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难分明到二十四节气

经过三天的讲解

我们已经讲了阴阳的本质

其实就是地d球的自转和公转

实际上,这一流派

就是阴阳家

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系统的讲述阴阳家的内容

在阴阳家的眼中

已经离开了一切事物的表象

而追根求源到气

并从中找到阴气和阳气这样的规律

创造了伟大的阴阳学说

由此提炼出来的阴阳学说

后来无所不在

只要具有阴阳相似的特性d

都可以用阴阳学说来解释

这就是阴阳的应用了

这种应用的基础

显然是建立在同一事物的基础之上

只要是同一事物的变化

就必然面临着不同的变化形式

也就有了阴阳

地球在任何运动的点上

都同时发生着自转和公转

这是同步进行的

不可分割的

自转和公转必然是一个整体现象

这一现象为什么会成为法家最后的帝道,王道和霸道学说呢

这是因为,法家是一个成熟较晚的门派

在法家成熟的时候,阴阳家早就纵横天下了

其学说已经深入人心

但法家又凭什么来认定阴阳家的这种自转与公转,会与人类社会相符呢?

这其中有一个要旨

那就是公私的问题

普天之下,万样之事

莫过公私二类

你在为国,为家操劳的时候

这是公事

在公转

你在为自己操劳的时候

就为私事

为自转

人的一切行为准则,必然受到公私学说的影响

最开始是墨家找到其中的规律

人都是自私的

自私的人才会更愿意公转

因为他知道为了自己好,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国家

故而主张人人为己,天下私有而国家大治

法家在这种墨家和阴阳家的启发下

更进一步指出人性

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

他之所以去做坏事,必然是坏事的成本低于获得

之所以去做好事,必然是奖赏使之心动

因此,左右人类行为的根本规律

就是公私的阴阳

只要利害分明,赏罚无私

天下没有不能治理好的

因此,将这种公私分明的人类学说

左以阴阳的法度

明文典刑

就成了法家

这一系列的理论扩展

也指导了择日学说的发展

进而将年和月,称为公转

这是为了公事

将日和时称为私转

这是为了私事

因此,日主就成了自己

私事是阳

是人的根本

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努力着

公事却是环境

人并不想为环境付出劳动

但发现公事不好,私事实际上也不可能好

因此,被迫发展公事

公私究竟谁更好

这事儿不作评论

已经几千年了

到现在也没有争出个所以然

有人认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好

有人认为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好

都随其心性

不是我们要判断的内容

我们要研究的是其中的规律

有单纯的私事吗?

有单纯的公事吗?

哪些是私事?

哪些是公事?

这样一问

就会迷茫

看起来非常明显的区别,实际上根本不存在

他们就是一个整体

自己玩手机,刷视频,这是私事吧?结婚找婆娘,这是私事吧?

但实际上还真不能算私事

这是国家安定的大事

你不去上访,不去破坏社会,组建家庭,为国生娃,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啊

因此,公私分明不了

每个人好了国家自然好

国家好的标准就是每个人好

安居乐业就是好国家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

在一年之中

每一天的昼夜变化,其实都在发生

任何时间都在自转

夏至的时候,白昼最长

冬至的时候,白昼最短

这仅仅是中原地带

北半球

赤道的冬至和夏至是等长的

不去管他

但要明白不同地区,日照是不一样的

这也让获得能量,昼夜温差变得很大

象北京,夏至比冬至差不多多了五六个小时的白天

五六个小时的太阳

要增加多少能量

因此,冬夏是分明的

春夏,白昼越来越长,这是私事越来越多

秋冬黑夜越来越长,这是私事越来越少

不存在没有的问题

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交点

人都有私心

这个私心形成人固有的成见,称一个名称,叫我。

日柱就是我

再看南北线

实际上,公转也是无时无地不在发生着

他带来的寒暑变化,才是最根本的

当然,这个根本只是阴阳家中的主流派才这样主张

有些阴阳家的流派不是这样主张,比较偏,我们也不去管他。

为什么寒暑的变化是根本呢

这是因为这是地球本身围绕太阳形成的公转

变化较慢

但由于太阳光的角度问题

温差显著

冬天就结冰了

夏天就快热糊了

这样更大范围的温差

不是一天之中多几个小时就能做到的

这种缓慢而稳定的变化

在他的基础之上,叠加自转

也就是阴阳相合

就形成了一切现象

因此,也要给这种公转取一个名称

叫邦

邦就是帮的本意

古时候,没有国家的概念

国家这概念完全是洗脑用的

在古代一般都称为邦

城邦

为什么叫邦呢

你得帮助我们平民啊

为民作主

这才是我的城邦

如果你要灭我,我就要跑了

跑到别的城邦去

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们,就这样跑来跑去

都不认为这是背叛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有什么错呢?

自然是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

一个对我不好的地方,还要我天天爱他

这实在爱不起来啊

因此,将公转称为邦

将现在国家的概念也称名为邦

就是要他们永远记住为民作主

为民伸冤

才能真正的得民心

这玩意一扯就太远了

思想的东西,不好说

但命学上

却积极的应用了这一道理

月支这样的公事

或者说阴气

必需要帮助阳气

阳气才能完成守家卫国,自利利他的工作

如果阴气扯了阳气的后腿

那阳气就乱套了

因为阳表现在外

是可见的

看起来就是稀巴乱了

为什么百姓流离失所,为什么自己如此之失败?

全在邦不邦自己

可见,邦或者说月支或者说阴气

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表达他的重要

要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

分别用十二地支表示

但仔细想一想

其实任何一个地支,都在表示公和私也就是自转和公转二方面的事情

但是,作为研究,要分而治之

为什么要十二个月呢?

十个月行不行呢?

十三个月行不行呢?

其实这完全是规定

在早期有十个月一年的

在其他历法中,也有十三个月一年的

但中国阴阳家将之规定为一年十二个月

并不是胡乱弄的

首先就是中国的地理条件

决定了中国是一个四季分别的地域

春夏秋冬非常明显

只要有四季

就必然要有生旺墓这三才

也就是开始,正旺和结尾

中国的事情,似乎一直都是分初,中,尾三部分研究

比如书法

等等

于是

四季就有了孟月,仲月,季月

孟是初生

是一个季度的第一个月

这时候呢,子还在盘里装着呢

才生出来

到了季月呢

子靠庄稼来养了

成熟了

中间吧,就是一个适度的人

仲月

这是拿人作比喻

来表示初,中,和结尾

我们常说的四季

就是四个最成熟的地方

也就是辰戌丑未

也就是昨天下午讲的帝道

也就是包容容纳

听得进别人的话,藏得住自己的心

成熟了

这是成熟的标志

那些说话带刺的人,自以为是的人,还嫩着呢

由此,四季各有孟,仲,季三月

就形成了十二月

但是

十二月只是反应了气的变化

而且是阴气的变化

古人稍一思考

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气和气怎么过渡的呢?

总得有一个交界吧?

难不成丝滑无缝,张三就成了李四?

因此,经过思考

提出了更伟大的学说

一门高深的学问,横空出世了

这就是节气

万物都有节有气

image.png

如同这样

无论动物,植物及其他生物

都由节和气组成

这一内容我们就不扩展了

毕竟在三才里面专门讲过

我们是要推理到阴气的变化

也必然是有节有气的

于是,一个月,也要一分为二

开始为节

中间为气

但是

这自然并不依着人的法则来

有时候吧,这阴历月里面并没有二个节气

古人就又想了一招

但凡哪一个月只有一个节气的,就闰一个月

让这个月再跑一圈就行了

由此,公转周天,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

这是标准的阳历

太阳历法

与月日的阴历是不相同的

这节气本身就是公转

公转本身就是阴

尽管如此

但节气还可以分为阴阳

节在前,应该是阴中之阴,如果用天地理论来解释,这就是地气

气在中,应该是阴中之阳,如果用天地理论来解释,这就是天气

运气学说上,将这一现象,称为:初者,地气也,中者,天气也。

始于节而中间为气

这是先有根再有顺利的成长

这就是地天合月

名为交泰

但如果按中气来划分呢

两个中气中间就是一个节了

要过节就不容易

这个节阻碍了通达

image.png

这玩意儿,叫天地否卦

但再仔细一想

这都这是自然现象啊

image.png

这个是泰

泰是有利于个人发展的

毕竟中间如此丝滑

但否呢

image.png

这个显然不是坏事

节外才能生枝

一切芽生于节

这是繁殖的基础

因此,否卦就是人怀孕的样子

当然不是坏事

无论是泰还是否,都是自然正常的现象

但用错了地方

才产生了危害

对于想生娃的人来说,想转行的人来说

否卦无疑就是上卦

这是不容置疑的事情

而对于个人发展来说

事业的顺利来说

泰卦无疑是最好的

但只有泰有否,才是完整的人生

image.png

我们甚至可以来看一看易经的节卦

节卦

这是非常好的卦

苦节,不可贞

什么意思呢?

节卦本身是非常好的卦

但人们都苦于节

害怕节

其实,苦节的时候,只要不变化就行了

image.png

贞就是变化的意思

不懂的可以以前的易经版本

显然

面临节这样的自然现象

我们不需要害怕

他是天地之常气

在苦节的时候,不要妄动妄变就行了

比如当下,经济下行

就不要乱改行

稳定守常,度过这个节,就会迎来春天

人的灾难,并不是造成的

是人的行为失了德

你今天准备躲开的节难

将永无失去一次宝贵的经验

失去孕育新事物新气象的一个能力

众生喜欢气而厌恶节

这是不对的

六节之中

初九之节

不出户庭

就没有问题了

这就如同竹子地下的根

保存自己不要妄动就行了

到了第二节

九二,不出门庭,凶

这第二节要长出土了

你害怕危害,害怕灾难,不敢出去

这才是凶险的行为

只有迎难而上的人

才配拥有阳光

因此,走出自己的阴影

度过这一节

才到大天地

第三节

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你如果逃过了现在的节,你将来必然后悔现在的逃过,虽然这看起来是没有灾难的。

我们可以用人生来看

初节比如婴儿

有父母保护当然是最好的

二节如同儿童

这不下地,不出门,怕摔跤,就养残了

三节就到了少年

如果怕学习,不学习,怕吃苦

虽然没有灾难,但将来必然感叹自己对生命的荒毁。

第四节

就到青年了

或者植物已经植繁叶茂了

显然,要迎难而上

因此,安节,享

安于这些节难

人不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么

有节才有用武之地

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跑什么跑呢?

躲什么躲呢?

算什么命呢?

弄什么风水呢?

这不越弄越差么?

这是违背了节气之道啊

五节就是壮年了,得力了

或者植物要开花了

这时候会发现,节难其实就是小儿科

甘节,吉,往有尚

这些小问题,以前都经历过

是吉利的

尽管去解决吧

还能多收点钱

这是度过了苦节,拥有了治理节的能力

这能力,了不得

第六节,上六

苦节,贞凶,悔亡

也就是老年了

虚弱了

这时候,确实怕节了

还生什么娃啊

还创什么业啊

守旧就行了

因此,行将墓年,再去变化,就会凶险

会悔恨自己的过失

让自己失去了一切

一年之中,有十二节

有十二气

并为二十四节气

天地万物,莫不应于此

始于斯,终于斯

节过有气,气过有节

有节气,就有骨气

有骨气,就有正气

一身正气

就邪不可干了

image.png


  • 正道,变道,化道
  • 盘古开天到世间万象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