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去无用之费

明天本期内容就全部结束了

作为贫穷经济学的倒数第二讲

我们继续来看交易

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从交易来说

任何交易的物品,最终必然会被消费掉

这就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公式

生产=消费

凡是生产出来的,都要被消费

当生产等于消费的时候

经济是平衡的

而生产大于消费,则供大于求

生产小于消费,则供不应求

看起来很简单

但实际上永远整不明白,说不清楚

哪个经济学家来了,也无法确定的东西

接照常理来说

如果生产=消费

则有二种可能

在生产落后的社会制度里面

生产是主导

而在生产先进的制度里

则消费占主导

进入工业文明以后

人类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此时,就是消费占主导

你生产的东西,能不能卖掉,要市场说了算

因此,先要进行市场调研

等等

很麻烦的商业行业

然后再确定生产和生产量

最后形成商业行为

如果消费不行了

则生产除了浪费之外,就只有坑蒙拐骗,尽快转嫁给他人了

看谁烫在手里

谁就是最后的倒霉蛋

生产=消费

最为麻烦的地方在于

我们的生产可以一直增加

比如房子

可以一直造

但消费却是有限的

这就出现了生产主导性行为

也就是不是市场能消费多少

而是我能生产多少

我生产多少,然后再去买掉多少

买不掉怎么办?

找国家,找政府

谁提倡的,自然谁负责

而作为暴力机构

就必然将这些本来过剩的东西

转嫁给平民

透支平民的无限未来

这本质上是什么呢?

如果你贷款三十年

就相当于《让子弹飞》里面的鹅城

提前把税收到30年后了

这完全就是让子弹飞的翻版

不断的提前再提前

而最后,只能是富人的钱,原路返还

平民的钱呢

自然就是五五分账了

那是不是房子就是生产最快的商品呢

当然不是

要说到生产最快的商品

而非货币莫属

印货币实在太容易了

如果感觉印都太慢了

只需要多加几个0就行了

世上没有任何一种生产,有货币的生产效率这么早

因此,任何一个国家,不能乱印钱

这就需要对印货币进行原则性的限制

而谁能保证货币的信用,谁就是王者

我们先看中国印钞的三大原则

第一个是集中统一原则

印钞只是能国务院批准的银行垄断印制

这没有问题

有问题的是国务院说了算

可是国务院凭什么来说印多少钱呢?

权利在手,必然有印钱的冲动

因此就需要第二原则和第三原则

第二原则就是计划原则

印钞是要有计划的

不能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但计划归国务院定

那还是想印多少印多少

甚至如果实在不足,以专政的行为,可以临时计划嘛

今天做计划,明天印

在特殊的时候,不是不可以

看样子,没有效果

所以,需要第三原则

这第三原则,就是经济的发行原则

是指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而进行货币的发行

这个需要不需要,更坑

还是国务院说了算

这样下来,实际上就是一个

国务院看市场对自己的心情的影响如何而去印钞

基本上类似于如此

显然,这是信用比较差的货币

或者信任基础并不牢固的货币

那是不是将钱换成物就赚了呢?

将钱换成物,当然是赚

比如购房,比如购资源等等

但这都是富人的行为

对于平民来说

没有实际意义

在强大的印钞作用下,不可能有完卵

平民也不可能靠一次二次的投机正确而改变命运

比如你在80年代,投机改革

赚了一万块

80年代的1万,比现在的三千万富豪还要稀少

那时候大家还在用一分二分的购东西

然后,你会发现,不用几年

这赚来的巨额财富,就没什么用了

对于平民来说,房子也是一样

你贷款三十年赚来的钱

看来是富有资产

但三十年后

其实还是不值一提

资产也好,资金也好,都会无限归零

这是专政的特色所在

什么样的人才能长住不败呢?

当然是自身有价值的人

你一个当官的

有资源的

有产业的

就不败了

随他怎么放水,就是货币归0

发行新货币

也少不了你的那一份

你永远是先行的王者

因此,真正让人富起来的,不是偶尔中个彩票之类的

偶尔中个房产之类的

你守不住,什么用都不起

那美图是怎么印钞的呢

他们也有三个原则

第一,以美国正府的国债上限作担保

美国政府有多少负债能力,上限是多少,就发行多少

真出了问题,大不了美国几年的税收去还账

第二,印钞的速度是GDP的70%

比如GDP是3个点

那印钞的速度就不能超过2.1

要永远小于生产的速度

这就保证了钱的稳定性

第三,美联储3000多个股东,要投票表决

得通过了才行

这里面还有7个货币委员会委员

是有一票否决权的

这就保证了透明性和监督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

美国二百多年以来

货币就保持了相应的稳定

到现今为止

在美国还有一分,二分的钱在流通

美分

而作为发行N版的人民币

在短短三十年的开放中

不仅分没有用了

角也没有用了

如果还有用,那就是微信红包了

再过不了多久,1元也快了

记住

货币如果不限制,将是生产最快的商品

最终会将市场彻底弄崩

这个生产如此关键

一个国家全体国民的生产总量

就是GDP

也就是生产=消费里面的生产端

现在一些国家的经济学家,只注重产量

总是看着一年的GDP增长而高兴

但实际上

这GDP不仅有量的问题,还有方向的问题

根本就反应了真实的情况

一个女人自己打扫自己的家

没有GDP

但二个女人,分别给对方的家打扫

用人民币结算

就有了二个GDP

这还是逻辑上的漏洞

更重要的问题是

如果一个人将房子拆了建,建了拆

这拆要算劳力

因此是GDP

建又要劳力

因此也是GDP

由此,只需要不断重复这样的事情

GDP就能飞速的增长

显然,经济做了什么

这个方向是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方向的指引

单纯的计算就容易出现问题

那GDP的计算是怎么计算的呢?

生产总值(GDP)=私人消费+投资+政府消费支出+进口-出口

这里面投资和政府消费支出

是政府能绝对主导的

如果一切只告诉GDP

则政府必然有大手笔花钱的冲动

大投资

大消费

八千万公务员,一年GDP百分之四十左右的支出,近十七万亿的开支

就是很好的消费

消费随便开单

一万的成本,你喊一百万都行

反正只要GDP增长,就有政绩

如果这样算GDP增长的话

显然,秦朝的GDP是非常强大的

又修长城

又建阿房宫

这国家应该举国欢庆

可惜改朝换代了

隋朝的GDP也应该很牛

大运河,千古功绩

至今千里赖通波

就问牛不牛

就问GDP发不发达?

这就奇怪了

秦和隋的GDP暴炸的增长几十年

都亡国了

随后的汉也罢,唐也罢,休养生息,不求GDP了

反而稳定了

那问题出在哪儿呢?

原来,这里面有一个关键问题

就是一切的GDP

本质上就是人力和物力的运用

离开人力和物力,还有什么呢

科技也要用人啊

而人力和物力,就是有限的

而不是无限的

作为第一性的资源,人力和物力,具有有限性,这是他的特性

所谓有限性

就是他们最高只能用到这么多

在这个最高用度下

你全部生产A去了,就没有办法生产B去了

全部造房子去了

那其他产业,种地的,打铁的就少了

受制于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家用大炮和黄油二种物品来表达

image.png

image.png

假定一个国家的资源

只生产黄油和大炮二类物资

大炮是国家喜欢的

追求的GDP

军工之类的

这些兵器之类的吧,生产了,又不去抢东西

最终实际上就是浪费了

如果全国人民的所有资源都生产军工

那黄油就没有办法生产了

黄油就是人民的生活物资

幸福指数

因此,任何国家,也需要在这二者之间寻找平衡

即要平民日夜劳动

但同时要知道,不能把平民累死了

如果大多数平民都累死了,就没有玩的了

在累不死平民的情况,满负荷生产

就需要合理的分配,大炮生产多少

黄油生产多少

大炮刚刚能保家卫国就行了

经济学家就算这东西

如此一来

问题就可以看出来了

在国家的引导下

当大量的劳力和物力,产出的价值被大量的浪费

这些浪费的人力和物力,本可以从事其他的生产

从事什么生产呢?

比如美国

也是消费大国

他们的富人

没事玩什么航天

玩什么高科技

这都是烧钱的东西

什么火箭一炸再炸

很常见

这些公司这样的浪费

GDP当然也增长了

但是,这是富人的一个傻瓜诀

富人发财,是有傻瓜模式的

他并不缺钱的时候

就可以拿闲钱或者叫资本去投资

而且是瞎投资

十个项目,有9个血本无归

无所谓

只要成功一个

这成功的一个就是路

经营个几年,十几年

早赚回了N倍

对于平民来说,一次失误,就终身拜拜了

对于富人来说,看起来很傻的行为

却很容易成功

常常就是见个面

感受一下

然后就投了

比如日本的软银

在马云到处融资

找不到钱的时候

软银就投了

这很简单

因为中国并不是很富裕,钱要慎重

而软银有钱

就投了

亏了无数的项目

但有这样一个项目,就足够他继续亏下去了

富人能允许多次试错

这本身就是优势

资本投资是高风险的行为

要允许亏得一文没有

还要随时有水注入

才更容易成功

所以,美国人把钱烧在这些玩意上

万一成功了呢,就离上帝很近了

中国把钱烧在房子上

万一不能销售了呢

就只能行政命令了

在《墨子.节用》讲了这样一段道理道理之后

终于提出一个论点:

故子墨子曰: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一个国家能不能把没有用的消费去掉?

如果能去掉,这就是圣王之道

不乱花费了,就会有利于天下

天下富贵,民富则国强

这才是根本

养猪要养肥了才有油啊

瘦得只有一骨头的猪

当你要用的时候,能刮出几两油水呢

这样的规律,对于平民来说,也是非常实用的

人一生的资源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而不是无限的

如果你将有限的精力,在抖音,吵架,逛超市,看直播,生气等等上面花费太多

你必然能做的事情就很少了

人就是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分散消费

无用的消费太多

浪费太多

最终让自己一事无成

钱财也是一样

能集中的就集中

不要去买些没用的东西

一分钱能难倒英雄汉

对于平民来说,缺了一分都是麻烦

国家经常也看着钱在计算

货币,或者叫钱

在英语里面叫money

简称M

国家就会经常考虑流动性

分别计算为M0

M1

M2

M0就是现金

有多少现金流散到交易者手中了?

这东西流动性好

而M1就是现金加上银行活期

当然,支付宝,微信这些即用的货币,对于人们来说,也算是M1

主要考虑的就是流通性

随时可用

但M2就是在这些基础之上

还要加上各种定期存款,保险等等定期的财产

这样的划分方法,就是看国家随时可支取的,和需要定时支取的

用途肯定不一样

定期的就不容易浪费掉

而那些活期的和现金,就容易冲动消费掉

花在无用的地方

管好自己的钱袋子,如果活期管不好,到一定数额了就存个定期

也就管住了自己的手

在本期的提示中

其实就是要求不要浪费钱,更不要浪费精力

浪费物资

把这一切,用在刀刃上

才能披荆斩棘

让自己的人生冲出樊笼


  • 第五讲 交易中的利害关系
  • 第七讲 七类富豪的特征与形成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