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悬丝诊脉与太素脉法

我们开始本期内容第七讲

也是脉诊传奇的最后一讲

脉学,本来只是中医的一个辅助手段

然后,在无数愚痴病人和别有用心的伪医生的推动下

走上了不归的造神之路

凭脉辩胎和凭脉辩怀的是男还是女

这都是小儿科的神化

脉学极至的玄化和神化

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

一个就是悬丝诊脉

另一个就是算生死,推吉凶祸福

要说这悬丝诊脉,其实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古代的封建礼制,随着权利的越来越集中,而越来越严格

其中,男女授受不亲的道德枷醉锁,更是锁住了中国二千多年的人们

尤其是皇亲国戚,更加严格

如果这些大户,或者皇亲家里的女眷健康出了问题

那是肯定不能让医生见面的

尤其是大家闺秀

更别说切脉了

然而,中医切脉又影响深远

患者及其家属又有切脉的要求

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

悬丝诊断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

唐太宗的时候

长孙皇后临产,而胎儿久不娩出

太医院里面的御医束手无策

于是,有人就推荐了当时小有名气的民间医生孙思邈进宫

来为娘娘治病

即不能见娘娘,又要给娘娘看病

孙思邈就想出一个办法

用一根三丈长的丝线,掐成同样长的三截

让太监套在娘娘的手腕寸,关,尺部以诊脉

但太监和皇帝不放心孙思邈

就将丝线拴在冬青藤上,结果被孙思邈识破

又将丝线分别栓在铜鼎脚和鹦鹉腿上

孙思邈也切出来了,这些物件

看孙思邈这样神奇

这才把丝线系在娘娘的手腕上

孙思邈诊了脉,开了药方

服药之后,娘娘就顺利的产出胎儿。

应该说,这是孙思邈被他的无脑粉丝黑得最惨的一个故事

看起来,这里面有名有姓,人物清楚

但事实上,稍微一想,就知道这根本不可能

受制于腕骨与筋腱的关系

桡动脉藏在其中,无论腕部如何绑住丝线

也不可能感应到三部的脉搏

只有用手指按下其间,才能感受

因此才叫切脉

显然,这就是新武式下的新骗局,新诈术而已

实际上,这就是老一套方法

一个难产而已

弄个顺产的方子,撞运气就行了

根本不需要切什么脉

想一想,要生娃生不出来,你切脉有什么用啊

实则完全有可能,太监在通报的时候,就已经说明白是难产了

这事根本没有隐藏的必要

就算不是如此,太监没有通报孙思邈

那是临产的时候呢

进进出出,女人生不出娃,是世上最大的痛,叫和皇宫外面的人怕都听到了

进进出出的接生婆,宫女

这要是还看不出来,那真是瞎了

而且,再想一想

这都难产了

二条人命

说不定还是皇太子,关系到大唐王朝的血脉

这样救命的时候

皇帝和太监还有兴致测试孙思邈?

还用冬青藤,铜鼎脚和鹦鹉腿?

几个人玩得高兴

由凭产妇大呼小叫的生不出娃?

这事情搁到全世界,都是不可能的

完全是反人性的

纵然一个人二个人能置人生死不顾

但一个皇宫的人都反了人性

这肯定不可能发生

这时候是非常着急的

狠不得马上就生出来

不可能去测试

到了清代

慈禧太后有一次也患了顽疾

陈御医在即不能目睹其神色,又不敢探问其病情的情况下

隔着帷账

在红绿线上切脉

然后,开了三贴药方

太后服用之后,药到病除

特赐予他"妙手回春"金匾一块

后来,陈御医就拼命的请辞

晚年隐居之后

才透漏当年的内幕

当他得知自己被老佛爷点名要看病的时候

胆都快吓破了

急忙变卖了家产

重金贿赂了太后身的内侍,宫女

在他们的帮助之下,才知道是老佛爷听肉吃多了

食积不会

心中有数之后,找好药物,这才去给老佛爷瞧病

假装牵丝切脉,以安老佛爷的心

在众生的吹捧和神化之下,老佛爷也就相信了

骗过了老佛爷,安心服了消食药

终于药到病除,化险为夷

其实,悬丝诊脉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基本上都是这样夸张出来的故事

然后,却被中医识为传奇

用这些故事来骗学徒,骗患者

让他们惊叹中医之神,神于天外天

然而,实际上,除了无脑子的患者之外

历代皇亲国戚们,自己也不会傻到相信这样的无稽之谈

因此,真正有病了,还是会让医生看病的

历史上,皇帝后宫们,用悬丝诊脉的例子,几乎没有

或者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少数的二三个例子,都是后人添油加醋加上去的

比如孙思邈的故事

完全就是后人,要把孙思邈捧成药圣,而不断神化的创造

然后,中医对此津津乐道

在清代唐笠山写的《吴医汇编》里面

更是把中医吹牛的本事,吹到了上帝脸红的地步

说有一个医生,在悬 丝诊脉之后

告诉主人,这脉有孕了

主人大怒

说,你这是毁坏我家小姐的名节,应该治罪

这医生非常肯定的说,这脉就是孕脉,我愿意用项上人头担保。

于是,一群人在主人的带领之下,进入闺房

只见这丝线,竟然是系在桌子腿上的

这下子,尴尬了

主人问道: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这医生叫人取一把刀来

拿起刀,劈开桌子的脚

只见里面有只虫子正在动

告诉主人说:这是木头怀孕了呢。

木之孕的故事,从此成为中医经典的故事之一

其实我不太明白,中医究竟是要自己黑自己,还是自己吹自己吹得忘乎所以了

这故事荒谬的程度,已经傻子都不会相信了

死木里面有虫子,也不叫木怀孕

纵然木头里面有虫,线系在木头上,也不可能感知

眼瞧着,这悬丝诊脉的牛皮吹不下去了

后世中医统一的说法,就变成了:你没见过,不表示是假的啊。

我不会,不表示没有人回啊。

这两句话的是很多玄学崇拜者的常用句

其中的逻辑错误,就不说了

无数次的都批抨过这样的思想

真要证明悬丝诊脉的成立,是要摆事实,讲道理,现场表演

科学是可重复的

而不是编故事

早在悬丝诊脉的牛皮还没有破的时候

在宋代

脉学的另一个分支就出现了

这就是太素脉法

如果悬丝诊脉只是单纯的吹牛皮贴金

那这太素脉法,就有点问题了

毕竟现在市场上,经常会看到有人吹说自己会太素脉法

什么杨氏太素,张氏太素,李氏太素之类的

广而告之的收徒

迷倒一群信徒,天天吹捧这太素脉法能断人生死吉凶福祸

太素,张太素

是一个人

早在他之前

广为流传一个故事

说的是宋朝相国寺里面有一个和尚叫智缘

能医能卜

可以切脉断人命运

而智缘好巧不巧的,和王安石是非常好的朋友

王安石在熙宁三年的时候,有一篇短文

《与妙应大师说》

说妙应大师智缘,诊父之脉,而知子之祸福

翰林王承旨疑其古之未有

智缘就怼这个王承旨说

当初秦国的医和诊断晋侯的脉,就知道他的良臣要死了

良臣的死,都应在国君的脉象中

那看父亲的脉而知道孩子的事情,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王承旨就不做声了

后来传言,这智缘曾经诊王安石的脉

告诉王安石,你的儿子王雾第二年,肯定会中进士

到了第二年,王雾中了进士,王安石惊得下巴都快掉了

然而,这其实都是伪造的

瞎编的

硬是要求真求实的话,后人还真考证了

王雾真正中进士的时候,是治平四年

而这之前的一年,王安石一直闲居在江宁

智缘和尚这时候其实是在京城开封府

因为懂点医术

所以跟着仁宗和英宗皇帝

和王安石不可能有任何的交葛

然后,故事不靠谱

说法不靠谱

但凭什么这些人,凭着切脉,就非得这样说呢

这其实是走错了的一条路

早期运气学说没落之后

被中国古人用于算命

推人吉凶

而推吉凶的方法

尤为重要的,就是王相休囚死

简单的说,就是当今者王

王生者相

生王者休

王克者死

克王者囚

这本来是命学里面的常识

被中医照搬到脉相上面

就传出来这些怪诞

实际上,运气学说在脉象中,王相休囚死,仅仅是取舍疾病的关键

而不是用来算命的

到了王叔和写脉经的时候

就走了样

记录了王相休囚死

但不是用来诊病

而是用来看出身

假令得王脉,当于县官家得之

假今得相脉,当于嫁娶家得之或相庆贺家得之

假令得胎脉,当于产乳家得之

假令得囚得,当于囚徒家得之

假令得休脉,其人素有宿病,不治自愈

假令得死脉,当于死丧家感伤得之

王叔和说这一段话的原因,本来是说,这些环境,造成了这些特异性的脉象

不同的环境里面,人因为情之所系,所以脉也受到影响

但并不是这些脉,就一定出自这些环境

但这一下,是捅了神仙窝

给后人造神创造了无数的理想空间

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

到了明代的时候

青城山,出了一个叫张太素的人

终于标志着神化的完全完成

张太素写的书名,就叫太素脉法

或者太素脉秘诀

其主体思想,是将脉学与紫微斗数和李虚中命书接合起来

用来看十二宫,尤其是迁移宫

以及一些其他的方方面面

来判断吉凶

这已经彻底走向了神棍

那他怎么做的呢?

首先,分为十异四常

十异,就是五阳脉,五阴脉

四常就是四种正常人的脉象

我们先看这四常脉

分别叫:轻,清,重,浊

是不是很熟悉的配方?

对,这就是李虚中命书的主旨思想

然而,太素认为

轻清者,阳也,重浊者,阴也

阳气上为天,天为尊

阴气下为地,地为卑

因此,这叫四营脉

营者,处境也。

从而认为,轻清的脉象,是富贵的

而重浊的脉象,是贫贱的

那什么是轻清重浊呢?

轻者,如指摸玉,纯粹温润,识性明敏,禄位权贵

清者,平清而浮,状如轻羽,不沉不濡,隐隐常动

重者,缓而粗,以手按之,其脉景,脉浊气亦浊也。

浊者,中浊而沉如紧,索隐重浊,穴在究其本原。

看了白看

好象还是不明白什么是清轻重浊

其实,这就是简单的经验总结

富贵人家,体质较弱吧,平时力气活干得少

因此,脉象大多虚浮而软

这就是清轻向上的感觉

而贫贱人家呢,则经常搬砖

皮粗肉厚

其脉象也沉,有力而迟

迟是因为长期劳动,得到了锻炼的原因

有力是身壮的表现

说到底,轻清与重浊之分

就是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之分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就重浊有力

而头脑想得多,劳心的人,则轻清向上,甚至思虑伤神,脉数阴虚。

这靠不靠谱呢?

其实根本不靠谱

脉象的影响因素非常多

根本不可能凭脉象判断富贵贫贱

尤为重要的是,富贵贫贱,其实写在脸上,穿在身上

根本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事情

一个人的格局高低,言辞举止

完全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成就

这根本不需要什么脉学

因此,太素脉法的中心,四营脉,其实就是一个永远不可能成功的假象

当然,吹的时候,要吹下指如神,万无一失

而五阳脉

不外乎就是浮脉为心气不足

滑脉为肝气不足

实脉为脾气不足

弦脉为肺气不足

洪脉为肾气不足

五阴脉

微脉为神不足

沉脉为气不足

缓脉为精不足

涩脉为魂不足

伏脉为迫不足

这是将十大脉象,都归因于人的不足

这是太素脉法里面最可取的地方

告诉别人,你还可以做些什么

来弥补不足

比如魂不足,你得定下心来,安心学习,这事就成了。

其实,这也古典命理里面,经常用来劝导人们改善自我,提升自我,升华自我的方法

命学也罢,脉学也罢,劝人为善的心,总是始终如一

只因为众生坚固执著,从不反思自己的不足与过错

而需要这些大神们的点化,才能弃恶向善,修正自己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让世人变得有希望

更让世人懂得三省吾身

至此,脉诊传奇的全部内容就讲完了

谢谢大家


  • 第六讲:脉诊辩胎及男女神话的破灭
  • 没有了!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