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矣!

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说道

如果一个人学习是天天增长的,受益的

那么他的思想,必然是越来越简单的,越来越幸福,宁静,安祥的。

如果学习让他胡思乱想,欲望更多,则必然不是学道

只不过妄上加妄罢了

只有头脑里面想的越来越少,放得越来越空

最终达到清净无为的思想状态

这就是学道成功了

在这种思想无为的状态下,你就可以做天下任何的事情了

再卑微的工作,你不觉得下贱,内心能平和随缘

再高贵的达官显贵,你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内心只是安静的做事

宠辱都不惊心

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

可见,能够行天下而没有烦恼,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很好

正是因为自己内心的宁静清净轻松无为

如同开车,你时时想着如何刹车,如何加油,其实还不会开车

心中无车,自然随性

车反而开得更好了

轻松无为的开车,才是真的会开车

紧张,是因为道不精而术不达

显然,如果你的内心,还对某些事情感觉到紧张,感觉到害怕,心中还装着一些放不下的事情

你的人生,也不会真的幸福,更不可能取天下事

天下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

庸人,就是列子讲的气人

固执不化的人

庸,就是顽固不化,非得让天下事情顺自己心意的我执份子。

明白了列子所说的道,是自己反观内心作出的改变


  • 道德经第七十章
  • 道德经第十一章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