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桂枝的作用

桂枝的桂,从木从圭,圭是是测日影响的工具,即太阳的影子。正是利用这一特点,桂枝作为太阳第一要药,益卫之首选,而命名为桂。要注意的是,桂枝汤中的桂,都是肉桂,而不是现在通用的桂枝。
在秦汉时期,并没有桂枝这一味药,所用的都是肉桂,称为桂,桂皮,桂心等,由于肉桂。至到宋亿在整理伤寒论的时候,才统一为桂枝。此时已经是法象学的兴起了。关于桂枝的份量,我们可以通过桂枝加桂汤来看。
桂枝加桂汤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 以水七升 微火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升。
惊则气乱:师曰∶病有奔豚 有吐脓 有惊怖 有火邪 此四部病 皆从惊发得之。
肉桂用量
肉桂二两,辅他药以解皮毛。如麻黄汤。
肉桂三两,为常量,温分肉而肥腠理。如桂枝汤。
肉桂四两,为大量,温阳行水,而治中焦水停,心悸。如桂枝甘草汤。
肉桂五两,为超量,降气治病在少腹,如桂枝加桂汤。

  • 第五讲 桂枝汤
  • 第五讲 芍药的作用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