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祖先与商朝的祖先都是帝喾。帝喾有四个儿子,其中叫契的儿子,也就是母亲以燕卵而怀孕,这个燕卵就是太岳山。后来成了商族的始祖。而帝喾的元妃姜源夫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他没有在太岳山附近生养孩子。他的孩子是源于圣人巨大的足印。
要临汾谷地,太岳山以南,以黄河为界,有一块广大的平原,属运城地区。这一块广大的平原,神似一只巨大的足印。这就是天帝巨大之足印。
在田地里生了孩子,这是很不吉祥的。姜源无可奈何,就准备将这个孩子抛弃掉。但这孩子据说命很大,总是弃而不死,先是弃于狭巷之中,结果牛羊成群而过,却不伤他分毫。于是又想扔于树林,树林虽密,到去扔的时候,却人来人往,无法扔掉。不得以,放弃于河流冷冰之上,却飞来大鸟,一只翅膀给铺在下面,一只翅膀给他盖在上面。于是,姜源认为是上天的恩赐,不再扔弃。因有弃掉之心,而命名为弃。
这样的神话故事,当然很多。估计是做娘的舍不得,编了几个神话,还让帝喾哺养孩子。
姜源喜欢农业生产,她连生孩子的时候,都在地里,可见她对农业的热爱。
而这个叫弃的孩子,也继承了她的基因,从小就表现出对农业的高度喜欢,少年时,就学会了种麻,菽,稷等等。由于他善于思考,栽种技术很成熟,慢慢的,名气就大了起来。
到了尧继位以后,将他拜为农师,以指导人们的农业生产。并且把邰这个地方封给了他。邰地在现在的陕西武功县西南边,这就为他的发家打下了地理基础。
由于弃对中原农业的贡献,于是给他称名为稷。后稷就是弃。在运城里,还有山称曰稷山。
姬弃的儿子姬台玺,姬台玺的儿子姬叔均,姬叔均生了姬不窋zhú。
自弃开始从事农业,到了夏朝,继续为夏朝的农业官,从事指导农业生产,到了不窋的时候,夏朝昏乱,不窋作为农业官,失业了。于是,他带着自己的族人,向北方迁徙,到了陕西的庆阳县一带定居下来。
不窋教他的族人改变了地穴式的居住,建造起了窑居形式。窋的意思就是物在穴中,与窟这个字是相通的。不窋,即不再居于窟中,而可以人工建窑了,这就大大的增加了人们居住的地方。
不窋之子姬鞠,姬鞠之子,就是公刘。
公刘开始自己复兴祖业,兴农安民。他兴修水利,种植五谷,但考虑到收成不高,经过仔细的选址,找到了豳这个地方,于是迁都于豳,史称“公刘迁豳”。即避免了北方戎狄之害,又避免了南方夏朝之灾。对于自结自足自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周族的繁荣自此开始了。
到了公刘的儿子庆节时候,正式建立起了豳国,由于先进的文明,渐渐的成为北方强盛的部落。大至上,东到子午岭,南到彬县、旬邑,西到泾川、灵台、镇原,北到环县、华池。
然后,经过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七代以后,国势越来越强盛。而这时候,古公亶父继位了。
古公亶父经过深刻的考虑,他将世代居住的豳地让给了戎狄,带领二千族人,再次南迁,到达了岐山之下,也就是现在的周原。取名为周原,即周朝之始的意思。这儿水土肥沃,便于生产,进可枚,退可守。对于灭商打下了良好的地理基础。这就是《诗经鲁颂 閟宫》说:“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开始了剪商的行动。成了周族的实际创始者。在此之前,或豳或邰,均不称之为周。
古公亶父是有作为的人,但这时候,其迁都岐山之下,商朝不可能不知道他的野心。更重要的是商朝是不能容忍其他民族强大的朝庭。
但古公亶父的时候,商民族刚好到了祖甲以后,武丁的辉煌已经不在,四方同时征讨已经力不从心。而此后,商民族的主要敌人,一直在东南方的夷族。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三儿子叫季历。根据古代伯,叔,仲,季的称呼顺序,可能中间还损失了一位兄弟。反正成年的,有出息的就是这三位了。
按照周朝的传统,是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室的第一位儿子继承王位。夏,商,周是人类继承制度的完善期,夏朝以才能而居之。这是因为夏朝是狩猎专化过来的民族,其最直接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野生动物,其立位的依据是天时。其继位就是能者居上。商族是畜牧民族,以游牧为主,其祖先相土制乘马,王亥服牛,让畜牧事业繁荣起来。这种情况下,继续制度以传术为主,所以实行兄死弟继制度。让掌握技术的人居上。到了周族,以农业为主,讲的是人和,要人和,就要在争位上没有异义,所以建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按照这套制度,古公亶父逝世后,继位的应该是泰伯,纵然泰伯不在,还有虞仲,怎么说也轮不到季历继位。
但季历的正妃太任,这时候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姬昌,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姬昌只所以叫昌,就是周族的希望全在他身上。姬昌在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太任梦见了一头奇异的怪兽,形状象马,神态象鹿,尾如牛尾,还在头上长了一个单独的小角,身带鳞片。即麒麟。
这麒麟梦得这样详细,也确实奇怪,实际上,就是指的秦岭巨鹿。秦岭之形,如形状确实如马在奔跑,但神态又很象鹿,在头前,恰恰还有一角,顶着天水市。说是鹿或者马,都不应该有这个小角。所以他异于鹿和马。尾部也确有一山,名曰伏牛山。伏牛的意思就是牛卧地下,尾拖于地。本就是牛尾之形。而树木郁郁,正如龙鳞。皆东方青色之所谓。
这也就是说,不是太任梦见了麒麟,而是古公亶父有志于天下,想逐这只麒麟。
要想夺天下,就要有好的继承人。而从这一点来说,无论是季历,还是姬昌,都要强过愚忠的太伯和虞仲。要么破坏制度,要么不夺天下。古公亶父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太伯与虞仲见到父亲这样烦恼,也知道父亲喜欢姬昌,于是,这两兄弟从荆楚之地,去往蛮夷之邦,披发而文身,以示终身不回。最后还怕走得不太远,一来二去,就到达了东部的沿海地带。创建了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