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自然水循环中的三阴

本期内容第二讲

昨天讲到,其实阴阳之上,是有一个根本的阳存在的

或者说神也行

这是阴阳不测的东西

阴阳不测谓之神

一切生命,要围绕他展开

而围绕他展开的第一大要素

就是水

也就是阴的基础

水在一年四季之中

是需要损益的

在秋冬或者寒冷的时候

自然必须减少水量

保持相对干燥

这样才能度过寒冷

粮食贮藏过程中,也先要晒干

但凡说到要保存,就需要减少水分

因此,秋冬季节,又名枯水季节

当然,这完全是中国式理论

离开北半球,就不太合适了

但无论到世界的那个角落

冷的时候,要减少水分

才能正常的活下去

干燥是应对寒冷的必要手段

如果冷的时候,身上还是湿的

那基本上一会儿,就出大问题了

到了春夏季节呢

或者温暖的时候

水就要不断的增多

这样万物就得雨水滋养的而健康成长

这种春夏涨水,秋冬枯水的现象

叫雨热同期

中国就是雨热同期的地方

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雨热同期

如果不是雨热同期

就需要后天人为的补水,减水

需要靠生物行为,来补偿自然的缺陷

发挥主观能动性

这甚至于造成了社会制度的变化

那些非雨热同期的国家,常常强调个性的重要

感觉老子天下第一

发挥个人的创造力

甚至提倡什么民主

而雨热同期的地方呢

常常强调共性

集中力量办大事

气候对人类,对社会,对自然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

但总的来说,自然的状态,不外乎阳遁和阴遁

所谓遁,就是趋势,路线的意思

意思就是怎么走的问题

阳遁,就是温度越来越高

阴遁,就是温度越来越低

那这不是温度变化了吗?

不是说能量不变吗?

这种温度的变化,也就是人们感觉冷暖,自然感觉寒暑的变化

其实不是太阳变化了

是地球动了

由于动的地方不同

造成了感觉上的差异性

这一问题,也就出现了热的本质

热的本质,其实是分子的运动

不过,我们先不扯热能的问题

回到水的问题上

水是必然要配合这个温度的

如果一定要从身体来说的话

就是水要配合人的行动

人动得多,则热多,水就要多

人动得少,则热少,水就要少。

阴水的这种无限配合性

贯穿于四季的始终

四季,也叫四时

是最为重要的气候理论

为了表达四时不同的水

就需要创造不同的汉字

给大家看一系列的汉字

你们能不能发现老祖宗的文化规律呢?

先看第一组字:

凉、冷、冰、冶、凋、减,冻,净

这些字都认识吧?

应该差不多

我们再来看一大组字

很多很多

你们先粗看一下,课后再细看

浅、泥、滴、浓、涌、泛、澜、漾、泣、润、洒、污、溜、添、浑、滋、涕、汪,浒、液、淤、淳、漓、淬、泄、泡、淋、漠、沟、沈、溶、浩、漏、澳、涨、淦

  渔、涯、溽、泊、湫、渊、潘、浴、沪、溏、漉、瀛、泳、滩、汁、沾、淑、涉

  濒、渥、灌、泼、泌、淮、渣、滓、淞、漆、淹、浦、沧、澌、泔、涵、洱、泐

  滁、瀵、溯、湔、泮、滂、溢、沱、混、汗、洪、汽、溉、沼、津

  滠、汝、浔、溲、渌、浸、沉、溢、濂、湔、滚、滑、汇、沿、湮、漂、洛、汤

测、沏、潇、沮、浮、淝、滔、淫、漭、淇、湛、汀、湘、渡、涂、洁、潜、清

恐怖吗?

太多了

随便看几个就行了

继续第三组字:

雪、霏、霜、霞、霸

这就比较简单了

也都能认识

再看第四组字:

点、黑、照、热、然、熟、煞、烈、煎、焦、庶、煦、燕、熙、杰、焉、熬、勲

都看了吧?

发现规律了吗?

你们把心中的答案,与我说的对比一下,看看相不相同

这四组字,分别是二点水的字,三点水的字

和四点水在上的雨字头

四点水在下的字

水的多少,就是他们表示的阶段

二点水,是阴遁的阶段

也就是枯水季节

都与寒冷相关

三点水,就是阳遁阶段

表示的是温水

涨水的时候

都与越来越温暖有关

四点水在下面的字

都是热水

雨字头在上的字,都是天上的云

也就是寒化的水

猜对了吗?

这里面不太好理解的,就是在下面的热水,和在上面的寒水

这其实说的就是地球的温度

地球由地心一直到太空中

温度是越来越低的

在万米高空,可以达到-60度左右

这是一个什么关系呢?

有科学的数据

海拔每升高1千米

气温就要降0.6度

因此,水蒸气不断的往上,达到一定的冷的温度层,才能凝结成固体

在下落过程中,形成雪或者水

这要看整体温度的高低

因此

地下的水,是热水

四点水在下面的字,都与热相关

这个上下的关系,就是天地

我们在四象与妇科那一课里面,专门讲过天地系统与乾坤系统的区别与差异

天地系统,就是水系,就是阴系

是一个上中下的位次关系

在气的运动上,表现的就是升降

而乾坤系统的本质,就是内外关系

就是能量

就是阳系

是一个里,中,外组成的平行关系

在气的运动上,表现的就是出入

乾坤的基础是能量

或者说热能

而天地的基础就是水

自然的根本

可见,水是何等的重要

如果让你们在这四种水的状态中,提取关键字

一组之中,只允许用一个字来表达

你们会选哪四个字,作为代表呢?

不用想

古人早有答案

他们分别是:寒,热,温,凉

凉就是二点水

二点水,表示枯水,冷水

水分在减少

这是下行的

温字就是三点水

表示的涨水,温水

水分在增多

这是上行的

热字呢

嗯,四点水在下面

很好理解

这是地上的水

如同江河湖泊

这是热水

趋势同样是上行

到这个层面,就是不断的蒸发再蒸发

继续完成水的循环

不好理解的,是寒这个字

这个字怎么不是雨字头呢?

我们来看甲骨文的寒字

76f8f6f7ab040538f8eb3106035d047.png

能看懂不?

其实比较简单

下面二点,表示的是冷水

冷不就是要枯水吗?

而时面四个象草的

甲骨文解读专家们认为这就是草

用来保温用的

这听来很有道理

合符自然

但不合符文字创造的整体

这四个象草的东西,表达的是雪花

把雨字里面的四点,换成了雪花

用来表示这是极寒的地方

雪花,枯水,在上

中间是一个人的感受

太冷了

这样一说,你们就明白了

哦,原来这是雨字头的变体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了一个古人的思想

寒热温凉四个字

是表达水的状态的字

这当然是指气候的气

平滑状态下的阴

因此,可以称名为四气

万物莫不受到四气的调节和左右

各安于各自的气

凡是自然之物,必受四气的影响

当然,都是水的状态而已

这一道理,当然也就成了药物的主要性格

但你们以为我要讲这些散乱无依的万物

就错了

这些散乱无依的万物,得到自然中去查看他们生存的气候特点

才能掌握

我们不聊这个四气

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水的上,中,下系统

其中的温和凉,都是中间的系统

因此,水的位次上

只有三个

即上面的水

下面的水

中间的水

下面的水好理解吧?

热水

上面的水呢?

也好理解,寒水

寒水在最上面

寒水在一般情况,都是固体的

天上飘的云,大部分是固体的状态

当然也有固液混合的状态

而中间呢

就是弥散于空中的水汽了

也就是湿度

我们来看个模型图

就一目了然了

f543190ca6d4e20470009f8ca83b365.png

这个图,非常重要

因为水都是阴的表达

三种状态的水,可以分别称名为三阴

这样就能动态的观察水的变化了

这三种状态,可以粗略的这样理解

下面的是液态,热水,可以取个名字叫少阴

如果你们一定要问,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

那只能回答你们,就是因为水太委屈了,他是必须配合热能的

也就是阴是没有自性

阳决定了他们的归宿

少阴,其实表达的现象就是这地方热比较多

热多就水多

这是配套的

所以叫少阴,阴有点少

中间的水呢,其实就是水蒸气

本质上就是湿

湿这个字,也是三点水

表示是温的

要有一定的温度,才能弥散在空中

可以将这种状态,取一个名字,叫厥阴

这又是为什么呢

厥者,缺也

也就是这地方,还是热比较中和的

阴相对来说,没有自主权

最上面的云呢

实际上就是水的固态

寒水

叫寒冰,寒雪都行

叫什么不得要

但如果用阴来表达的话

就叫太阴

如同一个撑开的伞,或者古人用的华盖,笼罩在整个空中

这是大自然的最上一层了

地球最高能算多高?

就算到这个位置就行了

再过了,地球管不了

因此,太阴如华盖

他们之间循环不息

地上水,必须接受热量,源源不断的蒸腾向上

然后经过厥阴

到达太阴

这一过程,称为地气上为云

太阴上面的云,则不能再上跑了

他只能在寒冷的环境下,不断的凝结,固化,然后下落到地面

这一过程,叫天气下为雨

这里说的地气和天气,是天地系统的意思

仅仅是位次关系

实际上,有灵的万物

就在厥阴里面

人气居中

这道理,看起来天衣无缝

但有一个漏洞

那就是水面上也能结冰

这咋还到地上形成固体成了呢?

不是应该空中吗?

如果有这样的疑惑,是非常正常的

在三阴的模型中,已经很完美了

但自然并不是这么听话

自然里面,他整出了二个三阴

一个是水生动物

一个是陆生动物

实际上我们表述的三阴,属于陆生生物的三阴

而还有很大一部分生物,就生活在水里面

水也同样会出现三阴

也就是有上,中,下三层

自然太过奇妙

不过,身体的仿造能力也牛

自然不是有水生和陆生吗?

水生里面的生物也活,也要灵,是吧。

陆生的生物也要活,也要灵,是吧

人体直接来

也分为上下二部分

下面的三阴仿水生

不过,不要问我名词和为什么

此节为扩展

在下面仿水生的三阴中,最下面为少阴肾

中间为厥阴肝

上面为太阴脾

而上面仿陆生的三阴呢

最下面是少阴心

中间是厥阴心包

上面是太阴肺

这样的分法,其实对于仲景时代来说,意义并不大

无论怎么分,不外乎就是一个温度由下到上的高低而已

又编不出什么花来

但对于现代科学体系来说

比如血常规

其实就只反应了上部的三阴

也就是红细胞表达心

白细胞表达太阴肺

血小板表达厥阴

因此,据有一定的意义

对于中医通过血常规来诊断疾病,达到高深阶段来说

就有了用

其他的,其实没什么用

身体的这种仿自然构造

当然是我们完完全全扩展的内容

对于本次课程,毫无意义

对于未来的五行家的兴起,具有得要的引导作用

在本次课程中,忽略就行了

我们回到正题

f543190ca6d4e20470009f8ca83b365.png

继续看这个图

多看几眼,就熟记了

说到底,非常简单,就是下面是液态,中间是气态,上面是固态

当然,如果你非得到自然中去研究

还是得分水生和陆生来研究

以简单的淡水鱼来说

淡水鱼的生活史,就存在分层现象

上层鲢

中层草鱼

下层鲫鱼

等等

这些分层

在水生里面,引导药用部位,有一些作用吧。

但这一切,都不能展开

受限于时间关系

我们要研究的就是

这三阴的常态是配合着能量,循环不息的

但如果是病态呢?

他们会给天地,会给人体造成什么症状和影响呢?



  • 第一讲 阴阳在自然现象中的起点
  • 第三讲 少阴的调节机制与中医的疾病认知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