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水理气篇之四

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见到湿的作用。为什么水果会腐烂?这是因为水果有相应的水份,能保持湿度,然后微生物才能生存繁殖。腐烂,几乎都离不开湿度。

相应的湿度下,植物的种子能生根发芽,形成旺盛的生命力。

湿度即能使之烂腐,也能使之生长。天气变天的时候,有风湿的患者,常常感觉到疼痛。吐鲁番地区有着火库,风库之称,其地少湿,葡萄放着就能形成葡萄干,没有发霉腐烂的情况,同时夜晚也没有露水,少有蚊虫,因此可以室外睡觉,而南方多湿的地区,就不行,不仅容易感冒着凉,而且蚊虫也受不了。

生活中湿的影响无所不在,只要肯发现,例子数不胜数。我们就从发霉变质说起。

之所以在热天里,食物能常常变质发霉,其主要条件就是二个,一个是湿,一个是热。在一些阴暗潮湿的角落,或者含水份的食材,如各种蔬菜,水果等等,都会遇上腐烂变质的现象,这造成了人们物质上的浪费,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实际上,其影响的方面还比较多,一些有害生物在其中生活,蟑螂,蜈蚣,蝎子,老鼠,容易对人造成意外伤害。而生霉的地方,病菌容易繁殖,滋生蚊虫,让人体生病。

总之太过潮湿炎热的环境,并不适宜人的居住,需要我们对这种潮湿的环境进行处理。因为潮湿炎热的环境,物体容易发霉变质,因此将之称为霉运,运的意思就是时间段,到了发霉的时间段,有了名词,就容易提醒人们注意这种特性的湿热之气。

人们常常害怕霉运,认为霉运会给自己带来各种衰运,防不胜防。但在中国,一些自然的季节里,这是很常见的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就是这样的气候。

大约在每年的阳历6月下旬至7月上旬左右,由于东南季风的影响,太平洋暖湿气流进入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造成这一带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而此时,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因此称为梅雨季节,而很多东西都容易在这段时间发霉,因此很多人又将这段时间称为霉雨季节。对于气流问题,我们后面还会解说,当然就算没解说,也可以去复习初中地理,学会这样的基本知识。在这儿我们要说的是这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大致相当于阴历的五月下旬至六月之间。

原来梅雨季节主要说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但其本质是湿热的天气,也就是湿热这个本质现象。因此,可以见于任何地区。没有考证过这五月下旬至六月之间,是不是中国古人种植小麦的灌浆期,但是,在黄河流域阴历的六月,古人用了一个字来表示,即未月。这个未字的本意,就是小麦的灌浆期的意思,大致北方最潮湿并且炎热的月份就是这个阴历的六月吧。相当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阴历五月左右。中国传统文化大多起源于北方黄河河域。甲子纪年也来自于这一地区附近。未来二个字,未表示小麦还没有熟,来表示小麦已经成熟。

未月的时候,不一定与小麦有关,但肯定与湿热相关。这个时候,在古人看来,正是湿热交蒸的时候。未的本意,就是希望描述湿热这样一个特殊的,并且对人类非常重要的气候。因此,未这样的文字或者文化,本身就是表示湿热这样一个自然现象的。当然也表示发霉变质,霉运等等不好的现象。现在,假如我说未字,你是不是会想到湿热,容易发霉变质的气候呢?如果是,说明你文化与实相生活已经在慢慢的建立联系,就会比较容易学习。说白了,未是湿热的文字化,简称文化。而湿热是未的实相。霉运,梅雨,霉雨是用来说明未月或者湿热的主要特征。

当然,说湿热造成的霉烂,这需要极端点的湿热,正常的湿热,恰恰是生命之源,未字在作十二地支的时候,与丑,卯,巳,未,酉,亥为六个阴性的地支,用女人的一生来描述,丑是女孩的乳房,卯是女孩的月经,巳是怀上的孩子,未是哺养的乳汁,酉是闭经收藏,亥是风烛残年的孤独。

未作为正常的湿热,哺养万物的功能,更为重要。在暖湿气流到来的时候,万物兴兴向荣,这都得益于未的哺养。由此可见,湿热是未的本相,但并不一定指霉运,梅雨,腐烂这些极端的湿热气候。所以,极端的梅雨,霉运,腐烂等情况,属于未的一部分。而不能完全等同于未。

实际上,湿热造成的腐烂变质现象,在自然界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都有哪些非常重要的作用呢?

  • 中国风水理气篇之三
  • 中国风水理气篇之五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