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余下了利害,再无其它可以称道,因此酿制了一幕幕层出不穷的人间悲剧,兄弟相残,父子相杀,君臣相夺,尔虞我诈。
除了礼崩以外,人们在利欲熏心的作用下,兴趣越来越低级,乐也坏掉了。乐,就是兴趣,幸福。人们的兴趣变坏,是任何国家都难以承受之痛。好利贪色,无有底线,成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卫国在春秋战国史上,地理位置优越,人才众多,然而,从来都是伴角,是春秋历史舞台上的二流角色。其原因,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就是因为他同时造受了礼崩乐坏的双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卫国在卫武公的时候,还是胜德之治。卫武公在位五十五年,高寿而终。卫武公的儿子姬杨立位,史称卫庄公。卫庄公娶了齐国的女子庄姜,庄姜不仅长得漂亮,温柔贤惠,但却没有生育。后来,卫庄公又娶了陈国的一对姐妹,一个是历妫,一个叫戴妫。历妫生了一个孩子叫孝伯,就死了。戴妫生了二个孩子一个叫姬完,一个叫姬晋,齐姜对这个完很好,识如自己亲生一样。
卫庄公还有一个妾,也生了一个儿子,按照周朝礼制,这不能算是嫡生,而是庶生。取名为州吁。州吁好兵,喜欢打仗。于是卫开公就让州吁领兵。上卿石碏对此进行劝解,让庄公早日定下太子,严历管教州吁,卫庄公不以为然,觉得这州吁好兵是好事,一直听之任之。
而公子姬晋。天生好色,不知怎么的,就勾搭上了庄公的一个叫夷姜的妾,这是如胶似漆。不仅是真心喜欢上了这个后娘,还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伋子。这样乱伦的事情,还是有失颜面,所以暗中将伋子送到了乡下人家寄养。
公元前735年,卫庄公病逝。戴妫的儿子姬完立位,史称卫桓公。
卫桓公生性软弱,上位第二年,教训了一下州吁,州吁因此流亡在外,结交了郑国公子共叔段,这二个人都想弑君夺位,一来二去,就有了交情,两人相约互助对方夺取政权。到了公元前722年,郑国公子共叔段先准备起兵夺得郑国政权,于是派自己的儿子滑到卫国借兵,由于听信了州吁的谣言,卫桓公借兵于公子滑,这公子滑带兵回国的途中,却发现郑庄公是个厉害的角色,三下五除二,竟然就打败了共叔段,并且逼得共叔段走途无路,自刎身亡。于是再度返回卫国,在卫桓公那儿说自己的伯伯郑庄公杀弟囚母之类的话,这些谣言,让卫桓公昏了头。竟然听信了,还真发兵攻打郑国。这下子,摸到老虎屁股了。
这郑庄公文治武功,何其了得。于是一纸文书,派了个使臣,送给卫桓公,卫桓公见后,自知上当,急忙召回本国兵马。而此时的公子滑已经带着兵马攻下了郑国的边地癝延,郑庄公派高渠弥为大将,率二百兵车前来攻打公子滑,公子滑见卫国之兵已经走了,自己势单力孤,只好弃城,再度奔回卫国。
到了第二年的冬天,即会元721年冬,郑庄公再度兴兵攻卫,直抵卫国都城的效外,卫桓公荒作一团,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此时早已经回国的州吁极力主张动武,而众大臣却认为郑国是为了除滑而来,只需要引咎谢罪,郑国自会退兵。郑桓公听了大臣们的话,给郑庄公致谦书,而此时国母齐姜为公子滑求情,请求留下一脉,以续香火。郑庄公这才作罢。
过去还没有一年,周平王病逝了。周桓王姬林登基。公元前719年春天,郑桓公打算亲自前去雒邑吊贺,州吁乘此机会,与石碏的儿子石厚密谋,埋甲兵于城外,乘饮酒之际,州吁持剑刺杀了郑桓公。
郑桓公是春秋史上第一个被杀的君王,自此以后,弑君,成了春秋战国上的重头戏。周族之礼,不复存焉。而姬晋在此动乱之际,毫无办法,只好逃到自己的妻子老家刑国以避战乱。
州吁与石厚杀了郑桓公之后,自立为君,国人不服,名不正而言不顺,只好请石厚的父亲石碏出面,石碏暗中定计,让州吁与石厚去找陈桓公,让陈桓公去请周天子给自己正名。这州吁与石厚听信了石碏上卿的话,去到陈国,就被陈国拘了起来。由卫使右宰杀州吁于濮地。又使家宰獳羊肩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石厚。石碏演绎出这惊天动地的故事,就是成语大义灭亲的由来。
这样一来,卫国只好去刑国请回公子晋,以为君主。史称卫宣公。郑国自礼崩之后,乐坏又起,可谓祸不单行。
这卫宣公回到了卫国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把父亲的妾,自己忠爱的夷姜给了个名份,不仅如此,还让在乡野间寄养的伋子回到身边,以尽父亲的职责。按理说,这也不算是特别的坏事。毕竟父亲已经死了,父亲的后宫人又太多,女孩也都年青,虽说是后娘,但实际上要比这卫宣公要小得多。所以算不得大事情。
到了伋子成年的时候,大臣们商议着给他取个妻子。于是向齐国求亲。当时的齐僖公有二个女儿,都特别出色,一个是是文姜,也就是要嫁给郑公子的那位才女,只不过被郑公子给拒绝了,这让齐国没有面子,于是给嫁到了鲁国,因为鲁国比郑国还是要稍大一些,爵位也高。还有一个就是宣姜。齐国便答应了将宣姜嫁给伋子为妻。
举行婚礼前,这宣姜的美色传到了卫宣公的耳朵里,他听后,在黄河边上筑了一个台子,自己将宣姜给霸娶了。而给伋子另外随便娶了个女人,草草了事。宣公筑台纳媳成了卫国,及至当时天下最大的笑话。
宣姜无奈,与卫宣公一起生活,卫宣公看到新欢这样美艳动人,再也不喜欢夷姜了,夷姜失宠,上吊自杀。宣姜被扶上了正位。卫宣公是恩爱有加,因此生了二个儿子,一个叫寿,一个叫朔。这寿与伋子关系特别要好。
宣姜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君位,就不断的挑唆伋子与卫宣公的关系,卫宣公因此越来越冷落伋子,最终卫宣公与宣姜一起,定下毒计,让伋子前去出使齐国,在半途埋伏刺客,以便刺杀伋子。这条毒计让寿听到了,于是跑去告诉伋子,伋子听后,还是执意前往,以尽父孝。寿见劝解不了,就灌酒于伋子,使伋子喝得大醉,而寿自己却带着信物,出使齐国,半路上被刺客所杀害。
这伋子醒后,发现不见了信物与寿,依路找去,只见到一群刺客和寿的尸体,伋子给强盗说明情况,也为强盗所杀害。风流的代价,以这样惨痛的结局而收场,卫宣公没有想到,宣姜也没有想到。第二年,卫宣公就带着自己无尽的风流往事,去见九泉之下的祖宗了。
卫宣公自公元前718年继位,至公元前700病逝,共十八年,国家衰弱,卫国自卫武公的业绩已经永远不再显现。
卫宣公病逝后,公子朔继位,是为卫惠公。当初卫宣公在世的时候,让右公子辅佐伋子,让左公子辅佐寿。结果伋子与寿,竟然含冤而亡。左右公子心中不服,于卫惠公三年,率众发难,卫惠公被逼,逃往齐国。立伋子的弟公子黔牟为君,公元前689年,齐襄公带着鲁,宋,陈,蔡等国伐卫,次年六月,卫国攻破,黔牟及大夫宁跪分别被放逐到周、秦,左公子和右公子被杀。卫惠公复国。
黔牟共在位十年,卫惠公才借助齐国外力,将卫国失而复得。而这次的胜利,是以将宣姜嫁给公子顽为代价的。公子顽即昭伯,是卫宣公的幼子,虽然不是宣姜所生,却也还要称宣姜为母亲。在齐襄公的主持下,这宣姜嫁给了昭伯,后来为昭伯生了齐子,卫文公,卫戴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卫惠公借齐国之力复国后,国人都不服他,国势更加衰微,加上人们的咒诅,希望卫惠公绝后,到了卫惠公的儿子卫懿公被北戎杀死,竟然真的绝的后代,不得不从昭伯的子女中选人为君,也算是天报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