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第二品的经义

  现在我们翻译一下这段经文,看看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这时,须菩提长老也在这一千二百五十人中间,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偏袒着右肩,右膝跪在地上,双手合掌,恭敬的向佛问到:伟大的世尊,善于守护如来实相的是所有大菩萨,善于给予注意事项的是所有大菩萨。世尊,(我想请问普通的)善男信女,如果想达到与如来本心一样的平等觉悟之心,又应该将心停留在什么地方呢?应该怎么降伏自己的心中杂念呢?
 
  释迦牟尼佛说:好,好,须菩提,同你说的一样,所有的大菩萨善于守护自己的如来本心,善于给予自己注意事项。你现在仔细的听,我马上给你说。普通的善男信女,如果发了愿望,想证得如来本心一样的平等觉心,应该将自己的心念停留在这里,应该这样去降伏自己心中的杂念。
 
  我正在仔细的听讲,世尊,我很愿意听你的讲解。
 
  这段经文有几个疑问,第一,菩萨在后来的演变中,还代指未证得果位的学菩萨道的人。那么这里的是指已经觉悟的,还是未觉悟的呢?
 
  在唐三藏法师翻译的经典中,在菩萨的后面加了摩诃萨的字样,也就是指为大菩萨了。大菩萨当然是已经觉悟的人。
 
  但在这个版本里,鸠摩罗什的版本里,只翻译为菩萨,并没有加上摩诃萨的字样。这不是指在十地果位以下,处于其他较低果的,正在学菩萨道的人,而应该是省语,便于文字的优美,这儿的菩萨,就是大菩萨,也就是菩萨摩诃萨,通过对他们的讲解,让人明白菩萨是怎么一回事。
 
  鸠摩罗什法师的版本,翻译经文能前后一气呵成,是完全合符经旨的。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个版本的理由。这样一气呵气的结果,就是在经文中,出现了很多优美,但却需要其它经典来佐证的句子。
 
  第二个疑问,出现在:唯然,世尊。
 
  有人认为,这儿是打禅机,这可以肯定是不对的。
 
  在阿含经等小乘经典里,佛法要讲法的时候,也就在这上面这种情况之下,说,我要说法了,后面一般都还有谛听字样,即仔细的听。要别人打起精神,好好的听说,要讲正法了。
 
  在大乘经典中,去除了谛听,汝今谛听等相似字样。直接就写了:唯然字样。
 
  这不过是翻译的方式不同罢了。并无差异。基本上,都是要引起注意的意思。
 
  在后面菩萨的忍辱波罗蜜讲完之后,须菩提就明白了这其中的甚深含义,然后再一次为普通的善男信女们请法。这在经文中有明确的记载。也可以证明这儿并不是在打禅机。
 
  真人不易,成佛不易,是因为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
 
  打禅机,打的是善逝。
 
  至少,你得经过不断的努力,已经可以见到如来本心了,但却混不自知,总如昙花一现,这才出现了禅机。
 
  并不是每一个听闻了禅法,都会开悟。
 
  开悟禅法的人,不知多少劫修来的福份,或者多少劫的勤奋才得到。

  • 第四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与如来相同的心
  • 第七章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