而代谢酒精
因此在代谢酒精的同时,水就缺少了
因此,酒能抗风湿
所谓的抗风湿,不过是利水罢了
现代一些中医就喜欢忽悠,弄些酒药来治各种风湿
原理其实就是排水这一点
明白了这个道理
我们又可以理解人是如何折腾自己的
一些人,闲得慌
一边饮酒,一边饮茶
做着快乐神仙
可以看出来,这恰好中和了身体
一边排水一边加水
相当于啥都没做
但乐在其中
如果只是偏于其中的一样呢?
那身体就会出问题
偏于酒,因为水流失太多,无法匹配于热,则不能长,无法形成暖湿气流
最终肝枯肝硬
如同春天不下雨一样
偏于茶呢
就反过来了
水多无法匹配弱小的热
克伐生机
面色开始变白变淡变胖
肺肾开始病变了
因此,万不得已有嗜酒的爱好或者嗜茶的爱好
还不如二者都爱一爱
要注意的是
除了内外有别这一重大要点之外
重要的事情要强调三遍
内外有别,内外有别,内外有别
另一个要点,就是常态与病态是完全不同的
这张PPT非常重要
病人体弱,处于失平衡的状态,要保护好
如同春天遇到倒春寒,农民应该怎么办呢
当然是给作物盖上薄膜
这盖上薄膜,就是减少了空气的流通
变成了暑的环境
然后,作物就保暖成功,安全了
昨天还有人不能理解为什么暑是对抗风寒的
其实想一想,如果在早春种庄稼的时候
如果不是盖薄膜,模仿暑象
而只是在大田里面烧火
结果会怎么样
显然,解决不了问题
对着火的一面,就算是烧焦了,其他地方还是冷
冬天,在雪地里面烧火烤,也难解决问题
人在房子里面,就容易保暖
风对于温度的散失是非常重要的
一定是暑,才能同时抗风和抗寒
也才能治好伤寒
象盖薄膜一样的盖住身体
哪有不好的道理呢
这是病体需要这样的养护
但如果长期这样呢?
显然不行
健康的身体,必不因药物和养护而得到
健康的身体是自己经历风雨,不断的锻炼出来的
不锻炼,不存在健康
养生,必然要伴随着运动
实在没有什么运动项目
在群里面抬扛啊
这也是脑力运动
比如群里面的张先生,前段时间爱上抬扛,后来,腰不酸了,腿不痛了,一口气能上五楼了。
务必要记住,病态和常态是完全不同的二个状态
病态需要的是暑的环境,需要的是精心的呵护
而常态则需要的是风的环境
需要的是经历风雨
因此,风是一个矛盾体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风带来了氧气,带来了勃勃生机
也带来了无限美好的生活
但对病人来说
风则是百病之长
你可以说,百病生于风
也可以说百病生于气
反正二者是同一事物
明显这个道理,就知道暑的环境,对于病人来说,是何其重要了。
经常看到很多病人,发着高烧,头却露在外面
这怎么可能好呢
最为基本的暑的条件都没有达到呢
感冒过后,中医也强调避风三日
什么叫避风三日呢?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房子里面,还呆几天
也就是继续保持一个大环境的暑象而已
有了病态和常态的意识
知道他们是完全相反的
常人要吃饭,病人可能不能吃饭
常人要喝水,病人可能不能喝太多水
常人要透气透风
病人可能不需要透气透风
只有真正的区别了病态和常态
才能理解中医之道
对于常人来说,风寒暑湿燥火,就是六气
缺一不可
他们都是生命的基础
没有热,无法获取能源能量
没有寒,获取的能源能量也无法成为自己的形体
阳化气,阴成形而已
热火则离
遇寒则固
你的就成了我的
没有风,万物无法生长,火也无法长久
没有暑,则无法形成结界
一切生的还是别人的
为他们做了嫁衣
没有湿,万物不能成长,火就成了灾难
没有燥,又细胞溃烂
出现各种霉烂病变
六气缺一,则生机全无
但是
如果身体弱小,或者六气太强,超过了身体的耐受范畴
他们就成了疾病的根源
也就是病因所在
攻城略地,无所不能
催枯拉朽,无坚不催
因此,身体要有平衡措施
用来始终保持自己的正常状态
这样就形成了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或者说内外环境的搏弈性
你有矛,我一定要有盾
才能长久
在这个图里面
我们能看到二个心
一个是内环境,也就是我的心,实际上就是热能产生的地方
能源所在
一个是外环境的火热
任何气候变化,都是因为热造成的
地球有地球的心
有了这样的概念,就永远不会迷路了
对于身体来说,身体的扩张之路,由坤到乾的过程
要一路绿灯
畅通无阻
这就是地天泰卦
畅通就是真的好
能达到什么效果呢?
那就是出去小的,进来大的
身体就越来越健康了
但反过呢
当外界的寒冷想要入侵的时候
身体必须层层关隘
处处把关
不让外界寒冷造成的病变轻易得手
因此,从皮肤到内脏
这应该是天地否卦
这种做法,需要不择手段
显然,讲道理的君子,是无法完成这任务的。
寒冷侵犯身体,造成身体的循环不良,甚至不循环了
不循环的时候,其实也就不是自己的了
变得麻木
这样不断的退守
人的饮食还是一样的,产热没有减少
但属于自己的地盘却在无限的减少
于是,内热越来越多了。
最终迫使人们拒绝食物,以防自焚
当然,这只是暂安之计
长久是没有计的
时间一长,人还是要死亡
守,是不可能守得住的。
在这样的病理过程中,总是从结界的地方开始
一层一层的攻入身体
结界的一再缩小
也象征着病进
而热度的增加
如果能够抢回结界,结界扩大
则象征着病情好转
是生是死,完全看内外环境博弈的结果
医生要在这个过程中
尽可能的想尽一切办法
保住身体的本
顺着身体的决策前进
抢回自己的地盘
搏弈才能真正取得胜利
否则,一切伤本的药物,行为等等,都是在慢性自杀
医药之道,必要务本,本也者,一丝阳气,即热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