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时空的虚假形,我们用来描述时空或者事物的量词,数字,都是虚幻不真的。是我们在生活过程中,突然在大脑中暴发出的神奇理论,在自然界中,并没有数字这样的东西,他就是我们思维了解世界的工具。九棵松,松能见到,九如何见?
与常识很相反,人类对数字的掌握,时间很短。而且没有数字,时间的概念,人类完全可以正常生活。亚马孙流域有一群名为蒙杜鲁库的原住民部落,在他们的语言中,就没有任何词语能精确表达2以上的数字。如果这还不够,生活在亚马孙流域的毗拉哈原始部落则更是完全不用语言表达任何数字,在他们的语言中连1都不存在。这样活生生的人类例子,都在告诉我们,数字,时间,并不是人类的必需品。只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而已。
或许你会问,如果我们问一个毗拉哈的原始人:现在几点了?你几岁了?这样非常普通的时空问题,他会怎么回答呢?
这问题很有意思,但同样是本未倒置的问题,正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和数字概念,因此,他们不会产生时空问题,时空问题对他们来说本就不存在,虚幻不真,又哪里去寻找答案呢?这样的问题恰恰是我们创立时空和数字之后,才产生的问题。没有时间和数字,这个几岁的几,根本不会出现。实际的量词都没有,虚指的量词自然更不存在。
也就是说,我们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永远会面临着自己创立理论,然后产生无穷问题,然后又向自己无尽寻找的怪圈之中。常常一些本末倒置的思想问题,弄得灰头丧脸,终生迷惑无解。
离开现有的一切时间概念,假如我们到了一个大山之中,没有一切的报时设备,不知道一切的时间,实际上,就是摆脱了思维时间对我们的干绕,我们还是会凭借各种变化,建立模糊的概念,这是因为我们需要对变化有一个解释,对天空明暗的变化,形成模糊的日夜,对冷暖寒暑的交替,形成模糊的季节。如果离开时空,我们解释变化将变得苍白无力,能适应,但不能解释,这对以脑子思维为主要器官的人类来说,是非常不愿意的结果。
语言学家艾丽斯·加比(Alice Gaby)和心理学家莱拉·博格迪特斯基(Lera Boroditsky)通过排列时间图片的试验,发现了有意思的现象。这类型的试验方式,就是将一个具有明显时间过程的多张照片,要求试验志愿者按照习惯排出他们的顺序。比如吃香蕉的过程,从开始吃,到吃了一点,吃了一半,吃了一半多,吃完后等图片,按顺序排列。在美国等很多国家,都是由左向右的排列方式,这就是现代的时间轴方式。但在约克角半岛上的原住民部落中,人们既不是从左到右排列这些图片的,也不是从右到左排列这些图片的(某些文化中的人们会从右到左排列这些图片)。他们会根据太阳的运行轨道来排列这些图片,时间较早的图片被放在东侧,而时间较晚的图片被放在西侧。这种排列方向是客观的,与实验对象当时脸的朝向无关。
这些试验,都在说明,我们天天使用的时空概念,不过是骗我们自己相信的文化,风俗传承,是洗脑的结果,因为已经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从而无法摆脱,也不想摆脱出来。
现在是什么时间?如果遇上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要思考当下周边环境的变化,从而确定自己要如何变化,也就是做什么的问题。如果不考虑变化,比如玩游戏入迷或者正在热恋之中,时间就不存在了,就算存在,也是负作用的存在。但变化总是继续,因此,总是被拉回我们自己设立的时空之中。
明白时空是人创造出来解释变化的工具,对于我们正确的掌握时空,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需要选取一些大家都能感知的变化,来确定一个公认的时空方式。这样方便大家沟通,交流,并影响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
你还发现哪些生活中本末倒置的现象,自己让自己限入思维死角出不来的实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