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始本期内容
本期内容是接着黄帝内经 阴阳应象大论开始的
起点的地方原文是: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这段文字非常专业,也难得看懂,我们也不去看他
我们要走另外一条路
去寻找这段话背后的实相
亲自去看一看
自然就一目了然了
在本期中
我们是从图片开始的
这是一张大海涨潮的图
这张也是
而这一张,就是有名的钱塘江大潮
这些波澜壮阔的景象
都涉及到一个自然现象
这就是潮汐
潮汐,其实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
按现代科学的解释
是指海水在引潮力的作用下,而发生的有规律的,周期的运动
这里面又涉及到二个比较专业的名词
一个是潮汐,一个潮流
通常来说,海水垂直方向的涨落,叫潮汐
而水平方向的流动,叫潮流
但潮汐的本意,并不是这样的
潮汐的本意,其实是指早上的涨潮和晚上的涨潮
发生在早上的,就叫潮
发生在下午的,就叫汐
后来再演变,就成了白天的叫潮
晚上的叫汐
关于潮汐,由于是本章的主要推理起点
所以后面我们会一一的去解释其中的所有现象
他们是如何形成的,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异象
我们又应该如何合理的干预
在这儿,我们先要进行简单的类比
有了这个类比,我们本讲就有了主干
不断的寻找证据,去证明这些类比的合理性
是什么样的类比呢?
潮汐在一月之中,会有二次大潮
分别在农历月的初一和十五
我们类比为妇女同志的月事和排卵
谁是月事,谁是排卵
这并不重要,后面我们也会讲解
为什么一定要拿妇女来举例呢?
这主要是妇女的特性非常明显
容易理解
并不是男性不受潮汐的影响
我们只要弄明白了妇女的生理病理
男性的生理病理自然不在话下
因此,从简单入手
先要这样类比
二个大潮,其中一个表示排卵,一个表示月事。
比较专业的垂直方向的涨落
决定了潮的高度和大小
这是类比于经量
而水平方向的潮流
决定了潮的时间长短
这类比于月经的时间段
除了这些大潮外
其实大海每天都有潮起潮落
难不成每天都高潮?每天都来月事?
当然不会
月事又叫经水
又叫月经
他表示着人体的一个神秘现象
也揭示着脏腑之间的联系
我们先暂时卖个关子
等着将来在课程中揭密
或许有人就奇了个怪了
为什么一定要拿大潮的潮起潮落,来类比的去推理月事呢?
这是什么样的执念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下地球的构成
你们就会发现其中确实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
也就会开始感觉到其中的合理性
我们以为存在的地球
在古人当然不存在
地球是一个近现代的概念
古人那时候,还没有明确的提出地是球的概念
因此,只称为大地
不要穿越
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地球来了解古人眼中的大地概念
他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现代科学将他们称为圈层
岩石圈层
水圈层
和大气圈层
不要忽略细节
岩石圈是在最下面的
大气圈是在最上面的
而水圈则在中间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明显的层次呢?
圈层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虽然大家日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但要思考清楚其中的道理,其实不太容易
他们实际上,就是物质的三种状态
气态,液态和固态
从理论上来说,任何物质,都应该具备这样三种形态
而且这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能够相互转化的
问题就出在这个一定条件下
需要特定的条件
但恰恰由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是相对稳定的
使得地球的温度只能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波动
这就造成了新的现象
在这有限温度内,无法液化和气化的,就成了固体
有形有状
固体之所以是固体,是因为地球自然条件下,没有达到他液化或者气化的条件而已。
这样理解就没有问题
而在这有限温度下,有很多气体,也无法液化和固化
他们始终在常态下以气体的状态存在
无形无状
同样的道理
气体之所以是气体
那是因为在地球有限的温度变化范围内,无法达到他液化或固化的条件
而并不是他们不液化不固化。
但在这有限的温度变化内
总有很多介于气体和固体中间的物质
这就是液体了
而液体中,以水为最。
液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当温度越来越高的时候,他变成气体
当温度越来越低的时候,他又变成固体
随着寒来暑往
周而复始的改变着自然的形态
水大约占地球的70%左右
但同样的比例,也可以见于人体
水在人体中的占比,大约也在70%
想想看,这是何其的相似
如果太阳和月亮,对地球上的水有引力
他怎么可能对人没有引力呢?
但实际上
这三态再演化下去
就会出现古典的理论
在地球有限的温度范围内
那些不变的岩石层
古人称为地
地的最大特点
就是留碍性
在地球有限的温度范围内
那些不能液化或固化的气体
无形无状,而又处于地球的最外层
因此称为天
实际上就是气
由于气无形无状,一直在流动
因此,也叫风
风就是空气的流动
风的最大特性
就是流动性
这是两种常态
一种在地球的常态下,恒常不变
一种在地球的常态下,一直在变
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变,如果不出现意外
气永远是气,固体永远是固体
这个基本是需要守住的
守不住的话,就成了极端
也就无法被人类接受
而称名为病态
气态和固态都是相对恒定的
而液态则就完全不定了
他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这一关键条件,就是温度
古人称为火
火热是造成液体变化的根本要素
将液体也取一个名字
叫水
火越来越大
水就气化了
火越来越小
水就固化了
那么,自然万象,就有了解释
所谓的自然现象,不过是地,水,火,风的变化
而其中真正造成变化的
又只有水和火这二个要素
这一理论,来自于印度
并不是中国原创
将自然划分为地,水,火,风四大基本元素
或者叫四大基本状态
但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其中的重要性
对于水火这二个变化因素
有更深刻的认识
认为火就是神
水就是精
因此,他们是整个自然的精神所在
关于为什么精神是指水火
有兴趣的翻看往昔的文章
或者不懂的课后再请教其他师兄们。
而对于宗教来说
水与火还有其他的意义
气态和固态,是愚痴
他们在常态下,是不会改变自我的
而水则是贪爱
因爱想著,而有水出
看到好吃的,流口水了
一切的水,都是造成爱的基础
火则是嗔恨
愤怒之火
即是生命之气
也燃烧着自己
由此,从精神层面,将人类或者自然一切现象,解释为贪嗔痴三毒造就
作为宗教,这样去解说,无可厚非
但医学不能这样解释
医学是一门狭隘而不完整的学科
他必须假定自己的研究对象是完美的
要维持的就是研究对象的常态
超过常态,就要当病态看
因此,与宗教是有冲突的
比如眼见五色
宗教认为,这使人盲了
从此看不见见性
但医生说,这眼睛挺好的
都还能看得清楚
学科的不同而已
在医学里面,不讨论贪嗔痴三毒的问题
只是从地,水,火,风里面寻找关键要素
而又提练出了四大支柱
水就是精
火就是神
地就是魄,风就是魂
姑妄说之,姑妄听之
随着思维的不同
还有不同的解释
比如中国古人,有一些人在总结这变化因素的时候
出现了新的认知
他们认为,地球的温度也是稳定的
由于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限制
温度只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周期性变化
寒来暑往,这都是可见的
也是必然的
因此,在四大元素中
真正无常变化的因素,不是水和火
而是水和风
简称风水
对于现代自然科学来说
更倾向于风水学说
自然一切景观,都是风和水侵蚀雕琢的结果
当然,这是假定岩石层不动的情况下
风水学,深深的影响着中国古代的先哲们
而精神学,则深深的影响着古代的医家
不过,这理论马上就遇到了一个新的大问题
什么问题呢
那就是前题条件
前题条件是一切物质都具备三态
固态,液体,和气态
即然是一切物质
那应该随便拿一个物质,都能让他们转化
你可能要说,条件不具备啊
没关系,需要什么条件,我们可以人为的去创造
你开条件就行
如果条件任意的开,任意的满足
理论上,一切的物质,都会转化为三态
但这在自然是行不通的
比如木头
随着温度的升高,树木会化为水吗?
再比如其他的生物体
比如人
随着温度的升高,人会化为水吗?
那树木和人,不是物质吗?
显然,他们是物质
是物质,又不能转化为三态
这样理论不就崩解了吗?
确实很奇怪
为什么树木随着温度升高,他宁可生成火
也不化为水,再化为气体呢
这树木难不成成精了?
当然不是
这与精怪无关
而是物质本身就有二类
一类是纯态
由单一物质组合而成
比如水,铁等等
元素较单一
正因为他们是单一的物质组合
人类就会观察到他们的变化现象
当达到条件的时候,都开始化为液态
比如氧气
当温度降低到他需要的温度,就液化了
再降低到相应的温度,就固化了
因为整体都这样变化,所以能明显的观测到。
但还有一类物质
他们本身就是杂合态的
并不是单一物质组成
他们里面啥都有
在各种温度下,都在变化
而每个变化相对于整个来说,又是微不足道的
这就使得观察起来很困难
树木就是这样一类
当温度升高
能液化的,一点一点在不同温度下液化,气化了
没有被人眼观察到
就以为不存在
实际上是存在的
变化一直在进行
在杂合物质中
又主要分为二大类
一种是在常态下,三态都具备的杂合物
这就是生物体了
在任何温度下,他们里面都在转化,化水的化水,化气的化气,固化的固化
他们就是地球的缩小版
实际上,我们通过地球也能看到
如果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
你也发现地球无法气化
也无法固化
也无法液化
但实际上,他并不是一个整体
他是由各种物质组合而成
里面随时都发生着气化,固化和液化
这样理解就没有问题了。
还有另外一类杂合物
就是三态不齐全的
他们只有其中的一态或者二态杂合在一起
就形成了一些非生物体
如果一定要从神话的角度去解释
给他们赋于人性化
则他们就是把三态齐全的杂种,比如人,在提纯过程中形成的半成品
即没有完全纯,又没有完全的杂
成了仙了
但如果继续拟人化
他们继续纯化自己呢
最后可能就是规律的某一类元素
形成晶体了
成神了
比如一些得道高僧们
没事折腾自己
结果把自己体内的碳元素给提纯了
形成了舍利子
这些非人的行为,不主张,不提倡
但也不阻碍你们去思考
爱咋想咋想
反正不影响
我们只要明白,人和其他生物体
他们的本质,就是天地所生
就是杂合天地万物而成
他们所有的一切,来源于自然
取之于自然
也回归于自然
而这些杂合物的生物体
当他们死亡的时候
或者遇到极端情况的时候
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单一状态的转化
不是若大一个活人,变成水,变成气了
不是这样明显的变化
所谓的死亡
实际上是四大分散的结果
他们里面地,水,火,风四种都存在的要素,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
逐渐分开
如生刀割肉
最终一切回归于自然,消失于自然
这就是疾病或者死亡的过程
显然
日月作为引力之源
他们对地球有着强大的引力
我们看到的潮起潮落
只是我们能观察到的一部分而已
因为液态是最好观察的
并不是他们只造成了潮起潮落
他们还造成了大气潮
还造成了地壳的变形
也就是岩石层也是受到引力作用的
但大气潮汐和岩石潮汐对于我们肉眼凡胎的人来说
太难观察到了
因此,我们就以为只有海水的潮汐
实则,无一幸免
在这种情况,作为地球上生活的人类或者其他杂合的生物体
他们能不受到日月引力的影响吗?
显然,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是必然的事件
人和一切生物,非生物以及所有地球物质,都将受到日月引力的作用。
无可避免,无可幸免
即然如此,潮涨潮落的自然现象,也应该在人体中有所表现
也就是情理之中的推理了
不过,在合理推理之前
我们还要将地,水,火,风四大的理论
引导向医学
这就是形气理论的形成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儿了,我们明天继续研究形和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