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四象在命理和医理上的应用

原本应该把阴阳应象大论原文讲完

但看到课程内容还有点不理解

今天再讲一下自转和公转对人的影响

为什么要强调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呢?

就是不希望大家认为时间是存在的,是时间影响了一切

实际上,就是周边事物不断的变化而影响了一切

但又不是简单的环境决定论

而是找到了背后统一的气

大家都是气

必然受到气的约束

气的各种变化也必然影响着自己

在这些气里面

第一重要的就是暖

温暖之气

或者说温度

温度一分为二,分为寒暑二种

寒和暑是怎么来的?

他需要另一个先决条件

那就是人

如果没有人的存在,自然就不存在寒暑

而只有温度高低

是人对一些温度感觉到了热,称名为暑

一些温度感觉到了冷,称名为寒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这就造成二种气

我所有的气,也是六气

燥和湿是我对湿度的判断

我就是标准

寒的暑是我对温度的判断

我也是标准

风和火同样是我对状态的判断

我也是标准

但自然如果没有我

其实二十四节气一样存在

昼夜也不会因为我不存在而停止

这些仍然存在的,其实就是温度的变化,湿度的变化,状态的变化

再进一步说,就是气的变化

再进而言之,就是自转和公转的变化

显然,我的存在

或者说人的存在

对这些变化进行了感知

并进行影响了自己的一切

这就是命运了

在判断的方法上

先看二仪

春夏就得生发

秋冬就得收藏

这叫应时应节

这二仪就叫二局

将世人一分为二

顺势者为好

逆势者就容易病

显然,这太过粗糙

因此,要分四象

春夏秋冬

春要象春的样子

夏要象夏的样子

秋要象秋的样子

冬要象冬的样子

只有这样才是好命

如果生于春季,自己却是旺火

这就有点过头了

因此得降低格局

称名为病态

四局之象,虽然强于二仪

但还是太过粗糙

于是

四立和二分二至

这八个节气就来了

也就是八个卦象

四立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二分二至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前者是节,后者是气

image.png

坎是冬至日

艮就是立春日

如此类推

人都居于这八个节气之中

这里不容易理解的就是冬至日的日字

冬至日的意思即是属于冬至的日子

实际上包括了大雪,冬至,小寒

这样三个节气

因此,一卦有三气

这样就对应于二十四节气

或者说八卦之象本身就是二十四节气

太阳是一切变化的根本

如同人间的帝王

因此又叫太乙

太乙就在这八卦里面游行

显然,太乙或者叫太阳,需要在每个宫停留46天

在每个停留的地方

都有万物不同的状态存在

有的生旺

有的休囚

有的死而变化

这都是同时存在的

如同任何时刻,地球万物都有生有灭有旺有衰一样

这种变化称名为风

风就是气的流动

这样就形成了黄帝内经里面另一个篇章

叫九宫八风

因此,命学如果不胡言乱言,蛊惑人心的话

正途就是节气而已

生于何节,长于何气

如何变化

大运的计算

也与节气习习相关

不仅如此

整个八字命运

也不外乎就是治病疗伤

调候通关

应时应节

辟瘟疫

躲灾难

别无其他

这是有根有据的

那怎么看呢?

我们以医学为例

今天去继续研读阴阳应象大论篇

他会告诉我们很多答案

书接上回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当寒到冬至的时候,已经一阳始生

也就是开始孕育热了

至就是极,极就是至

热到夏至一样的时候,其实已经要转凉了

这是极化现象

这就提示我们,不要乱动

比如人体发烧

发烧较厉害的时候,常常是要好了

这种极则生变是非常常见的自然现象

医生不觉

看到高烧吓个半死

就马上大量退烧药使用

结果凉气不生不长

病就长久存在了

同样的道理

寒到极至

热气已经孕育

医生不觉

又吓得半死

艾灸火攻就上了

结果焦骨伤筋

气血再也不能回复了

这都是医生和病人惊慌失措

胡乱干预造成的结果

还认为是疾病的自然病程

中国哲学就讲这种

盛极而衰

衰极而变

清朝衰于康乾盛世

新中国又生于极乱之民国

这就是中国哲学

影响深远

永远在强调不慌不忙

顺应自然

生死有命

急什么急呢

先观察清楚

再有效干预

才是正途

寒气在下

这个下,就是下半年

在泉

地仪

至于为什么到了方位词呢?

怎么和人的上下对应的呢?

这内容本来超纲了

我们略作解释一下

由于太阳的视运动

形成了黄道

这就是一条温热带

对于地球来说,其实是自转

本来是无所谓的

爱咋转咋转

但是,不要忘记了

我存在啊

我不可能跟着地球跑

于是对于我这个被作用者来说

太阳就是从一边升起,经过头顶,再从另一边落下

然后呢?

看不见了

实际上不是看不见了

而是到脚下去了

因此,在黄道之中

我就是天地的中心

那太阳就围绕着我转啊转啊

中午在上

晚上在下

换到属阴的节气上

也是一样

但又略有区别

东西向是阳

南北向是阴

如果人在中间,面向南方

作为北半球的人来说

太阳在夏天其实在南边

而到冬天呢,北边去了

不过看不见

所以,南就是上

北就是下

北就是背这个字的古字

相背

看不见了

北者,背也

题外的说一句

百姓经常说,自己太背时了

意思是太霉了

就是背对着天时

太阳在南边,你用个背对着他

结果看不见得阳光

得不到温热

就背时了

因此,下和北,都需要藏

下主要侧重于日时

北主要侧重于年月

一个重阳

一个重阴

这是区别所在

寒气如果在下

就会怎么样呢?

万物收缩

密度加大

然后就变浊了

相反

热气一般在上

热一膨胀

密度降低

就变清了

清和浊都是指水

水就是指人

万物的意思

寒造成浊,热造成清

寒浊应该在下

热清应该在上

也就是如果是轻清热向的日,你得上半年出现才是正常的命

这是命学的解释

但就是不这样呢?

病态就出现了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如果清热之气在下

就会造成糖尿病之类的病

吃多少拉多少

猴子搬苞谷

搬一个,掉一个

一生劳累

所以需要药治

得在运气里面去找,看有没有治这病的药

如果有

就还好

如果没有,也很好

自然需要

天择如此

多好

如果寒浊跑到上面呢

一个寒浊的日子

结果在节气上,生于天仪

这玩意必然消化不良

现实中,无数的人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不断的吞进资产,大投资

结果消化不良

谷神给撑死了

无数的众生,在股市里面判断错了趋势,越跌越买

这也是误判了天地二仪

消化不良了

撑了

吃的时机不对

由此可见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日月阴阳如果不配合

阴阳反作

这就决定了疾病的顺逆生死

是何其重要的事情啊

即然如此重要

内经是不是太粗糙了呢?

为什么不直接引用九宫二十四节气呢?

这就是道和术的差异了

范畴越广,时间越长

趋势是越容易掌握,越明白

范围越小,时间越短,趋势越不容易掌握

时间短,受到的令的影响就大

随机性事件改变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象黄帝内经这样的经典

一般讲到四象

春夏秋冬来判断疾病和命运

已经足够了

不需要那么精确

精确的都是骗人的鬼话

世上从没有精确的点

只有不断运动的趋势

变化永不止息

那来一个固定的定让你预测呢

不过,术数就喜欢这样

速度

比如我们以前讲的截法

还有当世的医生

当世的医生做趋势治病,几乎没有

都是见到病人说当下的症状

发烧就退烧

感染就消炎

这在古人看来,是害人性命

古人对此,也有一个名词

叫片面

凭着一面

竟然也能当作智者

看到股票今天涨了

就追涨去了

这都是片面的医术

片面的人生观

人生是一种大尺度的豁达

是一生的从容处事

而不是当下的一面

更不是当下的一点

片面主义现在大行其道

别人说话,话还没完,哦,我知道了

这是片面

领导讲话,哦,我听到了,这还是片面

要接合形式

接合当下的环境

去分析本义

依义不依语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做趋势判断

做模糊处理,柔化处理

才会更美观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所以

清阳组成了天

天的概念还记得不?

所有的阳积集在一起

称名为天

其实人气也是天的一部分

天本身并不存在

地也一样

所有的事物,沙子泥土水人生物

等等组在一起

称名为地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因此,清阳就可以当天看待

浊阴就可以当地看

这里面的阴和阳

要注意

阳就是东西向的运动

阴就是南北向的运动

一个是昼夜变化

一个是寒暑交替

随时不要忘记了这一重要特征

那么,不断下降的地气,最终去哪儿了?

由于地球的自转

最终在热量的影响下,他到了天上,化为了云

这讲什么?

讲的是人吃进饮食这样的食物

不是沉在肠胃里面了

而是在热量的作用下

也就自转的影响下

被动的带到了天上

也就是心肺

云就是指营

营卫之气

人体的营卫之气如果不好理解,其实也无所谓

就想想现代医学的血也行

这就如同云

在天上飘啊飘

这其实就变成天气了

天气本应该不断的上升

但由于地球的运动

结果呢

天气最终的去

是化为雨,又降到地上了

所以,天最终会化为地形

地最终会为化天气

一直在转化中

并且永远在转化中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因此,清阳形成了人的五贼

也就是耳目口鼻身

这个上窍又要注意了

不仅仅是耳目口鼻

人体头上只长了耳目口鼻

但古人从不说四官

而说五官

让历代大师们牵强附会

实在想不通这还有一官在哪儿

所以很搞笑

其实,还有一官就是身体本身

身体的触觉

眼睛的视觉

鼻子的嗅觉

口的味觉

耳的听觉

并称五官

官就是主官

人就受此五官支配

并且必然必定受此支配

终其一身

一切圣人,不将五官称五官

而称五贼

就是他让我们随波逐流

无有出期

但医学不能这样认为

医学的前题就是救人

人必定要假定为完美

因此,要叫五官

将来再说五官

不要扯什么唇啊,眉啊

之类的了

那完全是专家的言论

浊阴呢,就走下窍

下窍就是二便

清阳呢,还走皮肤腠理

这就是出汗

人一热就出汗

就是清阳在发腠理

浊阴走五脏

这就是冷利尿

人一冷就想撒尿

这种寒冷性撒尿就是浊阴走五脏的结果。

在命学上

也要将人分为上下内外各种事

浊阴造成的事情,一般都比较厉害

家人,家庭,公司等等

这个完全看自己的人生观

看自己对人生事物的取象

但只要有象,就必然有上下内外之别

天地乾坤之异

就能觉而知之

推而明之

掌握好趋势

至少大尺度的趋势要掌握好

那么清阳和浊阴在有人体内,最终的归宿在哪儿呢?

清阳最终让人变得健壮,有了强壮的体魄,这就是清阳走四肢了

小孩子阳气充足,就爱乱蹦乱跳

这是四肢清阳之气太盛的原因

如果太过了

就形成了多动症

因此,多动症得发汗

去掉多余的清阳之气

浊阴最终的归缩,是回到六腑,排出体外

如同脏水,流归大海

让他继续天地大循环





  • 盘古开天到世间万象
  • 益卦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