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始今天的内容更新
本期内容第四讲
我们继续看数脉
遇上数脉,也就是脉率变快
究竟有没有问题?是什么问题?
这并不好判断
为什么迟脉很轻易的知道是少气
而数脉就这么难呢?
原因就在于,如果迟脉是少气,供应不足
那数脉就应该是供应充足
保证供应
或者需求增多
显然,这完全有可能是正常的生长,生理现象
也有无数种可能
缺钱,知道是办不了事
但钱给的多
用了什么
这怎么判断?
所以,数脉就显得非常复杂
从西医来说
窦房结是心率的指挥部
正常的窦房结的频率,就是心率的频率
这是正常状态下
但这个频率受到很多影响
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呼吸同步
如果出现的是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这就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呼吸快,脉率快
比如剧烈运动之后
大口的喘气和快速的脉搏
就是正常的
随呼吸而变化
这并不需要担心,也不用治疗
很多人,体质差了
去检查一下
医生就给写上一个窦性心律不齐
病人一看,哦,我快不行了
心律不齐了
怎么解释,病人也不听了
他们被吓坏了
病人的恐慌,会吓死自己
然而,这真的只是生理现象
跑步,饮酒,重体力,恋爱,等等
都能见到
好在现在的医生,也开始更改了
很多医院,不再象以前一样写窦性心律不齐
而一律改成了:窦性心律
病人的钱,那太好骗了
写什么名词很重要
如果医院想赚钱,就写窦性心律不齐
病人都会卖点通心活络的中成药之类
吃了不死也不坏
大量的钱就收入囊中了
如果写的是窦性心律
就相对来说,还有点良心
不在这个项目上恐吓无知的患者
如果与呼吸不匹配的心律过速
就是真正的病理性数脉了
高热,贫血,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
心肌病等等
都能造成这样的现象
猜病是肯定猜不到的
猜症状行不行呢?
也不行
可能是脓疮,感染,心悸,胸痛,头昏等等
都有可能
一个增加供应,如同高速上车子增多一样
能判断什么病?
因此,面对数脉,务必要仔细的问诊
万一出现心动过速,也就是剧烈的数脉
不用害怕
让病人咳嗽几下
深呼吸几分钟
或者刺激咽喉,使之呕吐
压迫单侧眼球十分钟左右
都能迅速的缓解心动过速
也就是让数脉变缓
总之
数脉是非常复杂的
凡是人体要大干快上,打大仗,大搞基建
大投资,拉动内需
鼓励消费
增加出口
都会出现数脉
如同风云变化的政策一样
内经罗列了三种严重的情况
认为必死
一种就是太快了
每次呼吸达到8次以上
换算成心率,就是每分钟200次左右
这极其危险
另一种是脉搏低于呼吸了
呼吸几次,脉搏还只跳动一下
第三种情况,就是时快时慢,变化莫测
这三种情况,内经都用了必死的概念
在旧社会,当然救过来的机会不大
但现代高速发展的医疗技术
还是可以救治的
努力治疗就行了
正是因为脉象受到影响的因素这样多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里面,对于诊法就有了要求
认为:诊法常以平旦
阴气未动,阳气未散
饮食未进,经脉未盛
络脉调匀,气血未乱
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这就是要求诊脉的时候,最好是早上
因为脉搏受到干扰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在早上的时候
人的身体由睡觉的静止状态,还没有过多的活动
还保存着脉率的平和稳定
人的精神气血,也还没有胡思乱想,没有七动八动的打乱规律
还没有开始为日常锁事分散精力
同时还没有吃饮食
脉象没有受到饮食的干预
经脉示扰乱,体表的络脉还匀静
气血暂时还有规律
才能诊断出异常
作为医生的参考
实际上,这也说明了脉象受到思维,饮食,睡眠质量,运动等等各种生理现象的左右和影响
那凭脉诊病,显然就根本行不通
因此,只可能是放在四诊之末
作为一个参考而已
永远不可能有什么神话产生
如果有,必然是遇上了诈术
作为扁鹊的后人们,无数的医生一直在神化切脉
妄顾事实
早期脉诊的神化
主要是病人确实不懂这个套路
在病人的添油加醋下,就显得非常神奇了
但凡临床上看过几年疾病的医生就知道
有时候遇上一个信徒
自己很巧的把他的病治好了
这粉丝就会神化医生
说医生只切了一下脉,就看好了自己的病
古往今来,粉丝都是有脑的不多,无脑的很多
他们才不会管什么求真求实,科学研究
而医生在这种情况下,都会置于一笑
由他们去传播
人在传播过程的中
必然会越来越神化主角
这是传播学的必然性
而且,人们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即然已经信了
就会使之尽可能的完美
尽可能的让别人也信
这些主观因素,就使故事更加神奇
其中之一,就是华佗在民间的诊脉故事
相传
古代神医华佗的诊脉技主,神乎其神
扁鹊是脉诊的第一代教主,教会了医生使用诈术骗取病人的信任
用的办法就是只切手上的脉
而华佗无疑就是脉诊上的第二个传奇
中兴之主
主要成就,就是三关里面分布脏腑
用来判断部位了
有一个酒客,听说华佗诊脉能断人生死
心中很是不服气
便要去试一试
这时候华佗刚好来到门外
酒客就第一个冲出去
没想到酒喝得太多,饭吃得太饱
一步没有跨过门槛
头重脚轻
给摔了一跤
他爬起来,一看,没事
就继续找到华佗
见到华佗之后
要华佗诊断自己什么时候死亡
华佗把脉一切
大吃一惊
说道
你马上回家准备后事吧。明天你就会死了。
众人都不相信
一个大活人呢
怎么说死就死呢
华佗就解释道
这是非死不可的,因为他的肠子断掉了
酒客就问:什么时候断的呢
华佗说
从脉象看,刚断一会儿
果然,第二天的时候,这个酒客就死了
就问神不神?
就问服不服?
但稍微思考一下
就知道这假得不能再假了
都是吹捧无底线
人的肠子柔性非常大
不可能在摔一跤的情况下就断掉
就一个猪肠子,你在地上用力摔几次,看能不能摔断?
对着腹部暴击,也很难击断肠子
那会不会是吃饱喝足了,肠穿孔呢?
或者脾脏破裂呢?
这都是急腹症
如果要保证在48小时内死亡
则肠穿孔,必然要造成感染,昏迷,高烧等症状
才有可能二至三天死亡
那有如此清醒,没什么感觉的肠穿孔呢
其实,这一故事的原理
就在于古人医疗知识的缺乏
古人在吃了不干净的食物之后,腹部剧痛
不知道这是痉挛性痛疼
也不解剖
就猜这是肠子断掉了
比如中毒了,腹部剧痛
如果死了,就归因为肠子断了
最著名的就是药物,断肠草
断肠草肯定不是吃了肠子真的断了
只是古人不懂医理的,根据剧烈腹痛的症状而想象的内部现象
于是,这一说法,流传甚广
什么肝肠寸断啊
极其夸张之能
在这样的错误知见下
也就是独撰出来切脉切出了肠子断了的故事
成为伪科学的分支
可以说,如果到民间走一走
人们对于自己信仰的医生,都有一些神化色彩
一个医生,总会有几个神化他的粉丝
无论他再昏庸
毕竟,很多疾病都是自愈的
只要在医生手里吃过药,病又刚好好了
病人就会神化,并且添油加醋的神化医生
所以,民间一直流传这些东西
例子非常之多
但一较真,就发现全是没用的
史书对于这类事情,一般是不谈的
还是比较严格
也认识到切脉并不靠谱
哪怕医疗界一直神化切脉
史书上也极少记载这些忽悠大师
然后,尽管这样
郭玉的诊脉传奇
还是被《后汉书》所收录
成为中医界少见的,上了史书的神话
在后汉书.郭玉传
里面
记载
说郭玉这个人,是东汉时期的针灸家
四川广汉人
当初是跟着涪翁,程高等大名医学习
精通脉诊
被后人称为:脉圣
脉圣登场,自然不同凡响
东汉和帝的时候
郭玉就是太医丞
和帝感觉这人的医术太神奇了
就想试一试他
于是,找了个长得特漂亮的太监
和一个宫女
睡在一个被子里面
然后让郭玉来诊脉
郭玉切了脉之后,说道
这左手是阴性脉
右手是阳性脉
脉象有男女之别
形状就好象是性别不同的人
我很怀疑这里面的原因呢。
和帝听了,感到非常惊讶
连声称赞
并记录在史书
这是中医界的骄傲
凭脉象,拿出了男人和女人
而且名留青史
不过,同样经不住分析
这故事也一样不靠谱
通过脉象分别不同的人,这是有可能的
只要脉率不一样,人肯定不一样
一个人,心率出来,传导给脉率
左手和右手的脉率都是心率的传导
必然是相同的
如果两只手的脉率显著不一样,这肯定是不同的人
但要通过脉象区别男女
这是万万做不到的事情
不过,通过手臂等各种其他的状态
稍敏感一些的医生
肯定能判断异常
这根本不需要脉象,可以判断
脉象不过幌子而已
其实,在封建社会
太医并不好当
现代人想当然,认为当一个太医很了不起
但古人并不是如此
皇帝喜怒无常
看病没好,是要杀头的
因此,古代的太医
他们都需要搞好和太监,宫女的关系
靠他们传递消息
但凡为人稍差一点
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只有在得到太监,宫女的帮助下
才有可能不见妇人的面,而诊断病情
开出方药
那时候,后宫生了病,即不能见面,又不能切脉
尤其是娘娘
那根本没法治疗
但不治是死
治不好也是死
就需要这些内部手段了
太医大部分收入
都会进贡给这些皇帝身边的人
因此才能逃命
在这样的情况下
郭玉猜出男女有别
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除了得到暗示外
郭玉也用了常见的医生诱导式语法
诱导式语法就是
就是一个疑问句式
其实给自己留有后路
他只说了两只手脉象不同
好象二个人
好象有男有女
对于听众知道男女的人来说,就会认为这不是疑问句,而是肯定句
因为心中藏有事情呢
进而认为判断准确
对于医生来说,万一里面是同一个人
自己就可以继续忽悠
哦,是因为这病那病的原因,使脉象判若二人
只需要吃啥药,针啥穴就好了
能够不动声色的圆回去
这种技术是非常实用的方法
最终
在脉圣郭玉的医疗保护下
汉和帝活了27岁
寿终正寝
郭玉本人
不知所踪
据说最后死于宫中
古人吹脉看病治病的例子非常之多
但都经不住推理
到了现代
凭脉诊病的神医就更多了
常见的说法,有十大脉神的
二十大脉神的
等等
数不胜数
无有穷尽
但有一点
这些大神,一般不是科班出身
科班出身的,吹不下这个嘴
还有点脸皮在
大多数都是民间的大神
当然,无一例外,这些都是些诈术
用来取得病人信任的手段
为什么说这些东西,是用无之技,惊诧病人,取得病人的惊叹和信任呢?
他们用要用这些技术做什么呢?
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