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经典黄庭经第十一讲 无所不在感觉器官中的王者

我们开始今天的内容更新

本期内容第四讲

印堂,命宫,上丹田都是对两眉之间位置的描述

之所以把这位置叫做上丹田

就是认为这地方,是神灵交接的地方

是炼神之所

这位置即是面部属火的位置

又是督脉灵气所过之所

更是两眉灵根异化的点位

然而

这三种称谓,其实是有层次的

上丹田并不是指表面上的印堂位置

而是透过额骨,里面脑的位置

这有一个深度的问题

在冥想存思中,常用来表达脑海里面的状态

因此才说是神之所居

或者说,干脆想到这是大脑的一部分

脑室之中

这是正确的

一般来说

除非宗教有特别的交待

否则,存想上丹田,都是指的印堂里面的脑子

961066be2738f31797764b7c486dc91.png

看现代科学对大脑的结构图

就知道大脑的前额叶,是真的主管精神功能的区域

我们无从知道古人是如何这一事实的

但他们千真万确的指出

精神功能的主管区,就在印堂里面的大脑部分

即上丹田

至于印堂,其实只是浅表的位置

针刺的时候,也只需要浅浅的斜刺就行了

里面就是骨头

能刺到哪儿去呢

命宫却又是指额骨了

界于二者之间的层次

需要额骨饱满

这些细微的差别

是需要知道的

灵在外面

神在里面

命在中间

灵左右了生物的情绪

甚至由此决定了人的一生

很多人总是认为情绪没什么大不了的

怀疑情绪左右一生的可能性

但是,只需要仔细想一想

真正左右人一生命运的,不是别的事物

就是人们的兴趣爱好

要改变一个人,只需要改变一个人的兴趣爱好

要断送一个人,只需要让一个人染上一种嗜好

兴趣爱好的产生

不就是源自心中对好和坏的识知和判断么?

一旦认为某件事对自己有益有利,在善恶是非观中,将之判断为是和善,就成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没有人去做自认为错的事情

他们只是从自认为对的事情中,去寻找自认为的快乐,形成自己的兴趣而已

而这种认识和判断,显然和情绪习习相关

实际上,就是情绪左右的

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有善有恶意之动

当有好坏的时候,你认为做个某个事对自己最有用的时候

这就是意识动了

被左右了意识

为善去恶是良知

人们就是去做自认为善的事情

无论是杀人,放火,打牌,赌博等等

无一例外,其实都是他们的人生观出了问题

把这类事件看成了自己为善去恶的良知

这就是他们心中以为的良知

几乎所有的骗子,都是情感大师

能调动人们的情绪

勾起人们的好奇心

引起人们的兴趣

并最终让人们在趣向上轮回

人最终去了哪儿?

不就是最终去了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么?

有些宗教里面就开玩笑说

人在投胎的时候,抬眼一看,都是了不得的地方

高大门楣

热闹非凡

于是,人们拼命的往里面挤

等真进去了,才发现掉进了地狱

相反,那天堂的门口,简朴无奇

稀疏平常

人们不屑一顾

然而,真的走进去了,越走越香

兴趣爱好,深深的改造着人们的心灵,身体和一生的走向

不仅仅前几十亿年如此

这现象实际上一直继续着

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现在,你爱好女人,就可以马上去泰国

就能变性为女人了

各种装饰,各种诱惑

无所不在

完全改造着人生和这个世界

然而,情绪毕竟是情绪

眉毛也毕竟是眉毛

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世界感觉器官

真正的世界感觉器官,或者说感受器,那只能算耳目口鼻身

因此,严格来说,眉毛算五官之一,只是一个湊数的

感觉器官,本身就是先锋官的意思

要发挥先知先觉的功能

是有情众生为了提前量而进出来的特异构造

眉毛只是为了美观装饰和表达心情,是无法承载感觉器官这个功能的

在真正的感觉器官中

最为牛逼的,最当之无愧的老大,第一位的感觉器官

则非嗅觉莫属

也说是六根里面的鼻识界

这在很多的意料之外

对于很多人来说,认为重要的感受器官时

一般会选择眼睛

或者耳朵

怎么着也不会想到嗅觉

也想不出来嗅觉重要在哪儿

然而,真实的情况,总是那么打人的脸

在脑的演化史中

最初只是简单的运动节点的综合

就是一个信息交换的地方,称名为脑

用来收集信息,然后再统一运动

这样的脑子,当然是相当的小

甚至于有时候,都不知道这就是脑子

而且,那个时候,脑子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

不就是一个脑子吗?

有什么用?

没了?

大不了重新长一个呗

就象小孩子的玩具一样

比如栉水母

脑子要是坏了,没了

只需要四天时间

他们就能再长一个新的脑子

多大个事啊

然而,到了动物有了尾巴这一运动大杀器的时候

运动的速度加快,可以自由掌握方向了

这时候,极快的速度,迫切需要让动物们知道前方是什么,有什么

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去运动

而不再随波飘荡

这种主动性显然是和提前量分不开的

这时候,动物一般就在前方开了小孔

形成鼻子

鼻子极为靠前

尤其是到了兽类的时候

我们现在能看到,很多动物的鼻子都在最前方

f17f6376e0fdaba8a37e4873bb93bbe.png

377e4a64174413932a7d5ae96fc7fb5.png

包括人

6fc48e31a3b46851eb2a72dcf771651.png

这样的构造

让鼻子进水楼台先得月

就突然开始发达起来

为了更方便处理嗅觉的信息

脑开始往前延伸

长出二个小突起

86fd1a259f2f17d09e01d95135eb5ec.png

形成嗅球

然而,正是这二个小不点的嗅球

不断的扩大再扩大

当演化到人脑的时候

已经变得不可思议起来

人的整个大脑部分带着一部分脑干

都是这二个嗅球发展而来的

cf542c1b99f64c726c11d895646f601.png

b1df36bf58ab16ee700ff4b0ded0515.png

所以说,谁要说嗅觉不重要,这都是不长脑子的人

要知道,我们古人用的反身代词,自己的自

就是鼻子的象形字

只有鼻子,才能代替自己

我们平时所说的我,哪个不是大脑里面的人识?

整个大脑都是嗅球发展来的,你说他能代替不?

为什么嗅觉就么牛逼,竟然进化为了人们的大脑呢?

嗅觉的本质,就是一种化学感受器

是将水中或者空气中的化学分子进行感受感知

然而,要鉴别出来这些化学分子,究竟是什么物种散发出来的

从而预判周边的形势

引导自己的行动方向

如果发现是危险敌人的气味,就要反方向的逃离

如果发现是有益的同类或者食物

则就要向他靠拢

要完成这个功能,只能记下所有的化学分子

理论上

任何有情生物,都是需要热量的

而热量能让分子分离出去

离卦就是这么来的

也就是说

任何有情生物,其实都是有气味的

这是不可避免的

由此,在水中,空气中,总是漂荡着数不清的化学分子

按这种理论,只要嗅觉足够灵敏

就能足够感知周边的一切了

甚至依靠嗅觉,形成清晰的图像

也是完全可能的

在早期单细胞生物的时候

这些极小的单细胞生物,主要食物就是一些分子构造所东西

他们过滤空气或者水中的这些分子

有些小生灵就已经吃饱喝足了

这种现象,称为香食

闻着香,一顿就吃完了

随着复杂生命的出现

人们需要更多的能量

这些分子已经不能够供应了

才有段食

分段而食

以别的生物为食

显然,嗅觉在原始的时候,就极为重要

但是

前题条件就是要记下所有分子

哪些分子是哪类动物发出来的

这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只能依靠经验和记忆

在经历之后,记住这是某个物体的气味,形成联系

就行了

这就如同狗狗经过训练

认知了毒品的气味

然后就能帮助警察叔叔寻找罪犯的毒品一样

就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

记忆就成了最初嗅觉的副产品

没办法的事

为了生存

不得不内卷成这个样子

如果谁觉得记下数以万计的化学分子气味是件简单的事情

那肯定是天才

对于普通生物来说,这就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

在这样的记忆要求下

嗅球才不断的快速膨大

并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大脑构造

可以这样说

如果不是嗅觉对于化学分子记忆的需要

生物是根本不需要记忆的

我们记不清楚昨天做了什么,这完全不影响今天的生活

我们记不清童年的光阴

也不影响当下的行为

记忆,只针对那些有害于自己或者有益于自己的事情

说到底,就是与自己利益非常相关的事件

人才会记忆他

心不在焉,你读一万遍也记不住什么

甚至一转头就忘记了

这才是记忆的本质

他仅仅是嗅觉的副产品之一

相反,如果没有记忆,那不就是无我了?

虽然还活着,但往往行事颠倒

有了记忆,反而总是感觉有一个我存在

谁要说没有我

就可以说一说以前的经历

提醒一下,我曾经活过

嗅球的第一伴生功能记忆,开启了大脑的新纪元

也成为了意识层面我的主体部分

有些较真的人,可能会问,那植物有记忆吗?

作为有情众生的植物

其实也是有记忆的

这原因也很简单

他们能接受空气中的化学分子

其实也是有嗅觉的

嗅觉是一种原始根本觉

只要能接受化学分子

也就存在了

他并不一定要专业化分工为鼻子才存在

实际上

五官都不一定要有专用构造

可以用脚去听

用脚赏味道

比如一些蝴蝶,就能用脚去尝味道的酸甜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不就是长点接受化学分子的细胞或组织吗?

哪儿长不是长呢

动物只是将这一功能极度专业化了

而我们要研究的就是人的修行

当然也就认为鼻子就是嗅觉之祖了

其实祖先还有祖先,无有穷尽

随着嗅觉对化学分子的鉴别越来越多

记忆的事物也越来越多

生物已经可以提前感知到周边的其他生物了

能够判断这些生物,究竟是吃我们的敌人,还是我们的同类或食物

如果是敌人,就会感觉到恐惧,厌恶

如果是食物,则就会产生高兴,喜欢

情绪就诞生了

情绪是嗅觉的第二大副产品

情绪和记忆,都和嗅觉是无法绝对分开的

情绪是源于人们最初对于周边生物的善恶判断

情绪也是迫使自己尽快采取行动的开端

他创造了强迫运动

指挥了人生的进程

人只要被情绪左右

实际上就是嗅察到周边的气氛不对

就会永远象牛套上了牛鼻圈一样

再也无法解脱

最终,在大脑的不断演化中

情绪和记忆,都发展出了专用区域

当然,这仅仅是指兽族

也就是人的同类而言

龙族之类的,是不存在大脑专区的

尽管情绪和记忆在人的脑子里面,已经形成了专区

然而,他们并没有完全摆脱嗅觉

和嗅觉拥有极强的联系性

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

我们总是能记住那些先久远的味道

你可能记不清楚你的高中同学,甚至大学同学

但你肯定忘记不了儿时奶奶或者妈妈做过的菜

那种儿时家乡的味道,影响着人一生的记忆

嗅觉能增强记忆

能左右人们的情绪

人们利用这一特点

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香味产业

充满在我们这个世界

有意无意的诱导着芸芸众生

中西方,对于这个问题

采取了不同的人生处事方法

对于西方人来说

当然也包括很多现代化的年青人

总是习惯于送花给别人

有没有想过,送花其实是很有意义的?

美妙的鲜花,散发出来的气味

能让人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对方

并且产生了愉悦的情感

然而,对于中国人来说

这一点不实用

很多中国人并不明白送花的原理所在

但是

他们有自己的处世之道

中国人就是请客吃饭

这得益于丰富的中国饮食文化

饮食的芳香

完全左右了人们的情绪和记忆

能让人更愉快的聊天

更容易接受别人的观点

如果实在不行

中国人会怎么办?

对,喝酒

尤其是挥发性的白酒

这都是利用了嗅觉伴生情绪和记忆的功能

让人们记住自己,记住事件,产生情绪的冲动

显然,中国人的方法,远远高于西方的送花

左右嗅觉更加彻底

而方法无有穷尽

一道菜不行,再上一道菜

加上各种香料

烹饪

热气腾腾

谁能在这种场合不迷糊?

西方其实是快餐吃多了,所以才送花

真要按西方文化,那还不如去喝一杯咖啡

在一个宁静芳香的气味面前,享受一个愉快的下午

凡此种种,都是嗅觉左右人生

作为感觉之王,嗅觉无所不在

这也开始被宗教和中医认知

他们也积极的探索嗅觉的发展之道

那宗教和中医又是如何左右嗅觉的呢?

我们明天再见


  • 旷世经典黄庭经第十讲 眉毛保寿官的来龙去脉
  • 旷世经典黄庭经第十二讲 嗅觉的秘书王者归来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