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经典黄庭经第七十七讲 三教第一义的区别

就在中国的先哲们,认为此世界一切都是虚妄,是一堆数字的变化

无有实义的时候

西方的毕达哥斯派

也将数学认为是世界之源

形成了西方的数本论

所谓数本论,就是世界的本质,只是数字

和电脑游戏完全一样

看起来极为精彩

不过一堆设计好的数字程序而已

万物皆数

唯有数字,是完美的

而无有他相

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他在试金者里面说道:

数字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语言

然而,他们说得好听

相比于中国数字的创世纪

他们对于数字的意义,就相对狭隘一些

在毕达哥斯派里面

数字1至10的意义,就不一样

1,代表的是基本的单数,是所有数字的起点

象征的是智慧和理性

这个开端就有宗教的意义

与中国的1,就不相同了

2,代表对立与否定,是意见的分岐

象征女性

中国数字里面,所有的偶数都象征女性,象征大地

3,代表万物形式与形体的基础,包含了一个开始,一个中间和一个结束

这与生,旺,墓的解释是相同的

但中国的生,旺,墓并是用数字3来表示

而是动态循环的五行内容

3所象征的,是和谐与和平

西方的3与中方的3,在形体上,还是相近的

都在讲形体的构建过程

中国的三才,也是构建形体的基本

4,象征正义

是宇宙创造者的标志,代表完美和和谐

这与中国有点相同了

中国的数字4,就是自我结界的完成,自我意识的觉醒

我相即是上帝

上帝即是我

宇宙由此创造

5,是奇数和偶数的结合

象征着婚姻和幸福

奇数为天,偶数为地

中国的5,也确实是天和地,奇和偶的结合,即是奇数,又是非正规偶数

6,象征神的生命和灵魂,是女性与男性的结合

这在中国数字里面,直接用水来表示了

水就是灵魂的基础

灵离不开水

7代表的是机会和运气

中国认为是7代表的是心,是意识之神

确实随境迁心,和运气相关

8象征着和谐和爱情,是友谊的纽带。

中国的8就是青龙,表示春天,是繁殖的季节,求爱的好时机

9象征理由和强大

中国也认为9为极数

是自己地盘最大,人生最风光的时候

自此以后,就没落了

收缩了

10,包容了一切数目,象征完美和美好

中国不承认有10。认为10和1,是相同的,二者只是单位的不同

如同鸡和狗一样

本质上,都是一

但单位不同了

一笼小包子里面有10个

一个包子的一,和一笼包子的一,没有区别

唯一不同的,只是数学单位

毕竟东西方对于数理文化的起源解释

他们都在讲述生命的进程

但中国始于自然,终于自然

算是严格的理性之学

西方则刚好相反,始于人文,终于人文

只能算是社会化的产物

二者都用这样的理论,去解释世界

如果中国的先哲们,一直延着这样的理性思考前进

就没有现代科学什么事了

估计太阳系都冲出去了

然而

圣人们崇拜的理性,和普通民众重视的情,有着完全本质的不同

对于圣人来说

他们追求的是绝对的理性和自由

是为了自己成为神

而普通民众,则完全不一样

为什么凡夫俗子会沦落到情执里面出不来呢

原因就在于普通民众本身,是极为矛盾的意识体

他们永远在追求一种归属感

希望是自己是有所归属的

我是属于某国某地某人的

这种归属感,来自于大型多细胞生物之后安全感

说到底,就是希望找一个背景

找一个背锅的

在自己无能无助的时候

能报出自己的家门和老板

吓死对方

归属感是潜意识里面的奴性

为了维系归属感,在适当的时候,让老大背锅

就自然而然的要付出情绪价值

需要付出情感

老大的就是正确的

要严守自己的立场

而非纯理性

只有维持了归属的完整,自己奴隶的生活才能稳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归属感与理性就背道而驰了

当圣人们将自由告诉凡夫俗子的时候

凡夫俗子也极为向望自由

但他们认为的自由与圣人理解的自由是有本质差别的

圣人理解的自由,是思想的理性和解放

是完全的自由

但凡夫俗子理解的自由,却是在归属里面,肆意妄行,破坏规则

这种即要有归属,又要不受归属所限制而能无所不为的心态,天然就带有缺陷

如同即要有一个家,又要不受家的约束,可以彩旗飘飘一样

于是

凡夫们的求圣之路,也就变成了作乱作妖之路

成为新的欲望的新的奴隶

由社会的责任人,社会的归属,变成了宗教的信徒,归属于宗教

宗教为了广收信徒

也开始迎合大众的胃口

凡夫所喜

不外乎就是些长生不老,健康,无病无灾

名利双收,财富齐天

能美容,能壮阳

之类的而已

宗教也就例用这些心理

开始研究各种法子

来满足人们的欲望

而非理性的叫醒民众

因为民众,其实是叫不醒的

即然叫不醒

不如先让他们睡好

睡好睡足了,万一就醒了呢

修真之路,黄庭经,丹法等等

都是在这样的人与神之间

来回的穿插

一方面要满足人们无法满足的欲望

一方面还要留下理性的,神的口子

以供那万里挑一的人,偶尔入门

那中国流传的三大宗教,儒教,佛教和道教

他们本质上,从神的层面来说,他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这其实就是三句话

儒家,是教你做一个人

佛家,是教你不做人

而道家,则是教你半人半神,在人神之间自由往来

我们先看孔子创造的儒家

儒,就是人之所需,做一个人了

在《论语.里仁篇》里面

说道: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曾参啊,我讲了一辈子的道,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

曾参说:是啊

曾参出来后,门人就问他:孔夫子一生的道,是围绕哪个主题展开的呢?

曾参说:孔夫子的道,其实就是忠恕之道而已

忠恕二个字

贯穿了孔子所有的学问

分别是三忠二恕

三忠,就是要忠于言,忠于事,忠于人

人要言而有信

为自己的言语负责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人要尽力做好自己在做的一切事情

忠于自己的职位和事情

做一个能做事会做事,能解决问题的人

人要忠于他人,忠于领导

守住气节

才能社会和谐

恕,就是将心比心

如心的意思

你心如我心

我心如你心

有二恕

即同情心和同理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同情心

不要对自己和对他人是两套标准

这是同理心

别人买彩票,中奖概率很低

不能自己买了彩票,就认为中奖概率变高了

孔子的忠恕之道

是做人的根本

也是中国人象一个中国人的根本

但这样的学问本身

就是建立一个超生命的社会生命

给予国家更大的生命

众生依存其中

对于众生而言

是需要受到更多的约束

也不可能解脱生死

更不可能少了痛苦

甚至社会之中,很多人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来警醒后人

个人不会解脱

社会得以健康

这是孔子学问的极限了

这才有了佛家

佛家,就不是人了

在佛家看来

首先就要对孔家进行本质的解读

孔子究竟教给了人们什么?

从本质上来说

孔子就是一个训兽师

如同把野牛野马野猪野鸡野羊变成家牛家马家猪家鸡家羊一样

不过就是把野人变成家人

用家,来约束人们的野性

通过赏,罚二个方法

逼迫人们接受教育,听从安排

服从领导

忠君爱国

条件就是失去自由

由野蛮走向文明

大家所讲的理,应该是老大所规定的理

这种由野生变成家养

象牧羊一样的牧人

甚至把人称为两足羊

终归没有解决人们本身面临的终极问题

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

我是谁?

所以,在孔子在世的时候

就有人认识到了这一点,认为孔子是不可为而为之

即然认清了儒家所谓的做一个社会需要的人,就如同养猪的人在培育猪种的时候,做一个人们需要的猪一样

本质上并没有解放猪

那佛家就有了自己的主张

他对儒家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否定

以两套理论,来教化众生

第一套理论,称为第二义,其实就是儒家所说的一套说词

也就是对于普通人,还是要奴化的

但另外创立了第一义

第一义谛

就是要人们做一个彻底自由的人了

是至深至奥的终极学问

他对世界和人的终极问题,进行了解答

这是孔子所不愿意讲的

孔子认为,人都没有做好,怎么去想做鬼神的事呢

但佛家认为

这世界上的一切人和物

其实都是虚无的

不可持久的

梦幻一样的影子而已

唯一不变的真相

只有一个,那就是空间

唯有空,是永恒不变的

找不出除了空之外的其他永恒事物

由此得到一个结论

空是不可被毁灭的

空才是世界和人的本体

诸相皆空,唯空不空

在这样的认知下,不断的自我洗脑,我是空,我是空

有一天,突然象神经病发神经一样,思维突变

真认为自己是空了

就象吃了毒蘑菇中毒之后,认为自己是一盘水一样

就小心守护着,生怕自己这盘水洒了

认为空是自我的人,一旦意识层面洗脑成功

那是得病不痛,命亡识不亡

完全不是人的状态了

所以,佛家自称空门

把做佛家弟子,称为遁入空门

完全放下世俗的一切

什么结婚,什么生娃

什么责任

什么做人

统统见鬼去吧

当然,空门只是佛家的入门级别

还有更恐惧的正觉境界

但至少要先离开人体,到了空之后再说

空门,与儒家的名门,是完全对立的两种终极理想状态

儒家又叫名教,又叫礼教

你按照儒家方式做人

一生会名利双收

活到死就行了

或者说,死得其所,就是终点

佛家打破了这一切

但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

更复杂

在空门里面,做人已经完全没有意义

为了解决这样的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的矛盾

就有了中间商道家的出现

道家所有的理论,都来于道德经的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思维,是可以思考的,象孔子一样思考,没有错误

但要认识到,这些思考是不究竟的

不可长久

虚名的世界

可以去追求

但要认识到,虚名并不恒常

理解到自然的本质,是没有教化的原始状态

这才是天地最初的样子

不要只记得家牛家马的样子

要知道还有野牛野马的自由存在

但是,虚名的社会,也是必要的

毕竟家牛家马,也获得了实际的利益

所以嘛

人要经常保持无欲无求的状态,去想一想自由的世界,非我的世界,离开这个世界之外更广阔的世界

从而知晓宇宙,人生的奥妙

也要经常有点追求,在自己的专业范畴内,务实务精

徼,就是边界,边境的意思

也就是在专业范畴之内,还是要做事做人的

无欲的神仙境界和有欲的凡夫境界,这二者,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思维思想,他们都来自同一个自我

只不过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从而定义不同罢了

应该说,这无欲无求无我的状态与有欲有求有我的状态,都来自于我们对自然深深的思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升华

他们都应该叫玄

玄,就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

如果能够综合这样二种思维

就是玄之又玄

那才能真正解开这个世界,开悟人生

这才是一切妙法的根本法门

从此以后

作为修炼思维的道家,就成了玄门

在人与神之间

自由切换

无论是儒家的名门,佛家的空门,还是道家的玄门

他们都在思考着有限的人生,应该如何解脱

或许答案有本质的差异

但思维都是达到自己思考的极限

而这个世界,也被这些圣人,一分为二

一个是红尘滚滚的凡夫世界

一个是清净安详的神人世界

所谓神人世界

不过就是那些思想升华到极限的,脱离了低级趣味,对生命有了感悟感触的思想而已

终其一生,都在求一个自我的解释与解脱

正是因为道家的玄门

即不排斥做家养牛马,又要求人们回归自然

是去是留,随因随缘

在这样的状态下

道家对于人的问题,是研究最为精深的

严格来说,道家更重视个人的感觉感知

儒家更重视超生命个体的健康,也就是社会,国家的健康

而佛家,则远离一切欲望,只注意精神的升化

有了这样的根本认识差异

使道家在理解生命,治病延年,悬壶济世方面

能人层出不穷

甚至于中医的本质,应该说就是道医

而道家,也对日月七星,二十四气,二十八宿等自然科学领域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正是在这样的研究思考下,黄庭经,就应运而生了

但是,由于道家主张有欲也可的思维

给凡夫纵欲纵情,带来了合法的外壳

宗教里面,开始异化为种种迷信

这些异化,最终以宗教的反社会,反国家,争夺权利暴发出来

在争名夺利,抢压政权的过程中

伪书从出

也成为道家最难厘清的一面

好了,至此,我们本期内容就全部结束了

就在中国的先哲们,认为此世界一切都是虚妄,是一堆数字的变化
无有实义的时候
西方的毕达哥斯派
也将数学认为是世界之源
形成了西方的数本论
所谓数本论,就是世界的本质,只是数字
和电脑游戏完全一样
看起来极为精彩
不过一堆设计好的数字程序而已
万物皆数
唯有数字,是完美的
而无有他相
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他在试金者里面说道:
数字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语言
然而,他们说得好听
相比于中国数字的创世纪
他们对于数字的意义,就相对狭隘一些
在毕达哥斯派里面
数字1至10的意义,就不一样
1,代表的是基本的单数,是所有数字的起点
象征的是智慧和理性
这个开端就有宗教的意义
与中国的1,就不相同了
2,代表对立与否定,是意见的分岐
象征女性
中国数字里面,所有的偶数都象征女性,象征大地
3,代表万物形式与形体的基础,包含了一个开始,一个中间和一个结束
这与生,旺,墓的解释是相同的
但中国的生,旺,墓并是用数字3来表示
而是动态循环的五行内容
3所象征的,是和谐与和平
西方的3与中方的3,在形体上,还是相近的
都在讲形体的构建过程
中国的三才,也是构建形体的基本
4,象征正义
是宇宙创造者的标志,代表完美和和谐
这与中国有点相同了
中国的数字4,就是自我结界的完成,自我意识的觉醒
我相即是上帝
上帝即是我
宇宙由此创造
5,是奇数和偶数的结合
象征着婚姻和幸福
奇数为天,偶数为地
中国的5,也确实是天和地,奇和偶的结合,即是奇数,又是非正规偶数
6,象征神的生命和灵魂,是女性与男性的结合
这在中国数字里面,直接用水来表示了
水就是灵魂的基础
灵离不开水
7代表的是机会和运气
中国认为是7代表的是心,是意识之神
确实随境迁心,和运气相关
8象征着和谐和爱情,是友谊的纽带。
中国的8就是青龙,表示春天,是繁殖的季节,求爱的好时机
9象征理由和强大
中国也认为9为极数
是自己地盘最大,人生最风光的时候
自此以后,就没落了
收缩了
10,包容了一切数目,象征完美和美好
中国不承认有10。认为10和1,是相同的,二者只是单位的不同
如同鸡和狗一样
本质上,都是一
但单位不同了
一笼小包子里面有10个
一个包子的一,和一笼包子的一,没有区别
唯一不同的,只是数学单位
毕竟东西方对于数理文化的起源解释
他们都在讲述生命的进程
但中国始于自然,终于自然
算是严格的理性之学
西方则刚好相反,始于人文,终于人文
只能算是社会化的产物
二者都用这样的理论,去解释世界
如果中国的先哲们,一直延着这样的理性思考前进
就没有现代科学什么事了
估计太阳系都冲出去了
然而
圣人们崇拜的理性,和普通民众重视的情,有着完全本质的不同
对于圣人来说
他们追求的是绝对的理性和自由
是为了自己成为神
而普通民众,则完全不一样
为什么凡夫俗子会沦落到情执里面出不来呢
原因就在于普通民众本身,是极为矛盾的意识体
他们永远在追求一种归属感
希望是自己是有所归属的
我是属于某国某地某人的
这种归属感,来自于大型多细胞生物之后安全感
说到底,就是希望找一个背景
找一个背锅的
在自己无能无助的时候
能报出自己的家门和老板
吓死对方
归属感是潜意识里面的奴性
为了维系归属感,在适当的时候,让老大背锅
就自然而然的要付出情绪价值
需要付出情感
老大的就是正确的
要严守自己的立场
而非纯理性
只有维持了归属的完整,自己奴隶的生活才能稳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归属感与理性就背道而驰了
当圣人们将自由告诉凡夫俗子的时候
凡夫俗子也极为向望自由
但他们认为的自由与圣人理解的自由是有本质差别的
圣人理解的自由,是思想的理性和解放
是完全的自由
但凡夫俗子理解的自由,却是在归属里面,肆意妄行,破坏规则
这种即要有归属,又要不受归属所限制而能无所不为的心态,天然就带有缺陷
如同即要有一个家,又要不受家的约束,可以彩旗飘飘一样
于是
凡夫们的求圣之路,也就变成了作乱作妖之路
成为新的欲望的新的奴隶
由社会的责任人,社会的归属,变成了宗教的信徒,归属于宗教
宗教为了广收信徒
也开始迎合大众的胃口
凡夫所喜
不外乎就是些长生不老,健康,无病无灾
名利双收,财富齐天
能美容,能壮阳
之类的而已
宗教也就例用这些心理
开始研究各种法子
来满足人们的欲望
而非理性的叫醒民众
因为民众,其实是叫不醒的
即然叫不醒
不如先让他们睡好
睡好睡足了,万一就醒了呢
修真之路,黄庭经,丹法等等
都是在这样的人与神之间
来回的穿插
一方面要满足人们无法满足的欲望
一方面还要留下理性的,神的口子
以供那万里挑一的人,偶尔入门
那中国流传的三大宗教,儒教,佛教和道教
他们本质上,从神的层面来说,他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这其实就是三句话
儒家,是教你做一个人
佛家,是教你不做人
而道家,则是教你半人半神,在人神之间自由往来
我们先看孔子创造的儒家
儒,就是人之所需,做一个人了
在《论语.里仁篇》里面
说道: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曾参啊,我讲了一辈子的道,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
曾参说:是啊
曾参出来后,门人就问他:孔夫子一生的道,是围绕哪个主题展开的呢?
曾参说:孔夫子的道,其实就是忠恕之道而已
忠恕二个字
贯穿了孔子所有的学问
分别是三忠二恕
三忠,就是要忠于言,忠于事,忠于人
人要言而有信
为自己的言语负责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人要尽力做好自己在做的一切事情
忠于自己的职位和事情
做一个能做事会做事,能解决问题的人
人要忠于他人,忠于领导
守住气节
才能社会和谐
恕,就是将心比心
如心的意思
你心如我心
我心如你心
有二恕
即同情心和同理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同情心
不要对自己和对他人是两套标准
这是同理心
别人买彩票,中奖概率很低
不能自己买了彩票,就认为中奖概率变高了
孔子的忠恕之道
是做人的根本
也是中国人象一个中国人的根本
但这样的学问本身
就是建立一个超生命的社会生命
给予国家更大的生命
众生依存其中
对于众生而言
是需要受到更多的约束
也不可能解脱生死
更不可能少了痛苦
甚至社会之中,很多人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来警醒后人
个人不会解脱
社会得以健康
这是孔子学问的极限了
这才有了佛家
佛家,就不是人了
在佛家看来
首先就要对孔家进行本质的解读
孔子究竟教给了人们什么?
从本质上来说
孔子就是一个训兽师
如同把野牛野马野猪野鸡野羊变成家牛家马家猪家鸡家羊一样
不过就是把野人变成家人
用家,来约束人们的野性
通过赏,罚二个方法
逼迫人们接受教育,听从安排
服从领导
忠君爱国
条件就是失去自由
由野蛮走向文明
大家所讲的理,应该是老大所规定的理
这种由野生变成家养
象牧羊一样的牧人
甚至把人称为两足羊
终归没有解决人们本身面临的终极问题
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
我是谁?
所以,在孔子在世的时候
就有人认识到了这一点,认为孔子是不可为而为之
即然认清了儒家所谓的做一个社会需要的人,就如同养猪的人在培育猪种的时候,做一个人们需要的猪一样
本质上并没有解放猪
那佛家就有了自己的主张
他对儒家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否定
以两套理论,来教化众生
第一套理论,称为第二义,其实就是儒家所说的一套说词
也就是对于普通人,还是要奴化的
但另外创立了第一义
第一义谛
就是要人们做一个彻底自由的人了
是至深至奥的终极学问
他对世界和人的终极问题,进行了解答
这是孔子所不愿意讲的
孔子认为,人都没有做好,怎么去想做鬼神的事呢
但佛家认为
这世界上的一切人和物
其实都是虚无的
不可持久的
梦幻一样的影子而已
唯一不变的真相
只有一个,那就是空间
唯有空,是永恒不变的
找不出除了空之外的其他永恒事物
由此得到一个结论
空是不可被毁灭的
空才是世界和人的本体
诸相皆空,唯空不空
在这样的认知下,不断的自我洗脑,我是空,我是空
有一天,突然象神经病发神经一样,思维突变
真认为自己是空了
就象吃了毒蘑菇中毒之后,认为自己是一盘水一样
就小心守护着,生怕自己这盘水洒了
认为空是自我的人,一旦意识层面洗脑成功
那是得病不痛,命亡识不亡
完全不是人的状态了
所以,佛家自称空门
把做佛家弟子,称为遁入空门
完全放下世俗的一切
什么结婚,什么生娃
什么责任
什么做人
统统见鬼去吧
当然,空门只是佛家的入门级别
还有更恐惧的正觉境界
但至少要先离开人体,到了空之后再说
空门,与儒家的名门,是完全对立的两种终极理想状态
儒家又叫名教,又叫礼教
你按照儒家方式做人
一生会名利双收
活到死就行了
或者说,死得其所,就是终点
佛家打破了这一切
但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
更复杂
在空门里面,做人已经完全没有意义
为了解决这样的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的矛盾
就有了中间商道家的出现
道家所有的理论,都来于道德经的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思维,是可以思考的,象孔子一样思考,没有错误
但要认识到,这些思考是不究竟的
不可长久
虚名的世界
可以去追求
但要认识到,虚名并不恒常
理解到自然的本质,是没有教化的原始状态
这才是天地最初的样子
不要只记得家牛家马的样子
要知道还有野牛野马的自由存在
但是,虚名的社会,也是必要的
毕竟家牛家马,也获得了实际的利益
所以嘛
人要经常保持无欲无求的状态,去想一想自由的世界,非我的世界,离开这个世界之外更广阔的世界
从而知晓宇宙,人生的奥妙
也要经常有点追求,在自己的专业范畴内,务实务精
徼,就是边界,边境的意思
也就是在专业范畴之内,还是要做事做人的
无欲的神仙境界和有欲的凡夫境界,这二者,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思维思想,他们都来自同一个自我
只不过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从而定义不同罢了
应该说,这无欲无求无我的状态与有欲有求有我的状态,都来自于我们对自然深深的思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升华
他们都应该叫玄
玄,就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
如果能够综合这样二种思维
就是玄之又玄
那才能真正解开这个世界,开悟人生
这才是一切妙法的根本法门
从此以后
作为修炼思维的道家,就成了玄门
在人与神之间
自由切换
无论是儒家的名门,佛家的空门,还是道家的玄门
他们都在思考着有限的人生,应该如何解脱
或许答案有本质的差异
但思维都是达到自己思考的极限
而这个世界,也被这些圣人,一分为二
一个是红尘滚滚的凡夫世界
一个是清净安详的神人世界
所谓神人世界
不过就是那些思想升华到极限的,脱离了低级趣味,对生命有了感悟感触的思想而已
终其一生,都在求一个自我的解释与解脱
正是因为道家的玄门
即不排斥做家养牛马,又要求人们回归自然
是去是留,随因随缘
在这样的状态下
道家对于人的问题,是研究最为精深的
严格来说,道家更重视个人的感觉感知
儒家更重视超生命个体的健康,也就是社会,国家的健康
而佛家,则远离一切欲望,只注意精神的升化
有了这样的根本认识差异
使道家在理解生命,治病延年,悬壶济世方面
能人层出不穷
甚至于中医的本质,应该说就是道医
而道家,也对日月七星,二十四气,二十八宿等自然科学领域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正是在这样的研究思考下,黄庭经,就应运而生了
但是,由于道家主张有欲也可的思维
给凡夫纵欲纵情,带来了合法的外壳
宗教里面,开始异化为种种迷信
这些异化,最终以宗教的反社会,反国家,争夺权利暴发出来
在争名夺利,抢压政权的过程中
伪书从出
也成为道家最难厘清的一面
好了,至此,我们本期内容就全部结束了


  • 旷世经典黄庭经第七十六讲 大衍筮法的世界建模
  • 没有了!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