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阿难对佛说道: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都是因为四大和合而产生,怎么如来藏中,因缘,自然这二者都排斥掉呢?我现在不知道这个意义所在,希望你哀怜我,让在坐的众生明白道的根本意义,中间没有任何戏论之法。
这时,世尊告诉阿难说:你先厌离声闻,缘觉这些小乘法,发心追求无上的菩提,所以现在为你开示了第一义,怎么现在又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己绕进去了呢?你虽然听法很多,如同说药的人,真药在前面却不能分别,这样说来真是可怜,你仔细听着,我再为你分别开示,也令将来修大乘的通达实相。
阿难默然,等着佛的开示。
阿难,就象你说的一样,四大和合,产生了世间的种种变化。阿难,如果各大之间不是和合的,则不能和其他的大杂和在一起,这就如同虚空不和所有的色一样。如果是和合,则相当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了又死生,生生死死,如同旋转的风火轮,没有停息的时候,阿难,这就象水成为冰,冰成水一样。
【存在不是不存在产生】在讲了十八界之后,我们如何理解如来与众生的颠倒性呢?为什么众生的世界是因缘和合自然,而如来的世界不是因缘和合自然。我们可以看一切存在的事物,这些存在的事物,他们只所以存在,是各种条件都具备之后水到渠成,事物存在的原因,显然是因缘和合,不能说事物存在的原因,是因为以前不存在,因为有了不存在而产生了存在的事物,这是错误的。不存在这个事物是前题,而存在是因缘和合而成,因为存在了,才有不存在的时候,才有将来的不存在,如果存在没有产生了,相应的不存在就是不存在的,一切就是空寂。
如来和众生世界的关系,显然和上面是一脉相承的,不能说我们这个有形世界,是虚空所生,有形世界的产生是各种因缘和合而成,不能说是虚空产生了他们,虚空的如来藏性,是没有因缘和合的,当然也不是自然。但是众生的世界都在其中显现,这只是说明了如来藏的自性圆满,其中就有显现性,能让一切象在其中演义。但不能说这演义的事物,是虚空所生。
比较简单的例子就是电视机和电视节目,不能说电视节目是电视机产生的,电视节目是因缘和合而妄生,电视机只是显现了这些节目罢了。所以如来的心,是菩提心,也就是清净本心。而众生的心,是攀缘心,必然要有因缘和合才能存在,当然也随着因缘和合而消失。如来的眼,是清净的道眼,而众生的眼,是混浊的见,都是因缘和合产生了他们的认知。
1. 地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你仔细观看地大,粗看是大地,仔细看全是微尘,一至到最小的微尘,取名为领虚,虽然已经极微小了,但还有色边际的相,是七大所分而成,更分析这邻虚,他的实相就是空性。阿难,如果这个邻虚能够分解为虚空,可以知道虚空生出了各种景色之相。你现在问,由于和合的原因,从而出现了世间的所有变化之相。你现在观看这一个邻虚,他是用几个虚空和合而成的呢?不应该用邻虚合成邻虚吧?又这个邻虚和合变成虚空,这是用几个色相合成了虚空呢?如果是色合成的,合成的色就不能叫做虚空,如果是空合成的色,则合空而成的不是色,色还可以分析,就算你说得过去,这空怎么和合?
你是没有知道,如来藏中,有色性但真体是空的,有空性但真体是色的,这样清净本有,周遍整个思维的地方,随着众生的心,而能感知和量化,随着业力而显现出来。
世间人不知道这个情况,迷惑为因缘或者自然,这都是意识在分别较量,虽然有这样的说法,但却没有达到根本的真相。
2. 火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阿难,火性中没有自性,而寄生于其他的条件,你看城中还没有吃饭的人家,要好准备做饭烧火的时候,手里拿着点火的阳燧,利用太阳的光热来点火。
阿难,凡是叫和合的,就如同我和你,以及其他的那一千多人,现在称为一个团队,团队虽然是一个,但追究其根本,每个人却有自己独立的个体,都有所生的氏族的名字,比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楼频螺,迦叶波种,包括你阿难,还有我瞿昙这些种姓。
阿难,如果这火性因和合而有,那你用手执镜在太阳点火,这火是从镜里来的,还是从艾中来的?还是从太阳来的呢?
阿难,如果是从太阳来的,自然能烧你手中的艾,来到林处,都应该受到燃烧。如果是从镜中来的,自能从镜中出来燃艾,这镜怎么不溶呢?你用手拿着还没有感觉到热,怎么能融化镜边呢?如果是生于艾,那又何必借用太阳光,镜子这样的反光,然后才有火呢?你又仔细的观察,镜是手拿着的,太阳光从天下下来,艾是本地生的,火从哪个地方来到这儿的呢?太阳和镜相去很远,即不是和在一起,也不是合在一起,不应该火光没有地方来而自有吧?
你还是不知道,如来藏中,性火而真体是空,性空而真体是火,清净一体,周遍整个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有所知觉和衡量,阿难,当知世上的人,一处拿镜,则一处火生了起来,遍法界拿镜子,则满世界间火起,起满了整个世上,怎么会有那么多地方呢?都是依据业而能发生变化。
世上的人不知道这个道理,疑惑为因缘或者自然,都是意识在分别计量,但有这样的说法,而没有根本的意义。
3. 水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阿难,水也没有固定的特性,是流是停也不是固定的,如同室罗城迦毘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月亮的精华用来调和一些幻药,这些人,在有月亮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水晶的珠子,用来承接月中的水。
“方诸”:许慎《说文解字》:“方,石也;诸,珠也。”按,方诸即水晶珠也。
阿难,这水是从珠子中出来,还是空中自有?还是从月亮中来呢?
阿难,如果是从月来,如果能令珠中出水,所经的林木都应该出现水流,如果都出现水流,何必等到水晶珠才出来呢?如果不流,说明这水不是从月亮中来。
如果是从珠中出来,则这个珠中应该经常流水,何必等到半夜,利用明亮的月光呢?如果是从空中出来,空是没有边的,水也应该没有边际,从人到天,都如同沉在水里,怎么还有水,陆,空的分别呢?
你们不知道,如来的藏中,性水而真体为空,性空而真体是水,清净本然,周遍整个法界,随众生的心,而有所知觉和衡量,一处拿珠,则一处生水,遍法界的拿,则满法界的生,生满世间,那里有固定的地方呢?都是依业而有发生。
世间人不知道,疑惑为因缘和自然,这都是意识分别计量,但有这样的说法,却不是根本的道理。
4. 风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阿难,风性也没有实体,动静没有常态,你经常整理衣服,走在人群中,大衣的衣角摆运到傍人边上,则感觉有微风到了人的脸上。这个风是因为衣角产生,还是从虚空产生,还是生于人的脸呢?
阿难,这风如果是从衣角而来,你披的就是风,衣服摇动不已,应该早就离开了你的身体,我现在说法,在这个会中穿着衣服,你看我的衣服,风在哪儿呢?不应该衣中还有藏风的地方吧?
如果生于虚空,你的衣不动,为什么没有风呢?空性常在,风也应该常在,如果没风的时候,虚空也应该消失,这风消失了可以知道,空消失了是什么样子?如果有生有灭,则不叫虚空。如果是虚空,那为什么又出了风呢?
如果风能自生被吹人的脸,从他的脸上生,应该也能吹到你,你现在衣服整齐,怎么叫做倒吹了自己呢?你仔细审查,整衣在你,面属别人,虚空寂然不动,没有参与流动,那风是从哪一方吹到到这儿来的呢?风与空二者的性是相反的,不是和也不是合,不应该风性没有地方来吧?
你原来不知道,如来藏中,性风而真体是空,性空而真体是风,清净而本来如此,周遍整个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有知觉和衡量,阿难,就象你一个微动衣服而有微风出,遍法界的动,则满国土的风生,周遍世上,那儿又有固定的地方呢?都是根据业力来发生变化的。
世间人不知道这个道理,疑惑为因缘和自然,都是意识分别较量所至,但有这样的说法,而没有真实的意义。
5. 空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阿难,空是没有形状态的,因为色而显出空性,如室罗城去恒河比较远,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毘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建了新房子,打进取水,出土一尺,这里面便有一尺虚空,这样下去,出土一丈,中间就得到一丈虚空,虚空的浅深,就看你挖土的多少。
此空是因为土而产生,还是因为凿而有?还是没有因而自己出生?阿难,如果此空无因而自生,那为什么没凿土之前为什么不能没有任何阻碍呢?只见大地无法通透。如果因为土而产生,则土出的时候应该见到空进入,如果土先出而没有空进去,又怎么能说虚空是因为土而出来呢?如果没有出入,则应该空土没有不同的地方,没有不同的地方,那土出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见到空出呢?
如果是凿出来的,能凿出的应该是空,面不是出土,如果不是凿出的,凿出的是土,怎么能出现空呢?
你再仔细思考,凿从人手,随着方向而运动,土因数地而移动,这样虚空又何哪里来呢?凿空而使实得到空,二者的特性相反,即不是和也不是合。不应该虚空,没有地方而自己产生。
如果这虚空性圆而周遍,本就没有动摇,应该知道现前的地,水,火,风都称名为五大,性真圆融,都是如来藏,本没有生灭,阿难,你的心昏沉迷误,不能明白四大原来都是如来藏,而观虚空是出,是入,还是不是出入?
你却不知道,如来藏中,性觉而体空,性空而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整个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觉知衡量,阿难,如一井空,空则有一井,十方虚空,也是这个道理,圆满十方,那里有固定的地方呢?都是依着业力而发生变化。
世间人没有明白这个道理,疑惑为因缘及自然,都是意识心分别计量,但有这样的说法,都没有根本的道理。
6. 根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阿难,见觉自己没有知觉,而是因为色和空产生,就如同你现在在祗陀林,早上明亮,晚上昏暗,到了半夜,有月亮则有光,没有月亮则黑暗,则明与暗,都是因为见而分别。
此见是因为与明暗相和大虚空为同一实体,还是不是一体,是同还是不同,是异还是不异?阿难,这个见如果与明暗和虚空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都没有了,暗的时候没有明,明的时候没有暗。若见与暗是同一的,明则没有了。如果必须和明是同一,则暗的时候就没有了,消失了还怎么能见明或者见暗呢?如果明暗不同,见没有生灭,那这个一体又是怎么成的呢?
如果这见精与暗或者明不是一体,你离开明暗与虚空,从中分析出见,是什么形相呢?离开明离开明离开虚空,则这个见元同龟毛,兔角一样,明暗虚空,三事完全不同,从哪里出现见呢?
明暗完全相反,怎么成为同一个见体?离开三元并不存在,又怎么会有差异?将空和见分开,本就没有边界,怎么能说不一样呢?见暗和见明,性并没有变化,怎么能说没有不同呢?
你再仔细思考,仔细审察,明是因为有太阳,暗是因为没有月亮,通属于虚空,壅归于大地,在这中间见精是从哪里产生的呢?见觉和顽空,不是和也不是合。不应该见精没有地方而出来。
如果见,闻,知,性圆周遍,本就没有动摇,应该知道无边不动的虚空,并其运动的地,水,火,风,均名为六大。性真圆融,都是如来藏,本没有生灭,阿难,你性沉沦,不懂得你的见,闻,觉,知本是如来藏,你当观察这见,闻,觉,知为生还是为灭,为同还是为不同,还是不是生灭,没有同和不同?
你不曾经知道,如来藏中,性见而觉明,觉精而明现,清净本有,周遍整个法界,随着众生的心,而有知觉和衡量,如同一个见根,见周遍的法界,听嗅尝嗅觉触觉知,微妙莹透,周遍整个法界,圆满十方虚空,那里是固定的地方呢?都是因为业而有发生变化。世间人不知道这个道理,疑惑为因缘和自然,都是意识心在分别计量,但有这样的说法,都没有达到根本的道理。
7. 识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阿难,识性本无源头,因为六种根尘虚妄而出,你现在遍看这个会里的圣众,逐个去看,其眼光周视,就象在镜中,没有将他们分开,你的意识在这中间次第标示,这是文殊,这是富楼那,这是目犍连,这是须菩提,这是舍利弗。
这个意识非常明白,这是生于见,还是生于相?还是生于虚空?还是没有地方,突然而出?见性尚且没有,从哪里出现意识呢?
如果你的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则即不见明,也看不了暗,明暗都不能看见,即然没有色空,那这个相也就没有了,识又从哪里发生呢?
如果生于空中,不是相也不是见,不是见能辩别的,自然不能觉知明暗色空,没有相而没有缘,见闻觉知则没有地方成立,在这没有相没有见中,空和没有相同,有没有不同的物,纵然你仔细观察自己的意识,又怎么来分别他们呢?
如果没有因,而突然从空出来,为什么不能从太阳中看出月亮呢?你再仔细思考:见依靠眼睛,相就在前面的境界,都有形状成立这才是有,没有相则成为了没有,这样识缘是从哪产生出来呢?识动的时候,见澄清的时候,即不是和,也不是合,闻,听,觉,知也是一样的道理,不应该识缘没有地方自己出来。
如果这识别心本来就没有依从,应该知道分别,见闻觉知,圆满而湛然,性却没有地方,兼虚空,地,水,火,,风一起名叫七大,性真圆融,都是如来藏,本没有生灭。
阿难,你心粗而浮躁,不明白见闻,出山现明了的知觉,本是如来藏,你应观这六处识心,是同还是不同,是空还是有,还是没有同和不同,没有空没有有?
你原本不知道,如来藏中,性识而明知,觉明而真识,妙觉本然,遍周法界,包含发生十方虚空,那里有固定的地方呢?都是根据业而发生变化。世间人不知道这个道理,疑惑为因缘和自然,都是意识心分别计量,但有这种说法,却不是根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