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始运气学说的第三讲内容
随着历法的兴起
人们从自然走向文化
只需要翻看历书
也就能知道某月某日了
但时辰问题,一直困绕着中国古代的中下层人士
想一想,也会知道,如果真是沙漏水漏之类的,实在太不方便了
明清时期
上层人士开始接触到钟表之类的
流落民间
带动了时辰的发展
但一般来说,不要相信八字命理里面带时辰的古典案例
除非是帝王
否则真没有信的必要
就是现代人,你随便问
他的时辰也想不起来,有时候还得打电话问父母,问亲人
而这些命例和医案是一样的道理
猜准的那几个,就记录下来了
没猜准的呢,当然就没说
有人实在不服气
在研究完成中国的各种命理学知识后,对几个矿厂所有的工人进行普遍调查预测
得到八字的准确率,也一般只有80%左右
当然这还是只固定项
对于具体事件,更是低下到不敢想象
这些科学的研究和统计
就渐渐的摆脱了人们的迷信
有一定的道理
但并不是都有道理
究其根本
还是气候对人们的影响深刻
时间的重要性,在于时间反应了气候的可能性
命学也罢,医学也罢,本身就是一种趋势论
在阳遁的时候,不断的生发
在阴遁的时候,不断的收藏
别无其他了
掌握气候的变化,恰恰是最为科学的
而反应气候变化的内容就是气象学
也就是我们一直在讲的六气
时辰和月份
但知道了时辰和月份呢
并不能单独表明什么内容
虽然他们很重要
比如寅卯辰时,太阳在东方
是好还是不好呢?
当然不能这么论
所以,物象才显得重要
一切气象与物象调和的中心,就是不冷不热,不燥不湿
达到最好的生化条件
然后就生生不息了
八字贵中和
经常有人会问:我五行缺什么啊
其实问的就是一个中和问题
尽量占比平均一点
所以,知道月和时辰,只是知道了气候的可能
是一种佐使
是需要主体的
李虚中因此提出来
年为本,月为使
日为主,时为辅
意思就是月是年的使者,是执行年的命令
用来判断年的变化
时辰呢,是用来辅佐判断日象的
他们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分析年和日
如果年和月相互调节
比如当年干旱
而在某个月里面湿大雨多
显然,这就是非常好了
比如当天太阳很毒,紫外线很大
在晚上就舒服了
这样的情况下,个体在社会中,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能不能乘到风头,才是主要的
能乘到风头上,无论是鸡,是猪,是狗还是羊,都能飞上天
与能力的关系甚至都不大了
网上有一些争论的话题
说什么名牌大学的高材生非常非常的牛
但渐江女孩,很轻易的说
还是自己的命更好
还有一个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的
这也算是非常努力的人了
结果被骗到了缅北
现在还在天天被毒打中
风头是很重要的
社会环境是很重要的
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规律
一年有一年的规律
一朝天子一朝臣
那里同臣子不努力呢?
不过是天子换了而已
古典的运气,命理都非常重视大局
视时务者,即为俊杰
不从社会,世界,国家的整体趋势去分析
八字的意义就少了很多
也就是沦落到了江湖,混口饭吃了。
关于个人的问题
实际上就是内部的问题
在八字里面
年月就是主外的
日时就是主内的
李虚中对于个人的看法,就一条
日时乖违,岂有久荣之理
如果日和时干不能调和
这人断无久荣的道理
还是极其简单的
实际上就是悖离了
那关于人的成就呢?
李虚中认为:主本保和,未有贫贱之人
抛开时辰和月支
只要年和日能够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这相互为用,就极其重要
并不是日干用了年就可以
而是要相互之间依存度很高
就如同公司与个人,相互成就一样
这样的格局,才能撑起人生的帆船
是不可能有贫贱的
不过,现代搞命理的人,都只是以日元来看
如果年干年支是用神
就判断可以为我所用
很多时候,小偷也是这样算的
哪个公司好偷
结果也偷到了手了
但显然并不能持久
其实,如果更简单的方法
命学也可以倒指
什么是倒指呢?
就是先看条件
条件和环境先说了,再看人能不能适应
当然就是月支和时辰先说了
比如六月的早上
腊月的晚上等等
然后再叽哩呱啦的,有什么有什么
这就是倒指法
看这些行为与造作,能不能与这个时间段匹配
能匹配不会差到哪里去
不能匹配就看余下的字,有没有药
病药论就能用上了
如果有药能治病,则命也不会差
有病没药
不合时适
命就不太好说了
万一遇上这样的命例怎么办呢?
多奉承就是了
看看大运啥的
捡好的说
不会错
倒指法,因为同时看了月支和时支这二个辅助要素
再看的日元或者其他天干
与子平法的某日生某月
明显的更有利于分析
子平法之所以说某日生于某月,然后就开始叽叽呱呱的
主要还是那个年代,真的没有钟表
又不象李虚中面临的都是上层人士
所以,只能以某日生于某月,作为开头
但是,二月和三月,有什么差异呢?
显然,还是有问题
按季来论的话
就太过粗糙了
比如春天的早上
万一是正月初一天寒地冻呢
三月二十几春暖花开呢
差别太大了
按月论,又太过繁杂
有些相邻的二个月,气候看起来都差不多
于是,就有了主气
也就是用六气,将一年划分为六个时间段
1月和2月,也就是寅月和卯月,这是一之气
直接叫一气就行了
3月和4月,也就是辰月和巳月
这是二之气,直接叫二气也行
5月6月,也就是午月和未月,这是三之气
叫三气就行了
7月8月,也就是申月和酉月
四之气,简称四气
9月和10月,也就是戌月和亥月,这是五之气,简称五气
11月和12月,也就子月和丑月,又名冬月和腊月
这就是六之气,简称六气
这样的划分,简洁明了
实用
但就是有一个问题
一个月有二个节气,究竟怎么算哪个月的起点呢?
有人主张按农历月就行了
有人主张按入月的第一个节气来论
也就是阳历每个月的6号至8号开始计算
但运气学说,太过古老
他选择了一个不太好懂的起点
那就是以中气来计算
相当于阳历每个月的23号至25号
本来,每个月有二个节气
第一个是地节
第二个是中气
或者叫天气
就如同竹节和竹节间一样
起于哪儿,无所谓
不外乎就是看法问题
但按照中气来计算
则一之气的起点,就是大寒
而不是立春了
我们应该以哪个为准呢?
没关系,北方的人找你算,可以用立春
南方的人找你算,可以用大寒
不外乎就是温度开始的地方而已
就是澳大利亚的人找你算,你从六月开始算,都没有问题
要学会随境取象
但在讲解运气学说的时候,我们采取以月来论的方法
也就是1月和2月属于一气
这样更方便理解
农历月
或者你们八字里面排出来的月份
都是可以的
然后,并不是所有的术数,都象我一样,全靠忽悠
错几天都没有关系
对月气温影响不大
看月的人,要不拘于小节,不要在乎一天二天几天的差异
看日的人,也要在乎那几分钟,一二个小时的差距
没必要如此精确
毕竟看的上气象和物候
是要由气及物的
但古法讲究严谨
严谨的只是学问,只是文化
而不是自然
在古法里面,大六壬,完整的保留了运气学说,以中气为换将的方法
运气学说,分散于各种术数,医理之中,确属不易
所谓中气换将
就是在每个月的中气的时候,算作月将的开始
那什么是月将呢?
简单的说,其实就是六合了
寅与亥合,则寅月就是亥将
子与丑合
寅与亥合
卯与戌合
辰与酉合
巳与申合
午与未合
古人认为,这是日月合朔
阴和阳的配合
看起来很象
朔就是初一的意思
但和实际的天文
可能没有关系
估妄说之,估妄听之的事情
可以肯定的时,这确实是一个阳干和一个阴干的配合
实际上,就是阳遁过程中的字,与阴遁过程中的字
形成同等势力
就能相互平衡了
比如阳遁,冬至一阳生
这就有点复杂
复杂的地方在于
阳遁和阴遁的始点不一样
看个图
我们假设只有六个局
按运气来说
阳遁始于子,阴遁始于午
那子就是阳一
丑就是阳二
寅就是阳三
卯就是阳四
辰就是阳五
巳就是阳六
阳就没了
阴遁呢
反过来就行了
午是阴一
未是阴二
申是阴三
酉是阴四
戌是阴五
亥就是阴六
这是以冬至为准分的
如果以大寒作为始点
则需要向前移行一位
也就是阳遁始于丑
阴遁始于未
这种算法,谓之地始
反正是三大古历之一
按大寒的算法
则丑这个阳一,与子这个阴六就相合了
重不重要呢?
不重要
主要就是一个关系而已
我们根本不需要知道他们算的
我们只要知道,这是做人的就行了
子与丑合,午与未合,这是湿和热合在一起
子午是少阴君火
丑未是太阴湿土
因此是湿热之合
这样你们经过上一期运气学说学习的人,就能理解了
这是人体内部的环境
组成坤的主要条件
生物对体内的要求,就是湿热
不断的生长向上
如果非得钻牛角尖
硬是要问,这子丑之合,与午未之合的区别
那解释也比较麻烦
但有一个现象
子丑就如同身体里面的肝肾
是在下部的
而午未就是身体里面的心肺
是在上部的
还得扯到天枢,也就是天地分开的地方
大概就是人体有二套系统
一套在上,一套在下
都有六气
这样理解就不会错了
子丑之合,午未之合是合在内脏,合成了坤
是相邻之和
相合的二支,在十二地支上面就是邻居
这就是流水线的工厂
大家在一起好制造
再看卯戌之合与辰酉之合
卯戌之合就是合成了腰与下肢
辰酉之合就是合成了胸与上肢
卯酉是燥
辰戌是寒
这是凉燥的外环境
也就是我们讲内外有别的时候,对外环境的基本要求
只有他们配合在一起
才能形成乾坤
这有了内,有了外
沟通内外的就是寅申巳亥了
寅与亥合成血
巳与申合成气
气血周流不息,分布四隅,就沟通了内外上下,天地乾坤
一个物,在气象的变化中,就创造出来了。
巳亥是风
寅申是火
这是风火之轮
就开始游行世界
他们能不能成为一个器呢?
有象不一定有器
但至少,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气象上开始有了成为物的可能
那大六壬就是这样算月将的吗?
当然不全是
大六壬的流派比较多
还有其他的方法计算月将
我们只是选择了一个合符运气学说的算法而已
至于大六壬还有哪些取月将的方法,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