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昨天讲到,韦使君对念佛法门产生了疑惑

这念佛究竟能不能往生西方呢?

这问题其实困绕着历来的善于思考的人

如果稍作思考,会发现这念佛法门好象漏洞百出

这里面的困惑不仅仅是外行人困惑

很多念佛法门里面的人,也容易退转

念着念着,几年后,就发现很难继续了

如果是老年人,还容易一些

念到临终就行了

年青人,实属不易

我们先看惠能六祖对念佛法门的解释

念佛法门的初代祖慧远是东晋人

比达摩还要早

到六祖的时候已经几百年过去了

法在流通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走样

六祖的回答就不一样

大师言:「使君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国,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只为下根说远,说近只缘上智。

惠能回答说:

韦使君啊,你听我给你说道说道

当初佛佗还在舍卫国的时候

他就说了西方的引化经文

引就是指引

化就是度化

佛佗在舍卫因就能引化众生见证西方

这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了西方其实离我们很近,并不是无量远的地方。

那为什么说西方很远呢?

远近就是二维法

是说给世人听的

对于那些心不诚意,内心不净的人来说,就远

对于自净其意的,心诚的人来说

就近在眼前

所以,纠结在东西远近,本身就是思维的错误

人有两种,法无不一。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人吧,假设有二种

一种愚痴的,一种智慧的

但法并没有二样啊

比如数学,这教材其实是一样的

但因为人的理解力问题

就有了容易学会和不容易学会的区别

这是迷悟的区别,是理解的快慢问题。

因此,迷信的人才念佛想往生西方

而通达悟道的人,就想当下自净其意

因此,佛佗才说:随着人的心净,佛土才逐渐清净

心全净,则佛国现

使君,东方人但净心无罪;西方人心不净有衍

韦使君啊

这东方人吧,只要净心就行了,净心就没有罪了。

这西方人吧,如果心不净,那一样也是有过错,有罪障啊

迷人愿生东方、西方者,所在处,并皆一种。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除十恶,即行十万,无八邪,即过八千,但行直心,到如弹指。

这迷的人吧,愿意去东方也好,去西方也好

其实都是一样的

心中只要没有不干净的

那西方就在眼前,离这个地方并不远

心中有不净的心,念佛往生也就是怡笑大方

那是很难达到的

除去十恶,这就已经往西方走了十万里,再去掉八邪,又往西方走了八千里

这不就已经过了十万八千里,到了极乐?

因此,人只要行直心

自净其意

那西方就是弹指之间就到的事情啊。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住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剎那;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遥,如何得达?」

韦使君,你只需要行十善

何必要再发愿往生呢

如果不断掉十恶之心,请问哪个佛来接引你呢?

如果你明悟了无生法忍的顿法

见到西方只在刹那之间

如果不能明悟无生法忍的大乘顿教法,那念佛往生之法,路遥道远,又怎么能到呢?

六祖言:「惠能与使君移西方剎那间,目前便见。使君愿见否?」

六祖继续说道

惠能我吧,能带着你韦使君去西方看看,但时间呢,只能是刹那间。你现在就可以见到,你愿不愿意和我亲自去看一看西方呢?

使君礼拜,曰:「若此得见,何须往生。愿和尚慈悲,为现西方,大善!」

韦使君马上礼拜,说道

好啊好啊,这个最好

如果我现在见到了极乐,我又何必等将来再去往生呢?

希望和尚慈悲一下我,就让我马上见见西方。这个真是太好了。

大师言:「唐见西方无疑。」

惠能说道:你看到没?你当下所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你当下所在的地方,就是西方。

韦使君是唐朝的人,因此大唐就是西方

即时,大众愕然,莫知何是。

这时候,大家都惊掉了下巴

不知道惠能在说什么

大师言:「大众作意听,

六祖说道:

你们仔细的听我说吧:

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身意即是城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无。

这世上的每一个人吧

他们自己的色身就是佛国的城

而耳目口鼻身意就是城门

外面有耳目口鼻身五个门

里面有意门

这个耳目口鼻身意的顺序,略作注意一下就行了

随着讲法的不同,顺序是有差别的

如果说的是眼耳鼻舌身意

也就是六祖说的这个顺序

这是从眼根开始修的

如果是我给你讲的耳目口鼻身意

这是从自然出发的

随着法度的不同,经常调换这其中的顺序

不必要太在意

在这个城面

心就是这个国家的区域

而性就是这个国家的政党

只要有人在,就有政权在

没有虚幻的人了,政权才不会在

很多人实在理解不了国家和政权

将他们混为一谈

在他们所谓的爱国里,其实就是专政的维护者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爱国是一种忠

忠的是政党

爱人才是一种义

爱的是人民

自古以来,这忠义也是难以两全的

尤其是国乱之时

比如清朝未年

有的忠,有的义

不能简单的用对错来看待

只能说,各为其主罢了

这个主,就是主义的意思

主义,主张

惠能就用这个国土与政权的关系

来比喻心地和心性

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是自性作,莫向身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

性在的时候,身心就在

大家就认为这是国家

其实是在性的统治上

性去身心坏

统治阶级倒了,就认为是亡国了

这本来只是换个政权的事情

但人们一定会相信这是国亡了

这世上,哪个领土,哪个地域亡过呢?

由来只是性上灭

只是身陷不自知

显然,佛就是自性造就的

是本性的显现

不能在这性组成的色身上去寻找

自性迷失了,佛也就是凡夫众生,自性想明白了,所有的凡夫众生也就是佛了。

明白一切出于心性的道理

就可以进一步推理出一个大道理

慈悲即是观音,喜捨名为势至,能净是释迦,平直是弥勒。

只要是慈悲的,都是观音

而不是拿个净水瓶就是观音了

只要喜舍的就是大势至

哪怕他拿着净水瓶

不要根本形象去区别这些佛世界的菩萨

显然,能够自净其意的,就是佛佗啊

能够永远那样平静,诚意的人,就是弥勒啊

人我是须弥,邪心是大海,烦恼是波浪,毒心是恶龙,尘劳是鱼鳖,虚妄即是鬼神

那我们也可以看看凡夫

凡夫心中的我相,就是须弥山

很难摆脱潜意识中的我

凡夫不正的心,就是东方的大海

这苦海是众生苦的源头

而众生的烦恼就是惊涛骇浪

人因为烦恼,就要狂动

一切造作,都是人心不定的原因

无始劫来的,有毒的心,就是恶龙

天天在吞噬着自己的灵魂

为了名利富贵这些外在的色尘而奔波劳累,这就是龙的部下,鱼鳖之属

必然就受到各种畜牲的奴役

而人离开了求真务实的心

就会陷入虚妄的想象中

这就产生了鬼神

世人总是相信鬼神的存在,却不去思考自己为什么变得这样虚妄

在幻知幻觉幻思中,走不出来。

显然

他们将造就一切外境

三毒即是地狱,愚癡即是畜生,十善是天堂。

贪嗔痴三毒,造就了身在地狱

而迷信知见,则造就了自己的畜生本性

那些固执己见的人,都是披着人皮的畜牲而己

而那说一不二的帝王

从来不是人部

而是畜牲之首

龙部的人

但行十善,就见到了天堂

无人我,须弥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只要不再我执,离开我相,须弥山就倒了。

只要去掉邪心,从此走正道,行中道

这苦海之水就枯竭了

只要去掉心中的烦恼

从此波澜不惊,也没有了波浪

如果去掉了贪嗔痴和各种迷信

那些毒龙鱼鳖也就不存在了

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施大智慧光明,照耀六门清净,照破六欲诸天下,三毒若除,地狱一时消灭。

从心地里面觉到如来的真性

从此拥有大智慧的光明

这种智慧会让人六根从此清净无染

也从此打破了六欲给人带来的苦难

只要贪嗔痴除去了,地狱也在刹那间就没有了。

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内外明达,这与西方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不这样去修,怎么到达西方呢?

座下闻说,赞声彻天,应是迷人,了然便见。使君礼拜,赞言:「善哉!善哉!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下面听法的人听了这些说法

赞叹不己

里面有一些迷失的人,也因此方便得以明智

韦使君礼拜了六祖,赞叹道:太好了,太好了,希望所有法界的众生,听了六祖的这段法,能够一时通达明心。

那么,六祖说的好不好呢

确实说的好

六祖的说法,与佛理相不相通呢?

也确实相通

一切唯心造

但是

六祖对于念佛法门

其实和当下的很多念佛众生,水平差不多

不知甚解

我们广说一下念佛法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慧远当初开创净土宗

备推念佛法门

这个念,并不是口念

和我们现在的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个念,是愿力

其实就是志向

比如一个学生大发志向,想考上清华

这就是正念

并不需要每天口念

但从此以后,行住坐卧,就是围绕这件事情展开了

这是慧远的本意

因此,这是一种观想法

或者说本身就是志向

但就如学校对于差生或者意志不坚定的学生一样

面对这些学生

就让他们天天喊口号

天天提醒他们

这就造成了外在形式上的念佛

慧远创立这种观想法

就是观想的佛国

这佛国就是净土

而慧远的传记也记录慧远亲见阿弥佗佛的境象

他所见到的阿弥佗佛

实在遍满虚空

或者就虚空尽是

阿弥佗的本意,也是无量寿无量光的意思

也就是不生不灭,才叫无量寿

自性光明才叫无量光

昨天我们还说过光和色是有区别的

这远不是大家看到的阿弥佗佛的那个人样子

若是人样,那离佛国真是还有十万八千里

这是初代祖的念佛法

显然是最合于佛佗教化的法门

但这必须要大乘根器才行

就如同学生的志向一样

这玩意吧,真不容易

那好学生真是大根器

差学生,就只能下笨功夫了

那就是口念心念,念成一片

显然,惠能大师也没有深究念佛的大乘之道

从而以心性去解释

但终极境象

也解释得没有偏差

不能由此就认为念佛法门不能成佛

念佛法门,无论根器的大小,都还是比较方便的法门

卷八:诸宗难问

我们继续坛经

大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恶之人。在家若修行,如东方人修善,但愿自家修清净,即是西方。」

这惠能大师继续说道:

各位

你们如果想修行

在家就行了

不必要去寺庙那些宗教场所

在寺里面不修心,这和西方心恶的人没有差别嘛

在家若修行,这就如东方人行善

但愿自己在家心得清净,六根无染

这就是真正的西方啊。

使君问:「和尚,在家如何修?愿为指授。」大师言:「善知识!惠能与道俗作《无相颂》,尽诵取,依此修行,常与惠能说一处无别。」颂曰:

使君问道:和尚

在家怎么修呢?你给我们指点一下呗

六祖说道:各位,我给你们作一首无相颂吧

你们只需要天天读这无相颂,领悟其中的道理,按照这首无相颂来修持

就与我经常在你们身边说法,是没有差别的。

这颂怎么说的呢?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

这说出的明心或者悟出来的明心吧

就象太阳本着在虚空中一样,从来没有离开,也没有消失过

为什么还要传出顿教法呢,就是为了破除那些修错了知见

教即无顿渐,迷误有迟疾。

若学顿教法,愚人不可悉。

教虽然没有顿教和渐教之分

但人的资质是不一样的

醒悟有快有慢

如果想学那些快速的奥数

那不能讲给普通资质的学生听

普通资质的学生,就学学正规教材就行了

说即须万般,合离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说起来,有万般的法

但合起这些分别的法

不过还是明心见性

烦恼都是因为心在暗宅里面,不开心,无光进入造成的

因此,经常需要打开智慧,这智慧就是天上的太阳

能驱散心中所有的阴霾

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邪正悉不用,清净至无余。

人吧

邪心一来,就烦恼重重

但欲望一满足吧,就感觉不到烦恼

邪正这样的二维法,都放下的时候

这才是真正的清净,甚至达到无余涅槃的境界。

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

净性于妄中,但正除三障。

菩提本身就是清净无染的,那动心的一念之间,已经虚妄顿生了

要于虚妄中见到净性

就能除去贪嗔痴给人造成的业障

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现在己过,与道即相当。

世间人修道

所有的人都这样修,而不会错误

经常反思自己的过错

这就是和修道完全一样的。

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恼。

所有的此世界,本身就在道上

不要离开这个日常大道,去寻找什么道法

真去寻找道寻找佛的人,他们永远见不到真正的道真正的佛

到头来,不过是自寻烦恼罢了

道佛无形,全是思维

就在日常

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

如果想见到真正道

那就需要正心正思维正想正见

行正就是道

如果自己没有正心

心态都端不正

这就是黑暗中前进,怎么可能见到道呢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有罪,我非自有罪。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

如果是真的修道人,他是看不到这世上的种种不公平的

如果见到这世界还有这样的不公平,那样的不满意

这是非心,本就不是清净心

不过是在知见中轮回

别人说我是别人的罪

谁造谁受

同理

如果我有看不习惯的地方,这不就是我的知见障了吗?

从自己内去去掉这些是非心

从此就没有了烦恼

若欲化愚人,是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菩提现。

但面对那些愚痴的人

则需要方便技巧去度化

一定要让他们迷信

当他们深信不疑的时候

也就有了菩提

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

邪见是世间,正见出世间。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

法本来就在这世上

要成佛就要在这世上成佛

不要离开这个世间,再去外面另找什么佛世界。

邪见就是世间

正见就出家出世了。

把这邪正的心都放下

这才是清净的菩提本心

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

迷来经累劫,悟则剎那间。

这就是我所传授的真正的顿教

也叫大乘法

累生累世的迷痴愚昧

但真要醒悟,也只在刹那之间



  • 第九讲
  • 第十一讲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