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讨论——意识和思维

    太阳:老师认为如何证明或证伪精神方面的论题?

    师曰:什么论题?

    精神是大类,如同数学一样,范围略为宽泛。

    什么叫意识?

    什么叫思维?

    按道理,你们中间参加过密训的人,应该都知道意识,思维,思想这些概念是什么啊,我们今天再重复一下这些概念背后的实相,看看他究竟是指什么,这些概念,并不是凭空乱造的,也不是瞎想出来的,确实,很多人分不清楚思维,意识,思想,甚至把思想当意识,意识当思想的情况,经常见到。

    其实,创立这些概念,是先贤们对人体自身思考的结果。

    在我们感知外界世界的过程中,我们拥有工具,只有耳,目,口,鼻,身这些感受器。别无其他,无论再高明的仪器,也得让六根感受到,才会认可他的存在。

    离开六根,一切都将无法感知,所以,六根所受,称名感觉。

    感受器觉查到的,对于人来说,感受又有先后的不同,我们面对复杂的现象,首先第一感觉的,就是声音,耳朵是第一位的,在听到声音之后,需要进行识别,这个识别主要是分为有害还是无害,如果对自己有害,自己就潜藏不动,甚至躲起来,以避免被有害的事物发现,伤害我们。

    因为声音可以隔物传导,所以可以先藏着自己,去听去识,从而将危险降低到最低,如果我们识别了声音,认为是对我们是无害的,我们就可以去看一看,看是什么相。

    在生活中,我们大部分情况,都是被各种声音第一引诱,因为发现了这些动静,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理,能逃就逃,能看就看,能躲就躲,能取就取。

    如果眼睛见到相之后,也证实了无害,并且有益,我们就会去接触他,走近他,这就是触觉,身体了。

    再判断没有问题,就吃下去了,他就变成了我。

    这一顺序不能弄错,这是人的潜在本能。

    现在我们来看,当我们听到声音并且识别的时候,这一个过程,就叫意識,我特意用繁体字,加深你们的理解。

    意识,也就是意識,两个字都与音有关。

    图片

    一个是心里面的音,一个是判断音的危害,所以用了武器,戈。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意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当然是不断的叫喊,刺激他,希望通过声音来唤起他的意识,据说人死之后,需要做七天的法事,不断的敲击法器,就是为了防止失去意识的假死,万一听到声音又有意识,活过来了呢。

    有了意识,人就会去看是什么,看到的相,在心里就形成想,想这个字,就是相这个字的内在反应,这已经有实相了,所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显然,这些理论的一个重要要点,就在于外面有世界,里面心里就有什么,心里能装下一切世界,所以把心里的地方,叫思。

    意是先于思的,所以叫意思,不能叫思意,先有意,再引起思,由于意的判断,才有了想,因此叫思想,想是后于思的,是思里面的活动,不能叫想思。

    由意识到思想,人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境象显现。

    为了在思想中理清这些事物的关系,我们需要各种思想工具,他们叫思维,维度,维度本身并不存在,他只是方便我们思考而已,如同地球上没有经纬线,没有国家一样,他们存在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的规定,人需要他,才能厘清这些关系,思想里面的维度,最重要的就是创造出的时空概念,他们是思想最有力的武器,用来解释一切的基础,但实际上,只是思维而已。

    好了,今天的交流就到这儿了。

    他们会统一为一个识,因此才有唯识宗这样的宗派。

    不清晰敢乱说吗,这是有根有据有文字凭证的,专业忽悠的,你们要利用这些规律,比如营销学,就要声音先行,图片跟上,广告就达到效果了,遇到别人了,先要做什么呢。

    打招呼,引起别人的注意,表达自己的礼貌,进门之前要做什么呢,先敲门,让主人知道,识别,以防突然出现的相,吓着别人。

    尤其是我这样长得丑的,所以敲门更是必备手段,这都是唤起别人的注意,有了注意,就有意识的行为,有了意识,再进化到思想,然后忽悠就结束了。

    图片

    太阳:请问老师,没有思,如何形成意和识?

    师曰:思是本自所有的,有思不一定有想啊,但思动不动,形不形成意,想这些,那是二回事,意也到了思上面去,叫意思。唯有一识。

    太阳:意思是先有意,但有思方有意呀。

    师曰:这个理解有问题,比如种庄稼,第一步先是育种什么的,但并表示地不在了,一直到耕地,播种,收获,地是贯穿始终的,但地里面长什么,完全取决于你种什么,光一个思,啥用都不起,你思什么呢?你思什么呢?

    心是一个更大的概念,所有的感觉,意识,思维统统都可以称为心,你认为这有意义吗?

    感觉不叫心理活动吗?

    心和思是有区别的,除了物就是心,除了心就是物,意识,思维,思想都是对心的细分。

    您想说明什么呢?

    太阳:想说明相互本质关系。

    师曰:如果您觉得我讲得关系不清楚,那您继续理清就行了。我们是分析具体的事情,是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过程,至于思,反不反应都在,有意义吗?

    事情没开始,思在,事情结束了,思还在,就是一个工作台而已,比如打印,有人来打印一份文件,他来不来打印,打印机都在,与这人来打印一这一份文件的事情顺序并没有必要纠结在一起,因为他就是一个前置概念,但光打印机没用啊,打印什么才是重要的。

    思在哪儿,我思,故我在,思什么?这才是事件。打完收功。

    想是可以加工的,加工的想与外在的相可能有很大区别,因此,如果对这些概念实在模糊,可以这样理解,意识是开始,思考是中间,思想是结束,输入意识,经过思考,输出思想,感觉也能说得通。


  • 课外篇
  • 没有了!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