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始本期内容第五讲
嗅觉感知的化学分子
组成了这个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
对于有我的众生来说
其实都是由这些基本的分子构建起来的组合体
至于他们之前的无机世界
不在考虑之列
显然,象黄庭经,易经这些经典,其实都是建立在有我论基础之上的
这些化学分子,就已经是生命的底色了
不是不能再分解,而是对于有我类众生,也就是那些有主动思想的生物来说,没必要再往前分解了
吃下食物,只需要到这个层面就吸收了
你的变成我的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气氛的重要性
气氛气氛
就是空气中的分子成份
我们常说,嗅到紧张的空气
其实就是感受到了威胁
本质上,就是嗅到了敌对分子或者危险对手所散发了来的气味
这当然是动物嗅觉的本能
感觉器官就是主打一个提前量
一个优雅而浪漫,充满香味的环境
总是能安抚人们的情绪
使人静下来
享受美好时光
宗教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焚香,对于宗教场所来说,就显得非常常见
依据香的品种不同
人往往会莫名其妙的就感觉到了宁静,安祥
神给迷糊了
甚至由此开启智慧之路
当然,一般来说,宗教场所的香,都是植物类的香味
就是为了让人们获得安静,安祥
这是一种淡淡的清香
但祭祀场合不太一样
一般会是烹饪动物
或者杀动物
用血祭
能让人狂热
迷信其中
各种香的用途各不相同
专业人士,也难以完全鉴别
家里如果没事,点一点香
敬一敬祖先,财神或者菩萨
最受益的,还是自己
这都是香带来的益处
不知不觉,就会受到影响
还能预防老年痴呆
香味和记忆的关系实在太密切了
能勾起原始的记忆
如果孩子记忆力不好
没事
让他在新鲜空气里面去记忆
这些新鲜空气的淡雅气息
会帮助提高记忆
如果条件不具备
也可以在书桌上放点芳香物质
提神醒脑
促进记忆
这些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至于爱人之间,有缘无缘
其实也有气味相关
人类最敏感的,终究是动物类的激素味道
比如麝香
龙涎香
等等
二个人能够和睦共处
其实就是习惯了同类的性的芳香物质
爱人,经常在一起吃饮食
尤其是加热的食物
饮食相近
则气味相投
关系就会越来越好
关系的疏远,其实从分开吃饭就开始了苗头
不愿一起吃饭,这问题就需要注意了
这都是饮食的香味造成的
因为这些香味相同,时间久而久之
甚至就长成了夫妻相
连长相也相近了
说到气,夫妻之间,实际上也是气氛的认可程度
就是称名的缘份
你喜欢什么样的气氛?他喜欢什么样的气氛?
越是相近,越好相处
显然,如果你热恋了
不妨请对方吃一顿饭,观察一下习惯
也许能判断出将来二个人的生活,能不能和睦共处,差异究竟有多大
总之,气味相投,是本质上的相近
对于一个群体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他是整体性形成并且愉快分工的基础
中医当然也发现了香味的秘密
在中医看来
麝香,能够开窍醒神,活血通经
苏合香,能够开窍醒神
安息香也是一样
石菖蒲,能够开窍豁痰,醒神益智
中医把这些香味物质,归属于芳香开窍类药物
不开窍?
没事,盘他
用来治疗神志昏迷之类的疾病
当然也用来提神
甚至增加记忆力
比如用远志,菖蒲为主药的读书丸
就是希望达到这个效果
但实际上,这里面会不会有问题呢?
我们讲的是嗅觉
如果通过鼻子嗅,能达到这个效果,显然是可行的
但如果内服呢?
吃到肚子里面了,还有同样的效果么?
这种事情,可能只有天知道
相同的成份,到了体内,希望勾起原始的记忆
这也应该是有可能的
尽管这样,如果能够象西医一样,配制成雾化吸入剂类的
可能效果会不一样
古代的中医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很多时候,就在家里面烧一些香味的药物
或者佩戴一些香囊
来达到相似的效果
除了这些芳香醒脑的药物外
又有一类芳香化湿药
专门针对那些食少的,乏力的,无精打彩的
便溏的,苔滑腻的
这些情况
比如苍术,藿香,佩兰,砂仁,草果等等
这种情况,还是有头昏,不清醒相关
可见,中医对于芳香类的认知,是非常久远的
而且是正确的
为后世使用这些香味物质,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很多配香的人,都需要从中医的香味药里面去寻找功效和用法
来配制相应作用的香
中国的饮食界,当然也不甘落后
花椒,胡椒,干姜,肉桂等等辛香料,也大行其道
成为调料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
很难想,中国菜,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会是什么样
在中国流行的,还有香烟,美酒
这些香味,也被发现
用来引导人民的趣向
世界贸易中,香料也是很重要的一笔
以前的胡椒就是进口的
乳香,没药这些树脂类香味物质
也早早被引进到中国
总之,嗅觉和香味,对此世界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嗅觉作为最前端的,感觉器官的老大,一度风光无限
他曾经产生了幻觉
如果不是自己的存在,生物会存在么?
嗅觉作为先知先觉的感觉器官,他实际上是和尾巴的进化是分不开有的
感觉器官感觉到周边事物之后,总是要采取行动
这种行动才是最终的目的
嗅觉和尾巴,也就是灵根,就是配套的
有嗅觉的先知先觉,才有了尾巴的灵活运动
同理
如果没有尾巴的灵活运动和速度
嗅觉也没有必要进化
嗅觉的主要方式,就是呼吸
如果想要嗅出某个味道
总是会深呼吸一下
好好的去感受感受
然后再作判断
人的呼吸,就带着天然的嗅觉搜寻功能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突然会理解一个道理
原来呼吸就是运动的先锋官啊
一切运动,都要依靠气息的调整
只要喘不过气来,运动就一定会被迫终止
那安静下来,让自己有意识的去保持平稳的气息
灵敏的嗅觉
那不就是养生之道?
谋定而后动
而非随意的躁动
气息深稳,人的行动也就沉稳
气息肤浅,人的行动也就肤浅
气息微弱,人的生命也就微弱
气息深厚,人的生命也就长寿
百病始于气
气息乱的时候,人们往往不自觉知
等到身体病了,才知道恐慌
显然已经太迟了
这几乎是一切古典养生家,都强调气息重要性的原因所在
尽管说词不一样
但其实原理就在于嗅觉与灵根是配套的
只有在嗅觉气机的指导下
尾巴灵根的行为才有目的
如果长期的深呼吸
人的性格意识,也就慢慢的变缓和了
不再急躁
灵根,开始真的发挥灵气的妙用
鼻子曾经就是整个感觉器官的大梁
独挡一面
能力超强
然而
历史的演化
终归没有停下他的脚步
不幸的,进化出来的器官越来越多
甚至到后来,尾巴也可以变没了
尾巴都没有了,嗅觉还能长久吗?
这当然有点担忧过早
这是因为,在后来的进化中
鼻子有了一个秘书
我们常说气味气味
或者闻一个东西的味道
但气和味究竟什么差异?
这二者,其实很不好区别
他们究竟是同一个东西
还是不同的东西?
还是同一个东西的二面呢?
但对于常人来说,似乎又不是问题
好象气和味能够很明显的区别
味,不就是酸甜苦辣咸么?
但为什么说嗅到气味呢?
味能嗅出来么?
能闻到苦味吗?
不简单,是吧
对于现在的一些高级生物来说
用舌头尝味
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
而且我们能够朗朗上口的说,味道就是酸甜苦辣咸
气说的却是腥,焦,香,腥,腐
这能完全鉴别
但实际上,这真的只是一个自以为的感受
真实的情况是,舌头很年轻
是很晚才出来的新事物
能追溯到的舌头历史,只有区区的3至4亿年
而且舌头的存在,是极为偶然的事情
早期的动物,都是围成一个整体,相当于圈一个地盘
到这里面来的,就是我的了
这就形成了后来的肠胃这些消化器官
在这个围成圈圈的过程中,都会留下一个口,方便进出
这不就是口了?
要什么味觉?
味觉对于生物来说,真的一点都不重要
不仅仅远古的生物,根本没有舌头,不需要知道味道
就是现在很多动物,都是直接吞下去就行了
尝什么味
尤其是早期的滤食性动物
海水带着所有的物质,直接喝进去
然后有用的留下,没用的再扔出去
这要尝味,那日子就没法过了
大家都在这样没有味道,只有嗅觉的日子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本来都相安无事
但是,一场大的变革,却悄然而来
有一类生物
他仅仅改变了自己的腮弓
腮的进化,这算是历史大事件了
靠头部的前面的腮弓,演化出了超级武器
那个时候的核弹级别的构造
下颌
强大的咬合力,从此无坚不催
后面的腮弓,就下岗失业了
在废了好久之后
生物就想,这废着也不是个事
还是得找个事情做吧
就进化成了一个小舌头
做什么用呢?
打杂的
用来堵住口和鼻子之间的孔
这样吃东西的时候,也就能呼吸了
平时就闲着没事
吃东西的时候,就来堵漏洞
然而,更搞笑的是,后来又进化了,口鼻之间的孔,也给闭合了
到了咽部才相通
这下彻底凉了
舌头又失业了
这一次失业对于舌头打击非常大
他即不是985毕业
也不是211毕业
根本找不到工作
再一查,发现自己是灵活就业人员
根本不知道怎么活下去
痛定思痛
他决定走巴结上司之路
曾经他不是和鼻子的关系还可以么
天天给鼻子添屁股的
鼻子吸进气体,容易漏到口腔
他就给堵过
于是,天天找鼻子
又是请客,又是送礼
鼻子的心一软
就让舌头给自己当了秘书
鸟枪突然就换了大炮了
舌头竟然爬上了难以企及的高位
简值比历史上的高俅还牛
那舌头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呢?
他就是分担了鼻子嗅觉功能的一部分
曾经的鼻子,是统管一切化学分子的
无论是水中的化学分子,还是空气中的化学分子
都统统由鼻子说了算
自从舌头给自己当了秘书
鼻子就安心的只管空气中的化学分子了
将水中的化学分子这一部分检查功能,划分舌头主管
相当于海关了
这可是个肥差啊
但也由此可以看到,其实鼻子和舌头,都是对化学物质的监测
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性质面
空气中的化学分子,和热度习习相关
那些香料,越是加热,香味越浓
火,对于空气中的味道至关重要
理论上,气态,液态,固态
这气态的温度就需要高于液态和固态
而舌头作为海关,主导的却是水中溶解的化学分子
这二者,按现代化学来说,就是亲脂性和亲水性的差别
空气中的香料,一般都是挥发油
亲脂性的
油类当然是火热的
亲水性的物质,就溶于水中
不飘浮在空中了
为了从文化上给予区别
中国的先辈们
将舌头尝出来的,称为味
味这个字,就是由口和未组成的形成字
未,就是没有成熟的小麦
也就是正在灌浆期的小麦
显然,他包含了二重含义
第一就是汁液,水液
这也说明了古人认识到,舌头针对的是水溶性的化学物质
还是比较简单的
灌浆的小麦,本身就是汁液
第二个含义
那就是尊贵,贵族的意思
什么,不太好理解吗
为什么未与贵族相关呢?
小麦在早期,就是贵族的饮食
对于平民来说,是不可能食用到的
这是因为小麦的加工非常困难
又加上产量较少
除非是贵族
平民是根本不会去种,也不会去吃
对于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填饱肚子
而小麦取代小米,成为中国人的主粮
那已经是唐代的事情了
是工业发展的象征
舌头尝的味道
也只属于那些顶级略食者
是随着合弓纲和晰形目的轮番称霸,才登上了舞台
只有这些顶级略食者,才配享受滋味
才去选择食材
对于底层动物来说,或者劳苦大众来说
能吃饱,已经是上天恩赐了
哪还能挑剔味道呢
口味,是王者的象征
也是曾经称霸的证明
鼻子是不加选择的滤食性的结构
是开源的
啥气味都能进来
万一特别难闻
还得用手去捂住鼻子
本质上,就是不想关闭鼻腔
真要是想关闭鼻腔,在前面进化一个挡风玻璃不就行了?
这对生物的演化来说,那就是分分钟钟的事情
要不了几十万年,就足够完成
但人家就是心系天下
不去做
口就不一样了
是闭关锁国的
舌头天天躲在里面
凡是不想吃的,就咬紧牙关
进都不要进
再不好吃,就直接吐了
舌头是有选择权的
对于食物的选择性,这就是高配置
低段位的生物,不会选择
也不配选择
更是现实使之不能选择
别无选择
这或许是一种悲哀
但更是现实真实的演化
总之,舌头这次,是当上贵族,管上肥差了
虽然他还是鼻子的秘书
但从此趾高气扬
在分工的路上,越走越远
最终,神奇的五味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