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质层面来说
调节水代谢水平衡
保证血压的
是一个系统
他叫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其中的醛固酮就是一个小乡长
不过是在最未尾拧开关的一个小官
将个小乡长打晕,也不是那么回事啊。
所以,我们需要找县长开刀,也就是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是醛固酮的上级主管
血管紧张素能使血管收缩
听名字就知道
他形成的脉象变化,就是紧脉
但由于脉象不可言说
很多时候也认为是弦脉
或者直接叫弦紧脉
这脉象实在不好量化,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需要临床功夫
好在,有了现代仪器
能够知道脉象是怎么一回事
血管紧张素要完成使血管紧张的功能
他需要二个条件
第一个就是得穿官服
你好歹是领导,不穿官服是不行的
穿上官服就是血管紧张素2,大家就听话
脱下官服,大家认不出来,就不理采
这很关键
据说中医每年只有千分之一的人,离开体制去创业
在离开体制后五年回访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后悔自己的选择
可见,穿官服,跟着体制混是多少的吃香
这也是人们拼命挤去考公务员的原因
除了非得穿官服之外
血管紧张素的第二个条件
就还是要拉帮派
得有人听自己的
也就是各地都要有受体
遇到这穿官服的血管紧张素2,就相互勾结
然后大家一起收缩血管,制造紧张空气,逼着人们听话,使力工作
在西医里面,受体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也就是执行命令的人。
醛固酮的受体只在肾里面
这个血管紧张素2的受体就比较广泛
有平滑肌的地方,几乎都有他的存在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
我们有二种办法
可以使他不发挥作用
一类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就是不让他穿官服
这一类都贯以某某普利的名字,只要名字中见到普利,就是他了。
另一类就是血管紧张素的受体拮抗剂,即沙坦类,名字中都带有沙坦。
昨天有位同学家里的长辈,就有沙坦类
是沙坦类和地平类合在一起的一种药
联合用药
回到血管紧张素的二类中
这二类阻止了血管的紧张,中断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因此效果较好。
想象一下,全身的血管都扩张了
血容量增大
河流变宽,水流就变缓
这是常识
河流狭窄,水流就急
但是,身体也是非常固执
身体是人类最忠诚的伙伴
凭什么不让我升高血压呢?
所以,身体要不断的另想办法去升高血压
只所以要升高血压
就是因为细胞等着吃等着用呢
而且由于抑制了血管紧张素,这血管紧张素实际上是一种缓激肽,结果缓激肽大量存在刺激支气管,就让人干咳不止了。
显然,这样一个招数,对于人体来说,是有害的
人体想排出他
但无能为力
毕竟天天在吃
这一类药物,也解决不了高血压的根本问题
所以,需要找省长
也就是肾素
这当然可以,也就是作用于肾上腺素的受体
主要是β受体
其实肾上腺素有二种受体,管的事多
一种是α受体,一种就是β受体
降压药主要作用的就是β受体
称名为β受体阻滞剂。
主要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发挥降压作用,其药物名称里面都带有洛尔二个字,比如普奈洛尔等。
那么,我们就可以分析
醛固酮的官是最小的
显然作用于他,治血压的作用也最小
但是相应的,因为管的事少
副作用也很少
就算弄死了,也影响不大
越往上
到血管紧张素,官就大了
是不是副作用就相应的增大呢
这是肯定的
到肾素的时候,都是省长了
一个省长不可能专管血压
把他的受体弄了
影响是非常大的
很多正常功能也就停摆了
不过
吃药的人,强调的是效果
只考虑收益问题
是不会考虑损伤问题的
损伤问题等出现了再说
我们可以说是并发症
或者其他的转症了
等等,随便一个理由
让病人相信这与药物无关就行了
然后使用新的药物治新的症状就可以了
这样下来,一般高血压病人到最后,都是几种甚至十几种药在同吃
已经形成了很大的困惑
对于药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挑战的目的在于怎么忽悠病人把药吃饱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只是一个物质系统
他是要受到全身整体调节的
他们还有主管部门
那就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还有主管
那就是人们代表大会,也就是大脑
彻底治好高血压,把大脑弄掉其实也行
但就是这主管全身工作,整个人都没了
不好交差
大脑还受到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得治心病,治社会病
太复杂了
肾素到血管紧张素再到醛固酮这样一套系统,他受到整个身体的约束,是身体整个状态的综合反应,显然,如果想中断这个系统,无论作用于哪个部位,都会造成身体的反抗
这毕竟是身体的以为需要的反应
由此,就需要终身服药,和自己的身体作斗争。
这样,精神和身体就杠上了
那身体为什么就非得升高血压,让人的将来更加悲催呢?究竟又有没有神药呢?中医又如何来处理这个未病之病呢?
身体之所以要启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升高血压,首先要排除掉继发性高血压,比如颈椎病,肾病,怀孕等等情况
如果由其他疾病造成的,只需要解除其他疾病即可根治
很多人就是不注意这个问题
把高血压当成了病
其实,严格的来说,高血压都是继发性高血压
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
只存我们能找到原因和不能找到原因的问题
遇上个差劲的医生,说是高血压就行了
先吃药
这是一辈子的财神爷
得先供着
原发性高血压是不是没有原因呢
当然不是
主要原因,还是各种因素引起的心理焦虑,紧张,易冲动。这样使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启动了这一系统
也就是我们上一期讲的救命机制
这东西有多不靠谱呢?
比如患者去找医生测血压
结果遇到医生板着脸
这患者心里就紧张
结果一测,就是高血压
这叫白大褂高血压
然后有些好色的男同志或者好色的女同学去测血压
我靠
血压突然狂升
心因性高血压
如果护士长得很漂亮或者医生长得特帅
所以,血压是波动的
但如果长期这样
最终就会形成稳定的高血压
也就真的成了疾病
因此,测血压要多次多人测量
才能确定
找一个医生测二三次,还不一定靠谱
换个地方换个人还是一样的
这样三次四次之后
就能确认了
显然,治心修心才能解决问题。如果心理的因不去除,高血压又怎么会好呢?
中医把这一因素,称为气,认为百病生于气也。
一归到气,就是素问举痛论的那个章节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主要是惊恐伤了肾
人要镇静,不惊不怖不畏
则血压就不会上升
有人总说自己不害怕
那是没有听过我们四五月份讲的课
那个课程里面专门说了畏
欲己乐畏的课程
畏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无畏的人,几乎没有
按照四气调神大论的说法,也就是将高血压归于违背了冬天的藏精,冬天的藏乱了,自然春天的生气就不足,生气不足,人就需要高压来供应全身,保证身体的需要。
要让人学会象冬天一样休闲下来,享受快乐的时光,而不要一天忙过不停,好不容易身体停下来了,思想却如翻江倒海,无片刻宁静,这样子,高血压自然不会康复。
有很多人担心的奇怪
我们经常笑话的,还在担心孙子娶不娶媳妇的问题
这些没有不影响健康的
影响心情,就一定影响血压,这是必然的
因此,高血压来有家庭因素,环境因素,也就是具有家族史
当然这家族史也只是一个概率
如果父母脾气较差,孩子脾气不容易好到哪儿去,一家人你吼过来,我吵过去,也就都高血压了
当然,如果里面出了性格开朗,无忧无虑的人,自然高血压和他无关
不过这样家庭,要出这样好的人,是很难的
也可能是上辈子家族拯救过银河系
才会出这样一个不受影响的人
来改变家族的命运
不然,基本上都会上辈传下辈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高血压作为传家宝
就会代代传递下去
这是家庭的影响
环境之中,家里装修太过锐利,什么都追求完美,但却家资又配不上这样高档的生活
没有几个下人来打理
也没有招几个佣人让自己骂,同样会形成高血压,一天到晚净挑刺去了
看这里不好,看那里不好。总之,种种影响心情舒畅的,都会造成高血压
时间一久,就是高血压病了。这不过是人体的应急反应长期化了罢。
但是,医生对于患者的性格和心情是没有办法左右的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完不成这个任务
唯一能救患者的永远是患者本人
学道修心,平常心,让自己慢下来,宽容下来,就能解决问题
医生能做的,就是用药物或者针灸或者其他外环境,比如音乐,游戏等等
来改变患者的身体
正是因为医生只能作用于身体
所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心情造成的高血压面前,比如欠贷造成的高血压,都是无能为力的。
但到了身体层面,中医就会按冬天的养生之道去调理,比如使用辛散温开的肉桂泡脚
由于高血压的主要危害是脑卒中,他在中医里面就是中风,高血压就是中风最大的影响因素,因此,一系列的镇肝去风汤,天麻钩腾饮配合温补肾精的药物都是有效的。
随着疾病的发展,血管内皮开始受损
这血管内皮一受损
很多东西就出不去了
人体的组织细胞开始缺少营养
组织细胞就会拼命的喊叫,尤其是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
他们的喊叫是致命的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身体加剧血压,以期尽快的将营养物质输送到组织细胞中
这一机理让人们发现,即然阻止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治标不治本
那为什么不直接找到药物,让细胞休息下来呢?
于是,一种神药横空出世,这就是钙离子拮抗剂中的二氢吡啶类。
神药出场,那是要自带光环的
二氢吡啶是一种化学结构
在人的心血管等细胞中
就存在这样一类结构
他最大的作用,就是让钙能进到细胞里面
这钙吧,我们人吃了,会变得有力
长得骨骼粗壮
细胞吃了钙
也会牛逼
杨眉吐气
蹦达的更有力了
看他得意洋洋的样子
谁都想揍这细胞一顿
二氢吡啶类药物,就能满足这个心愿
那为什么他就成了神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