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显示见性不动

阿难虽然听到佛佗这样的说法,和大家一起无话可说,但心里实在想不开,还是想如来多讲讲,因此合掌思考,等待佛说得更明白一些。
这时世尊将自己的手伸直,展开五指,再问阿难和在会的大众:我当初刚成道的时候,在鹿园里,为阿若多五位比丘等人,以及出家在家的四众说到:一切众生之所以不能成就菩提和阿罗汉,都是由于客尘烦恼造成的,你们当时是因为什么而开悟,到现在成为圣果的呢?
这时候憍陈那站起来,对佛说道:我这个年纪空长几岁的人,在大众中被称为因解而悟的解名。我是因为悟了客,尘二字从成有了成就,世尊,这就象在外旅游的客人住在酒店里,已经开好房间,订好餐,等到开好的房间日期过了,饮食也吃完了,就得结账出门,不能再住在这儿。但如果不是在外旅行,而是在自己家里呢?因为是主人,自然没有其他地方去。这样思考下来,那么不能留下的就是客人,能够不动,无所谓留与不留的就是主人。这样,不能久停的就称为客了。又比如雨后初晴,太阳在天空中出现,阳光通过狭窄的空隙照射进房间,会看到空中有无数的尘埃之相,这些尘埃摇动不已,但虚空却寂然不动。这样思考来,那澄寂不动的就是空,摇动不已的就是尘,将这摇动的都归于前尘一类。
这时如来在大众中,将五指又屈成一个拳头,再将他展开,展开后又握成拳头,告诉阿难说:你现在看到了什么?
阿难说道:我见到如来的手掌,握拳头了又展开,展开了又握拳。
佛问阿难道:你见到我的手在众中有有开有握,那么这是我的手有开有握,还是你的见有开有握呢?
阿难回答说:世尊的手在众中有开有合,我见到你的手有开有合,哪里是我的见性有开有合呢?
佛问道:你就说说哪个动了,哪个没动?
阿难说,你的手没有停下来,我的见性动都没有动,又怎么停下来呢?
佛说:正是这样。
这时候,如来用手指指了阿难的右边,阿难以为有什么,便向右侧过头去向后看,但如来又指了指阿难的左边,阿难又向左扭过头,向左后观察。
佛对阿难说:你刚刚为什么头左右摇动呢?
阿难对佛说:我看见你伸出手指了我的右边,又指了我的左边,所以我就跟着左右观察,这样头就摇动了。
阿难,你看见我指的动作,从而左右摇头,这是你的头在动呢?还是你的见现在动?
世尊啊,我是头在摇动,而我的见性连在哪里静止都找不到,怎么会动呢?
佛说:正是这样。
于是,如来对着所有人说道:就象大家一样,以摇动者称之为尘,以不能永远停下来的称为客,你们看阿难,头在摇动,但大家的见并没有动。又如你们看我,我的手自然握了伸,伸了握,但你们的见并没有伸握一样。
那么怎么现在的你们会以动作为自己的根本,以动作为自己的境地呢?从始到终一致随着动而念念生灭?这样就丢失了真心之性,从而行事颠倒,因为性和心不是真的,这样就会将外物认为自己,轮回就在其中自己流转起来。

【两番显见,透出了见性是真我的一个特性,他具有明了的觉知性,同时也显示了见性并没有动静之说,外境有动有静,比如手有伸掌和握拳,天有黑暗和明亮,但见性却只是如实的见到这些现象,并没有随着手的伸与握而有伸握,也没有随天的明与暗而见性出现明与暗。这样就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似乎在万物之中,找到了一个完全独立,没有动静,却能显示动静,没有明暗,却能显示明暗的独立的知觉。这就比如痛疼的道理一样,有一个痛疼,则有一个觉知痛疼的觉,但觉知痛疼的觉并不会痛疼,只是这个觉觉知了痛疼。同样这个觉即然能觉知痛,也能觉知不痛,无论痛与不痛,都不是觉,但觉能显出痛与不痛。那么这个觉,独立于万物之外,他真的是真我吗?他不动不静,那他有生有灭吗?围绕这个能显示动静的觉,展开了真我的论证。】

  • 第十二节 十番显示见性——显真(令见真性) 显示见性是心非眼(见性不增不减)
  • 第十二节 卷二 显示见性不灭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