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始新一期的培训内容
在经过若干基础教导之后
是时候完整的展现古典学派那些惊为天人的理论了
这一期内容,当然需要一丢丢的前题
一个就是前面讲四象与妇科的时候
讲的阴阳知识
一个就是现代物理学的高中物理学
如果都不会?
没关系
只要认真听,课后提问,也同样能够通达无碍
作为医学,显然不应该是赌概率的问题
应该是必然性的学科
这病必然怎么样,肯定怎么样
是生是死
应该是肯定的
可能时间有差异
但结果应该是无差异的
如果是一种或然性的概率
就会极端麻烦
是为了万分之一的概率,伤害那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呢
还是为了大概率的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伤害万分之一的呢
这明显就陷入了火车是撞一个人还是撞五个的悖论里面了
无论你怎么选择,都将是错的
古人深深的思索这样的问题
今人也一样
永不停下探索的脚步
就是希望尽善尽美
这一期,我们带来了古典里面非常重要的模型图
一看就懂
一学就会
一用就灵
而这一切的起点
就是阴阳
不要问为什么不讲五行
因为阴阳家和五行家,早期并不是同一个流派
大家都各自用各自的理论,解释着这个世界
只需要阴阳,足够以解释清楚一切
这是阴阳家要做的事情
理论并不是越多越好
当然,未来,我们会从乐经开始,讲述五行家
五行家也同样能用五行,解释清楚这个世界的一切
但毕竟这是二个完全不同的家
要综合在一起,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不是对每一家都深知其理
就只会流于皮表
所谓的溶合,也就成了胡扯
阴阳的概念,要非常清楚
阴就是地球的公转
阳就是地球的自转
公转形成了年月的概念
自转形成了日时的概念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
古人并不知道地是球状的
受限于古人的地理知识,古人天真的认为,地是大地
是方形的
地球这样一个词语,都是近现代科学的创造
那古人就更不可能知道自转和公转了
实际上,了解事物的方法有无数种
古人通过在地球上观察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
而发现了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
发现了一年的寒暑交替
这是二个完全不同的自然现象
从而论证了阴阳
显然,他们所理解的阴阳,本质上就是现代人所能理解的自转和公转
本质是完全相同的
虽然了解到的途径不一样
因此,不要纠结于古人怎么知道的
只是概念不同罢了
所指其实是同样的
但知道这个有什么用呢?
当然作用很大
在南北向的公转中,形成了阴
在东西向的自转中,形成了阳
这实际上就形成了现代地理学上的经度和伟度的概念
这些东西,我们后面还会无数次的讲到
现在我们有更重要的内容
那就是主导阴阳的究竟是什么?
阴阳只是一种现象
他背后的本质要揭示什么样的道理
这是我们要明白的
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又要回顾到暖触这个概念
万物生长,都是依靠的太阳
太阳崇拜是此世界所有民族的共同特点
太阳带给了大地温暖
所有的一切有情众生,一生所求
无外乎都是一点暖触
寻找一点温暖
冷言冷语,就会人走茶凉
温言温和,就会人气暴满
冷暖的色调
冷暖的触觉
所有人的所有行为,都可以用暖触解释
无有例外
即然大家都是需要温暖
比如植物,都是争夺阳光
比如人们,都在挣取名利
那就不能认为太阳是坏的
不能认为温度是坏的
阳气,是根本的运化之气
热能,是一切事物的必须
如同没有谁嫌钱多,嫌官大
没有植物不希望获得阳光一样
这就是定律
相当于中心思想
后世经常有医家,用阴阳相对论,凡事相对的来模糊概念
论为热多则寒少
寒多则热少
热多了要清热
寒多了要温散
这实际上就是没有一个标尺
完全陷入了胡说八道中
天气热了,究竟是阳多了还是阴少了?
公说公的,婆说婆的
这种认为阴阳同等重要的思想
属于完完全全的无知的开始
在古典中
从来不承认阴阳是平等的
阳是根本
阴是辅助
以阳为主
以阴为辅
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
只有肯定了热能是好的,不存在坏
才能进一步的真正的理解阴阳
作为定律,我们以前讲过这内容
但作为医学
我们就没有穿插过
我们来非常合理的推演一下
就知道重要性了
第一,阳气或者说热能是万物活动的基础和根本,一切现象都可以通过获取能量或者失去能量来解释。
第二,所有的阳气都是好的
不存在坏的
那么是不是可以合理的推理出这样的道理:
所有的疾病,这些异常的状态,都是阳气的异常表现
因为一切现象都是阳气造成的
显然,异常的现象也是阳气造成的
更何况,自然之中无异常
所有人的异常病态,都是身体的正常反应
本不存在异象
只是在人们无法接受的时候,就称名为异象或者病态而已
因此,一切所谓的病态,都是阳气造成的
当然,正常的状态也是阳气造成的
所以,将异常的现象,称名为病
也就是丙火表现出了异常
丙火,就是太阳之火
太阳之能
不用纠结他叫什么
实际上就是热能
但是,丙火是不会病的
丙火都是好的
太阳是没有错的
这就意味着:丙火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异常
都是其他条件变化的结果
虽然现象看到的都是太阳异常
但实际上并不是太阳异常
而是有一系列的因素,造成了我们的视角偏差
这一系列的因素,显然就是气候
太阳始终按固定的路线固定的方式在那儿
但由于云雨风霜的变化
天上没云叫晴
天上有云叫阴
下雨下雪,都是水的变化
无论是晴也罢,雨也罢,雪也罢,阴也罢
都是气的变化
而不是阳的变化
这一点特别特别的重要
如果一定要对影响太阳的因素进行总结,则不外乎风寒暑湿燥火这些气候
由此可见,造成万物现象变化的根本,就是阳气
但阳是阳,气是气
这是绝对不能混同的概念
气是气候,天气
是气的变化
让人们产生了视角上的偏差
常常认为,这太阳太毒了
其实并不是太阳太毒了,而是天上少云了
这太阳怎么好久不出来了?
其实并不是太阳不出来
而是天上的乌云一直没散开
这样理解,是不是正常多了?
因此,我们只需要拿太阳作为标尺
当然身体内也有
不就是热能嘛
有了热能这样一个标尺
我们就能找到一切的气候变化
正如观察自然一样
你只要说连续晴了几个月
就知道缺少水了
太阳很久没出来了
就知道一直阴雨绵绵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是拿太阳没有办法的
天晴了一年二年三年,颗粒无收
你也不可能用导弹把太阳打下来吧?
错误的归因,就会认为有清热药
比如石膏
以为可以揍下太阳
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古人还有求真求实的精神
尤其是古代的医家
一直在思考真实的现象
比如石膏
无数的医家沉思过,反思过
批驳过
认为石膏根本不是清热
这就是极端错误的
但被一系列的伪中医宣传
也就造成了好象是的事实
但凡多读几本古典
都不会认为石膏是清热
先不闲扯石膏的问题
这在白虎汤的时候,我们还会遇到
我们回到根本
阳就是一个标尺
不能说这尺子坏了
如果没有规矩,才是真的坏了
尺子是用来衡量万物的
而不能反过来用万物来指责尺子
这是本未倒置的
理解了阳和气的区别
我们再看一年四季的寒暑交替
还需要重申一点
但凡说到气象问题
就有二种现象
这是务必要清楚的
一种是每一天的晴阴雨雪之类
这叫天气
我们把名词也统一一下
天气,就是一天之中的气象变化
一定要记得是气在变化
而不是阳在变化
只有这样不断的重复
才能记得死,记得牢
除了天气之外
第二种就是气候
气候是大尺度的变化
一月,一季,甚至一年的平均变化图
实际上就是平均气象
表述词语是寒,热,温,凉
同样的道理,一定要记得,这是气候的变化
而不是阳的变化
无论是气象或者气候,看到的现象都好象是阳在变化
但要肯定的本质,不是阳在变化,而是气在变化
那阳究竟变没变呢?
在专科里面,比如医学,比如地球的自然学
必须肯定的说,没变
这就是尺子
但实际上,阳也会变
那就是走出银河系了
甚至到了道的境界
因此,任何学科都是有边界的
只有在绝对的边界里面,才有绝对的定律存在。
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造成了气的日变化和气的月变化
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看到的阳好象在千变万化
但实际上不是
实际上是气在变化
也就是阴阳在变化
显然,在阴阳之外,是有一个根本的东西,叫能量
这是守一的东西
也就是说,能量与现象的变化,本质上是阴阳变化的结果
而不是见到的能量和现象真的在变
回到年平均气温或者月平均气温上
很多人对于这种大尺度的气候变化可能还是不太理解
其实就象搞金融的人所看的K线图一样
这就是一个月平均线
或者年平均线
寒热温凉,是一个缓慢而相对稳定的变化过程
阴晴雨雪,则是一个激烈而相对动荡的变化过程
前者是阴的显现
后者是阳的显现
阴阳的阳,与阳气的阳,是绝然不同的
这一点一定一定要清楚
阴阳是气候
阳是能量
有了这些基础
我们不仅要思考一个更深层的问题
那阴,也就是公转,也就是月平均气温之类的
他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
阳的物质基础,可以理解为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可以看作是气候变化本质
这阴的物质基础显然也需要知道
要明白这个问题
我们还得明白一个现代物理学概念
比热容
比热容是个什么东西?
我们来解释一下
这是说,世间万物,吸收热量的能力其实并不是相同的
如果万物吸热,散热是不相同的
显然,单位物质吸收热量,增加相同的温度所需要的能量也是不相同的
比如大家都要增加一度的温度
有的只需要一丢丢热量就增加了一度
而有的则需要一大坨热量才能增加一度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其实就是一个比热容的问题
比热容是比较出来的
如果是一个单独的系统
比如身体
完全可以叫热容
热的容量
当然,这是简单的理解
是不是很有意思?
万物在得到相同能量的时候,提升的温度并不一样
万物提升相同的温度,所需要的能量并不一样
有没有想知道自然界里面,比热容最大的物质是什么呢?
这当然重要
因为比热容大,就意味着热得慢,冷的也慢
在自然界常见物质中
比热容最大的物质,就是水
这可以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试验来对比
实际上,并不需要科学试验
在自然之中
到处都能看到水的比热容在发挥着作用
夏天,水就比较凉爽
因为热得慢而已
河里面游泳,就感觉很爽
冬天里呢,水又相对比较温暖
不过就是放热慢而已
水是自然界平均气温变化的主要物质因素
是自然以及自然万物天然的温度调节剂
平滑剂
当太阳直射,温度较高的时候,水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地球和万物不感觉到太热
而当阴冷的时候,水温又下降缓慢,不至于让自然以及自然万物感觉到太冷
可以说,水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作用:藏
他是生命的根本
只有在有水的环境中,才能避免暴涨暴跌的温度
要知道
在暴涨暴跌的气温中,剧烈的气候变化,剧烈的温差
有情众生根本无法生存
我们以月球为例
当太阳直射的时候
月球表面的温度可以高达127度
而当背阳的时候呢
气温又常常降到-183度
这样的温差下,哪个有情众生能够生存?
就算离太阳远一点,还拥有气,也不行
比如火星
最高温度只有20度
但最低温度却是-140度
显然,在这样的环境中,根本无法生存
而影响这一切的,仅仅是缺少一个强大的比热容物质
水
水收藏能量,贮备能量
带给万物生机
我们常说灵魂这样的词
灵比魂更牛
那究竟什么是灵呢
灵的繁体字写作
靈
所有字词典,都告诉你,这象是古代巫师求雨的场面
这当然是扯淡的
这个靈字
其实就是雨水落下来,万物马上就生长的状态
所有的众生,都在等着雨水的滋润
如同万物遇到春雨,就马上有了反应一样
这种反应,就叫灵
因此,灵是表现活的一种状态
为什么灵?因为对所有刺激有反应了
反应越敏捷,就越叫灵活
这都是拜雨水所赐
在相同的温度下
就看谁更灵活了
谁得到更多的水
谁就能更灵活
按风水的说法,山主人丁水主财
有了水这样的财,就如同一个人腰缠万贯
自然想干嘛干嘛
灵活多变了
而一个没有钱的人
可能被迫在城面卖点枇杷水果
根本没有灵活变通可言
说不定还会被城官收了
灵是水造成的
只有水,才有灵
水灵灵的,就显现了无限的生机
但这个灵,必然是建立在神的基础之下
神可能理解为能量
理解为热能
只有在神的恒定之下
灵才有意义
因此,只能叫神灵
不能叫灵神
这是绝然不能倒过来的
如同只有在太阳存在的情况下,水才有意义一样
不要把水的作用,架于太阳之上
但显然,如果没有水,太阳就显得太大
水太多了,太阳可能又显得少
水是可变因素
太阳是常数
区别变与不变
这是始终要牢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