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就是治天地否塞的第一个重要方剂,在张仲景看来,天地之交,人气从之,天地不交而否塞,就会造成一系列的错综复杂的病变。根据天地否塞的各种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方剂,才是正途,其方剂多达二十余首,占伤寒论方剂的近五分之一,足见对天地否塞的重重视程度。
大柴胡汤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枳实四枚(炙)大黄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五两组成。用法是: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明天地而分阴阳
回到小柴胡汤,小柴胡与大柴胡有柴胡,半夏,大枣,黄芩,生姜五味药是相同的,当然,生姜的份量要稍重。小柴胡除了这五味之外,还有人参和甘草,而大柴胡则换成了芍药,枳壳,大黄。这三种药就是用来泻地气的。芍药益营以泻下,大黄代营以泻下,枳壳分天地而明阴阳。
湿邪之争
由此可以看出,为什么小柴胡汤不用芍药?因为不用泻下,并且胸满胁胀,病在于上,所以去芍药而用人参。到了大柴胡汤症,已经下有热结,就不怕芍药的导下了。
柴胡汤和九味羌活汤都是用来治热的,但与麻黄汤和桂枝汤所不同的是,柴胡汤和九味羌活汤所治的热,兼有呕吐和胃中不适的感觉。正是这一感觉,引起了湿与邪的争辩,而创立了二个不同的方剂。
湿病的特点
那么张仲景怎么看待湿呢?又如何知道这是湿,还是不是湿呢?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中说到:”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一云疼烦)。发热,身色如熏黄也。”在这一条里面,就直接告诉了湿家的三个特点,如果按照另一种说法,则是四个特点,即一是周身疼,二是心中烦,三是有发热,四是色熏黄。
痛疼之别
痛与疼的病机,病因都是不相同的:
先从病位来说:痛是甬之病,甬的意思是甬道,即各种通道的疾病,造成的就是痛,而疼则冬之病,冬者终也,也就是各种组织细胞的疾病,所有的营养运行的终端,都是肌肉组织,脾主肉,这个甬道终端疾病给人的病变就是疼。
再从病机来说:造成痛的病机只有二点,不通则痛,不荣则痛。通道的阻塞,不管是不通了,还是不荣了,都是痛。如果再将病机进行归纳,就是心的问题,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因为心主血脉,无论是不通还是不荣,都离不开心。而造成疼的病机则是火,”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胕通腐,即腐烂,各种腐乱肿胀,酸疼惊恐,都属于火。疼酸惊骇的意思就是因为疼,而特别害怕逐碰。
从病因来说,痛属于寒,得温则减。而疼属于湿,湿热交蒸,故有疼觉。
大柴胡的适应证
由于湿是地的主要病因,地的主要运行特点就是上升,上升的运动就离不开温热,湿气因此常夹火热而为病。由此,张仲景将湿家为病总结为疼烦热黄。到了大柴胡汤这儿,病人有了郁郁微烦之表现,也就是说,小柴胡虽然呕而发热,默默不欲饮食,但尚无心烦,天地未通,但未完全否塞。到了大柴胡这儿,已经出现微烦了。我们来看103条:”(一〇三)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这也就是说,小柴胡汤的症状都有,并且呕还比较厉害,心下也痞塞心烦,就可以用大柴胡汤来治疗。”(一六五)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无论有无下利,只要心中痞硬,呕吐,发烧,都要用大柴胡汤来治疗。
攻里与除湿
将大柴胡汤与九味羌活汤进行对比,九味羌活汤由羌活,防风,川芎,白芷四味伞形科中药,加上黄芩,甘草,细辛,苍术,生地五味药组成。而大柴胡汤由柴胡,半夏,生姜,大枣,黄芩,枳壳,大黄,赤芍八味药物组成。可以看到,虽然九味羌活汤有苍术来治湿,但明显的不比大柴胡汤所用的大黄,枳壳和赤芍,能攻下热结。因此大柴胡的里症更明白。而九味羌活汤并不能治疗大柴胡汤的这种往来寒热,还兼有痞证这种天地不交的病症。
冲和汤
人家九味羌活汤就说了,我也没有说我要治里症,如果兼有呕吐,腹部不适,是能治疗,但主要还是治疗外感,干脆,我再取个名,叫冲和汤吧。免得误会。冲和汤,就是源自《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认为,万物都是背靠着阴,面对着阳,利用和天地阴阳的平衡来取得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状态。冲,即对立。冲气,就是利用天地阴阳的对立之气,取得中和的位置。张元素看到这个,说,好。咱这方剂也可以冲和汤。即有羌活,防风,川芎,白芷,治外的,又有黄芩,甘草,苍术,生地这些治内的,还有细辛由内出外的,可以说正是负阴抱阳,冲气为和之象。也表示我们主要是治外的,是折中的。就算治湿,九味羌活汤也是治的外表之湿,而不是大柴胡汤的内里之湿。
六神方
张仲景也就说了,即然你的九味羌活汤改为高深的冲和汤了,我也不能固守方外,我的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也有更深次的意义。
紫者,近也。紫宫,紫禁城,都是北方主宰之神。而这二个千古名方,也注定了他们不可动摇的地位,他们正是紫禁城的守卫,实际上,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勾陈汤和螣蛇汤。小柴胡汤,即螣蛇。大柴胡汤,即勾陈。胡,即是古代中国北方的民族,用来代指北方的天地之气交。他们隐姓埋名多年,而这二者,还有四个好兄弟,这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六个载入史册的方剂,就是六神之方。
勾陈
勾陈(亦作钩陈),英文Curved Array,星官名,属紫微垣,共6星,4星即小熊座;2星在仙王座。形弯曲如钩,古时被视为黄帝的后宫、天帝的正妃。《星经》:”钩陈六星在五帝下。”《步天歌》:”勾陈六星六甲前,天皇独在勾陈里。”勾陈,即是北极星。虽然是北极星,但是他属土,主中央,代表人,代表黄色,代表兵革之事。
螣蛇一词的典故出于《荀子·劝学》”螣蛇无足而飞,鼯鼠五技而穷”,指螣蛇虽然无足,却比多技的鼯鼠更能腾云驾雾,游走空中,借此比喻凡人做事理当专心一致,最终必能取得成功。螣蛇多与神龟并称,因此被视为玄武的分身。在《后汉书·张衡传》中载张衡所作《思玄赋》,当中有”玄武缩于壳中兮,螣蛇蜿而自纠”之句。曹操著名诗作《龟虽寿》中亦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爻(占卜)中的螣蛇;螣蛇的代表意义图示方位中央己土性质,螣蛇主虚惊怪异之事,也主牢狱之灾。占性格螣蛇旺相主为人八面玲珑、有手腕,休囚主人脾气古怪、虚伪、虚假、心机多、虚夸不实。
中土二神
勾陈,螣蛇到底是代着什么事物呢?他们与北方,中土有着什么样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以皇宫来比喻,才能理解其中奥妙。
古代皇帝,北面而称帝。群臣南面而称臣。因此皇宫大院的紫禁城建在北方。北方的北方才是玄武龟蛇。而北方的皇宫是属于中土的,这一点先要清楚,也是勾陈,螣蛇为北方之神的原因。同时在皇宫之中,除了皇帝,可以见到两类人,一类为后宫三千佳人,此即为勾陈。一类为宦官阉人,此即为螣蛇。自古以来,乱于此二神者,比比皆是。
小柴胡汤治宦官专权于外,故为螣蛇。而大柴胡汤治皇后内乱于里,故为勾陈。
柴胡与四逆散
大柴胡汤中含有柴胡,芍药,枳实三味药,而四逆散的处方仅仅是在这四味药的基础上加入甘草组成,可见柴胡一类的药物不是比较有渊源的。因为本为内宫,因此适当的选择,可以用来疏肝理气,变成治夫妻不和,家庭不顺因而心情不畅造成的各种疾病,用来调节宫中内乱。实际上,在伤寒论中,由柴胡组成的方剂除了大柴胡,小柴胡,四逆散这三大名方之外,还有四个变方。
柴胡四法
柴胡作为北方中宫的二大主神,他们一边连着阳症,一边连着阴症,一边是出入的病机,一边是升降的病机。处在无比重要的地位之上。因此,他也有四大化裁之法。
柴胡桂枝干姜汤(升)
柴胡加芒硝汤(降)
柴胡桂枝汤(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入)
柴胡桂枝干姜汤
伤寒 五六日 已发汗而复之 胸胁满微结 小便不利 渴而不呕 但头汗出 往来寒热 心烦者 此为未解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    干姜三两 栝楼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
右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 取三升 温服一升 日三服,初服微烦 复服汗出 便愈。
胆热脾寒
刘渡舟先生对于柴胡桂枝干姜汤认为是治胆热脾寒之症,据此而认为要抓要点是口苦便溏。无论是肝炎后期,还是什么其他的疾病,只要见此即可用之。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各种柴胡症己见,但不呕而渴,小便不利,此即可以用升法,即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主症的回顾
太阳病 十日已去 脉浮细而嗜卧者 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 与小柴胡汤 脉但浮者 与麻黄汤。
伤寒 五六日 中风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嘿嘿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 或胸中烦而不呕 或渴 或腹中痛 或胁下痞硬 或心下悸 小便不利 或不渴 身有微热 或咳者 小柴胡汤主之, 血弱气尽 腠理开 邪气因入 与正气相搏 结于胁下,正邪分争 往来寒热 休作有时 嘿嘿不欲饮食 藏府相连 其痛必下 邪高痛下 故使呕也 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 渴者属阳明 以法治之。
伤寒 四五日 身热恶风 颈项强 胁下满 手足温而渴者 小柴胡汤主之。
妇人中风 七八日 续得寒热 发作有时 经水适断者 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 故使如疟状 发作有时 小柴胡汤主之。
柴胡症的分类
1,主要病位在胸胁。表现为:胸胁苦满,胁痛,默默不欲饮食。严重者甚至腹痛,胁下痞硬。
2,外症表现:往来寒热,休作有时,或者续得寒热,发作有时。颈项强。
3,机能变化:心烦,喜呕,或者烦而不呕,(或者呕而不烦),或渴,或不渴但身有微热,或者咳。
小柴胡呕而不烦,大柴胡又呕又烦,柴胡桂枝干姜汤是烦渴而不呕。
柴胡加芒硝汤
伤寒 十三日 不解 胸胁满而呕 日晡所发潮热 已而微利 此本柴胡证 下之以不得利 今反利者 知医以丸药下之 此非其治也,潮热者 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 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柴胡加芒硝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芒硝六两 余依前法,服不解 更服。
二硝
朴硝:
味苦寒。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生山谷。
硝石:
味苦寒。主五藏积热,胃张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炼之如膏,久服轻身(御览引云一名芒硝,大观本作黑字)。生山谷。
石膏芒硝与龙骨
石膏味辛,芒硝味苦,龙骨味甘。
这三者构成了一组天地人的概念,石膏清外,芒硝攻内,龙骨收藏于中。芒硝,古为朴消,能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如地理之消山。龙骨,藏水于内,能治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如地理之纳水。
比较柴胡类
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内外有别。柴胡桂枝干姜汤与二柴胡汤,寒热有别。二柴胡汤与柴胡加芒硝汤,虚实有别。
柴胡桂枝汤
伤寒 六七日 发热 微恶寒 支节烦疼 微呕 心下支结 外证未去者 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  黄芩 人参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 半夏二合半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掰) 生姜一两半 柴胡四两  右九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
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减半合方而成。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伤寒 八九日 下之 胸满烦惊 小便不利 谵语 一身尽重 不可转侧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半夏二合  大枣六枚 柴胡四两 生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龙骨一两半 铅丹一两 桂枝一两半  茯苓一两半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煅)   
右十一味 以水八升 煮取四升 内大黄切如棋子 更煮一二沸 去滓 温服一升。
铅丹
铅丹:味辛微寒。主土逆胃反,惊痫瘨疾,除热下气,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御览引作吐下,云久服成仙)。生平泽。铅丹不溶于水,内服只宜丸散。
柴胡六方的作用
小柴胡汤————呕而发热
大柴胡汤————小柴胡症加心烦,下利或腹满。
柴胡桂枝干姜汤————小柴胡症加但头汗出,心烦,渴而不呕。
柴胡加芒硝汤————小柴胡汤症加日晡潮热
柴胡桂枝汤————支节烦疼加心下支结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胸满烦惊加小柴胡症
但头汗出只有柴胡桂枝干姜汤能治疗吗?还有没有别的方剂呢?大陷胸汤又是治疗什么疾病的呢?
大陷胸汤
伤寒 十余日 热结在里 复往来寒热者 与大柴胡汤;但结胸 无大热者 此为水结在胸胁也 但头微汗出者 大陷胸汤主之。
伤寒 六七日 结胸热实 脉沉而紧 心下痛 按之石硬者 大陷胸汤主之。
太阳病 重发汗而复下之 不大便五六日 舌上燥而渴 日哺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 大陷胸汤主之。
 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  
右三味 以水六升 先煮大黄 取二升 去滓 内芒硝 煮一两沸 内甘遂末 温服一升 得快利 止后服。
四不象的大陷胸
但头微汗出————象柴胡桂枝干姜汤——无渴而不呕
日晡所小有潮热————象柴胡加芒硝汤——无下利
心下痛按之石硬————象柴胡桂枝汤——无支节烦痛
硬满痛不可近————象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无谵语
热入因作结胸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 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 因作痞也。
病有发热恶寒者 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发于阳 七日愈,发于阴 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甘遂:味苦寒。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症坚积聚,利水谷道。一名主田。生川谷。
抗癌要药,大戟科开始出场。
大戟科的中毒
大戟科类药物,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消化道的反应,临床常见的表现为吐泻,泻黄色水样便,如果太过剧烈,份量太重,会因为吐泻造成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甚至出现休克。除了消化系统的损害之外,大戟类药物的损害就是心肝肾的损害,会造成一定的心肝肾的功能出现异常,但是这类异常是属于可逆性的,在停药之后,会逐渐恢复。在超大剂量下,部分大戟科药物如千金子等会引起呼吸抑制。大戟科类的药物,还有一个毒害作用,就是致炎作用,也就是能够刺激皮肤,造成局部皮肤发红,起泡,热痛甚至引起坏死,如巴豆。由于这个局部的致炎作用,可以用胶囊装了药粉服用,或者用做成复方使用。除此之外,就是致畸,致癌等慢性影响,这是长期服用造成的。
大戟,半数致死量,生品为157.35克/公斤,而10%,30%,50%,70%的醋浸液,半数致死量则分别是,176.43克/公斤,188.31克/公斤,197.49克/公斤,214.6克/公斤,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达到这么大的量,其含有的二萜类化合物,经现代医学体外试验,能显著的抑制鼻咽癌的活性。对关节炎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但市面上有红芽大戟和京大戟二种,要以京大戟入药,红芽大戟的效果较差。《活法机要》记载了大戟与牵牛子,木香同用,具有逐水退肿,用于腹大如鼓,二便不通,胀满急痛等疾病。《三因方》记载了用大戟,甘遂,白芥子同用,治疗咳嗽痰稠,喘急背冷等病证。
甘遂的现代研究
甘遂,在试验条件下,给小鼠口服生甘遂,或者炙甘遂粉剂的混悬液,6至9克/公斤,具有泻下作用,但没有死亡情况出现。10克/公斤以上,才开始出现死亡现象。甘遂生品的半数致死量为32克/公斤。甘遂浸膏对肺鳞癌,未分化癌及恶性黑色素瘤有杀伤作用,肿瘤细胞多系急性坏死,陈亮等发现,甘遂提取物可明显抑制荷瘤小鼠瘤细胞的生长,对人上皮样肝癌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提取物浓度增加而增强。王立岩报道,甘遂乙醇提取物含有的甘遂大戟萜酯有抗白血病作用。从甘遂中得到的甘遂大戟萜酯在0.1-0.5 mg/kg剂量均有很强的抗白血病(P-388)活性。甘遂大戟萜酯对某些人体癌细胞有选择性细胞毒作用,包括白血病、肺癌、结肠癌、黑色素瘤和肾脏癌细胞等。Yasukawa等从甘遂中分离得到的大戟二烯醇能显著抑制TPA诱导小鼠皮肤致癌的作用。Yu 等发现,甘遂中有6种甲酯和衍生物能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和促进凋亡,用台盼蓝及MTT(噻唑蓝)法实验表明细胞抑制率大大增加,与5-氟尿嘧啶相当。
泽漆的现代研究
泽漆,为大戟科植物泽漆 Euphorbia helioscopia L. 的全草。味辛、苦,性凉。有毒。入大肠、小肠、脾经。功能:行水、消痰、杀虫、解毒。主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癣疮、结核性瘘管、骨髓炎。内服:煎汤,3~9g;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熬膏涂或研末调敷。b. 新鲜泽漆500g,加水1 000ml,煎至500ml。将药液冲入破溃性颈淋巴结结核瘘管深处冲洗,以把脓腔分泌物洗净为度,每日1~2次,直至瘘管、溃疡面完全愈合为止。治疗18例,皆在60天内治愈,瘘管完全愈合,未见毒性反应。〔中级医刊 1983;(9):49〕。泽漆口服过量中毒的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甚者剧烈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烦躁不安、血压下降、严重脱水成休克状态。中毒救治:1. 温水洗胃,然后服活性炭末20g。2. 对症处理:剧烈腹痛时肌肉注射阿托品0.5~1mg;或肌肉注射延胡针2~4ml,4小时1次。烦躁不安时,可口服或肌肉注射巴比妥类药物。呼吸困难时可给予呼吸兴奋剂。泽漆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其有退热的作用,现代研究证实,泽漆在抗癌细胞转移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泽漆的根水提取液对肝癌细胞,人的宫颈癌细胸,人的胃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泽漆小鼠灌胃125克/公斤也没有出现致死情况,临床用其煎液内服大至150克/天,也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可能是因为毒性成份不容于水)。
狼毒的现代研究
狼毒,《本草》所载的狼毒,系瑞香科瑞香狼毒,故应以此为正品,但目前多数地区所用的狼毒,为大戟科的白狼毒。这二种狼毒的功效是相近的,狼毒(根)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75.9g(生药)/kg及171.96g(生药)/kg。在《集效方》中,治脏腑内一切虫病:川狼毒杵末,每服一大钱,用饧一皂子大,沙糖少许,以水同化,临卧空腹服之,来日早取下虫效。如果用石油醚提取物或者乙酸乙脂提取物,其半数致死量为31.03毫克/公斤和1538.58毫克/公斤,以成人五十公斤计算,则为1552毫克/成人和76929毫克/成人,换算成克,则为1.552克/成人和76.929克/成人。
巴豆的文献研究
巴豆,灵巴菌质1.541 g/kg,白巴菌质1.495 g/kg,灭菌全果实0.894 g/kg,巴豆霜0.787 g/kg,灭菌种仁0.728 g/kg,生全果实0.38 g/kg,生种仁0.308 g/kg;巴豆壳属于低毒。以生种仁来计算,成人体重50公斤,其半数致死量则为15克/成人。于0.5~3个小时内产生剧烈腹泻,伴有剧烈腹痛和里急后重。治疗胆绞痛 巴豆仁切碎装胶囊,每次 100mg,小儿酌减,每3~4小时用药1次,至畅泻为度,每24小时不超过400mg。治疗100例(胆系感染82例,胆石症18例),均获满意疗效。治疗关节炎 大巴豆1~2粒去壳,磨溶化于30g 白酒中,稍加热,反复搓擦患处,以皮肤感觉微热为宜,药后半小时,出现红色丘疹或水疱,并感瘙痒疼痛,可用生姜片轻轻擦拭,以缓解瘙痒痛感。治疗急、慢性寒痹72例,效果显著。一般轻者治疗1次,重者2次即可痊愈。〔江苏中医 1989;(8):11〕治疗神经性皮炎 巴豆30g(去壳)、雄黄3g。将巴豆研成豆渣状,雄黄研成粉末,两药混合经乳钵研匀后,用3~4层纱布包裹后涂搽患处,每日2次,每次1~2分钟,至痒感减轻,局部起水泡为止,患处覆盖无菌纱布,以防感染,待水泡吸收,患处皮肤脱落即愈,3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7~10天。可反复用至痒感消失、皮损消退为止。治疗8例,均治愈。其中2例随访13~15年,未复发。〔新医学 1982;(4):204
大陷胸丸
结胸者 项亦强 如柔痓(音瘛 通痉)状 下之则和 宜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 葶苈半升(熬)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熬黑)
右四味 捣筛二味 内杏仁 芒硝 合研如脂 和散 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 白蜜二合 水二升 煮取一升 温顿服之 一宿乃下 如不下更服 取下为效 禁如药法。
葶苈:味辛寒,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一名大室,一名大适。生平泽,及田野。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小陷胸汤
小结胸病 正在心下 按之则痛 脉浮滑者 小陷胸汤主之。
 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 栝蒌实大者一个  
右三味 以水六升 先煮栝蒌 取三升 去滓 内诸药 煮取二升 去滓 分温三服。
泻心的原型加治胸的瓜蒌实
胸胁九方
小柴胡汤————呕而发热
大柴胡汤————小柴胡症加下利或腹满。
柴胡桂枝干姜汤————小柴胡症加但头汗出,心烦
柴胡加芒硝汤————小柴胡汤症加日晡潮热
柴胡桂枝汤————支节烦疼加心下支结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胸满烦惊加小柴胡症
大陷胸汤————但头汗出无大热,心下痛按之石硬
大陷胸丸————结胸带有项强
小陷胸汤————正在心下,按之则痛无他症
六神之原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 ,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按照血气者,阴阳之男女也来解释,就会形成六神的根源,当然,这前题就是在这儿,黄帝内经脱简了。 ”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明论》)
血气-------勾陈与螣蛇。
青龙-------阳从左升。
白虎-------阴从右降。
朱雀-------火炎于前。
玄武-------水旺于后。
由无形到有形的形态变化
万物由无到有,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分为三步:
第一步:无色无形。虚空是也。第二步:有色无形。水火是也。第三步:有色有形。万物是也。
东与西代表着有色有形的金和木,故用东西来代指一切物体。而南与北代表着有色无形的水炎,故不能用来代指一切物体。
小柴胡汤-----血-------少阳-------螣蛇,退烧养阴之神方。
大柴胡汤-----气-------阳明-------勾陈,除热和中之神方。
青龙----升阳升地气之东方。
白虎----降阴降天气之西方。
朱雀----清除炎火之南方。
玄武----清除寒水之北方。
四神方剂
春当温而冬寒不退,春温不至——青龙汤。
夏当热而春温不退,夏热不至——朱雀汤。
秋当凉而夏热不退,秋凉不至——白虎汤。
冬当寒而秋凉不退,冬寒不至——真武汤。

  • 第八讲
  • 第十讲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