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复次,就是继续说的意思,也就是接着十一品在继续讲,这个分品,只是讲解的方便,没有意义,所以不要误会。
继续说,须菩提,说这样的经典,甚至只是其中的四句偈子,应该知道,一切的世间,天人,阿修罗这三善道,都应该供养理解,解说这样经典的地方,就象佛的塔庙所在。更何况,有人能够完全的理解,奉行,读诵!
须菩提,应该知道,这样的人成就了最上第一的希有的法门,所以这样的经典所在的地方,都是有佛的地方,最少也是值得尊重的佛家弟子。
这一段法,讲述了为什么修行无为法的金刚经,会有这样多的功德。
原因就在于,如果真是弄懂了金刚经,并且奉行他,解说他,这样的人,已经达到了佛的境界,至少,也是佛弟子的境界,如果广为人说,就如同佛的塔庙,诸佛围绕,何等殊荣。
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才有这样无量的福德。
我们看一下唐三藏,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中,后面的这一句话:
何况有能于此法门具足究竟、书写、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及广为他宣说开示、如理作意!如是有情成就最胜希有功德。此地方所大师所住,或随一一尊重处所若诸有智、同梵行者。
何况,有人能从这样的法门达到完美的究竟,能够书写他,理解他,奉行他,读诵他,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这样广为他人宣说,开示别人,根据经中的道理,自由发挥。这样的有情众生,已经成就了最妙胜的,最希有的功德。
这样的地方,就是大师所在的地方啊。有的也是跟随所有一一尊重的佛塔处所,有的也是有智慧而等梵行的人啊。
比较这二段条文,可以看出,重要的是究竟通利,而不是一知半解。
只有究竟通利,奉行受持之后,才有这样殊胜的功德,就算不依鸠摩罗什法师所讲的成佛,或者佛子。也是唐玄奘法师所讲的大师,等同梵行的智者了。
所以,诸位喜欢金刚经的人,要努力哦。尽量的究竟通利,才有功德,才有福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