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讲到生物结界的行为
是一层一层的不断向外结界
从而形成大小不同的圈层,以尽可能的保护中间的生化
毁灭也是一个被不断突破结界的过程
可以这样说
世间一切物
都是为生物所用
尤其是为人所用
生物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我为中心,而思考的世界诸物
一万个人,有一万个中心
其中每个人,都在想利用其余9999人
有些会用,有些不会用
能力大小,全看运用
而这看起来的四方结界
都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舒服,更温暖
并且万古长存
这是一切生物需要守住的物理之道
当最后的暖触被攻陷,心窝子凉了
也就彻底成为了轮回了
因此,世间万物,都可以以人为中心
而划分为四面八方所用之物
最后都是形成了结界
结界的样子,就是生物的物理层面的样子
或鸡或狗,或牛或马,或男或女
都是心灵轮回,不断完善结界,羡慕结界,从而建造出来的结果
我们先扯物理层面,我们能看到的结界现象
如果对一个结界进行分析
因为结界是以我为中心的
就可以以乾坤体系来分析
也就是先要剖析他的内外
在内的,属于自己的局
是自己能主导的
称为四面
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自己动,他们动
自己不动,他们不动
在结界之外的
称为八方
即东西南北
四正
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四隅
在内为格局
在外为形势
格局好,能认请形势
就是大人物
格局差,不能认请形势
就一生悲催
在内在为坤土,在外为乾金
坤土破败,子孙不旺
乾刚破败,困穷难当
在内为自我,在外为命令
唯有当下结界,即称名为今
生物执行命令的反应,就是五行
内与外的配合
小到一个城市
一个局部的地形的修造设计
大到一个国家山川地形的配合
比如整个中国,是西高东低
则修坐北向南的房子时,一般就会强调左边也就是东边高一点,没有问题
最忌右边太高
就来自于形势与格局的互补
我们可以具体看一看房子结界的风水基本原理
就能理清思路了
当我们建房子的时候
房子就是自己的外表了
这是自己的一个结界
和皮肤的功能一样
即然房子是自己的边界了
那保护房子,则需要更大的地理要素
这就涉及到风水了
从风水的角度看
显然房子带着里面的物,里面的人,都是生化之所,是坤
这非常重要
而房子外面周边的自然或社会建筑的结界
就是四面,是乾了
也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外部环境,如同躯体保护内脏一样,保护着房子
让房子完成他生生化化,万下长存的作用
在古代
由于人口较少
为了安全考虑
主要考虑的还是自然条件的辅助
更强调山环水绕
有了山川的阻隔
给自己房子带来更多的安全
而现代社会
随着人口爆炸式的增长
则主要看小区周边的配套
但二者在理论上,却是完全相同的
都是为了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结界环境
而要形成结界
山,就是一个首要的元素
现代建筑,也承担着山的作用
为什么山与建筑,与一切突起物
都会发挥相同的作用呢?
这得从他们的本质,火字来解释
山与火,在甲骨文里面,写法非常相似
甚至容易搞混
古人如此重视山
也正是在于他能稳定的发挥火的作用
在阳光的照射下
山向阳的一面,吸收了大量的热量
使之不会轻易的穿透山体
辐射出去
到了下午
天气转凉
空气温度低于山体温度时
山河大地,又释放出所贮藏的温度
把温暖还给空气和万物
这与火的保温保暖作用,是完全相同的
山能发挥保温保暖的作用,另一个原因,就在于他能挡风
外行人看山,真的只是看山好不好看,漂不漂亮
内行人看山,其实看的不同山
而是看的风
有山挡住的地方,就没有外面的风吹了
温暖就能保留下来
这也是风水里面,最怕山凹的原因
山凹了,外面的冷风吹进来
会形成很大的风
也就是常说的风口或者风桠
这样里面的气,就散了
给吹凉了
从温度方面出发
现代建筑,显然也发挥了完全相同的作用
这是建筑物需要当山来看待根本原因
他们都属于火相
既然山和建筑,都是为了温暖之火相而展开的
那我们就能理解,山的东西南北,其实是温度是不一样的
这是因为他们受热的程度根本不同
从而出现了温度上的差异
山的南边
受到阳光的照射
比较温暖
因此属于阳
这当然是指北半球的地形
但如果是水的话
就不一样了
山和水都面临光热的时候
二者有根本区别
山是不透的
光穿不过去
而水是透的
光能穿过去
当太阳从南边照射水的时候
直接透到了水的北边
造成的是水的北岸升温
古人因此将山南水北称为阳
这成为城市取名的关键字
很多城市,都会根据山或者水,来命名阴阳
比如洛阳
比如华阴
等等
透与不透的原理
很有点象镜子里面看东西
镜子里面的东西与我们眼见的东西,往往左右相反
但显然,这是人的心理误区
镜子没错,眼睛没错
但眼睛遇到镜子,镜子反射的是自己脑后的事情
实则相当于眼睛向后看了
因此,镜子里面的相,就左右倒换了
如果镜子是透的
只是一块玻璃
会发现一切都正常了
相反
山的北边
因为挡住了南来的阳光
就容易出现风寒湿这样的气候
温度较低
水的南边,因为阳光透射到北边去了,南边的温度就较低
因此,山北水南谓之阴
这儿的阴阳,还是温度的问题
山的南边,是吸热最多的一面
而山的北边,则是热量损失最多的一面,最为寒凉
南边为暖风
北边为冷风
对于同一座山或者山脉来说,这就是寒暑二极了
再看山的东边
虽然接触了早上的太阳
空气的温度已经开始热了起来
但因为山体经过一夜之后,温度降到极限
此时正处于最为寒冷的时候
形之最寒,天气已温
在这样的情况下,水湿不但的出现在地表
湿度也大增
形成了气温地寒的特性
而山的西边
因为接触到的是下午的太阳
此时太阳已经偏西
空气转凉
但山体经过暴晒,已经象一个大火球,蕴含了巨大的热量
在温差的作用下,地球的温度源源不断的往空气中蒸发
太阳的温度与地面的温度,相互交蒸
万物就象在蒸笼中一样
感受到了最热的时期
可见
对于同一座山的东西南北来说
西边天凉地热
南边天热地暖
东边天温地寒
北边天寒地凉
这都是以朝向来论的
因为朝向的太阳位置不同
所以才有这样的差异
朝向东南的
是太阳光热往山体和地下辐射的过程
朝向西北的,是山体和地下的温度向空中辐射的过程
东南为生气
西北为成形
形盛气弱的人,就适合朝向东南
形衰火盛的人,则适合朝向西北
按传统的文化
这叫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于东南
西北方向,太阳已经要落山了
夕阳落日
空气的温度已经不足了
地面的温度就不会不断的传递到空中
而东南方向,地面的温度已经无法辐射向外了
太阳却高悬空中
空气的温度远远大于地面的温度
显然
天不足于西北,地不满于东南
即有中国特殊的地形特征
也有温度上面的理气原因
中国先哲们,正是利用了这些气候气场的不同,巧妙的维持着人的健康
让天地来弥补人之不足
去人之有余
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世间目标
除了东西南北的温度差异外
高度上,也存在温度差异
越是低的地方,温度越高
这是地热造成的
越是高的地方,温度越低
高处不盛寒
这是天气的气候特征造成的
显然
我们可以通过东西南北和高度的配合,以达到最佳的不寒不热的温暖状态
以坐北朝南为例
即然天热地暖
容易受到高温
那居住地,就可以略微高一些
突出一些
这样正好用高度上的凉,来缓解朝向上的高温
这最适宜居住
如果坐北向南,还建在低矮之地
这就容易热过度了
就得靠水来补救
总之,朝南的房子,最宜居住
需要风和水的配合
朝东朝北的房子
宜低不宜高
这甚至对于楼盘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很多人选楼层,根据生辰八字的五行属性来选择
这多少有点扯淡
但至少有心理安慰作用
真正有道理的事情
是根据建筑和房间所处的东西南北
来决定楼层的高低上下
向北向东的房子,如果太高,本就地温不足,又无暑相保护
也就难得发展了
如同冬春季节,天气尚冷
过早的冒芽
就容易受到伤寒一样
二者不同的地方在于
朝北的房子,是忌讳水多的
正如冬天需要干燥,才能度过去一样
水湿过重
则北向的房子,不堪为用了
朝西的房子,宜高不宜低
太低了,就会闷热
秋高则气爽
朝西又太低的房子,住久了,就会莫明的烦恼重重
即是火热有余,无法发泄的原因
明白了山对温度的作用之后
就需要看水与山的配合了
由于水的比热容高于陆地
白天陆地升温快,空气受热上升,水面的冷空气就会扑向陆地
称为湖风或者河风
这就能缓解陆地上面的高热
并增加湿度
到了夜晚
陆地降温快
而水体降温慢
陆地的气流又吹向水面
称为陆风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内
水与陆地的这种互补
能有效的达到一个相对恒温的小环境
至少也减少了温差
由此,我们又会发现一个关于建房点的选择方法
向北的房子,因为需要湿度少,才能维持温度
正如冬天要保持干燥一样
就绝不对离水面太近
不然,湿气会不断的侵入
造成霉菌滋生
以此类推
温度越高的朝向,可以离水越近
温度越低的朝向,可需要离水越远
这甚至和人的体质习习相关
太过怕冷的人,就不要接触冷水一样
有了这些道理
我们就基本上能选好位置了
以温度为中心,根据朝向的不同,高度的不同,离水的远近,周边建筑和山脉的完整程度
结合个人的体质特征
从而选出自己中意又健康的房子
人们在寻找好风水的地方时
中国人,往往会寻找那些山环水绕之地
山环水绕,这就是水火既济了
水火既济,就是寒热适中
这种望而知之的情况
就是峦头
这实际上就是相当于房子这个生化场所的边界结界了
人选房子的地方,与动物在大自然中,选一个做窝的地方,没有二样
都不外乎就是结婚生娃繁殖后代
基本要求都是遮风挡雨
温暖如春
发财发人而已
峦头
又叫形峦
主要是通过看山形地貌
城市现况
这些即定的,当下可见的状态
来判断是非好坏
所见即所得
不见即不得
这就是形峦
形有三形
即形之始,形之盛,形之终
三者紧密相连
传统文化中,将形之三态,称为三会
十二个地支,有四个三会
分别是亥子丑会于北方形峦
寅卯辰会于东方形峦
巳午未会于南方形峦
申酉戌会为西方形峦
这种形态上的相会
完全可以理解为周边配套设施的完整程度
只有周边配套设施越完善,才越适宜当下居住
然而
这样固定当下现象的,以所见即所得为方法的考察法
只是基于当下来产生的判断
并不是基于变化本身
一切都会是变化的
山川改造,旧房改造
各种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这些未来的变化,是形峦无法判断的
因此,就有了三会之气
三会,就是描述气的变化
气之始,气之盛,气之终
气是无形的
是一切变化的根源
从无形的设计开始,看规划,看未来,看发展
到最后消失得了无痕迹
这就是气象了
同样是水,申子辰三会,就是气之始,盛,墓三会了
而形与气,能不能配合到位
这才是一切健康的根源所在
医理如此
风水如此
世间万事万物皆是如何
那形与气,在风水是如何配合的呢?
一切修炼,终不过是调节形气状态
达到形与气的平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