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水理气篇之六

一年十二个月,未月为六月,在一年的中间,将未月称为中,并没有什么不妥,在人体之中,上有心肺,下有肝肾,也认为脾脏在中间。在天地的运化中,生化无疑是自然现象变化多端的中心原因,若是没有生化,则自然界就成了一滩死水。甚至根本就不存在世界了。当然,如果生化太严重,形成生化危机也是非常不好的。这些都是能思考的,中土脾湿。即然中土脾湿未如此重要,是天地之中,我们自然需要弄明白为什么他的颜色会是黄色,而不是青色,赤色,绿色,黑色,白色之类的。

将颜色进行归属,并不是简单的好玩,古人认为,这颜色的学问太大了。怎么一个大法呢?因为颜色反应的是阳气的多少,也就是一个热度概念,这叫火色。当然,很多人对火色也没有感觉,不知道是什么概念。实际上,这来源于打铁,在打铁的过程中,需要将铁烧到一定的温度,然后再放入冷水中,进行煅造。在放入冷水中时,在这一过程中,就会发现随着温度的不同,铁发出的色彩也是不同的,常常红色较高,橙色次之,依次下去,就是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当然,还有比红色更高的颜色,白色。越是接近高温,比如白色,红色,铁就变得越钢,很是锋利,但容易折断。其柔软变差,而到了绿色等火焰,火色较弱,煅造出来的铁,则不锋利,但柔软性好,容易弯曲,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卷刃。

这一颜色变化与彩虹的颜色差不多,红橙黄绿青蓝紫。随着颜色在这个两端的变化,也反应了温度的差异性,火色的差异性,刚柔变化的标准性。在铁制工具发明之后,一刚一柔谓之道,就贯穿在中国文化里面。

可见,通过颜色,我们辩别的并不就是好看二个字,好看,漂亮只是一般人的眼光,专业的眼光看颜色看的是火色,是温度的变化,是刚柔的变化,而现代色彩学中认为,黄色,红色,橙色都属于暖色调,而白色,绿色,紫色等属于冷色调。这与火色只有白色不同,这是因为在煅造过程中,白色属于最高色,物极必反。

一个好的铁器,要因为用途的不同,而处在不同的钢火之间,才是最合适的。虽然现在已经有了科学的测量法,不再需要煅铁的工人看着火色而煅造铁具,但是,火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却依然渗透在方方面面,常见的中医的面部五色诊断法,舌质舌苔颜色变化的诊断法,其本质都是诊断人体阳气的多少,处在刚柔之间的什么水平。

湿热与黄色的关系,应该这样理解,湿热是根本的气候现象,或者叫气化现象。而黄色不过是湿热的表现之一罢了。除了黄色之外,腐败化脓,霉变,生根发芽,消化吸收,宫音,甘味等等,都是湿热的表现。就比如一个根,长出的无数的树叶。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表现,比如黄色,来反推内在的湿热变化,而不能通过湿热推理出必然的黄色。就象彩虹的出现是下雨后天晴的现象,但不能说下雨后天晴一定会出现彩虹。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务本,本立而道生。在黄色与湿热中,湿热是本,黄色是末。

黄色反应湿热的存在,也就同时反应了生化的存在,当我们发现自己出现异常的黄色的时候,要明白已经内生湿热。而对于生化不足的地方,要多运用黄色。对于生化有余的地方,要多运用绿色或蓝色。

传统的打铁,旁边的水桶就是用来淬火用的。传统的打铁,旁边的水桶就是用来淬火用的。

这就是淬火,将烧红打好的铁,突然放入水中,显现色彩。这就是淬火,将烧红打好的铁,突然放入水中,显现色彩。

  • 中国风水理气篇之五
  • 中国风水理气篇之七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