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要涉及到三阳究竟是什么了
这也是上一期遗留下来的问题
三阳的根本,其实就是热,能量
但要理解三阳的划分,却不容易
我们常说的温暖二个字
温其实是三阴的字
水温
温字,本字并没有三点水
写作昷
为会意字
一个浴盆
洗澡用的
后来加上水旁,就更好区别了
用来洗澡泡澡的水,必然是人体能适应的舒适的水温
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
由这个含义出发,就引申到了热度
但实际上,热是四点水在下面的字
属于地热
薰蒸
二者的来源是有差异的
温又由不冷不热,引申到情性柔和,复习,富足等意义
究其根本,其实就是水和热能的完美结合
暖这个字则不一样
他的本字是
火旁的
用来表示的就是火炉给人的感觉
因为是辅助身体的热能,又表示援助
其本意就是一个火盆,或者火炕里面加热,用来御寒。
再到后来,演化出日旁的暖
用来表示一切使人温暖的现象
实际上,还有一个字
食字旁的暖字
这就更是表示了食物对于人体的作用
也是增加暖触
我们常说,世间一切有情众生,都是在追逐暖触
也就是希望获得热能
水也是一样
尽管少阴之水,蒸腾不休,是生命的主体活动
但其蒸腾是需要热能的
这热能也不能凭空而生
需要三阳的加持
要明白人体能量的来源
还需要明白二个概念
二种火的区别
一种是太阳能
这是根本的能源
太阳的热能使地球升温,尤其是水温的升高,蒸腾
这是万物生长的外环境
这种以水热为主的热能,一般称名为君火
老大的火
这一类的温热,人不能直接用来当食物用
植物可以
是不是有点奇怪?
为什么人烤火,晒太阳就不能当饭吃呢
为什么就不能象植物一样,从空气和土壤中获得能量呢
要说清楚这个原因
我们先看一看除了太阳能之外的其他食物
人是自然界食物链的一部分
作为自然界的食物链
其本质就是同行之间的能量转化
你的变成我的,我的变成你的
适者生存
这种同行之间争夺的能源
一般可以称名为相火
辅助之火
但究其本源,实际上还是来自太阳
植物吸收了阳光,制造了能源
然后,动物吃了植物
食肉动物又吃了食草动物
循环不息而已
现在我们来比较这二种能源的不同
太阳能与其他食物产生的能量
究竟有什么不同
就容易懂了
实际上,食物根本不是能量
他只是一种能源而已
而太阳,或者烤火等等,则直接就是热能
能源和热能是有本质区别的
能源并不是能量
能量也不是能源
能源能产生能量
作为直接的热能,在他产生的时候
就要按物理学的热力学定律行事
也就是开始不断的传递,转化
从高到低不断的传递
但能源则不一样,这是可以贮藏的
人们吃东西,只是补充了能源
也可以叫做营养物质
他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和时间,在身体的调节下,化成能量,供人使用
具有自主性
这是烤火或者晒太阳所不具备的
说到底,能源就如同厨房的天然气,电等等一样,想用就可以用。不用还能贮备。
而太阳和烤火,则是你用也罢,不用也罢,这就是即定的能量在发生
不用也会浪费
用了也是白用
用不到需要的地方和时间
因此,自主的制造能量,对于生物来说,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要创造能量
就要复制火的模式
那火究竟是什么呢
火其实是物质燃烧产生的光和热
能直接提供热能
但要形成火
就必须有三个条件
第一个就是可燃物
可燃物在生物体内就是营养物质,也就是食物
第二个就是达到燃点
可燃物只有在达到燃点的时候,才能氧化为火
人体无法使之达到燃点的食物,就成了身体的废物
第三个条件,也就是氧化剂的存在
需要有氧气
否则,也不会燃烧
显然,火是非常复杂的自然现象
是介于气态,固态,液态之外的一种状态
物理学将之称名为等离子态。
不过,我们不需要懂这些物理状态
我们主要是研究古典的中医
正是因为明白了火的产生,需要三种条件
可燃物,氧气和燃点
我们也就轻松的知道了三阳究竟是什么了
三阳,即是这个三个发生条件
阳明,就是提供可燃物的
所谓可燃物,也可以叫能源
当然在身体之内,要叫水谷精微之气
或者叫营养物质
或者直接叫营气也行
但仅仅有营,是没有作用的
这些营养物质,必须运送到全身各地,贮备起来
以备不时之需。
接着,人需要做另外一件事情
吸入氧气
少阳,就是呼吸之气
说到底,就是供氧而已
氧气也要运送到全身各地贮备起来
营养物质和氧气分开存在
在需要的地方
比如某个细胞的线粒体内
二者相遇,达到燃点
产生能量
这个自主产生能量的过程,就是太阳了。
其实,可以简单的理解三阳
阳明:能源
少阳:能力
太阳:能量
我们甚至可以具体的分析一下伤寒的例子
就更能理解这样区别三阳的意义所在
比如发烧
显然,发烧的原因就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了
即可能是太阳造成的发热
如果是太阳造成的发热
则必然有二个条件
营养物质是不缺乏的
也就是阳明要保证营养的供应
氧气是不缺乏的
也就是少阳要保证氧气的供应
这二者都保证了
太阳自然就会发热,去抗击外寒造成的不通现象
这种发热,必然是无汗的
如果有汗,显然不需要太阳去通达
太阳在产生能量的同时,是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的
现在通道无碍
也就汗出而解了
由此,可以知道,太阳的发热,其实是真正的无汗恶寒发热
但是,当面临外来寒冷造成的人体循环不良
如果营养物质不够呢
营养物质不够,太阳就不能顺利的产生高热
也就达不到所需要的温度
身体一想,这不行了,达不到所需要的温度,那还是慢慢来吧
就会形成出汗发热的症状
虽然出汗,但是仍然发热
病情没有缓解
这种发烧,必然不是高热
毕竟能源都不足
怎么办呢?
没事
如果是太阳产生的热,用麻黄汤直接通表达里,改善循环就行了
如果是阳明不足造成的太阳病,也就是有汗而热不解
用桂枝汤就行了
桂枝汤,其实就是弄点姜啊,枣啊,桂啊来补充营养物质的
明白这个原理,离开桂枝汤,其实也同样能除病
比如补中益气丸
如果这些都还专业了一些
也无妨
吃点麻辣烫之类的
保证一下营养和里温
一样能解决
并不是只有桂枝汤才能治有汗的发热
主要还是要理解原理,这是阳明不足造成的太阳病
是连带反应
如果依此类推
那也可以无限的推广桂枝汤的用法
显然,一切内里营养不足,需要紧急补充一点能量的,都可以用桂枝汤
比如腹痛,饿了一样的痛
吃了也行
但桂枝汤和一般的食物,还是有细微区别的
桂枝汤能够迅速的由里到外
达到需要的地方
而食物显然速度太慢了
这是常性和偏性的区别
食物太缓
其性太过平和
但加了各种卤料的食物,就不一样了
这些卤料能增加食物的通达性和速度
基本上都可以当桂枝汤来用
实际上,卤料就是些温中的药
除了阳明不足能造成太阳的能量产生不利之外
少阳之气也能造成
如果缺少氧气,火会是什么样呢?
农村里面烧过柴火的人,就有了经验
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燃了就熄
没气了
等有点气了,再点燃
氧气耗尽,又熄了
这在身体内就形成了间断性的发热
一会儿好了,不烧了
一会儿又烧起来了
好的时候不是真的好
而是人体需要贮备少阳之气而已
达到一定的量,再来一次
至到解决寒冷造成的循环不良以后,才能彻底的好
因此,这就形成了少阳病
得增加气的供应
小柴胡汤就是这样的方剂
用点半夏啊,人参啊,来保证呼吸
增加供应量
吸氧能不能解决呢?
不一定
这还是与西医有区别的
中医的气,并不完全是西医的纯氧
还包括了一系列的生理机理
就比如农村烧柴火
当氧气不足的时候
常常形成浓烟滚滚
这些在身体内都是症状
表现出什么口苦,咽干,目眩
不思饮食等等
其实就是无法充分燃烧
虽然有营养,因为无法充分燃烧,就形不成热能
这时候,就需要用吹火筒来吹火
小柴胡汤,其实也相当于一个吹火筒
里面不仅仅是增加氧量的问题
尤为重要的,是增加流通度
促进流通
所谓缺氧,并不是吸进的氧不够
而是流通不够
氧气输送的问题
可见,吸氧并不能完全代替小柴胡汤
我们通过寒冷造成的循环不良
人体需要发热来解决
然后发热出现的三种状态
就能有效的串起三阳
明白三阳本质上就是一阳
也就是一个热量
只不过为了获得热量
而需要能源和能力罢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彻底明白了三阳是什么
我们再回到植物上面
看一看植物的四大作用
用来完整的解释一下三阳在植物中的现象
先来看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实际上就是制造能源的过程
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在太阳光的作用下
利用光能
产生了糖类和氧气
糖类作为营养物
也就是水谷精微之气而贮藏起来
氧气作为代谢物,被植物排出体外
这是一个贮能的过程
如果氧气在里面,还容易发生火灾
再看呼吸作用
植物将有机物和氧气送到线粒体
放出大量的能量
热能
供植物体使用
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碳和水具有一个优良的作用
那就是保温
水吸收了温度,变成恒温器
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用来保存温度
如果热量过多,就要大量的排出二氧化碳
平时呼吸就能够排出的二氧化碳和水,在大量的热能产生时,是不够用的
需要通过毛孔来排泄
从而形成汗
植物的线粒体,也在叶片上面
因此,植物的叶,实际上相当于人体的肝和肺二部分
是制造东西的主要场所
当我们选用药物的时候
选用枝叶的相对比较少
而选择根茎的相对比较多
叶类,一般当菜来吃了
蔬菜蔬菜
蔬导之菜
古人的蔬菜,非常单纯
就是指这些青叶绿菜之类的
并不包括肉食,根茎之类的
五菜当然对人体有大的益处
疏导而通达
但自身的营养并不够
还得以五谷为养
如果一个人长期只吃蔬菜
古代的一些贫困人家就是
没有主粮
就会出现营养不良
称名为:面有菜色
植物除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外
还有二大作用
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