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经典黄庭经第三十二讲 自然模型的创世主与修理工

为了讲述天气与地形,是一个精密的整体,不可分割

《道德经》也专用了一章来进行论述

天地是一个大器,谓之大自然

而万物则是不同的小器,谓之小自然

在构造上,都是一样

以无形的天与有形的地,共同组成

如果只看到有形的部分,是不完整的

如果只看到无形的部分,也是不完整的

《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样简小的文字,就来解释了有形与无形之间关系

68ee6a41583a1d0e14d23f34a47da8b.png

三十个辐条在同一个轮毂上,这是有形的部分

当有了无形的空间

车子才发挥了使用的功能

用,就是效用,功能的意思

要发挥出器具的功能

必然要有看不见的软件

无,就是无形

有就是有形

用陶土制作器具

22dc7ec72f40b449fa161813cd89dc8.png

这是有形的部分

当他与空间相通

也就发挥了陶器的功能

房间是有形的部分

因为有了门窗

有了无的空间

也就能发挥房间的功能

结构与功能,有形与无形

这本身就是混然一体,才形成器物

由此来看,硬件,有形的地,只是具备了有利的条件

有了可能性

而要真正发挥效用功能

必需要有施展才能的舞台

也就是无

无字,就是舞的原字

这段话,讲到了无字

也就是无形的空间

为什么要用无字呢?

而不是空字?

不是虚字?

空和虚,看起来意思也差不多嘛

但实际上,空,虚,无这三个字,有着不一样的用法

我们来看一下这三个字

以增加大家的理解

先看空字

空和天是有联系的

当天没有气的时候,就是空了

空的概念要明显大于天

天只是空里面有气的一部分

比如天空

表示天存在的这一部分空间

也就是大气层

而空天呢

则要带着外太空也要算在里面

一切无气的状态,都要算在空

人死了,断气了

空了

成住坏空

回到根本了

虚这个字,是墟的本字

本意是废墟

是废弃的城池或者房屋

比如罗布泊古城

当你见到时,就会感叹,这是一片废墟

虚的本意是形态的破坏

一个人,身体削瘦

这是虚了

虚里面,重要的就是形体不再完整

后来,虚引申到空无一物

虚词等等之后

再另造了墟字,用来表示本意

生态的破坏,也归于虚一类

选择一个小区居住

这是择地

周边配套的学校,医院,超市等等各种设施,是不是完整

如果有虚损

则会造成不便

影响到人的居住体感

这也算虚

无这个字,本意是跳舞的舞

a35f4509a7989d014160aa828f7780a.png

一个人,拿着二个道具,尽力的跳舞

这就需要一个展现的舞台

周边没有人才行

不然这些道具舞起来,是不方便的

容易砸伤别人

人没有了同伴,没有了同类存在

就是无了

当你去到一个空大的房子

突然生起一阵凉意

这房间空无一人

显然,此时你是唯一的

并不是真的一个没有

而是除你之外,再无其他

给自己一种非常压抑的感觉

后来,就引申到其他的无的意思了

因此给无字另外造了二只脚,用来表示舞的本意

天空,地虚,人无

这三者各不相同

没气谓之空

当然也有空气

空中有气,那就是天了

形残无形谓之虚

无有同类谓之无

其中,无字最常用

毕竟动不动就是物体的事情了

天地人,谓之三才

人就是天地合气的结果

天不空,地不虚,人不无

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样子

天中有天气,地上有生机,人们生机勃勃,繁荣昌盛

通过这样的文字传承

我们还能佐证,天就是大气层圈

地就是岩石圈

而人就是生物圈和水圈等等天地交互的产物

有了这样的知识

我们就能给大自然建一个模型了

这个模型,按照现代科学的认知

简画下来

就是里面是地,外面是天,也就是大气层,中间是人,也就是二者交互的状态

2dbaf8d1a1c04af4a94eefb373a80f8.png

太阳在外

月亮也在外

这图容易画错的地方,就在日月

经常别人一画,就把日月画在地球的大气层里面了。

以这样的模型来看人

人其实不仅仅是一个身体

还得包括身体外的活动空间

和地球有大气一样

人也是需要有一层看不见的活动空间,才能展现自己的活力

这就是人一生的舞台了

这外部的这一部分,实际上和大自然的天,是相通的

也就是六气,风寒暑湿燥火,能够伤害人的原因

他们改变了人的活动空间结构

风水,也是作用于无形的这一部分

山环水绕必有气

人居住在一个山环水绕的活动空间内,就会拥有相对稳定的气

也就相对容易健康一些

人常常只看到身体的病,却忽略生活环境对身体的影响

这是不合符天地模型的。

家庭,工作,生活无不一是人的一部分

身体,仅仅只是一个工具而已

真正让人发挥功能的,是人的空间

二者配合,才能产生健康的人

关于天地的模型

如果用一个实物来进行比喻

则非鸡蛋莫属

db75e084015c58fbde0f2671961a8ec.png

这就是张衡完善提出来的一种学说

名叫浑天说

天形如鸟卵

地居其中,天包地外

犹壳裏黄

圆如弹丸

故曰浑天

地就象一个蛋黄

天就象蛋清

万物就如蛋黄上面,蛋清下面的胚胎

正是这一点胚芽

竟然吸天地之精华

演变成了小鸡

后来,破壳而出

成为盘古

盘在里面的过去状态

可以说,浑天说这种对自然的解释

是和现代科学对于广义地球的解释,是完全吻合的

这种学说,不仅仅是形态上对天地人进行了解释

还有一个意外的地方

那就是功能的划分

天就是用来保护胚胎的

蛋清发挥了抵抗外在细菌侵犯的作用

而地则提供了营养

蛋黄就是一个营养,养育胚胎的

有了这样的分析

古人自然想到,蛋黄,能够补虚啊

能补益形体的不足

而蛋清呢

则可以提高抵抗力啊

甚至有人就用蛋清来治疗烫伤

涂在烫伤的地方

你就给我好好保护吧

浑天说,是从盖天说发展而来的学说

也是中国人对自然模型的一次飞跃

盖天说,只是人从自己的视角出发

认为天象一个盖子,盖在地上面

地载着天,天覆着地

但地下面又是什么呢

无解

到了浑天说

就彻底想明白了

天地自然,就是一个圆球

形如鸡卵

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的圣人们想明白了自然的形态

西方早在公元前6世纪

也知道地球是圆的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就第一次提出了自然的地球状态,应该是球形。

但这一观点,和中国的浑天说一样

实在无法被他们那个时代的人们所理解

人们基于常识,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样的学说

中国历来批抨浑天说的,也不泛名家

最终,将中西方这二种假说,进行验证的

是到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终于打破了几千年人们基于五官的地平学说

从此,人们才开始慢慢接受浑天说这样的超前思维

并形成了新的常识

在数学建模上

不能这样实相照搬

数学是需要考虑交集问题的

4661bddb8098de7cfd4edc9a5980a63.png

就成了这样的模型

地和天,各自相交,而有了水土这样的中间形态

水土进一步相交

而有了万物这样的有情众生状态

经历过了无数的组合,才形成当下的世界

数学模型,是抽象概念

与实相模型研究的点,是不相同的

有了这样的大自然模型

理解万物构造

也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天为阳,在外在上

地为阴,在内在下

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在内,阳之守了

无论是天地,还是阴阳,都是为了人

这话就不太好解了

实际上,这样的模型本身,也明显有问题

真要按照天气和地形,是由于同一类型的气,升降不同造成的

那应该是混浊的状态,或者渐变的状态

093f66fdb61dd91df518f2e1b48312d.png

大约应该是图中这个样子

怎么着也不可能形气如此分明

但实际观察到的情况是

我们能比较清晰的分别有形的固体和无形的气体

形与气之间,天与地之间,我们不会弄混

他们好象截然分明

也就是说,地球各圈层之间,在人眼看来

界线是相对清楚的

用模型来说

就是为什么蛋黄和蛋清在高速自转和公转的情况,没有混合在一起?

在这一点上

科学与中国古人,有了明显的分岐

科学对于自然这种天地分明的情况

分为二个方面进行了讲理

首先在高速旋转的星云中

由于各物质的密度差异不同

随着不断的旋转,就象一个离心机一样

各种不同密度的物质,就分层了

密度大的物质,聚在了地心附近

形成地

密度较小的物质,则被离心到外面

形成了天

在这个基础上,就有了第二点理由

当较重的物质间隔越来越接近的时候

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

造成了各种物理化学变化

形成各种不同的化合物质状态

也就形成了地幔

这种解释,好象解释了一切

就好象一切都没有解释

为什么物质的密度就不相同了呢?

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质量的原子呢?

没了

基础不牢固

不可否认的一点

就是一切现象,在同的感官下,是不一样的

此世界的一切现象,仅仅是人,用人的六根感知的结果

如果是蚂蚁,植物去感知世界

并且著书立说讲理

将完全不一样

而且也是真理

当然是对他们来说

如同现代科学之于人

因此,一切的解释,是离不开观察者本身的

观察者,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从人的角度出发

人们会发现,这世界上房子,车子,衣服,飞机,火箭等等

都是先有意识

再有设计,再有实物

如果不是意识在前,就自然界的事物,自己偶合而长出一个房子,车子,衣服,飞机,火箭等等

其概念极低,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也就是说,这一切,都是意识创造出来的

当然,意识除了创造出这些合符目的要求的事物之外

也会出现不合符意识设计的事物

比如做个车子,发现不能开

发射火箭,想的是回收

结果在天上炸了,成了烟花

没想到

意识创造的合符意识目的的事物,叫有想

意识创造的不合符意识设计的事物,叫无想

无想,就是没有想到的意外

无论是有想,还是无想,都是意识创造

没有意识,就没有这一切

明白了这些人造产物的产生原因

就只需要顺着这个线路往下推理了

那植物,动物和人,也显然是创造出来的

这就是现代科学所说的:一切疾病,都是细胞的疾病

是细胞创造了这一些大型生物

还在单个细胞的时候,他们就设计好了

怎么长,长成什么样

然后,就是去创造了

有一个看不见的意识,为了某些功能

而创造了基因

基因就是图纸了

然后,就是照着样子建就行了

图纸坏了,就制造了坏人

图纸正常,就创造了正常人

先天性疾病的坏人,是无想

而正常人,是有想

这一切大型生物,如果不是意识创造,依靠各种分子自己偶合成蛋白质而形成人,动物,植物的概率

也极其低微

可以忽略不计

也就是说,这些有情众生,也是意识的产物

设计出来的

和人创造车子,房子没有区别

只不过,二种意识无法互通罢了

因为各自的目的,要求,手段,工具都不一样

自然无法理解

不仅这二个层面的意识无法交流

就是鸡同鸭讲,也无法沟通意识

对牛弹琴,也无法沟人牛意识

意识有差异,各有不同的目的,能力,和工具

但不能说这一切与意识,与设计无关

而是完全的偶然反应

意识的选择性,才是形成这一切的必然

如此一直推理下去

各种化合物,也必然是意识形成了

各种原子,也是意识造就的

以至于,大自然,有一个根本的造物主存在

这个根本的识,创造了这一切

正如鸡蛋不是偶合一样

而是鸡为了繁殖而有意识的产物

正是因为各种意识的不同,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下沉的物,必然亲地

上升的气,必然亲天

各归其类

使人们看到的世界,就清明了

这样的解释,非常吓人

将一切归为意识心的创造了

显然不利于医学

对于医生来说

病人说手痛

你告诉他,你是心识出了问题,因此手才痛

病人要骂你祖宗十八代

你要的,就是承认病人的认识是正确的,病人确实手痛

也就是病人的工具坏了

你修理好手就行了

说到底,医生只是修理工,不是创世主

修理工就必须唯物论

无论你是截了手,还是用其他的药去治手

反正你要把手治得不痛了

病人的问题就解决了

又比如一个人炒股,亏得一屁股债

他现在的问题,就是缺钱

医生要做的,不是劝他不炒股

你要的是解决他目前面临的缺钱的问题

偷也罢,抢也罢,借也罢

让他赚到钱了

问题就解决了

其他问题,将来再说

摆正自己修理工的位置,非常重要

在这样的指导下,唯物与唯心斗争了几千年

也会一直斗争下去

唯心说心是道

唯物说物是法

你说了半天道,不如教我一个怎么做不痛的法

你给我说半天的道,不如教我一个赚钱还债的法

黄庭经,就需要在唯心与唯物之间,作出决策

究竟怎么办


  • 旷世经典黄庭经第三十一讲 形气相任始健康
  • 旷世经典黄庭经第三十三讲 创世纪的三个版本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