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厥阴病的机理,治法与常见方药

3cbe4575633b2276d3e2a2052710378.png

太阴在上如天,少阴在下如地

按照道理说

而太阴寒冰,凝结向下,形成雨水

这就是天气下为雨

少阴热水,蒸腾向上,形成暖湿气流,这就是地气上为云

这样天地交通,都是正常的

云行雨施

应该不存在什么病了

为什么还会出现厥阴和厥阴病呢

要说到这个问题

还是要再回顾一下三阴开合,所要表达的意义

在三阴中,太阴司开,厥阴司阖,少阴为枢

实际上说的,就是太阴是与外相通的

主要用来应对外环境

而厥阴呢,则主要是治内

是对内环境的整理和治理

平时的治理,实际上都是厥阴在做

他的工作,是要建立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

而少阴,则是二者调节的枢纽

实则都是说的水

厥阴就是专治内水的高官

说到内环境归厥阴管

就要知道内环境是什么

内环境实际上是各人体的细胞,水液与各种微生物在同一个温度下,共同构建的一个闭环生态链

什么叫闭环生态链呢?

就是他们首尾相接,能够生生不息

但要点是要保证这个相同的温度

这个温度带,就是恒常体温

恒温动物的标志性特征

所有参与这个闭环生太链的事物,无论是微生物,螨虫还是人体细胞,统称为恒常生态物。

但如果这个温度高了或者低了

就会出现低温生态物或者高温生态物

一旦出现低温生态物或者高温生态

事件往往就需要急速的处理

如何处理呢?

我们要明白人体的作用机理

看起来,面对这些破坏生态的生态物

只需要通过温度控制就行了

我们升高体温,来杀灭低温生态物

降低体温,来杀灭高温生态物

不就行了吗?

如果真这样想

那将永无宁日

当你升高体温,假如能灭掉低温生态物,必然就能促进高温生态物的形成

如果你降低体温,假如能灭掉高温生态物,必然又促进了低温生物态的形成

显然,这是行不通的

之所以叫他们生态物,就是他们包含了十二类众生

并不都是微生物这些有情众生

还有很多就是纯属一些微小物质

都不是有情众生

没有那么容易通过温度控制来灭绝

真正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

在恒常生态物里面,本身就具有一切的免疫功能

是用魔法来打败魔法的

是恒常生态物里面出现的很多物质,去杀灭,中和了这些低温生态物或者高温生态物,从而实现了长治久安

实际上,所有生物对于温度的升高,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也就是说,当增高温度的时候,低温生态物,可能变异,甚至长得更大了。

这就比如把一个温带的植物种在热带

可能不仅没有死

反而长成大树

还不认识了

因此,通过温度灭活,是行不通的

人体之所以要升高体温

根本原因其实有二个

其中第一个,就是人体恒常生态系里面的免疫物质,在温度升高的时候,大量产出

由于温度升高,恒常生态物也拼命的繁殖了

正是这些变得更多,更强大的免疫物,完成了杀灭低温生态物和高温生态物的任务

除了这一个根本原因外

另一个原因,就是和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有关

中医认为,在恒常生态系统内,必然有一切治理低温生态物和高温生态物的功能

如同一个强而有力的国家

必然能保证无论是对内的叛乱,还是外敌的入侵

都有极其强大的震撼力和杀灭力

他们是不可能犯乱的

因此,他们犯乱的可能性

只存在一种可能

那就是这个国家本身虚了

身体怎么会虚呢

怎么会失去管控力呢?

这又只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与环境失调

没有适应环境

这就是寒冷

当温差较大的时候

由于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

身体的血脉,组织都会收缩

严重的,就开始出现循环不良

循环包括二大循环

即水循环和能量循环

在低温下,二者失去正常的通畅

运输力大幅下降

恒常免疫物,根本无法渗透到这些循环不良的组织内

因此,大量的低温生态物在这些循环不良的地方,繁殖生殖

实际上,这些地方就成了垃圾埇

如果堆积太久,就如青草堆积会发热一样

这些不受控制的循环不良的地方,又开始变热

高温生态物也就出现了。

因此,无论是低温生态物,或者高温生态物

他们统统只可能出现在循环不良的后面

也就是一种继发反应

而循环不良,只存在于受寒这样一种气候现象

除此之外,就是外伤之类的了

受寒与外伤,造成了局部的失控

各种异常生态物,就大量出现了。

明白了这个机理

就可以知道

一切的疾病,几乎都要通过发烧,发热和温热来解决

只有改善循环了

免疫物才能大量涌进敌方地盘

从而战胜叛乱

火的发明和使用,无疑是人类征服自然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正是由于人们掌握了温暖法

各方面才迅速的发展起来

总有人喜欢什么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类的错误认识

认为有什么寒进入身体了

有什么湿在体内

有什么热又到体内了

这纯属胡说

实际上,身体内必须保证恒常的温湿度

永远的生发,是身体希望达到的效果

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

我们就知道了一个要点

如果体内温度在一个恒常温度

身体会产生应对各种灾难的一切反应物

其中就包括西医说的免疫

中医叫抵抗力

但抵抗力也需要一定的环境的保证

不能贪腐从生

治理才能得力

而这一切的实现,就是厥阴的功能

说了这么多

那厥阴是如何保证的呢

当然是风调为上

通过风的调节

把暖湿气流运送到各个需要的地方

这种风,叫季风

或者叫信风带

每年按照一定的规律,固定的运行

暖湿气流就一直平稳的送到各个组织中

可是,这只是常态

如果不正常呢

当然天下的雨还会下

地上的水还会蒸腾向上

但实际上,雨没有下到干旱的地方

而下到了已经内涝的地方

这不是一团的糟糕嘛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其实只有八个字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在这样的情况下,地上的水蒸发了吗?

还是很正常的蒸发的

天上的雨下降了吗?

下降了

而且保证了下降量

但实际情况却是恒常生态系,完全乱套了

按西医的命名法则,这可以叫恒常生态体系破坏综合症

那他是怎么出现的呢?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情况呢

这其实主要来源于错误的养生观点

女人的功能是生娃

一些女人不生娃,不养娃

就容易出问题

这问题其实很严重

除了这些生理功能被压抑来

长期的性格压抑也是病因

最重要的途径

还是饮食失常和药物的破坏

药物就如同给地用的化肥,打的农药

虽然效果很好

但对生态也是破坏严重的

当生态系统破坏到一定的程度

气候就会发生大的紊乱

将很难再调节回来。

那中医所说的厥阴病

究竟与现代医学的什么病相同呢?

如果这样比较的话

可以这样理解

一切的免疫系统损伤,内分泌紊乱等等

统统都属于厥阴病

什么甲状腺肿大

乳腺增生

内分泌紊乱

紫癫

等等等等

无有穷尽的内伤

面对这样错缩复杂的海量疾病

我们如何判断他是厥阴病呢

不急

我们看医圣张仲景于千变万化的病情中,提练出来的主证

就很清楚了

先看原文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回,下之利不止。

厥阴这样的病

是有显著特征的

他特想吃东西想喝东西

为什么呢?

因为体内的干旱,缺失的营养始终没有解决

一直没解决,就一直索取

那他能不能吃进去呢?

有些能

但更多的是,虽然想吃,但真的要吃的时候,又感觉饱了,不想吃了

如果强性吃吧,还常常吃啥吐啥

为什么呢?

因为虽然旱的快旱死了

但涝的地方也多啊

水的总量并没有减少

再观察他的大小便

都是通利的

大便也能拉

小便也能拉

但实际上,总是感觉没有拉干净

厕所一蹲就是半小时

这就是下之利不止

二便不正常

饮食不正常

这是根本性的症状

尤其是消渴

其本质就是偏食性营养不良

多的太多了,少的太少了

时时想饮食,但又解决不了问题

要抓住这个消渴的主症

从而与太阴病的食不下区别开

二者统摄了一切非神经精神系统的慢病。

除此之外,就只有少阴的神经精神类病变了。

至于腹中感觉

太阴与厥阴也有不同

太阴是各种花式的痞硬

而厥阴则是各种花式的走气

这风雨完全没有个定准

因此,厥阴病,有的气上冲心

感觉气会上冒

当然,心中疼热也是免不了的

总感觉烦热

常见的甲状腺

什么是甲状腺呢

就类于春天的开启器

是一个让人们充满生机的春季管理器

如果出现紊乱

就会出现发热

出汗

消渴

等等

不仅甲状腺的症状典型

更年期也是

性格急燥易怒

烦热出汗

后人认为是肾虚

其实是因为厥阴肝木的生气将消失了

不能再生娃了

而形成的问题

当然,如果举病种的话

无有穷尽

实在太多太多了

我们不需要知道这是什么西医的病种

我们只要知道,张仲景即然认识到,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破坏造成的

他会怎么做?

怎么治呢?

张仲景在治厥阴病的方法中,最为出名的方剂

也是治水名方

就是五苓散

五苓,就是恢复春夏秋冬正常的政令

再度恢复生态体系

听这个命字,就知道他对一切厥阴病,是有效果的

实际上,五苓散就是针对厥阴病的主症设计的

用来治疗消渴

也就是想吃这想吃那

微热

各种花式的发热,汗出

当然也包括心烦,易梦

小便短小

也就是小便虽然能拉出来,但总是感觉没有拉完

即小便频数

这是肾结石的主要表现之一

也是五苓散后世用来治肾结石的原因

再就是真的喝水吧,还吐水了

这种喝水即吐的症状

张仲景特意命了一个名称

叫水逆

这水逆天了

竟然还不受制约了

实际情况,张仲景又说到

出汗口渴也是可以用的

也就是你虽然消渴,喝水不吐

也是有可以用的

但仅限于各种慢性病

为什么呢

因为还有阳病呢

怕别人鉴别不了阳病的问题

五苓散的组成也简单

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

这处方是什么意思呢?

用天地之应象

意思就简单

猪苓,茯苓,这都是真菌菌核

长年长在地下

用来利水

泽泻,就是把积水也给泻掉

这都在治水

不过一个是把土地上的水给去掉

一个是把积水给去掉

如同地里面积水了

除去积水是不是就好了呢?

当然不是

还得理气

让土里面通气

用了白术,桂枝

来尽快恢复这个地方的干燥环境

去掉多余的湿度

为什么张仲景不去滋阴呢?

就是因为他坚信

只要水治好了,水不在这儿下,他一定会去别的地方

所有的涝治理完了

实际上所有的旱也就好了

这种治法,正是厥阴的精髓

后世再也很少见到这样的名方组成

而忙于各种救火的幻想中

无法从整体上把握身体

而流散无穷


  • 第五讲 太阴病的病因病机与治法
  • 第七讲 水循环中的要点与养生之道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