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我们开始今天的内容

图片1.png

经过昨天的讲解

大家对上面这个图应该不陌生了

这就是有名的洛书

支流之书

支流之书因为说的水

是典型的天书

图片2.png 

在洛书里

有强迫症的人,是看不习惯这二和八的位置

本来,九个数字,共分四组

一九,二八,三七,四六

这都是十分

其中一和九,四和六

九,四属于金,一,六属于水

这都是金水相生

而三七和二八,三和八都属于木

二和七都属于火

这二组可以称为木火通明

看起来很美好

但为什么强迫症看不习惯这二和八的位置呢

图片3.png 

原来,只需要将二和八对调一下

那么1234就连成一片

9876也就连成一片

大家经常在命学里面听到一句话

阳顺阴逆

其实就是指的顺时针

图片4.png 

所谓的顺逆

不过是数字的变化

一个在做加法

一个在做减法

实际上,就是顺时针运动

显然,无论怎么看

这二和八,都非常讨厌

他严重的影响了思维习惯

把一个规律的理论

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乱形状

那会不会是古人弄错了呢

当然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对于怀疑论来说,一切皆有可能

但是

我们放到现实中去检验

会发现,自然才是真正的老师

洛书这样画,才是合于自然之道

并不是古人弄错了,而是文化必须向自然屈服的结果

回到自然

我们继续人体为例

人体分为内外二大部分

内在的,称为坤

外在的,称为乾

天天这样说,你们就记住了这文化

里面的内脏,也就是坤土

其基本作用当然是重视生产,解决能量问题

饮食都是从这里组合成各种能量

而外面的乾呢

寒凉之气

内热遇到凉凉

就化成了形体

阳化气,阴成形

这乾就要是维持形体,看哪里需要长肉,那里不需要长肉

这很奇怪

乾是如何做到有目的的长肉的呢

主要还是靠冷气

经常运动的部位,容易出汗发热

运动就会造成粒子的运动

而粒子的运动,就会发热

越是剧烈的运动,发热就越高

很好

一发热,能量就来了

但乾金通过毛孔开张等手段进行降温

这些能量就贮备到这个运动的部位

实际上,就是那里运动多,就多放点库存

好就近转化

这太聪明了

人体就是这么干的

因此,乾的凉与坤的温热

共同组成了乾坤圈

实际上,就算是最里面的内脏中的内脏

也有乾

如果没有乾的冷气进入,那就不会形成形体

就算是最为外面的皮毛指甲

也还是坤

如果没有内在的坤土输出

他们又来自于什么地方呢

因此,内与外的乾坤,实际上是温与凉的比例问题

温热越多,就越在内

越是坤

凉气越多,就越是向外

越是乾

这二者并不能截然分开

医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形气相依

形和气是一体的

无法分开

哲学上把这一现象,叫结构与功能

结构与功能也不能绝对分开

但文化上,我们必须分开

将分不开的乾坤拆分为乾坤二部分

这是文化

是为了便于我们对整体的理解和掌握

这样拆分之后

我们就将坤称为生

乾称为成

由坤产生的东西

称为生数

由乾产生的东西

称为成数

奇奇怪怪的事情又来了

数又是什么呢?

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数字,数学等的源头

自然界中,并没有数字

如果能视而可见的,一般都是物质

你能拿得出来物质,越拿不出来数字

人的大脑为了反应这个世界

对世界进行了解

就需要鉴别

比如你为什么认识手机呢?

并不是你真的认识了手机

而是你能将手机与手机旁边的其他物体分开

在为能鉴别开来

所以你就以为自己能认识手机

所谓的认识,不过是对不同现象进行的分别

再取个名字而已

凡是你们认识的,都是你们能区别于他事物的

当然这是在你生活中区别

实际上,遇上双胞胎,你会发现,自己糊涂了

人为什么会糊涂呢

因为他们区别不开了

遇上了相似的事情

于是,又需要鉴别一下

这个过程叫的找不同

越是找不同快的人,对自然的认识越快

越是自以为是

认为自己认识了

但是

大脑天生是懒惰的

遇上相似的事物

而又不影响生活

比如一片树木

他们并不影响我们的生活

虽然每棵树都不一样

我们也不需要鉴别

于是

我们将这一些归于一类

称为数

你数一下就行了嘛

为什么会数?

显然,你认为他们是一样的

因此,数学是用于找相同的

找不同的是文科

找相同的是数理

同异相变,就形成人的大脑思维方式

但这一片树木

对于植物学家来说

就不一样

他会区分不同的树种

因此,他数树木的方法,与普通人就不一样

你认为是十棵树

他偏要说这是五棵松五棵柏

这完全看你对认知的需要程度

数是不一样的

明白了数是相同事物的理解

就能理解生数和成数了

数本身是用来表示乾坤一体的人体

但其中,还是有内在的生气

外在的成形

因此才有了生数和成数

生数就是12345

成数就是6789

再看洛书

图片5.png 

如果1234在一边

生数在一边

那9876的成数也会在另一边

图片6.png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生数里面,不是纯生

加入了8

也就是一个木的成数

为什么这样?

这是因为谁是第一个制造者呢?

总得有个开始吧?

所以,第一个制造者,就是肝

实际上,肝凭什么来制造呢

他来自于肾给他选出的精英

如果一定要推理的话

这肾水就是外面的水了

相当于宋代以后那些文化人所说的先天了

在人体这样的个体中

肝木才是源头

由于他的温

食物得以消化吸收

一切生机才显现出来

这相当自然界的生机,起源于植物的出现

火星,木星那些没有植物的地方

人就没有办法生存一样

肝木如此重要

他是制造生气的内在工具

显然,他应该放在里面

于是

有鉴于他的伟大功劳

我们将8这个属于木的成数

称为将军

肝者,将军之官

就是这么来的

霜林昨天发了一个笑死人的图

给肝脏画了一个图

图片7.png 

还好,没画成这样的

图片8.png 

翻出来了

这里面的画着一个威武的拿刀的人

他认为这就是打仗的将军了

我是不好意思说这些人

只能一笑了之

那错在哪里呢

这完全是相当然

根本不知道将军是什么

以为就是打仗用的武将

实际上

将军作为武将

是战国才开始的

并不适合于战国之前的文章

在春秋时间

甚至更高的时间里

将军都是卿的意思

卿就是内官

最为知心的官

古有九卿之说

后有爱卿之称

将军就是指的这个

在那时候打仗

不象现在能够随时网络电话指挥

部队出去了

皇帝就没消息了

因此一般都要派最为知心的人监军

派谁去呢

当然就是派这些卿出去

后来,派多了

到了战国

就逐渐将将军这一称谓,用来表示武将了

显然

肝者,将军之官

是指肝,是最为亲密的内官

爱卿

紧接着才说了他的作用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这才是完整的一句话

一个出谋划策帮忙管理值得信任的高级内官而已

图片9.png 

这样子都好看多

不闲扯了

肝就是坤最为牛逼的阶段

一切生气,因他而有

又主谋虑

是内在七情的根本

情志,是肝的重要表现

吃不吃饭

还不仅仅是饥饿的问题

大家想当然的认为,吃饭是因为饿了才吃饭

还真一定

饮食这样的事情

第一看的是心情

心情愉快

就吃得多

伤心太平洋

就不思饮食了

甚至厌食

所有这一切

统统调肝解决

按现代西医来说

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

当然他的这个肝,是指的肝宫

对正常人来说,就是肝的办事机构

那我们通过这个办事机构也能看重要性嘛

内在消化的时候,最大的办事要构就是肝宫

牛逼的很呢

因此,8必须在这儿

不要乱跑

跑了就不对了

那么外在乾呢

我们就能看到2这个生数的存在

2是什么

火数

心火之数

我们说过食入于胃

分为三遂

三大通道

其中营血一支

就通过心火

到达周身

一切生成的基础

就是他

没有这流而不息的营血,成什么成?

拿什么成?

是吧

所以乾中藏火

肺虽然牛

但没有热来,一切白费

再看洛书

图片10.png 

有没有感叹古人对自然运化的掌握之深呢

当然,这是治水的

经济之学

那为什么我们不说河图呢

都是讲水

河图是主流

就是经济学里面的经

而洛书是支流

就是经济学里面的济

支流是用来调节干流的

离开一切支流,干流就不存在了

我们要了解干流的变化

就要明白所有支流的变化

干流少了,就要支流增加流量

干流多了

就要逆水流向支流

这怎么逆流?

湖泊啊

通过这些手段

干支相合

经济相依

就共同组成了一幅自然画卷

通过对他们的了解

我们就能治理天下了

图片11.png 

那为什么不周周正正的左升右降呢

图片12.png 

这生成之数,内外乾坤的交界线

为什么是一条斜线呢

这也不仅仅是图形的对称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地球本身是不正的

地球是偏着绕太阳运动的

这一夹角

造成了无数的自然现象

尤其是南北回归钱

对南半球和北半球

造成了完全相反的气候

对于想了解世界风水的人来说

就得明白,中国的理论只适合中国

只适合北半球

别拿到外面去秀自己的智商

到了南半球

图要反着拿

到了大西洋

一些地方

雨热不同季了

这更麻烦

好在,我们眼睛只需要看当下的一亩三分地

能搞明白中国的事

已经很不错了

因此,都是围绕雨热同季的气候来展开的文化

所谓雨热同季

就是指温度高的时候水也多

温度低的时候水也少

在整个运化的过程中

只要这个固定的比例失平衡

统统都形成病态

中医,治的就是这个

治的是水

调的是温

无他无他

不过阴阳平衡之道而已

好了,不知不觉又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我们今天的内容就到这儿了

明天再见

课后拓展:

今天的重点,要理解生数和成数,(刘万福:

动的地方长肌肉,不动的地方长肥肉,是因为肌肉比肥肉供给能量更快吗?)

不动就冷,就需要防止热量损失,脂肪就是隔热的你使终记住脂肪是隔热的就行了。

人如果油吃少了不吃油就无法隔热保温

热量大量丢失

就需要不断的进食

会发现食量大增

原因就在这儿

 看自然

夏天天气炎热

雨量充沛

冬天天气严寒

雨量稀少

春温而雨和

秋凉而气燥

就是温度与湿度相对平衡的结果

如果按比例来算的话

这是有一个常数的

这个常数,按古人的说法

就是5

(斜线下面是代表内,坤,生数,里面8是成数,也就是坤中也有乾的意思么?)

对 没有8,拿什么来生呢

生娃的子宫等等,都归于他

一切的生,都是他造的,牛不

8开始化

所以一天要心情好

情志极为关键

恬淡虚无

内守虚无之乡

这都是长寿之道

(坤造热,乾散热,坤生乾成?)

就一句话

乾有一套冷凝系统

乾变空调了

这理解差不多了由于乾坤的共同作用

人体的体温能维持一个恒量

(中为5,属性土,意无,虚无之地?)

不是

虚无是情志的最佳状态

除此之外,喜怒忧思悲恐惊都伤身体

我们常说的高兴

对身体也有伤害

只是一般都能中和,调节过来罢了

(师父,洛土是展示了所有可能的流向吗,无非生生成成,最终走到平衡里。)

洛图展示了正常人,或者风调雨的正常自然状态,是标准模型。

(人身的不平衡性是受了环境或情志的影响,大自然的不平衡是受了谁影响?是有一种终极的平衡状态,还是说根本没有静态的平衡,大自然也是一直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循环之中呢?)

 人体有不平衡的时候吗?

我给你说说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有点难度

人体其实一直是平衡的

没有不平衡的时候

那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生病呢

感觉到不平衡呢

其实,这是人对自身的常值进行了定义

必须认为这样才是平衡的

或者正常的

当人体体表出汗7分,鼻子出气蒸发3分,这时候体表不湿,鼻子不流鼻涕

你认为是健康

依此标准

当体表出汗只有3分,鼻子出汗7分

这时候外表寒冷,肌肉收缩,鼻子流出大量的清涕

你认为不健康

但实际上,这是人体另一种平衡状态

病理平衡状态

只是你定义了健康,因此才有认为的不平衡

其实不存在不平衡

有生的,有死的

你认为死的不好

生的好

都是认知的局限罢了

自然也是如此,此处多,彼处少

你以为正常

反过来,你可能就认为不正常了

或者认为失平衡了

其实不然

只是变化超过了你的心理值罢了

这是认知与自然博弈的结果

是你要守护自己永恒的结果

但自然必须弄死你,以维持平衡

好让新人出生

你能说不平衡吗?

正因为永远阴阳相信,总量稳定

才能辩病

也才能调理疾病

不要拿自己的认知挑战自然

(宝月:所以任何状态下都是平衡中的稳态,无所谓好和不好)

这个错啊

好和坏是有标准的

平衡是没有标准的

这完全是两会事

人以健康为标准

怎么会没有好和坏呢

那只是说明了存在

平衡就无好坏

没有任何意义

然后呢

没然后了,对吧

世界是需要主观认知的

你说的是形而上

那本身就不需要平衡

平衡的概念之所以产生,就是你心动了

心动了就有好坏

你把燥动的心假想为不动,以为是道

其实是叛经离道

只是幻想了一个境界,自己就活在这个幻想的境界里

但本身心,却在此世界

无处安放

冷暖不过人心的认知

芬尼毛茸茸(热水、净水)国学:

(听了课,我觉得更加无语了,存在即合理,还有什么好说的,老师请问这种状态怎么调整?)

立场要坚定

古人也是到你和宝月这种问题后来,统统用四个字来解决

以人为尊

你想想自己还是一个人

就得作人事

说人话

考虑人的问题

人只能站在人的角度看天地

不可能站在自然的角度的考虑问题

那是神

(洛书里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数字做什么用的

这样基础知识都不知道

名以别异,数以求同

这是根本

1至9都是一样的

他们在说同一个事情

单位一样

这才叫数

不就是扎成一捆么

同一单位

个位的不能和十位的相加

这都叫位,单位

猪不能和狗相加

位不同

单位即然一样

哪里来的心肝脾肺肾啊

这能混到一起?

他们是乾坤一体

自然个体

或者叫水土共体

饮食共体

当然最准确的

是寒热一体

热用火表示

寒用水表示

叫水火共治

单位是一个

但是虽然单位一样

但量不一样

就比如女孩

60斤,70斤,80斤,300斤

这没问题

可以相加

但他们比例有问题

量不一样

量词就是数

将寒热一体的万物

通过寒热不同的比例

或者说乾坤不同比例

水土不同的比例都行

进行量化

一分的乾九分的坤,这是一

二分的亁八分的坤,这是二

三分的乾七分的坤,这是三

四分的乾六分的坤,这是四

五分的乾五分的坤,这是五

六分的乾四分的坤,这是九

七分的乾三分的坤,这是八

八分的乾二分的坤,这是七

九分的乾一分的坤,这是六

必须二个都有

才是同一物质

(生成之数都在才是同个物质?)

必须啊

因此五五分成

实际上就是泥浆

可以叫泥

也可以叫浆

这只是一个中间态

整个数列

就是寒温共一

越热越在内

越冷越越在外

最冷也有热

最热也有寒

春夏秋冬

不就是寒温的比例造成的吗

冬至一阳生

夏至一阴生

哪里来的脾呢

脾土,不过是中间暂时如此罢了

难道真有五季?

其本质就如同空档

推几档都可以

暂时不定的时候,就先这样放着

也就长成肥肉肉了

无论哪个不足了管他是寒是温几比几

脾都能补

怎么补呢

干了喝水

稀了吃饭

调一下比例

就行了

后天之本

又如女人

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

都可以

 比如看花,春兰夏荷秋菊冬梅

都是花

归一类

但时空各异,成败不一

故各取异名

5就是钱

能买任何东西

这好理解一些衣服如春,房子如秋,车子如火,被窝如水

统称资产

脾土就是钱

哪个坏了修哪里

后天之本

人不需脾

脾没用

有用的是心肝肺肾

但没脾,这些都没有了

就一个寒热而已

有那么复杂吗?

你不过以为有一个独立存在脾而已

这是错误的

五脏无形

各随其用而有

本节课总结:这一讲主要是围绕健康和疾病展开的

楼歪了要扶正

九宫乾坤外内,只是告诉一个常识

热量由内到外,是越来越减少的

最终就形成一个边界

这个边界处于临界点上

如果自己变弱,或者外界变强

也就是自己冷了,或者外界更冷

都会使自己生病

陈老师为什么不能理解这样一个模型呢

就在于他完全无法守一

因此,以为有若干的病存在

什么肝病,肺病,脾病,肾病

其实都不存在的

人只有一个病

就是寒病

这是根据病因来制定的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象我们讲述的九宫一样,死死守住这个唯一

当然,人体内在的正气,也就是热能

也要死死守住

这样才能理解这样的模型

以病因来说

说是寒就肯定是寒啊

但寒的状态有若干种

寒极

微寒

寒少

寒弱

等等

这是寒随着变化产生的现象

这有问题吗?

显然是没有的

你守不住一的时候

寒的一个变化阶段

比如寒少

你就认为是热了

这完全是漂浮不定

明明就是寒的周期性

即然寒本身有周期变化

而寒又是唯一的病因

当寒减少的时候

就是病在退

当寒增加的时候

就是病在进

这样知常守一,才万无一失

同理,与外寒作斗争的

内在的正气

实际上就是热量

也就存在热极,热多,热弱,热少

等周期变化

显然,热少了,你不能说体寒了

热少就是热少

这就是内虚

哪来的什么内寒内湿呢

这样子守中执要,化繁为简

才能理解运气七篇里面说的有者求之,无者求之

说是寒,你管他是什么风湿热,统统都是寒的变化可你就是始终无法守一

还这病那病

那是不得要领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

不知其要,流散无穷醒了没?

你分敌我双方分析啊

敌方为寒

我方为热

敌方寒少,这是兵少嘛

你怕个毛线啊陈楚杰:

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都是寒的不同周期

陈楚杰:

寒少为火

晕死

这错离谱了

你太不严谨了陈楚杰:

病因只有寒啊。

怎么能是寒少为火呢执中守一:

周期的不同阶段

寒少为火,这是解释火了 陈楚杰:

那就寒少吧

只能说是后人说的火,其实就是外界的寒少

只能通过火来形容寒少

不能反过来

用寒少形容火

你已经流散于名相了

抱不住元,守不住一

一切都白费

但凡一言一句一字,都要深达本意

知其本源

看起来微不足道

实际上就会差之毫厘

谬之千里

如果你将寒少称名为火

那么火又存在火多,火少,火弱,火强

不过是绞乱议论

通过把别人绕糊涂来显得自己的本事罢了

毫无用处

是吧

火只是一个名称

用来对寒少这个量,进行定名

因此,火不存在强弱大小之分

他本身就是寒少的现象

这才叫守一陈楚杰:

火为寒少,寒为寒极。温为寒一般,凉为寒弱。陈楚杰:

这样理解陈楚杰:

热为寒少,寒为寒极。温为寒一般,凉为寒弱。

这样算是吧

不过一般不要这样去说陈楚杰:

寒热温凉,就是在说一个寒的不同状态

可以说将寒少,可以称名为火

其实名个什么名,不影响寒少的本质陈楚杰:

这样不困于名相之中

最后就是去掉这些名相

只保留寒

免得自己被过去的知见误会了

想到火,就想到什么清热解毒清火降火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道理

不要被他们误导

人只有一个病,叫寒

小寒叫风

大寒叫冻

这是灾异了

不要被风冻的名词所谓

再看人体内在的正能量

只有热

这个现在理解了没有?

热多热少,决定了抵抗的强弱

病因明白了,左右病程的抵抗力明白了才能明白病机

病机,就是发病的要点

关键之所在

在寒热交战的过程

寒是外寒

热是内热

这个内外明白是什么意思不?

不是我们讲的乾坤圈了陈楚杰:

乾坤圈

是体内体外

你有点猛

完全靠常识思维

不能执中守一

你得随时知道话的前题啊

不是一样的语言,就是一样的意思

冬天里,能穿多少就穿多少

夏天里,能穿多少就穿多少

这能是一个意思吗

你得依时依节依人依法,去理解每句话

要依义不依语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记死知识是没用的再继续看

火是不是寒少了?

又完犊子了

没法教了

我感觉教你太难陈楚杰:

体内体外啊是体内体外啊

那是以皮肤为界么?陈楚杰:

外界就是寒嘛

有这样的说话吗

你这不是胡言乱语嘛陈楚杰:

不严谨

反正我理解体外就是寒

体内体外是如何划分的

这不是以皮肤为界的

体内体外怎么能是以皮肤为界呢

这问题我们说过多少次了

是以实力为界

你以为的皮肤,被寒占领了就是外界的

被正气占领了,就是你的

这得凭实力来定啊

只要实力允许,你的房子都是你国家都是你

都行的

实力不允许

寒攻入你的骨髓 病机。刚才讲到寒热交战这里

就没治了

国界不是固定的

只是双方实力暂时如此罢了

你不能以静态的思维来考虑问题

中医没有静态的

细菌这些病原菌,就是来抢你的地盘的

他们赢了你输了,这地方就不是你的

不能说生了癌肿,癌肿还是自己的

现在再看寒热交战

外面的寒很少

里面的热很多

你应该怎么应对呢

如果这时候不运动

热不发展

就得降温

但外界寒少

无法降温

于是,内热盛而外寒少

热不得蒸发

故热郁成火

看这火的成因

是你解释的火么?这就到病机了

Michelle-ni 阿精教导主任 倪晶晶:

要让人出汗么?

任何一个疾病,都是内外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然

运动,出汗

长肥长高长大

结婚生娃

都能散热

并且扩展自己的实力

但你不懂啊

你总感觉有千万的病

这病那病霜林

一直说,只有寒病只有寒病

小孩子就成长空间

阳气充足就长得快

但成年人不容易

热为什么郁呢

肯定是无处可泄

如果出现了体若燔炭

全身象火烧的一样

当然是汗出而散

这样子就理解内经的病理的

内经原文就是这样说的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再看如果一个人,外寒较少,内热较弱

这是什么问题

应该怎么解决?

吃饭

对吧

这就是饿了

病态也一样

我们来看千变万化的病位

造成千奇百怪的疾病

比如这个孤地

孤地知道吧?

是什么意思?

完犊子

根本没有明白

孤地就是交战区

暂时还没有归属不知道是你的,还是我的

得凭实力继续打

所以,孤地就是病位

我们假设火的病机

也就是外寒极少

内热极多

这是一个假设的火的病机

能理解吧?

现在病因病机都明白了

病位可能在皮肤

可能在肌肉

可能在肝肾

可能在骨髂

一切皆有可能

这存在吗

有可能吗?

显然是有可能的

造成的人体的疾病就是千变万化

但实际上治法都是一样

你只需要散热就行了

自然人体会一步一步的收复失地

就只存病程的长短,什么时候好的问题了

就是这样简单

你要做的,不是去看这症状,那症状

要做的就是评估外寒的实力和内热的实力

做出决策

就行了

徐一杰 国学群:

老师,外寒极少,内热极多,病因也是因为寒么?当然啊

你不是都说了吗

是外寒减少造成的在外寒减少的时候,自己内热又还多

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呢 这主要是平时贮能

平时的时候,人体预判

感觉自己体弱

就拼命的隔热贮能

于是

就长了一身的肥膘

肥胖了

但鬼知道天气突然高温

如此多的能量无法散发

虽然动则汗出,热量也越积越多

于是,就形成了这种火现象

显然,我们解决的办法

通过增加外寒的物理手段

和减少内热的饥饿疗法

就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当然,这是理论上的

肥胖的人,事挺多

肥胖的人容易出汗的

但出汗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

看这分析,条理明了简单

远比什么湿多啊

火盛啊

之类的强多了

就不信教不会

营造内外平衡环境

可以通过环境的改变和内在的改变二个途径来解决问题

外在环境的不断的推理,就形成了风水

内在正气的不断推理,就形成了医药

正常情况下,只需要穿衣保暖吃饭运动就行了

寒可以一分为八

又可分为二十四山

热也可以一分为八

这都是比例问题

由此,八八得六十四卦

即是人体六十四种病机

推演无穷

易道尽而医道亦尽

那我们说的乾坤圈,内脏和外躯干是指什么呢?乾坤圈就是内

就是整个人体

可控的嘛

由此可见,内外之外,复有内外,内外之内,复有外内

这就是阴阳的概念

数之可十

推之可百

数之可千

推之可万

一切乾坤,都是一个整体

而不是你和老天爷组成乾坤

你和别人的老婆无法形成乾坤圈

你只能和自己的老婆形成乾坤圈

称名为家庭

要正确理解乾坤的统一性

出轨就错了

不是一个乾坤圈了

外卦就是表示世界了

各有乾坤

交战不已

这情况的形成

我们假定的前题是别人的老婆

你和别人的老婆组不成乾坤圈

但即要你硬要

那只能靠实力

靠战争

看你和别人的老公谁厉害了

这本是天道

确实没办法

世界一直如此往复

战和之间

随时在变

在想抢别人的时候,又要防到别人抢自己

这就是认可了一个公理,抢。


  • 第四讲
  • 第六讲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