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大家一起学习庄子内篇里面的一篇文章

    大宗师

    要理解大宗师这样一篇文章

    首先就是思维的改造的问题

    要知道一个常识

    这个常识就是法的分类

    人每天都要接触无穷的法

    方法等等

    这些法门如此之多

    我们需要对所有的法进行分类

    然后才能知道法的境界

    也才能最终明白大宗师这样的文章,在说哪个境界的事情

    天下所有的法

    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流通法

    什么叫流通法呢

    就是通过人的耳和眼来吸引人们

    让人们对自己所说的法感兴趣

    这实际上,就是宣传法

    广告词而已

    重在引起人们的好奇

    基本上,大部分学的法

    都是学的广告

    其信息来源就是影视什么的

    比如打坐几十天啊

    白日飞升啊

    虹化啊

    等等

    还有什么神仙踩着云飞来飞云啊

    这就如同征兵广告一样

    看起来很酷

    才有人上

    这一类法,都是怎么神奇怎么说

    但有些人终身在里面出不来

    比如常见的元老师,天天去找什么白日飞升的成仙梦

    就是深受广告的毒害

    第二类法

    受众是最多的

    这一类法叫有为法

    又叫方便法

    普通人永远在问:我应该怎么做啊

    应该做点什么啊

    于是,那些所谓的老师

    就会告诉你们

    你打坐啊,练气功啊

    八段锦啊

    太极拳啊

    广场舞啊

    守戒律

    等等

    这一类法,有一个特点,都需要人们去做

    比如念佛号

    那是需要念的

    而这一类的法

    他们和头痛了吃去痛片一样

    本来就是通过口鼻而入

    是能够解决当下问题的

    但其本质,只不过是助长人们的欲望

    让人们攀缘于外物

    比如一个人生病了

    找医生去看病

    吃点药

    好了

    这人并不会不生病

    将来再生病的时候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个曾经治好自己疾病的医生

    显然,攀缘心已经缘物而生

    这些人不过是在有为法赏到了甜头

    但永远不会解脱

    人们基本上就是死于这有为法上面

    很少有走出这个有为法的

    如果广告宣传法和方便有为法都没有迷惑住你

    对于真正的大智者来说

    智慧之门才开始打开

    也才真正的走入圣智的境界

    这就是第三法要

    第三法,就是心法

    通过改造自己的心,改造自己的智慧

    让自己超然于物外,法外,五行之外

    这才是真正的大自在

    一切古往今来的圣贤,包括科学家和当今一切成就者

    莫不是依心法而居

    依心法而存

    在诸多修心法中

    也就是改造自我的过程中

    中国境内

    一直以三教为主

    儒

    这是改造成人们需要的样子

    佛

    这是改造成人们不需要的样子

    而道家

    道

    就是思维

    他是专门研究人们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思维技巧

    并最终得以摆脱束缚

    拥有大智慧的一门学问

    庄子的大宗师

    就是继往开来的道家非常重要的一篇心法

    无数的人,都在告诉你们,道是如何如何的神秘

    全都是扯淡

    道就是思维

    只是古人的纸太贵了

    尤其是竹简时代

    所以用首的行为组成一个字

    称名为道

    在近现代翻译西方哲学思想的时候

    创造思维这样的概念

    其本质,就是同一个东西

    在研究思维的过程

    道家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

    那就是人们口中的自己,口中的人

    其实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只是借来就用罢了

    但实际上

    这人的概念复杂的很

    他至少包括思想和行为

    思想的部分,可以叫做天

    而行为处事,表现与外的部分,就是常人经常以为的人

    对天的部分的研究称名为道

    对人的部分的研究,称名为德

    并称为道德

    庄子继承这样的道家学问

    在大宗师中指出

    人应该修练自己的内心

    也就是天的部分

    大宗师的意思

    大就是无所不在的意思

    宗就是标准

    师就是值得效法的典范

    合起就是无所不在的标准典范

    究竟是什么样的典范呢

    我们来看原文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如果你真的了解了自己的想法和内心,并且知道了人作为天的使者所表现出的行为。这就进入了道家的境界。

    这里面,就是将天和人分开表述的

    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知道自己的思想,就是要明白,自己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想法而已,人的一切行为状态,都是思想产生的。

    你的苦也好,乐也好,抑郁也好

    其实都是你的内心出了问题

    因此需要修心

    那什么叫知道人的所作所为呢

    就是要知道,人们都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感知一切,然后去定义,划分那些你没有接触过的新的事物。

    其实你以为你学会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不懂的

    这不过是你自己的通过自己的感知去理解了自以为理解的事物罢了

    这必然是片面的

    人只是使者

    是思想的使者

    是完全被动的

    如果你思想灰暗

    很难感知到温暖的世界

    如果思想一直在有为法上

    那必然无法接受什么都不做的无为思想

    可见,人的知见

    限定了人们对未知事物的看法

    比如一个画家,划了一个很美的画

    当然是抽象派的

    世人去看这样的画

    虽然境象一样,都未曾见过

    但世人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

    随着往昔的知见,而去认知这样的一幅画

    有的认为是苹果

    有的人认为是气球

    有的人认为是屁股

    有的人认为是脸

    等等

    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人之所以一辈子到死,都想不明白道是什么

    就是因为他们的知见太顽固了

    一个认为飞升是真的人,你很难告诉他,飞升其实并不存在

    一个认为打坐能坐数月的人,你很难告诉她

    这就是九年制义务教育

    人定于学习中

    九年未曾改变

    定不外乎就是和读书一样嘛

    九年义务教育,谁还没有定过啊

    只不过有些人定得很深

    就上了北大清华

    有些人定得很浅

    就只在群里打酱油

    知见重重

    是很难改变的

    他会让世界的一切新生事物,都去合符他的知见

    这样穷其一生

    而不得心法要领

    尽管他们如此固执

    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他们其实是有问题的

    问题在哪儿呢

    就是人的知见,都必须要清楚的前定,然后推理才是正确的。

    但问题就在于

    人们根本不知道他们自己所说的名词是指什么

    我是什么?

    人是什么?

    萝卜是什么?

    谁能确定自己的每个名词,都是有清晰定义的呢?

    如果这一切,都不是定的

    那为什么如此肯定自己的判断呢?

    为什么说这是什么,那不是什么?

    就按简单的大宗师来说

    你又怎么知道庄子所说的天,而不是人呢?

    庄子所说的人,而不是天呢?

    是吧

    因此,一定是有真人然后才会有真知

    一定是有清晰的概念,然后才会有正确的判断

    没有哪门学科,不是从概念入手的

    这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

    形成一门学派

    称为名家

    强调名与实的相符性

    即然是真人然后才有真知

    那什么是真人呢

    这必须要清晰的知道

    不然又追求了一个寂寞

    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什么叫真人?

    古代的真人

    他们并不会逆于时势变成一个孤家寡人

    不会让自己想着想着,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想法了

    全天下人反对,都还不知道错了

    当然,真人也不会自是以为

    靠权威来称雄

    靠气势来压倒别人

    这实际上就是说的不卑不亢

    最为重要的

    是他们并不需要智谋

    他们不是谋士

    也不需要勾心斗角

    这就了不得了

    他们行事,只是表面现象

    真正的内心

    从未动过

    永在定中

    没有一丝波澜

    这就好比学习

    思想最为重要

    真想学习好

    上厕所都拿本书

    但不能反过来认为,上厕所拿本书,就是好的

    行为是无法判断内心的

    但内心一定会显现在行为上

    圣贤一定有大的德性

    但有德的未必是圣贤

    也可以是装的

    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如果能够做到真人

    这些人看起来做得很过头了,他们杀了人,或者放了火,或者救了全天下

    他们从来不会有什么需要后悔的地方

    内心宁静如此

    他们的行为再恰当

    救人于水火

    他们也从不认为有什么

    无所得无所失

    过无所失,当无所得

    这内心就足够强大了

    但还不够

    如果你的是真人

    那必然就是从飞机上掉下来,你没有半点恐惧

    不过是肉体人身的消亡而已

    内心定而不动

    由他由他

    也必然是掉到河里淹得只有一口气了

    人心都还不浮不燥

    和在冬天晒太阳一样,无比的欢欣

    当然

    就算这样活着,被送进了焚尸炉

    烧得血肉模糊

    内心也没有一点热的念头

    如同睡在温暖的被窝里面一样

    这样的镇定的内心

    必然就是真人了。

    也就是天的最高境界

    一切处境

    已经无法动摇他的内心

    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这是因为他们明了一切,明了生死

    他们知道自己能够做到了

    就是凭借的道

    凭借的思维的脱胎换骨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再看那些过去的真人

    他们睡觉是肯定不做梦的

    凭什么做梦啊

    如此安然,自然无梦

    他们醒着的时候呢

    从来没有忧虑

    你总有畏惧之心,担心这担心那

    那肯定过得不自在

    至于饮食外物

    他们从来不感觉到什么好吃与不好吃

    只不过随缘度生而已

    再看他们的呼吸

    他们永完那样宁静的呼吸着

    保持着平衡深沉的呼吸

    从来没有半点激动

    这些都是真人的表现

    要看他们在各种各样的处境下,是不是真的完全心无波澜

    一直宁静得象虚空

    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显然,真人永远那样平静的呼吸着

    其呼吸永远深沉而连绵

    但众生不是这样

    他们常常一激动

    心就提到嗓子眼里了

    然后呼吸急促

    这些人,都是用喉咙在呼吸

    随外境而变化

    如果一个人随着外境而改变自己

    让自己一会儿喜,一会怒

    这都是无知无能的表现

    是不修道不修心的表现

    屈于外境,其激动的言语,就必然是象青蛙哇哇的乱叫一样

    比的是声大

    说的是气话

    顺的是情感

    毫无道理

    一个人,对外界事物欲望太多,太想抓住

    他必然思维都集中在外物上

    而不会拥有宁静祥和安然的内心世界

    其天道就浅得不足言谈了。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古代的真人,他们对活着,并不感觉到这是件高兴的事情

    对于死亡,也并不感觉这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他们得到了至高的名誉金钱,从来没有得意高兴

    他们内守安静的内心,从来没有拒绝过任何事物

    所以,他们内心永远这样安定

    而对于外界的事物

    就能够做到自由自在的进去做

    也能够自由自在的放下不做

    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做人的初心

    人所有的一切追求,其实都是追求幸福和快乐的

    但人们在追求的过程中,就变成了追求赚钱啊,追求女人啊,早忘记了自己是为了快乐而追求的根本目的

    痛苦至死,都不愿意放手

    这就是众生忘记了初心

    但真人不会

    他们永远记得自己的初心

    而并不强调自己一定要怎么样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或者念佛多少遍

    或者打坐几天

    或者赚个几千万几个亿

    没那么多花花肠子

    他们所有一切,都是内心的祥和喜悦为初始目的。

    当初心不在的时候,让他们感觉到痛苦的时候

    他们就离开了

    恢复到过往

    这入与出,都以初心快乐为目的

    因此,这些真人身上

    可以看到二点

    他们并不会将思想捆绑在道上

    比如为了伟大的教育事业而奉献终身

    肯定不存在这样的誓言

    也自然不会天天早课,天天晚课

    那不过是工作

    即不以天心来捐道

    自然也不会以人来助天

    通过人的行为,追求来满足内心世界

    这显然是错误的

    一个人的快乐,与物质的拥有或者拥有的多少,并没有多少关联。

    这样的人,算是活出了真性情

    他们就是真人

    没有一切的仁义道德的约束

    内心永远那样宁静而无有一物。

    那么,真人都有那些表现呢

    我们又如何去鉴别别人是不是真人呢

    我们明天再见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儿了。


  • 没有了!
  • 第二讲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