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辅助病人的医生医术

昨天说了糖尿病用药的五大类

第一类是DPP-4抑制剂,第二类是α-糖苷酶抑制剂

这二类,其实和不吃碳水化合物是一个道理

都是阻止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就是给那些意志不坚定的,又想好吃好喝,又还想降糖的人准备的

这些人希望好事都归自己

即要,又要

如果一定要服药,还是建议服用这二类药物

毕竟他们的危害相对来说较轻

第三类就是阻止糖异生的双胍类

这一类无论怎么说,都只会让脂肪和糖原越积越多

而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恰恰就是贮备太多,才释放入血

因此,能不吃这一类尽量不要吃这一类

第四类呢,就是胰岛素促泌剂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

这是马屁股后面打鞭子

和胰岛素的作用差不多

主要是增加胰岛素的供应量

由于血糖是受全身调节的

因此,直接效果明白

但肯定是不可能治愈的

于是

医学家们想到最后一招

理论上最为正确的一招

那就是将血糖转化到细胞内

即解决了血中的高糖,又解决了细胞中的缺糖

如此完美的一招

看起来天衣无缝了

这一类药物,就是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相当于一个叫门的

他和糖一起运动

到了细胞边上,就敲门,喊糖来了糖来了

结果细胞就打开门,接受糖

将糖拖进细胞里面,供生命活动的必须

现在让细胞对胰岛素更加敏感

于是,血糖就进入了细胞

这一类的化学名称

噻唑烷二酮(TZD),口服降糖药(格列酮类)

然而

这一次

科学家们踢到了钢板上

原来,肝脏也对血糖比较敏感

他只相信自己的判断的供应

这样让细胞无选择的消化糖

显然肝脏不乐意了

凭什么抢我的工作啊

所以,肝脏要灭掉这样的药物

这样一来

这一类药物,对肝功能的伤害都是极大的

而且好象无解

因此,需要定时进行肝功能检查

定多长时间呢

最好不超过一个月

可见,这伤害还是比较大的

因此,降糖药在面对糖尿病的时候

差不多是团灭了

但是,科学永远在进步

新一代的智能药物已经来到了世人面前

近一至二年来

一些智能胰岛素开始大量应用于临床

他们与细胞接合之后

能智能的开关

当血糖升高的时候,他就打开,让细胞接收糖

当血糖降低的时候,他就关闭通道

维持血糖水平

智能胰岛素的出现

显然在逐渐的改变传统的高血糖疗法

不过

由于糖尿病的机理,是糖原和脂肪堆积到一定程度

从而释放入血

对于自身不修养不克制的人来说

任何药物也是没有办法治疗的

医生永远只是辅助

患者才是主导

这一定,经常有人弄错关系

总以为医生是主导

医生不对患者的生死负主要责任

生死的问题,都是患者自我决定的

最后也是自己签字或者家属签字来确定风险和死亡

显然

作为秋逆的糖尿病

要治疗的话

必然要容忍血糖短时间的升高

将体内的糖原和脂肪消耗掉

适量的运动是必须的

同时,克制进食也是必须的

这样才有可能真的康复

有很多医生,把糖尿病等同于中医的消渴

这样子只能说在靠边

其实不然

糖尿病无数的人都继发于肥胖

也不一定变瘦

甚至于长时间没有什么表现

还是要以血糖为准

由于是秋肺的问题

中医可以从清肺热入手

显然也是可以的

比如白虎加人参汤加减:生石膏20克,生甘草15克,生知母15克,鲜人参20克,天花粉20克。一天一剂。

但终归是选择权在病人

医生只是辅助

依靠药物永远是不究竟的

血糖和血压都是成系统的

人体有专门调节他们的系统

这是因为,他们是生命活动的中心

按运气学说的说法

就是湿气居中,火游行其间

按风水的说法,这水主北方,秋应西方

都是重要的方位

因此,都是系统管理

与之相对应的,血脂,嘌呤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他们实际上,是依靠糖和水的代谢来调节的

人体内所有的脂类都需要与蛋白结合,从而形成脂蛋白

但蛋白却不必要与脂结合

实际上,血液中的脂类就是载脂蛋白

大致来说,人体的血液中的脂类反应着全身的脂的代谢

主要分为二类,一类属于提供能量性,即甘油三脂,在饱暖的情况下,糖可以转化为甘油三脂,而在饥饿和寒冷的情况下,甘三油三脂也可以分解为糖,同时,堆积而成的脂肪主要成分就是甘油三脂。

所以,肥胖的脂肪,基本上都是甘油三脂

不要弄错了

要减肥就要减这个

当身体缺少能量的时候,脂肪就会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这二者随着血液的运输,到达肝脏,肝脏又将他们合成甘油三脂。

除了甘油三脂外,血液中有一类脂肪,称为胆固醇,他的主要作用是合成细胞膜,组成类固醇激素,和加工成胆汁酸排出体外。

胆固醇的作用就太大了

合成肾上腺激素

让人度过一切危险

合成细胞膜

当然如果他过度,细胞膜也会受损

油污太多

通道就不行了

因此,这东西一多就坏事

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

都和他有关

血脂的调节主要受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双重调节

内源性是肝内合成的脂肪,外源性是饮食吸收的脂肪

当吸收的多,就肝内制造的少,当吸收的少,就肝内制造的多

因此,降脂的药物也都是围绕脂肪的产生与吸收展开研究。

我们先看降胆固醇的药物。胆固醇主要由肝脏合成,然后部分变成胆汁酸,形成胆汁,排出到肠道,肠道竟然又重新吸胆汁酸,经过门静脉又回到肝脏,这就是门静脉系统。也叫肝肠循环。

所以,我们第一类药,就需要将胆汁酸螯合,使他变成不被重吸收的物质,这就是胆汁酸螯合剂。

胆酸螯合剂

有考来烯胺(Cholestyramine),常用药物有降胆宁

其实,就是阻止胆固醇再度进入肝脏

和他作用相似的药物

还有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但这类药物少之又少

可以忽悠不计

就算将来出现了

也知道他们的机理,就是不让胆固醇吸收嘛

比较简单

但问题不简单

胆固醇不是对人有巨大作用么

这不让吸收了

身体能不出问题吗?

当然会有

头痛,头晕等

副作用当然会存在

这就看患者的取舍了

前面讲的糖的时候,就已经讲过,只在糖原分解完后

人体才会分解脂肪

节食才是降脂的主要方法

所以,阻止胆固醇的吸收

也只能是辅助

还得评价收益是否大于损害

那能不能阻止肝脏合成胆固醇呢

当然可以

这一类药物就相当的出名了

他们就是重头戏,也就是在肝脏内,中断胆固醇的合成,这一类是目前市面上的主药,名字里面都含有他汀字样,因此称为他汀类。

昨天谷总,别人给他的药

里面就有瑞舒伐他汀钙片

这就是阻止胆固醇吸收的

如果血脂里面是甘油三脂偏高

则用药选择不当

他汀类药物即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 MG-CoA)还原酶抑制剂,也即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是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限速酶,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调脂药物。

为什么降脂药这么简单呢

就是因为,只要控制了他的吸收和合成

等余下的消耗掉

理论上血脂就降了

不过,这只是理论上

大部分人不爱运动,爱大鱼大肉大油

违背养生之道

这就如同春季种下的小苗

猛施肥料

结果是更好

而是伤伐生机

人吃的这些高脂肪高蛋白高糖

其实和植物所吸收的化肥没有二样

这东西,不能太猛

四逆的患者

如果不修心

不自救

神仙都无解

所以,完美的理论,也救不了寻死的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烟酸。

烟酸类药物属B族维生素,当用量超过其作为维生素作用的剂量时,可有明显的降脂作用。

该类药物的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除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I型高脂蛋白血症以外的任何类型高脂血症。

不过机理嘛

暂时不明

血脂的最后一类

就是降甘油三脂的

其实,只需要记这一类就行了

其余的都是以降胆固醇为主的就解决问题了

降甘油三脂的药物,这就是贝特类药物

贝特类药物主要是阻止脂肪分解,脂肪不分解就不能到达肝脏,也就不能再合并成甘油三脂入血

由于低密度脂蛋白会将甘油三脂释放入血,而高密度脂蛋白能阻止肝内甘油三脂释放入血,贝特类就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因此达到肝内的甘油三脂无法释放入血,使甘油三脂下降

西医似乎一直在对症处理的问题上走不出来

看这降甘油三脂的贝特类

他其实是阻止脂肪的分解

那脂肪不分解,不还是一堆肥肉长在身体内么?

这是典型的只管血脂不管全身的治法

因此,无论是血糖,血脂等各种治法,统统属于截法

而不是我们上一讲所说的阐法

并没有顺应身体

而是逆着身体

给身体立规矩

不许他这样,不许他那样

不懂那些服用贝特类药物患者的心理

或许就是一个灵魂的依靠吧

以为这血脂降了,就好看

药物可以阻止脂肪的分解

但并不能全部阻止脂肪的合成

这是一定要知道的

因为脂肪是生命的基础物质

是三大营养物质之一

身体一定会合成他

如果彻底阻止了脂肪的合成,这人必然已经死亡了

因此,药物是无法完全阻止脂肪合成的

或者说吸收的

在不分解的情况下

哪怕每天只合成一丁点儿

这样年长越久

也只会越来越严重

降血脂面临的问题,就在于这儿

由此可见,全靠药物是肯定行不通的

必须学会养生

运动起来

心静下来

口管起来

由于是养生不足,因此可以用消食化积的中药来配合治疗,比如山楂,神曲,谷芽,麦芽等等。

处方如《万病回春》里面的消食清郁丸,陈皮,半夏(姜汁炒),白茯苓(去皮),神曲(炒),山楂(去核),香附米,川芎,麦芽(炒),枳壳(麸炒),栀子(炒),黄连(姜汁炒),苍术(米泔浸),藿香,甘草。

万病回春里面的这个处方很意思

消食,解郁,清热

即治心理因素

也治生气不足

还能恢复肠道菌落

简值就是降脂的仙方

现代医学当然也对其中的一些药物有研究

比如山楂等等

都发现他们有降脂的作用

唯一的缺点,就是口感不好

黄连太苦了

一般有3克左右就行了

但同样面临着问题

这一消食

人就容易饥饿

容易饥饿,就不容易管住嘴

吃吃吃

结果越来越严重

他的消食产生的饥饿感

其实是需要人体消化脂肪的

因此,饮食一定要定时定量

一天二餐就行了

还只能吃七分饱

并且还要以疏菜为主

其他时间嘛

饿就饿呗

又饿不死人

怕什么呢

在饥饿的调节下

身体就会逐渐恢复健康

因此,这药方虽然是仙方

但要与进食的规矩配合起来

其实不仅这个方剂

中药方剂一般都强调清淡饮食

而与之相反的

就是中国式养生,是肯定反对肥甘厚味的

要以清淡饮食为主

真水无香

平淡是真

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的道


  • 第六讲 由血压神药到血糖神药
  • 第八讲 写在最后的祝福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