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湿热造成的自然变化进行总结,则主要应该归功于湿热的环境,让天地更新,实现了新陈代谢。在物质腐败的同时,新的微生物已经发生,整个自然界的转化,发展,都离不开新陈代谢,吃的食物,要在湿热的肠胃中得以消化,完成吸收转化的过程。腐烂正是新生开始的地方,分解正是为了新的组合,可见湿热的环境,在自然界中是何等的重要。
湿热的腐烂,正是分解,消化,重吸收的过程,所有生命都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营养,成长为自己。毫不夸张的说,湿热是中医和传统文化中五运六气的中心思想,为什么市面上解读五运六气的医家,命家如此之多,但总是不能令人满意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的找到这个中心主题。
人体的肠胃系统,就是模仿了湿热这样一个环境,将吃进去的食物,进行分解,消化,吸收,将残渣排出体外,由自然界其他的事物继续分解,消化,吸收。显然,消化系统和未月有相同的特征,那就是一个湿热的环境。因为潮湿总是在阴暗的角落,在低下的地方,因此中医将消化系统,用了脾来表示。脾者,卑也。卑下的工作。而将脾的功能,称为脾主湿。脾的作用就是运化水湿。
脾胃,未月,霉运,梅雨,这些概念,都与湿热习习相关。是湿热的不同代名词。未月是季节上的湿热月份,脾所主导的消化系统是人体的湿热环境和对湿热的利用。而霉运是湿热在自然界中的一个主要特性,梅雨则是通过物候学来记载相应的时间段。
如果再将湿热造成的腐烂现象进行观察,这甚至于可以说,就如同土地一样,一切腐烂,最终化为非常有营养的腐殖土,又长出非常茂盛的植物。土的这种新陈交换功能,与湿热同样是分不开的。有鉴于这些现象都与湿热相关,因此,湿热这样的气候,就与脾土相连在了一起。
如果以湿热为特征,进行分类,除了未,土,脾,湿热,霉运,梅雨,腐乱,生化,交换,新陈代谢等等这些容易想到的概念之外,还有一些,需要专业的生活常识,才能判断的归类。最典型的比如黄色。为什么湿热脾土会和黄色联系在一起呢?
湿热为什么与黄色联系在一起呢?颜色在传统文化中表示着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析,我们将在下节内容中,告诉你关于查颜观色的那些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