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分为十二类:
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
在楞严经原文中,讲的是充塞世界的十二类。在讲完十二类之后,也讲了“一一众生,亦有十二类”。也就是每一个众生,都还有十二类众生。这样可以无穷的分,比如阴阳的概念,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
我们同样以世界为标准,来讲解十二众生,这样一则忠于原文,二则便于理解。理解之后,再进行拓展。
卵生与胎生,讲的是动物的二个类别。
湿生与化生,讲的是植物的二个类别。
这四个,称为有情众生。我们先看看他们的原文与解释。
第一类:卵生
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鱼鸟龟蛇。其类充塞。
译文:由于世界的虚妄轮回运动,也就是世界的起源,妄动。虚幻。这样就形成了动。经过和合之后(和合为世界的三大组成之一),形成了气。因为有了很多的飞沉乱想,所以有了卵生。他们在国土上运动生活(国土,佛家世界形成的三种状态之一,为根本状态),象飞的鸟,下沉的鱼,龟。蛇等等,他们充塞在这个世界之上。
这一类是世界的第一类。他们生成之后,依次而有了其余的众生。这里面有很多的关键字,与金刚经的众生没有意义,但对于理解世界,却意义重大,比如动,气,飞沉等等。我们就不拓展讲解了。基本上,十二众生如果拓展完,这个世界也就全明白了。
这其中的气成,与飞沉乱想,更是为了解说清气上升而为天,浊气下降而为地的天地形成概念。当然,我们只是以世界为标准,讲解十二众生,所以将他们归为动物,为世界第一类。
第二类,胎生。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如是故有胎遏蒱昙。流转国土。人畜龙仙。其类充塞。
由于世界里的飞沉交替,杂染轮回,颠倒欲望,和合之后,形成滋养万物的状态。(滋,为血的主要作用。滋养)。很多的横竖乱想,所以有了胎生。在国土上运动。象人,畜生,龙,仙等等,(龙为畜生第一,仙为人中第一,不是指的神鬼精灵类)他们充塞在这个世界上。
第一类讲了气。气是卵生的主要原因。第二类讲了血,也就是滋,因为血的含义太狭隘了,滋就不同,能大能小。所以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滋,讲血不过是站在人的解度,便于理解的方便法门。这一点,大家需要注意。
第三类,湿生
由因世界执着轮回。趣颠倒故。和合软成。八万四千翻覆乱想。如是故有湿相蔽尸。流转国土。含蠢蠕动。其类充塞。
由于世界的执著轮回,不断的去做,去做,趣向颠倒,和合而软成。(我个人的原因,比较喜欢这个软字,他用来表示脉的状态,最好不过。但很多版本上,应该是暧字。暧,就如同心血管系统,温暧全身一样,理相通。)所以,就有了这些湿相,不段的长在自己的尸体上。他们在国土上存在,如同愚蠢的在蠕动。充塞在这个世界上。
湿生,指的是那些低等植物,即不依靠种子,无性繁殖的植物。因为需要水湿而生长,所以称为湿生。由于生长缓慢,所以称为蠕动。由于他们不断的生长,前一批死了,后一批继续,不断的蔽盖以前的尸体,所以称为湿相蔽尸。
大家可以去看看低等的无性繁殖的植物。比如苔藓类。就能理解这个条文了。
很多人将湿生理解为蠕动的虫类,如蛔虫等等,若论充塞国土,十二众生,平辈而出,蛔虫不是卵生么?动物除了卵生,胎生还有什么?这样的解释,是前后矛盾的。
第三类,化生。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转蜕飞行。其类充塞。
由于世界的变易轮回,想借助别的事物而保存种群,和合之后,形成触觉,(神经系统类),很多的新旧更替乱想,所以产生了化生。在国土上存在。流通,蜕变,飞翔,运动。充塞在这个世界之上。
这一类众生,指的是有性繁殖的植物,以种子为标志。而转蜕飞行就是指的种子的生长方式。
转,即流转,流通。即通过人们的栽种,转移,从而在别的地方生根发芽。比如白菜,油菜,稻,麦等等。
蜕,即蜕壳,比如花生,板栗,指甲花等等,因为从母体蜕脱,而生存。
飞,借助风媒而流通种子的植物,如蒲公英等。
行,借助动物的媒体而流通种子的植物,如苍耳子,婆婆针等。
化生的意思是变化而生,即脱离母体,变化为新的植物。化,并不是神秘的,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将之认为是神秘的,不可测的,这是怪力乱神的说法。
前面讲了十二众生中的四个,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大家要细细的思考,这些众生是不可见的,他代表的仅仅是运动方式。这一点务必要明白,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上是讲的是感知类的。
第五类,有色类。
由因世界留碍轮回。障颠倒故。和合著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休咎精明。其类充塞。
由于世界停留成住(世界的四大特征,成,住,坏,空。前面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讲了成。),碍色轮回,因为障的原因,和合而有形(著,有形,有色,染著之谓),很多的精耀乱想(觉得自己很好,很精神,很光鲜,谓之精耀,他是想留在世界上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才有了有色这一类众生。他们在国土上存在。有用的(休,休养,用来表示有用),无用的(咎,违背,用来表示无用)成形的(精,精华,形成形状),无形的(明,光明,虽可见而无形)。这一类可见的众生,充塞在世界里面。
我们一切可以见到的,都属于有色类。
大家要细细的体会,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与有色类的关系。正是由于众生于空性中各各见性不的,地,水,火,风,则各各不同,各各有异,而形成了我们见到的动物,植物等形状。
第六类,无色类
由因世界销散轮回。惑颠倒故。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如是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空散销沉。其类充塞。
无色类,指不可见类。
由于世界的坏空(成,住,坏,空为世界的本性)销散,事物不再留碍在世界上,迷惑颠倒,和合之后,形成了暗,很多的很隐乱想,所以才有了无色众生这一类。在国土上存在。空的(事物消失而为空),散的(事物分开而为散),消的(事物失去而不存谓之消),沉的(事物隐沉而不显),这一类众生充塞在世界上。
关于无色类,也就是事物灭亡之后形成的状态,事物未灭为有色,事物已灭为无色。
有些人,总有未日情结,总认为世界要完蛋了,做什么事情都很消极,很被动,其主导他魂识的,就属于这一类众生,头脑中尽是消极的无色类主导,所以形成了这样一类特殊的人群。
其实,大可不必要。成住坏空,生老病死,本性使然,有灭则有生,有生则有灭,无需大家为之担心。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头脑中为有色类,有想类呢?
有色,尤如白天,无色,尤如黑夜。有色,尤如光芒,无色,尤如空暗。有色可见,无色不可见。
还有,大爱务必要细细的分析十二众生,他们是二个一组的,也就是阴阳的概念。
没有接触过古代中哲学的人,也就是没有接触过阴阳的人,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可以理解为对立统一的矛盾规律,由此组成的六大类,共十二小类众生。
第七类,有想类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由于世界的虚幻想象,影像颠倒,和合而形成思忆,很多的潜结乱想,从而形成了有想这一类众生,他们在国土上存在。神,鬼,精,灵,这些充塞在世界上。
大家要看仔细了,这一类众生,也就我们常说的鬼神类,他们其实是由于众生的潜结思想,组成思忆而成。不过是影象。
他们并不真实存在,他们却又真实存在,他们主导着我们,我们却见不到他们。我举一例,诸位就会明白:
神鬼精灵的有想类众生,就比如共和党,民进党,等等一切组织,我们看不见他,摸不着他,但他们却主导着众生。他们其实是众生在调和过程中的自然产物,蜜蜂,蚂蚁,一切有情,无不有神。
比如,我们这一个人,就是由神所主导的,这个神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由于我们的众生,我们是胎生类,这些横竖乱想的众生,自然组合,谁占了主导地位,谁就是神,我们的身体里充满了斗争,充满了血腥,如果是有色类暂时胜利,我们很高兴,如果是无色类暂时胜利,我们很悲伤,如果是有想类暂时胜利,我们很聪明,如果是无想暂时胜利,我们很愚蠢,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个组织,都是这个有想类搞的鬼。
谁是你的神呢?如果发现自己的的神不是正神,务必要带领你身体内的众生推翻他们,带领众生走向正道。
有些人,说在现实中看见了观音,说在现实中看见了上帝,我笑了。相信了解了这一类的人,都会笑。就好比一个美国人,说他抓住了民进党一样。人,永远只能看见众生,有想类虽然存在,但只能以人,以物,以一草一尘的形式出现。其余诸象,都是入魔。不过是幻听幻视罢了。
可以这样去想,神指的是正神,即正在领导着众生的组织,鬼,指的是反对组织,他总是不经意的出现,从而分了神。精指的是辅佐神的精英,比如当了主席的某人一样,为众生中的精华。灵,则是并其一心谓之灵,即组织的精华所在,主旨思想所在,比如大公无私等等。
第八类,无想类。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由于世界的愚钝轮回,无明痴妄,和合而本性顽固,很多的枯槁乱想,就形成了无想类众生,他们在国土上存在,这些精神就象土,木,金,石一样无知而顽固,他们充塞在这个世界之中。
大家要注意,这里面特意指出是精神化为土木金石,而不是真的土木金石,真的土木金石类属于有色类。
有想类,比如人清醒时,思维活跃,有所为有所不为。
无想类,比如人睡觉时,无想无梦,无所为无所不为。
无想类,是比较愚痴的,他们总认为世界就是这个样,总认为自己能了解的已经了解,不能了解的不想了解。以无知为用,以无知当有知。
在世界中,无想类总是被有想类利用,他们就是枪,不过是被人使用罢了。在网上估价为五毛或美分。呵呵,开个玩笑,别当真了。只是为了加深大家对无想类的了解。做一个有理智的你自己。
十二众生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为有情众生,有情而无形,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他们为生数。第二类为成数,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由于第二类的出现,我们这个世界出现了可见的,可想的种种幻象。第三类为变数,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由于变数的出现,我们进入轮回,虚妄的境界。
接下来,我们就要了解一下这四个变数。
第九类,非有色类。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伪颠倒故。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
由于世界的相依相靠,轮回不止,出现假象,形成染著,很多的因依乱想,所以才有了非有色众生,他们也是色相众生,视而可见,在国土上存在。比如水母,将小牧鱼当成了自己的眼睛,利用而生色。充塞在这个世界上。
非有色类,大家要特别注意这种用法,非有色类,实际上还是有色类,但又与有色类有区别,所以称为非有色类。大家要特别注意,非有色类不是无色。这个非字是区别于有色类,有别于有色类的意思。
非有色类就是影象类。比如影子,电影,各种图像等等,都属于这一类。影象与实物不同,实物可见称为有色,而影象虽可见,又不是实物。所以取名为非有色。
另外,很遗憾的告诉诸位,这段法,我不能究竟解说,我并没有见过小牧鱼这种生物,也不知道水母为什么要以他为目,更不知道他是不是象虾子。不过,这个比喻,并不阻碍我们对非有色类的解读。
第十类,非无色类。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和合咒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由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咒诅厌生。其类充塞。
由于世界的相互牵引,性情颠倒,从而形成咒类,很多的呼,召乱想,所以才有了非无色类众生,他们也属于无色众生,但又区别于无色众生,在这个国土上存在。呼唤(咒),诅骂(诅),因厌而相拒(厌),因趣而相引(生)。他们充塞在这个世界上。
大家再次注意这种用法,非无色类,其实还是无色类,他们不能被看见。但他们又区别于空散销沉的无色类。所以,称为非无色类。
非无色类,就是声音类。包含了咒语,呼召,讨厌,诅骂等各种声音。当然,理论上,一切声音均属于非无色类。其主要特点,就是呼召乱想。
第十一类,非有想类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和合异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彼蒱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
由于世界和合制作的轮回,虚妄颠倒,从而将不同的事物和合在一起,很多的回互乱想,所以才有了非有想类众生,他们还是有想类众生,但又区别于有想类众生,他们在国土上存在。比如蒲卢等,用来制作的工具,不同质地相造而成。充塞在这个世界之上。
非有想类,还是有想类,但又区别于有想类。他们指的是制造品。由于有想类众生制作,将不同的材质,和合异成,从而形成新的事物。他们自身没有想,但依靠有想而存在,而生成。
第十二类,非无想类。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由于世界的怨害轮回,相杀相害而颠倒,和合而形成怪物,很多的食父母乱想,所以才有了非无想类众生,他们还是无想众生,但又区别于无想类众生。就象盐碱化的土地,也象破镜鸟,将毒树果当作自己的孩子。这些孩子一单长成,父母都会受到他的灭亡。这样一类众生充塞在这个世界上。
这一类众生,他是有想类众生在创造非有想类的时候,简单的比喻,有想就是神,非有想就是我们,就象神创造我们的时候,他同时也就创造了他从来没有想过的,他也不想想的,他想不到的产物,这些产物,最终害了这些制造非有想类众生的神灵们。
简单点的比喻,就是垃圾,当然是对有想类众生而言。比如我们现在的垃圾围城,他们最终又害了我们。我们本来只想享受物质世界带来的快乐,结果在享受的同时,也产生了有害物,从而害了自己。
制造车的人,想出行便利,他并不想出车祸。
制造人的神,想领导人们,他只是想帝王的快感,并不想民主,结果宣传的民主害了这尊神。
一切的一切,都因为非无想类的存在,让世界走向了灭亡。
这世界上,只有自己害自己,没有他人害自己。一切疾病,也是如此,由于你的有想类众生占领着主导地位,他需要身体的营养,需要吃肉,但却出现了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他并不想要的结果。
一切的毁灭,都是因为自己曾经的想象,曾经的拥有。都是因为自以为聪明,结果却害了自己。
发明原子弹的人,只是想保卫自己的祖国,他并不想毁灭这个地球或者人类。但人类,会最终毁灭自己。
天道召召,成住坏空,无有忧虑。享受了有想的快感,就要享受非无想的痛苦。想阴虚妄,莫过如此。
讲到这儿,我就想起邓析的一个故事,叫背罐浇菜。说的是卫国有5个男子。都背着瓦罐从井里汲水用来浇韭菜,从早到晚,一天辛劳,只能浇一畦。
郑国大夫邓析路经这里,看到他们笨重的劳动,便下车说:“你们可以做一种机械,后端重,前端轻,名叫桔槔。使用它来浇地,一天浇百畦也不觉得累” 。
5个卫国人齐声说:“我们的老师说过:“有使用机器的好处,一定就有使用机器的坏处。’我们并非不懂,而是不愿意制造使用。你走你的路吧,我们决不更改!”
这五个卫国人是愚蠢的吗?不知道,或许愚蠢的正是在沉思中的我,以及千千万万为了方便而走入山河破碎的人们。
在讲十二众生之后,我们去看金刚经,会发现金刚经中罗列出的众生,只有十类。而不是楞严经中的十二类,难道佛经出现了冲突吗?
其实,这是一个分类上的问题,如果说世界的组成,自然十二众生缺一不可。
但是在金刚经这儿,他用了另一种分类办法,相比楞严经,他少了非有色类和非无色类。
也就是他少了影象类和声音类。
余下的众生,还是一样的。这就是十种异生。
十种异生,是佛教对于客观世界的一种称谓。我们假象为真实的世界,就是十类异生,由不同的个体,异生出新的个体。所以称为十种异生。
前面说了,在金刚经中,十二众生,他实际上只写了其中的十种异生。也就是去了作了影象类的非有色相,和声音类的非无色相。
大家如果读其他的佛经,如果遇到异生,就应该明白是这十类。这个词比较常用的。
而有情众生,则指世界第一妄生,也就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四类。
那么金刚经是不是不管非有色相和非无色相二类众生了呢?
当然不是,在金刚经中,给这二类另列一类,称为寿者相。
寿者相,意思是说,他们除了具有生灭这一寿命现象外,空无所有。不如其他类别,看似实在。
看一场电影,大家虽然激动,甚至于有的人哭泣不止,但说起来,大家也还都知道他们是假的。这就是寿者相,他与我们所存在的世界有一定差异。大家要细心体会。
但如果是自己的房子被强拆了,大家同样激动,但再说起来,这是虚妄的,基本上现实中的人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呢?他并不象寿者相类,能知其假。能做其假。这与我们习习相关,等于灭到了色相类来了。也就是第二妄生类。执著于其中,不知道他的虚妄在哪儿。这都是以自己为参照物造成的现象。
金刚经的中众生相,指的是十种异生。
金刚经中的寿者相,指的是非有色类众生和非无色类众生。
大家要细心的体会这些命名的含义,掌握先贤们跳动的血脉。
有人说,寿者相,指的是长寿之相,这个怎么说呢,也算是一种解释,长寿是人的欲望,如果说不能有长寿的欲望,那能不能有打牌的欲望啊?能不能有美食的欲望啊?这样下去无有穷尽,不可能只列出一个寿者相。
再进一步说,长寿,不是我在长寿吗?不是众生在长寿吗?已经告诫,要没有我相了,没有众生相了,再说一个长寿,难道不显多余吗?
所以说,寿者相指的是长寿,比较于寿者相指的是非有色类众生和非无色类众生,大家用理智去判断谁好谁不好。然后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