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炎症,疾病与四种状态

昨天讲到,大医治未病

而未病就是那些将病未病的状态

再进一步发展,就会造成显性的问题

甚至送了人们的性命

因此需要提前干预

那什么是病呢?

我们必须要对病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这样才知道什么是未病

要明白什么是病,还得明白什么是疾

疾,就是憎恶的意思

人所憎恶的,都能称名为疾

比如有个词语,叫疾恶如仇

就是痛恨坏人如同仇人一样

人们所焦虑的,所担心,所痛恨的

未必是病态

比如白头发

是病,还是不是病?

显然,他是人所痛恨的

但并不能算病

他是正常状态

老年的正常状态

但对年青人来说,接受不了

换了一个接受不了的方式

就成了疾

成了疾就需要治

要治医生就得想办法

必须得安慰人心

实际上很多人,都有各种疾

比如女孩子的肥胖

白癫风

各种痣

甚至血管紧张性头痛

等等

这些都是人们不喜欢的

但真要说他有多大的问题

甚至危害人的生命

这是谈不上的

因此,将他们统称为疾

憎恶的,讨厌的

所有的病的症状,都能称名为疾

都是人们所厌恶的

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疾的概念要比病大得多

他包含了所有的不舒服,所有的憎恶

和嗔心

你讨厌一个人,都是自己的疾患

有些疾和病是分开的

比如小孩子病了,大人疾了

形成一个整体

人们对于讨厌的事物,还不容易说出口

这就是讳疾忌医了

把你的憎恶说出来,才能有针对性的治疗

但病则不一样

病是阳气的问题

病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写作 ,象一个人生病了躺在床上。后来代之以丙,也是指阳气的变化,阳气丙火,就是人体反抗外在疾病的主要手段

微信图片_20220725084149.png

你得有受损的表现

身体真实的受到了损害

比如某个细胞受伤了

怎么办?

当然是人体的阳气去处理

这一过程,就称名为病

因此,病的概念要比疾小得多

当然,后来就混称了

如果仔细对比中医的病字

将他和西医进行对比

我们就能发现一个真实的问题

中医的病,就是西医的炎症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西医对炎症的概念

炎症

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发炎"

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炎症,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

也可以不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

炎症不一定由感染引起

这里要划重点

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体的自动的防御反应

但是有的时候,炎症也是有害的,例如对人体自身组织的攻击的炎症等等

炎症通常情况下是有益的,这也要划重点

不要恐惧炎症

他一般都是好事情

但凡有组织损伤,都会继发炎症反应,实际上就是人体对组织损伤的处理过程。

无论什么因素,只要涉及到组织损伤,都会继发炎症反应

所以炎症的本质,就是身体受到伤害之后,身体本身的一个处理过程

如果身体没有受到损伤

免疫系统非得以莫须有的罪名

认定人体有罪,或者外来物有罪

也会发生超敏反应

这时候就形成了过敏等炎症反应

总之,就是身体认为需要处理了

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行为

这一系列的行为,可以简单的划分为三个部分

变形

或者叫变质

这是第一步的

组织细胞受损了

接来下,第二步就是渗出

毛细血管在身体的调节之下扩张

所有的武器大量运到病灶

什么白细胞啊之类的

统统的来了

就形成了红肿热痛等各种炎症反应

最后,经过战斗

一般是身体赢了

就进入第三步,增生

组织细胞再度分裂,增生

使这一病灶完好如初

从而维持身体的健康

小到各种病毒细菌

大到各种寄生虫

人体都有办法去解决他们

但解不解决

不一定

炎症最为明显的,就是有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是任何人任何医生无法消除的

如同刀伤需要几天才能长好一样

你用胶水沾,用线缝上,都需要那么几天

这个是身体处理问题的必然

因此,病人追求的吃药就好

逼迫医生无所不用其极的截法

那就只有一个方法

中断炎症

打压身体

使之不发生反应

显然,这样做的危害,远远大于让炎症处理后恢复健康

但是

形形色色的炎症反应

确实给病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因此,如果能提前干预

治疗未病

在病人没有痛苦的时候就干预,使疾病不发生

这才是最好的方法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显然都强调未病先防,不要等疾病发生了再去想到吃药治疗,能让疾病不发生,才是最好的。

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就能知道,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嘌呤等等,

虽然现代医学将他们称名为病,但实际上,他与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病还是有差别的

而我们平时所说的不舒服,其实主要是炎症造成的反应。任何能够引起组织损伤的因素都可成为炎症的原因,即致炎因子

很多人把炎症和微生物感染挂钩,认为炎症就需要使用抗生素

这在专业医学生来说,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主要是没有接触过医学的家长们容易造成这样的误会

常听到家长说,孩子又扁桃体发炎啦

肺炎啦

要赶快去打针了,住院了

好象得个炎症就不得了

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害怕炎症

如果一定有原因,那就是无知

不知道炎症都是身体已经在去解决问题了

真正的大问题,是身体解决不了

这才麻烦

抗生素是杀灭微生物的,不是消炎的。消炎的是解热镇痛药和激素类药,即现代医学所讲的甾体类和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

中医的病,其实就是西医的炎症反应

当然,中医主要是哲学体系的学问

如果确定是炎症就是病

那就一定会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过者求之,不及求之

所谓有者求之,无者求之

就是有炎症是病

没有炎症也是病

这就是哲学的魅力

是西医所不懂的

如果一个身体,当发生炎症而不发生炎症

中医就会感觉这不正常

如果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没有处理?

所以需要一系列的扶助正气的药,来让身体产生炎症反应

什么表药啊

称名为将病情表出体表

实际上就是体表发生了炎症

这是西医所不懂的地方

分岐的地方在于,西医是要解决病人的不舒服

有炎症就不对

得抗炎

抗炎就需要动用激素

或者解热止痛药

怎么能放纵炎症呢

尤其是没有炎症怎么能制造炎症呢

西医没有制造炎症一说

所有的炎症都是需要处理的

所有没有的炎症,都是要预防他发生的

那万一有异物了怎么办呢?

当然是医生上

医生来完成身体的功能

比如中断的身体的炎症反应,那细菌病毒,就让医生来杀

等等

在本讲中,我们不讨论疾病的问题

我们讨论共性的部分

那就是未病

但是,追究疾病的起因,却是患者长时间的生活作息不正,思想情感不顺等等无法调理,从而造成内伤外感,而非一朝一夕之显现。这就需要医生,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防微杜渐。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再看西医通过体检和仪器,从而发现人们有异于常人的地方,也就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嘌呤等等,实际上就属于中医治未病的概念。

而这也正是西医的概念所在。之所以要吃药干预他们,就是为了防治他们最终产生并发病,造成无法挽救的灾难性结果。

即然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强调治未病,那么三高应不应该吃药干预呢?答案是显然的,患者应该干预,但需不需要药物,却要识情况而定

在明白了他们是未病之后,西医是比较简单的,就称名为三高之类的病名了,但中医当如何看待这些变化呢?又有没有办法看出这个问题呢?

我们以高血压为例,由于交感神经活跃,造成了身体处于焦虑,紧张等状态,从而使血压升高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性的东西,血管紧张素,这在后面我们还要讲到

实际上,如果要理解高血压

就要理解一个系列

他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肾素就是省长

血管紧张素就是县长

醛固酮就是乡长

肾素官大,让心脏使力挤

血管紧张素就收缩血管,增加压力

醛固酮就在肾脏里面拧紧笼头

免得下面漏了

这样上面挤,下面关,中间压

压力就上去了

这血管一紧张,虽然没有症状,却在脉象上留下了痕迹

形成中医的弦脉,或者弦紧的脉

手一摸脉,硬梆梆的

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是这样的脉象

如果不是这样的脉象,但血压偏高呢?

比如一个人失血了,血液不足,人体为了保证组织的正常供应,就可能升高血压,让血液加速来保供

显然因为失血,而出现了高血压的情况也是存在的。这就是继发性高血压了

由于继发于某些疾病后面,需要保持组织的供血量,而造成的血压升高

这一类虽然是高血压,但不能说是高血压病

只需要治好原发病,高血压也就自然降下来了

也就是说,有原发性的高血压,将来可能造成病

也有先有了病,从而造成高血压的

这是需要鉴别的

不过现在鉴别的也少

一般都是直接吃药

估计是阎王那边出现了招工难的情况

也在到处招工

西医所说的高血压病,实际上一般都是指原发性高血压,也就是中医弦紧脉造成的问题。当然,由于现代仪器的出现,我们也只需要看血压就行了。不必要墨守成规。

由此可见,人的健康状态,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健康的

这可以称名为健康

健康包括了身心二方面的健康

即要身体没有病,也要心里阳光,无忧无虑。

第二类是心理不健康的

这一类就是情志内伤

已经出现了问题,但人不以为自己有病

有些是被害妄想症

有些是焦虑症

有些是易怒症

总之,就没有一个好性格好脾气

如果他们进一步发展

就到了第三类

第三类是内分泌和内环境变化的

在这些心态的作用下

最终他们改变了自己的内外环境

这叫召感

一个恶人,最终身边来了一群恶人

容易发怒的人,最终让身边的人也变得脾气暴躁

他们彻底把内外环境弄得成一团乱麻

这就是未病

如果是外环境的变化

就形成了风水学说

现代医学称为环境自然因素

如果内环境的变化

就形成了各种代谢异常

什么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嘌呤等等

都开始形成

未病是病的前兆

如果放任不管

这些人,最终会形成疾病

第四类就是组织损伤形成的各种炎症反应

本来还有第五第六

但不属于医生的范畴了

第五就是死亡

拉出去埋了就行

第六可能就是投胎了

这是技术活

医学只讨论到前四步就行了

第一类主要是养生,顺应阴阳四时,让自己恬淡虚无

健康的人,是需要养生的

要长期保持

动静适宜

四时调和

心态平衡

过着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

尽量不要随着外境变化自己的内心

第二类主要是修心,较正自己的心态,修养自己的志气

诸所有修行,不外乎知错能改,知非能舍

知道这样不对,改掉就行了

有很多人在这第二类就开始吃药干预

这个不是不行

严重的是需要药物干预

但最重要的,还是自我调节

我曾经见过二个抑郁的孩子

都只有十七八岁

但医生开的药

都是舍曲林

舍曲林是有增加青少年自杀风险的药物

一般不用于24岁以下的孩子

但这些家长和孩子又要求吃药

医院也是没有办法

吃就吃吧

万一自杀了,也是病情发展,家长监管不善

也不能说是医生的什么什么

药物确有危害

是药三分毒

这是需要长记的事情

第三类已经可以称名为未病了,属于疾病的前奏,常常需要药物的提前干预

道家有丹法

练丹就需要先筑基

治病

让这些破体

重新变得健康

才好练丹

不然一个漏洞百出的身体

是没法练丹的

实际上,这筑基治病,就是治心

治未病

第四类就是疾病已成,转归基本上半生半死,并最终死亡。

显然,逆于四时,就是未病

逆于四时,是谁在逆呢?

当然是精神意志在逆

我们以为的这个我

违背了阴阳四时的自然规律

他太自以为是了

所以就逆于生乐

逆于四时

四高症,就是中医的逆四时的未病

逆春,逆夏,逆秋,逆冬

而血脂异常,就是逆春


  • 第一讲 不治已病治未病
  • 第三讲 四逆与生长化收藏周期律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