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释名

  《金刚经》,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为什么要取名为金刚经呢?这是因为在世间,也就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中,金刚是最坚固,最牢不可破,最坚不可摧的东西。般若,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无上智慧,波罗蜜的意思则是甜蜜的彼岸。
 
这一本经,以金刚作比喻,意为有这样一个法门,就是象金刚一样的不可战胜。从而让人到达甜蜜的无上智慧的彼岸。因此称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在其它版本中,就不能这样翻译,比如唐三藏法师唐玄奘的译本,与唐法门义净的译本,都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还有如隋三藏法师笈多的译本名为《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等等。
 
在这些名称上,金刚成了能战胜的,战胜金刚的就是这本书中的法门,能牢不可破的,最坚不可催的金刚,竟然还有能战胜他们的法门,这是什么法门呢?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指出“柔弱胜刚强”的道理,而佛教的《金刚经》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法门,他的名字叫“忍辱波罗蜜”。
 
通过修炼忍辱,从而战胜最坚固的我执,象金刚一样的我执,达到甜蜜的智慧之岸,这就成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要义。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鸠摩罗什法师的版本,也就是常见的流通版本,方便大家的理解与交流,同时也是因为这个版本法门圆融,步步递进,优美无与伦比的原因。在译经上,唐三藏法师玄奘是最忠实于原文的,因此,在遇到不容易理解的名词上,会引用到玄奘的译本。

  • 第二章 佛法如水
  • 第四章 释法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