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菩萨与佛的区别
这里出了菩萨这个词语,我必需给诸位讲解一下,什么是菩萨,你们心中对菩萨的解释,先将他放在一边,听我给你说过后,你再理智的取舍。决定将哪个解释放进垃圾埇。
菩萨的意思,是觉悟众生。常识的理解就是要度众生,从而让大乘佛法走向了不归之路。觉悟众生的意思是觉悟的众生。并不是觉悟众生,少了一个的,意义就完全变了。
佛是觉悟的圣人,是第一个觉悟的人。比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而菩萨就是已经学会了佛法,也跟着佛觉悟的人,比如物理学家学会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佛与菩萨,没有高低之分,大家不要被影视剧所迷惑了,认为菩萨比佛低一些,从实相上出发,其实没有一点区别。
我们现在称为学生,即学习的众生,与菩萨的意思也差不多。
除了佛是真理的发现者,菩萨是从佛那儿学会发现真理的区别之分,佛与菩萨还有一个本质区别,那就是凡是佛,都有一个清静的国度。创立了一个清静的地方,以便容纳同样清静的众生。而菩萨是没有创立清静国度的人。他庄严着佛的世界,自由出入着各个佛国。佛就是比如校长。菩萨就比如教授。
在后来的用法上,菩萨出现了变异,用菩萨来代指正在学习中,还没有达到佛的境界的人。
这样打个比方:佛是觉悟者,相当于一个校长。菩萨相当于教授,用来教书育人。但是后来,将正在这个学校读书的学生,也称为菩萨了,反正他们早晚要毕业,要学会这些知识,所以也就称为菩萨了。
这一来,就出现了名词的混淆,为了区分这种情况,于是,在觉悟实相,证得本心的菩萨后面,加入了摩诃萨,即大的意思,也就是大菩萨。
现在明白了吧?菩萨的意思,并不是要你没事去度这个众生,度那个众生,实际上,是觉悟的弟子。
有很多人问一个问题:佛教讲人人皆有佛性,但为什么在释迦牟尼佛以后,并没有成佛的人?这是不是说明佛在撒谎呢?
很多的高僧面对这个问题,都顾左右而言他。其实这根本不是问题,后来的那些菩萨,每一个都达到佛的水平,只不过大家不成佛国,不称为佛罢了。
在早期,称为阿罗汉,大乘兴起之后,称为菩萨,并无差别。与佛的觉悟,没有二样。所以,佛并没有骗人。不是没有成佛的人,而是不认识罢了。
修道路上,多诸魔鬼。很多人都怕走火入魔。
佛说法,如白色莲花,青色莲花,红色莲花。黄色莲花,紫色莲花,其花色不同,各各有异,却为世间所有,真实不虚。
魔鬼亦说法,其法如黑色莲花,好奇,新鲜,引人入胜。虽虚妄不实,却迷者甚众。好奇心,并不是一个好心,好多时候会害死个人。倒是行不同径,走大道的人,稳重得多,最不容易成为魔鬼的奴隶。
魔法有二个特点,一是贡高我慢,以为天下独有自我。自我已证圣道。以此惑人心志,无有出期。二是不讲道理,失却理智,以情感为师,以主观为师,以感受为师。
如果一个人有了坚固的我执,认为自己的法牢不可破,并且不讲道理,失却理智,这基本上已经是入魔了。种种幻象,将继生发。
识别这二个特点,自不入沦入魔道。不入魔道,则于世间得以解脱。
我又与诸位,先说六方经。以让诸位细辩智慧,不沦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