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曲沃代翼

    礼坏的阴云不但的游荡在中国的天空之上,不仅仅是郑国,宋国这样的国家深受其害,这些弟弟害哥哥,儿子杀父亲,臣子弑君主的情况,在大国之间也在上演。象楚国,也出现过这种情况,而晋国,则饱受其害。

    晋文侯是晋穆侯的长子,公元前781年,农历庚申,这一年为周幽王元年,也是晋文侯武装灭了殇叔,继位国君的一年。文侯与叔叔的皇位之争,拉开了晋国礼崩的序幕。

    晋文侯在位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病逝。他在位的这些年里,晋国发展迅速,国泰民安,文治武功,都不同凡响。而文侯名叫仇,他还有一个弟弟,叫成师。在文侯在位的三十五年里,成师跟随哥哥东征西伐的,颇有人缘。晋国的很多百姓都开始拥护成师。

    晋文侯病逝后,晋文侯的儿子公子伯继位,史称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即公元前745年,丙申,这晋昭侯封叔叔成师于曲沃,曲沃不是山西现在的曲沃县,而是闻喜县。不仅如此,还把晋靖侯的庶孙栾叔给封给曲沃,让他辅助叔叔成师。受封以后,史称成师为曲沃桓叔。

    对于师服的预言,晋国上下不可能不知道。而此时的晋昭侯,初上王位,急需要国家的安定,作出这样的举动,三分无奈,七分被迫。但这曲沃之城,比翼城要大得多。地广民强,为自己埋下了祸根。再说这个曲沃,也就是现在的闻喜县,本就爱出贤人,闻名天下的中国宰相村,裴家村就出自这个县。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等。这样一块地方落到了曲沃桓叔手里,自然不会浪费。他积极的准备着造反代翼的计划。

    晋昭侯七年,公元前739年,壬寅年。大臣潘父杀了晋昭侯,迎接曲沃桓叔进城,然而,晋国的国人却并不认可桓叔,起兵抗击,桓叔失败之后,只好退回曲沃。昭侯之子平诛杀了潘父,被国人拥立为君,即晋孝侯。曲沃代晋的第一战,桓叔并没有取胜。这场叔叔与侄儿的君位之争,以侄儿惨死,桓叔无功而结束。

    晋孝侯八年,公元前731年,庚戌年。73岁的桓叔抱憾而终。他的儿子鳝继位,史称曲沃庄伯。算起来,这曲沃庄伯比晋孝侯又大了一辈,也算得上是叔侄关系。公元前724年,晋孝侯十五年,这曲沃庄伯又派人到晋都翼城,杀害了晋孝侯。如日中天的曲沃庄伯,准备继位为君,谁知这晋国人认死理,在荀国的帮助下,继续反抗,曲沃庄伯无功而返,只好再度退回曲沃。晋国人立孝侯之弟鄂为君,史称晋鄂侯。晋鄂侯因为与晋孝侯是兄弟,所以算起来,同样与曲沃庄伯是叔侄。

    曲沃庄伯从武力上来说,要灭掉晋国,取而代之已经足够了,但晋国人不卖账,他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名不正言不顺,因此想利用周天子给自己正名。公元前718年,晋鄂侯六年,曲沃庄伯联同周桓王,郑,刑等国共同讨伐翼城,这一次本来算是名正言顺了,但曲沃庄伯急功近利,背叛周桓王。可能是答应的事情抛到了脑后,这周桓王在当时,好歹也是一国之君,还是有号召力的,而曲沃庄伯也不是郑庄公,没那个胆量攻打周天子。所以周桓王这一反戈,攻打曲沃,曲沃庄伯不得不再次退回,鄂侯死了,但却没有取而代之。周桓王立了鄂侯之子光为君,是为晋哀侯。

    曲沃代翼第二代叔侄之争,以二次战争,二个侄儿的死亡,即晋孝侯,晋鄂侯。而曲沃庄伯同样无功而返结束了。但晋国已经成了风雨中的一叶小舟,无力回天的局面已经成了定局。

    公元前716年,晋哀侯二年,曲沃庄伯同样忧忧而终。他的儿子称继了位,史称曲沃武公。按辈份算下来,这曲沃武公,正是晋哀侯的叔叔。这第三代叔侄之争,再度拉开了序幕。

    公元前710年,哀侯十年。晋哀侯侵其南面一个叫陉廷的地方。这陉廷联合曲沃武公,决战晋国于翼城,曲沃武公大获全胜,晋哀侯被俘后,曲沃武公杀了晋哀侯,晋国人还是不卖账,又拥立晋哀侯的儿子小子为君,是为晋小子侯,这已经算得上是曲沃武公的孙辈了。武公无奈,再度退回曲沃。

    公元前705年,曲沃武公将晋小子侯诱召至曲沃,杀害了。周桓王看不下去,又使虢仲率兵讨伐曲沃,武公不得已,再度退回曲沃,周国立晋哀侯的弟弟缗为晋侯,这晋缗侯算起来,又成了曲沃武公的侄子一辈。这一家,叔侄之争,可谓残酷至极。

    公元前678年,晋侯缗在位二十八年。曲沃武公再度伐晋,杀了晋侯缗。这一次为了防止晋国再度复国,曲沃武公重金珍宝贿赂周釐王,周釐王见晋国已经被杀得没有人了,这生米已经成了熟饭,又一兵不发,而收到这么多的财宝,也就顺水推舟,任命曲沃武公为晋武公。正式成为了晋国的主宰。祖孙三代,长大六十七年的叔侄之乱,曲沃代翼,终于落下了帷幕,以曲沃成师的胜利,肯定了师服的预言。

    然而,晋国王室的乌云,并没有因此而散开,晋武公代翼之后,建都于翼,而不是曲沃。第二年,公元前677年,晋武公病逝。晋武公的儿子诡诸继位,是为晋献公。晋献公看到曲沃桓叔,曲沃庄叔的后代,也就是自己的同族兄弟越来越多,屡立战功,多有分封,担心自己就是下一个晋文侯,害怕历史在自己的后代重演,他并没有想改革礼制,恢复人伦,而是想了更恶毒的办法来处理。

    公元前669年,晋献公与大司空士蒍合谋,先是离间了众公子与富子之间的关系,然后又蛊惑众公子杀了游氏二子,不久,又让众公子灭了游氏一族,然后建都聚城,让众公子居住,到了冬天,晋献公发兵围住聚城,血屠众公子,晋国公室,被杀者不计其数,残存者逃到虢国,再也没有长成气候。

    晋献公的铁腕,让晋国没有了公子之乱,尽管如此,还是有极少数特别忠心于他的族人活了下来,韩氏就是其中的一只人。国家治乱,虽然手段严厉,控制了公子之乱,家族之乱,然而也为自己家族无人,最终被大夫专权,三家分晋的战国来临,埋下了祸根。


  • 第二十八章 礼崩国乱
  • 第三十章 筑台纳媳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