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始正课
昨天讲了,手冷了,会造成鼻炎这一奇怪现象
也就是流鼻涕
通过这一个事例
我们不断的推理
就会走入医学的大门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就是手为什么会冷?
看起来很简单
但实际上要解释清楚就不容易
这里面涉及到二个原因
也就是手受寒,其实原因有二个
一个就是我们接触了冷源
那些温度比我们低的东西
比如手机
合金的
导热性太强
但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这是最容易忽略的部分
那就是我们的手露在了外面
手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但人毛孔是有呼吸的
以为没有出汗
但其实还是有水分
这些水分蒸发
带走了热量
从而降低了温度
暴露,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就算不拿东西,如果长时间暴露在外
也会变得冷
当然,这取决于环境温度的高低
这个暴露在外,水分蒸发的过程
我们得取一个名字
这样比较好记好理解
这个名字叫风
由此可见,风邪,并不需要真的吹到风
不是要感觉到风动才叫风
只要露了,就叫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就需要收藏起来
藏风就能保暖
这是穿衣,盖被子的根本道理所在
另一个原因,接触到冷物造成的人体变化
我们也取一个名字
叫寒
手机就能让人受寒
显然,风寒其实是一个东西
都是造成人体能量损失的因素
是不是人体能量损失了,就一定是病态呢
这还不一定
人体与外界是有相对应的机制
人损失的能量,需要补充回来
但肯定不能是手损失的,让手去补
人体是通过饮食来补的
补充糖分
科学的说法叫碳水化合物
这东西能增加热量
他们味道一般是甜的
称为甘味
但甘味并不一定都是甜的
是碳水化合物却是肯定的
如果人体能通过补充甘味,得到能量,从而弥补人体损失的能量
这其实没有问题
所以不能称为病
由此可见
我们需要理解二个问题
一个是什么叫病
病肯定是人体反应不过来了
人体是用热量来对抗寒冷的
所以将这种人体反应不过来的现象,称为病
病就是丙病了
丙就是火
只要丙出了问题
人就出了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生命的基础是什么
生命的基础,其实就是碳水化合物
叫碳基生命
当然,这是指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
外星生命离我们很遥远,管他什么基,不是我们的基我们就不研究
所以,人就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产生能量,消耗能量
这二个平衡
就是正常人
这二个失平衡
就是病人
失平衡就只有一个,伤寒
这个伤寒,就包括了一切让温度降低的因素
那在风水上,如果不藏风
显然也是一种病态
这只是病态而已
影响到人,是冷退人丁
一般不是很凶的事情
露是一个大问题
那人体是如何反抗的呢
如果真的出现了风寒
我们第一要做的,就是去因
不要去接触这些冷源
然后将祼露的地方藏起来
什么暖手宝啊
大衣啊
都可以
这叫去因
但只去因,显然还不够
我们需要观察人体和自然是如何处理寒冷的
这样才能掌握病程
在自然里面
我们以一年为期
从冬至开始,到夏至结束
这天气是越来越热
万物就喜欢,不断的生长
这是上半年
反过来呢
从夏至开始
天气就转凉了
一至到冬至,天气是越来越冷
我们可以分为三种认知论
一种是人体认知论
从人体来说
从冬至到夏至,是阳气越来越足
从夏至到冬至,是阳气越来越少
这是从阳气来说的
也就是从热量来分析的
但如果从环境来说
环境对我们人体是有敌意的
我们就思考他的阴暗面
我需要阳
环境阴就有问题
因此,从冬至到夏至,就是阴气渐少
从夏至到冬至呢
就是阴气越来越多
这二种认知论都是一元论
是先肯定了只有一个要素
由一个要素的变化,造在了两极分化
但还有第三种认知论
那就是阴阳论
从冬至到夏至,天气越来越热
我们把他称为阳
由阳造成的一切术数变化,称为阳遁
比如奇门遁甲里面的阳遁九局
从夏至到冬至呢
天气越来越冷
我们把他称为阴
由阴造成的一切术数变化,称为阴遁
比如奇门遁甲里面的阴遁九局
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自然就是一个整体
那种认知都是一样
结果并不影响
他们本身就是统一的
分阳遁和阴遁的目的
其实还是为了描述阳的变化
阳究竟是进还是退
阳遁就是阳在进
越来越多
阴遁就是阳在退
阳越来越少
从1至9为阳遁
从9至1就是阴遁了
这些都是玩的概念
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些复杂的名词,什么用都没有
不过是描述冷暖而已
这就足够了
但人体不这么认为
人体认为,得有所准备
人体以什么为中心呢
他想到了一个好东西
以水为中心
或者叫湿也行
湿气居中
用这个干嘛呢
人体自有妙用
他在春夏的时候
高大上的名词的叫阳遁的时候
黄河流域的节点指冬至到夏至的阶段
人体就不断的增加湿度
湿,就是我们以前花一个多星期讲的丑未太阴湿土
生化之根本
这样人就不断的生长
春风得意马蹄疾
但到了秋冬季节
高大上的名词叫阴遁的时候
黄河流域的节点指夏至到冬至的这一段时间
天气越来越冷
人体就不断的减少湿度
让自己干燥起来
其实自然也是一样
到了秋冬就要干燥起来
我们如何贮藏粮食呢
首先就是要把他晒干
失去水份
就容易保存了
显然,干燥是应对风寒的基本手段
为什么这样呢
原来,水分的蒸发是能带走热量的
如果有水分在表面
那只会让人更加寒冷
所以,我们将干燥的过程,称为收
取个名词而已
不必要当真
收用来干嘛呢
对付风
风通过蒸发水分,减低我们的热量
我们就让自己变得没有水分
让风没有着力点
而到了冬天,真正寒的时候
我们就用火来应对
烤火
因此,火用来对付寒
燥用来对付风
这样子,人体就可以得瑟了
感觉自己牛的不行
当人面对寒冷的时候
人就有二大反应来上阵
一个就是起鸡皮疙瘩
闭藏皮肤
关闭毛孔
水就无法出去了
第二个就是将多余的水,尽可能的通过尿排出去
医学上叫冷利尿
一冷尿就多
这是很正常的反应
显然,人体还应付得过来
不能叫病
但如果风寒再突然一些
突然出现的风寒
就叫疾
疾就是象射箭一样快速
这速度变化太快
人体就反应不过来
于是,人体就要产生各种反应,来应对
这些反应,就叫疾病
世上只有一种病
叫寒
风,湿,燥,火,都是寒的不同状态
那怕他们看起来完全不一样
这就比如一个人当市长
这个市里面,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一切看起来非常对立的事情
其实都是这个管理者的责任
只有明白了世上只有一个病因,叫寒
才能从道上面理解医学
而寒最开始,一般都是由风开始
也就是暴露在外开始
我们将这种微寒
或者专业的名词叫风
称为百病之长
他是造成一切疾病的源头
那人体在对风寒的处理过程中
第一是离开风寒的环境
第二就是要排除多余的水了
但由于风寒的突然性和局部性
人不一定反应过来
不一定能通过尿来排出去
于是
就会就近排出
这样就形成鼻炎
鼻炎流鼻涕,完全就是一个自然的排水过程
是人体有效应对风的表现之一
我们完全不需要干预
把手部一保暖
一会儿就好了
我们再看一个现象
假设现在不是手受到寒凉
而是足部呢
足部受寒会造成另一个现象
那就是咳嗽
咳嗽又是什么呢?
其实本质上,咳嗽还是排水反应
也就是说,咳嗽和流鼻涕是完全相同的病理
所不同的,只是一个在鼻部
一个在支气管了
支气管排了水,没地方去
形成痰,通过口排出来
就解决问题
可能很多人疑惑
咳嗽不是有干咳吗?
怎么成了排水呢
这是因为支气管的分泌物还比较少
其实大量的水分是随咳嗽喷出来了的
后期都会成为痰液
完全只需要一招
化痰就行了
甘草片就是化痰的
这样看起来千变万别的表象
背后的实质却是一样
流鼻涕,咳嗽他们本身是应该通过尿排出去的
结果没有通过尿排出去
只好退而求其次
通过上面呼吸道排出去了
完全就是气逆了
或者说,他们实际上就是倒尿
这就是尿嘛
从鼻子里流出来了
或者通过口流出来了
称名为鼻涕和咳嗽而已
不外乎就是让人体保持干燥
那干燥身体不就得了?
显然,这预后都是非常好的
根本不需要任何药物治疗
离开环境
人体会自己好
因为他已经在处理了
而且好的很神速
如果不好
只有二个可能
一个就是还在继续受寒
病因未除
另一个就是药物干预了
我们看一下药物干预造成的后果
在咳嗽或者流鼻涕的时候
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病理基础
那就是人体先得把这部位进行改造
这就是炎症
炎症就是人体的免疫反应
炎就是火的意思
人体利用火热来解决寒冷的过程,称为炎症过程
炎症与细菌,病毒并不一定相关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没有感染,也用炎症发生
炎症首先就是红肿
然后就是血流增加
最后解决问题,就好了
不解决问题,就继续化脓来解决
因此,炎症都是好的现象
正是因为炎症过程
才产生了流鼻涕和咳嗽这样的现象
现在,如果我们干预炎症
那人体就没办法组织抵抗寒邪了
就会与病共存
相当于投降了
于是,长期与病相关
因此,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这炎,那炎
其实都是错误用药造成的
或者人们不当干预造成的
甚至连风疹,荨麻疹这些小病,都成为了不治之症
这其实就和当下的国策一样
不去解决问题
而是解决提问题的人
看起来没有问题了
但实际上问题还在
对于鼻炎,支气管炎,显然不当干预的危害要大得多
实际上,我们明白了他的原因
就是手受凉了或者脚受凉了造成的
离开这个环境,保暖就行了
休息才是最好的治疗
保暖才是最好的药物
他们能怎么转化呢
由着他们来,他们也翻不起浪
恐惧都是来自于无知和未知
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就不恐惧了,不恐惧了,就可以放心的交给人体自己解决
我们只需要观察就行了
但是
在人体排水的过程
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
作为应对寒冷的首要操作
如果各个路径都不能排除
我们就需要进行干预了
这就包括即不流涕,也不咳嗽
还高烧不退
高烧不退就怕冷
出不了汗
尿还少
这水没地方去啊
表现在病人身上,就是周身痛疼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怎么不通过尿,汗,鼻子,口腔来解决了呢
这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太寒冷了
人体没反应过来
第二个原因,比较重要
那就是人体本身的能量生产出了问题
饥
饥是造成寒的另一种现象
如果饥饿,人同样会冷
这是能量产出不够了
这种寒
我们不能将他称为寒
不然容易混淆
我们叫他为虚
身子有点虚啊
所以,得干预
干预的办法
同样是排水
三大招
一个是正招
通过汗来解决
二个是歪招
一个使之吐
一个使之尿
总之,排出水就解决问题了
排出水,人就收藏了
也就没有生发之气了
这是以牺牲人体的生长为代价的
因此,需要休息
别再工作
显然,水与寒,就是一起的
只要水少,就不怕寒
水少火多,更不怕寒了
我们将水与寒的这种关系
称为太阳寒水
他们都是由于太阳不足造成的
为了彻底弄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知道水的循环就比较重要
我们明天再继续探讨申子辰为什么合了水局
又为什么成为了北方寒冷之气
今天就到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