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了乾坤的卦画是月相
月相是天空中最为明显的象征
那月相是月的变化吗?
这问题比较有意思
其实月相不是月的变化
而是日的变化
是每天不同的相
也就是说,月相并不是说几月几月
其实只是在表述日子
日子才是根本
想象一下
如果有人问你时间
今天是几时?
你会怎么回答?
你会翻一下书
或者看一下手表
总之,你需要明白今天是几号
才能回答这样的问题
那为什么要去看一下日历?
因为时间是人为规定的
我们并不能感觉到时间,也根本没有时间存在
这就是方便生活的一个文化现象
所以,动物是不知道的
古人是不知道的
鬼也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时间
现在是什么时间
各种不同的历法有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文化时间也不同
都是人为交流中产生的统一概念
万物所能感知的
就是变化
而变化最为明显的
就是昼夜的节律
你能明显的感觉到过了一天
所以,问题是前置了一个条件
今天是什么日子?
说明你已经感觉到了今天
只是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罢了
昨天,今天,明天我们都能感觉到
这是非常明显的节律变化
但昨天,今天,明天有什么区别呢?
为了表达天的不同
或者说为了表达日子的不同
才去观察月相
通过月相,知道了今天是初几
十几
二十几
是上旬,中旬,还是下旬?
显然
月相是用来记日的
而不是记月的
他是每天的变化图
昨天有人提问,究竟一卦等于多少天?
这就是文化洗脑的结果
要让现实去符合他心中的文化卦
这样肯定不对
而是月相确定了是什么卦
每个月的天数并不固定
但三十肯定是晦日
月相是相对稳定的
望月知卦气
这才是根本
卦画,一般就同三个横线组成
有的长,有的短
这是三个断开的横
这是三个长横
中间没有断开
卦画一般就是这样
他们仅仅表达着气的变化
而气这个字
其实就是卦画
这是气的甲骨文写法
但气和卦画又有显然的区别
气表示了上升,下降和出入
上面的向上升
下面的向下降
中间的出入其中
这与卦画表示月相的盈亏是不相同的
月相的变化和气的变化习习相关
那究竟是什么是气呢
为什么气能升降出入,无所不能呢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内容
月相表示的是日的变化
日本身分为昼夜
这都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最为真实,最为朴素的现象
也是我们能觉察到的最为明显的变化
昼夜的形成,来自于地球的自转
在地球由西向东自转的过程
形成了一种视角效应
那就太阳的东升西落
东和西是昼夜的根本
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白天,阳光洒满大地
这个组成了昼或者日
夜晚观察月相盈亏
能判断是几日
什么日子
东西就是做这个事情的
太阳才是真正所需
阳光带来了温热
温热给了万物暖触
产生了生机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
地表温度越来越高
这是在吸收热量
然后
空气就开始变化
在热的地方,气就不断的往上升
这个上升的过程,是温热和气结合的变化
也就是看到的气的上面那部分
清轻向上
到了夜晚呢
太阳在地球的另一面
温度下降
气就不断的下沉
这就是气的下面部分
重浊向下
古人将这种上下关系
称名为天地
轻清向上的是天气
重浊向下的是地气
因此,天地的概念,本质上表达的是上下
天地表示上下
乾坤表示内外
这在理论是完全不同的
毕竟,内外和上下我们还是能够区别的
但是
我们真的能区别内外和上下的不同吗?
还是只是我们感觉到或者以为我们能分别内外和上下呢?
太阳究竟是在外呢,还是在内呢?
究竟是在上呢?还是在下呢?
是不是开始糊涂了?
感觉在很多时候是有立场的
只是以为然而已
内外和上下,非常难以区别
为什么这么难鉴别呢?
我们想一个道理
如果天气是轻清向上的
地气是重浊向下的
这看起来半点问题都没有
但实际上很有问题
天气总是向上跑
地气就是向下跑
这不是天气越来越远
分开了么?
天和地不相干了
显然,不能这么认为
天气轻清向上
地气重浊向下
他们为什么不分开呢?
这就是因为地球是运动的
是自转的
现在是上午
北半球上洒满了阳光
气开始向上升啊升啊
但是
过几个小时
我们以为的上面早就转了方位
到了晚上
转到下面去了
因此,上下只是一种位置感觉
所有的地方的人,都以为有上下
但天地不仅仅是上下的感觉
他是地球自转带来的昼夜节律
天气不断的向上运动
但由于地球的自转
上会变成下
下会变成上
因此,轻清向上的
好不容易爬到上面,结果地球将他又转到了下面
只好继续向上爬
下降的好不容易下到下面
结果地球自转,又把他们带到了上面
又得继续降
这就形成了气的无限循环
而这无限循环的根本就在于地球是自转的
东西向的自转
这样不断的变化
就会发现一个现象
天气好象始终在外面
地气就在了中间
这是因为天气的上
其实就是地的上
如果地球真的存在
或者大地假设是球形的
显然,这个上就是整个地球的上
实际上就是地球的外面
上就是外
相反
就能知道
内就是下
但为什么我们如此清晰的感觉上和外是不一样的呢
下和内是不一样的呢?
这是因为我们是观察者
我们是人
是天地之气所生
他本身就立在天地之间
即然人在天地之间
自然人的下面就是地
人的上面就是天
但这只是人的觉知
并不是整体的理解
从整个地球来说
上确实就是外
下确实就是内
天覆在外
地载于内
人在其中
因此,说乾为天
坤为地
这是智慧思考的结晶
这一理论还原到自然之象
就是由月相引导出晦明盈亏的概念
然后引导出内外的概念
最后形成乾坤的定义
乾为外,坤为内
然后推理出天地的关系
就是乾坤的关系
或者可以当作乾坤的关系的来看
乾为不为天,坤为不为地
他们有区别,有差别,又有相同的地方
这都是理论上的,文化的东西
与我们关系不大
只不过出去忽悠的时候,能绕晕别人而已
文化本身就是这样,此就是彼,彼就是此
显然,我们不能在文化上过多的纠缠
我们需要明白更重要的道理
东西造成的昼夜的变化
究竟对人做了什么?
造成了什么样的变化?
这才是重中之重
在地球由西向东的自转过程中
形成天地之气的不断循环
但实际上,就是阳光的温热变化而已
只要抓住这个根本
我们就永远不会迷失
当阳光使某地温热的时候
温暖的气就会上升
如果要叫阳气也行
但实际上只是气的上升运动
这气上升之后呢?
周边的冷空气会扑过来
结果
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气候要素
他叫
风
风是升发向上的
是由温暖开始的
但是
他上升造成了气体密度下降
周边的冷空气就必然过来
冷空气是怎么运动的呢?
横向的
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横的就是生
竖的就是长
这样源源不断的运动
人就长大了
万物就形成了
但是
气的运动称名为风
风造成了一个副产品
什么副产品呢?
原来在空气的流动中
带走了水分
水分蒸发掉了
水分蒸发的过程
就会吸收热量
因此,形成的副产品就是凉燥
燥是风的结果
风是燥的开端
风起于温暖
又灭于凉燥
东方太阳升起,风就开始
西方太阳落下
就可以表达为凉燥
说到这个道理
还有二件有意思的现象
在自然之中
很多人无法还原
其中就有一个朋友
他经过深刻的思考
得出一个结论
风扇是不会降温的
为什么呢?
因为风扇的本身,只是造成了空气的流动
对空气本身并没有制冷效果
充其量,就是保持温室的相对平衡
因此,热天吹风扇是没有作用的
这道理错了吗?
完全没有错
到了这个假期
我儿子看书竟然也得出这个结论
他说
经过科学试验
风扇是不能对着人吹的
而要放在窗外
对着外面吹
不然风扇没有降温作用
风只是空气的流动
怎么可能降温呢?
只有在向外吹的时候
让热空气排走
才有可能凉爽
于是
我告诉他
我知道你说的科学
但是
这科学本身是不科学的
在他做实验的过程中
都忽略了人的存在
他只是在证实空气的流动对温度的影响不大
但是
是人在吹风扇
对着人吹风
风会带走人分泌的汗液
汗液的蒸发就会带走人体的热量
然后人就感觉到凉爽
凉爽是一种感觉
而不是空气的温度
人只需要自己的温度下降就行了
因此,热起来了,吹风扇是有作用的
这才是常识
但要形成这一道理
就必要要有水
随着水的减少
就变得越来越干燥
燥就不容易降温了
得多饮水
多吹风
就能在夏天感觉到凉爽了
风扇还是要对着人吹才是正确的
这是题外话
我们要明白的就是风和燥的关系
这是东西自转带给我们的
也是昼夜对气本身的影响
是造成万物昼夜变化的根本
万物之气,也必然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上升
周边的寒凉之气又继续过来
然后形成风
风就是动
风动就万物生发
或者叫风动虫生
而风造成的结果,就是燥
燥到极限了
因为没有水
风就起不了作用
发挥不了生发的作用
万物就内收
也就能够长久保存了
一切收藏,不要湿热贮藏
尽量晒干风干
就方便贮藏了
昼夜带来了风燥的变化
带给了这个世界无限的生机
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由西向东的自转造成的
我们可以把东西向的所有运动
统统称为阳
当然,这只是阳的一种形式
那么东西向如何表达呢?
东方可以用寅卯辰来表示
西方可以用申酉戌来表示
为啥要用三个呢
先不用管
就是文化而已
我们先知道一个大要
那就是表示东方的寅卯辰和表示西方的申酉戌,就是反应昼夜变化的
就是反应气的变化的
他就是温暖的阳光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因此,将他们统统称名为阳
用来表示东西向的运动
分别开就是三个
寅申少阳相火
辰戌太阳寒水
卯酉阳明燥金
相火就是风
寒水就是凉的根源
燥金就是结果
这统统都是自转,是东西
显然
由于天地的变化
才造成了气的升降出入
由于气的升降出入
才造成东西
由于东西的风燥凉
才使万物各有昼夜的属性
这事儿吧
就叫天覆地载,万物方生
但显然
天地没有这么简单
也不是这么容易被我们所定义的
随着认知的深入
古人竟然发现了地球不仅仅自转
也就是太阳不仅仅有视运动
地球自转和太阳视运动就是同一个现象
只不过表述角度不同罢了
除了这种自转现象
竟然还有公转
还有一个年节律的存在
这事儿就复杂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