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2

比如国学,你说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很常见的,你们出门在外,爸爸在老家,妈妈在老家,很辛苦的,你们打个电话,”喂,爸爸你今天在忙啥呢?然后爸爸很高兴地说,我正在种地呢.”这就是国学,比如在<论语>里面<学而>第一就讲了,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第一
什么意思?就是你的父母在你身边的时候,当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要了解父母的兴趣爱好,他喜欢衣服,我们给他买件衣服,喜欢旅游,我们带他旅游.喜欢什么事情,我们就顺着他.当他在我们旁边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这叫父在,观其志.但是我们的人生和爸爸妈妈眼中的人生是不一样的,爸爸妈妈其实希望我们更好地去生活,因此他会鼓励他的孩子们,你们出去吧,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于是你们出到外面大城市打工啦,在大城市打工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没有在你的旁边,没有在你的旁边,你会经常打个电话,说”喂,你现在在做什么啊?忙什么啊?妈妈你在做什么啊?”. 父母没在旁边,你能知道他的行为,知道他在做什么,你这样下来,能够长时间地坚持下去,这一定就是孝道.后面我们还会讲”孝”有四个层次,你会发现这一些就是生活,就是国学.它并不在书本之中,只要我们经常问候爸爸妈妈,国学就永不消失,你们把所有的书烧没了,都不起作用,国学仍然在,中国人全部都没了,国学还是在,它就是一个思维的模式,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孝道,有孝道的地方就一定有国学,讲完这些大家就知道,原来国学是讲实践的,既然这样,作为国学经典里面的<论语>,我们应该怎么去定位它.要讲透一本书,或者讲好一本书,首先面临的就是定位,怎么样定位<论语>,我们简单地说,可以从三个方面.
 
  • 第一讲 1
  • 第一讲 3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