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始今天的内容更新
看看圣人们的流派与凡夫的差别
湿婆,或者叫感性,或者叫情绪
名词有很多,但名词并不重要
重要的就是实相
人确实是有情绪的
对于历来的圣人们来说
已经深深的认识到一个本质
所有的烦恼,所有的痛苦,他们本质上就是一种情绪
凡夫之所以烦恼重重
完全都是因为情绪产生的我
也只有情绪,才会产生凡夫心中的我的概念
我是心境的一种显现
心境本身就是长期缓慢的一种情绪反应
明白了情绪是苦的根源
是众生天天离不开的我
就一定能合理的推理出,湿婆本身就是苦行
相传,湿婆就在喜马拉雅山上修行
而他要解脱出来
需要吃尽世上的所有苦头
不仅仅是要吃尽苦头
还要最深的反思
只有在不断的打击和吃苦中,还能反思
才能走出湿婆
成就湿婆
也就是最终摆脱情绪的纠缠
不要认为自己懂了情绪,能理性的管理情绪
这一切,都要等到亲人一个又一个的离开自己
自己不悲伤的时候再说
还要等到自己缘尽,将要离开这个世界
离开所有熟悉的人和事
还能从容的时候
再说自己修行到位了
通过湿婆的苦和反思
人类最终获得了最为深奥的知识
也获得了最为神奇的力量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灿烂的文明时代
只是这些对于个体来,毫无作用
不过就是知见障罢了
作为勿勿过客,在什么样的文明下生活
也都是短暂的一生
也都是在无常不期而遇的时候,离开这一切
情绪,是凡夫出现知识和知见的基础
情绪,是一切凡夫苦的根源
因此,所有的圣人,对于情绪不同的态度和认知
形成了各种著名的教派
首先,完全否定情绪的毗湿奴派
这一派叫什么,并不重要
重要的就是他们的认知领域
他们是绝对反对情绪化的
情绪就是虚妄
妄本无根
因此,只有彻底的离开情绪,灭度情绪
一念不生
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
直心的理智之路
那不仅要问了,人真能做到没有情绪吗?
这一派会告诉你,只要是人,就做不到
是人,就会有情绪
其实,现代科学兴起之后
也有无数的心理学家
他们试图走近修行
去体验修行带来的心理历程
但无一例外的,他们都失败了
最后还是要还俗人间
为什么这么难呢
毗湿奴派就告诉世人
因为你成为人的基础,就是情绪中的自我
于是,他们将理智,称为想
或者叫愿力
他们认可纯粹的想
认为这是一切众生所有的
是没有问题的
将这种想或者理智,称名为思维
在中国古代,称名为道
而将湿婆或者情绪
称名为念
或者叫意识
显然,他们主张思维的合理性
而反对意识的主观性
这就迫使他们承认一个现状
是人,就无法解脱
而要真正的没有情绪,就需要真正的没有意识
也就是一切涅槃干净
而到了这一点
已经是非人的境界了
故一切道,必不以人得道
这是理性的一派圣人
或者叫毗湿奴派
叫什么无所谓
反正反对情绪就对了
但是
有无数的圣人们,是非常反对的理性派的
他们得出一个结论
当然,他们也认可情绪是一切苦的根源
人的所有的苦乐七情
都来源于情绪化
但是
他们认为
情绪本身是没有情绪的
这是很有意思的认知
情绪本身没有情绪吗?
他们认为情绪只有遇到了物,缘物生心
产生了意识
这才是苦的源头
如果离开一切外境
那情绪表现又在哪儿呢?
因此,他们将情绪本身和情绪反应分开
主张回到空静的,不攀缘于物的情绪本体上
他们将这一状态,称名为本我
或者叫真人
而反对一切情绪的反应
因为情绪反应是情绪对外境,对外在事物的反应
这些反应造成了人们的心理落差
或高兴或悲伤
显然,这是苦的根源
这一派别,他们叫理性
但这种理性
是情绪的理性
于是,就有了道,还有理
道认为,理都不需要才叫道
理认为,与其讨论那些人做不到的事情
不如认可理就是道
实际上,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反对情绪反应也反对情绪本身的,就是道
而只反对情绪反应,不反对情绪本身的,就是理
当然,对于凡夫来说
这是无法区别的
但是,只反对情绪反应
而不反对情绪本身
就使人们能够驾驭人间知识
从而大人间活得更自在
这在中国
就形成了儒家
身在名利中
心不染片尘
就连毗湿奴派的人
也不得不认可这样的管理是有效的
并承认这样的人,已经到了自在天
他们是自由的
当然,也有的在他化自在天
无论是自在天,还是他化自在天
总之,他们把情绪当成本我
而让情绪离开万物作为修真之路
儒家自不必说
我们来看一看印度教中比较出名的湿婆派
所谓湿婆派
实际上就是认可情绪为本我,而反对情绪反应的流派
在中国,可以用理学来表达
在印度教中
有一派别,特别尊重他们的古典
这就是圣典湿婆派
这一派别究竟如何认知情绪呢?
他们认为,古往今来,所有的经典,都由意识中出来
也都是湿婆所讲
如果没有湿婆,世间将是永远的黑暗
人类将没有任何知识
因此,情绪本身并不是坏事
坏事的是情绪反应
所以,他们将情绪称名为主
也就是湿婆就是主
有了主,才产生了自我意识
一切的情绪反应,就是凡夫所谓的我
你遇到所有人口中说的我字,其实都是情绪反应
只是一种情绪,但凡人坚信这就是我
这就奇怪了
为什么凡人硬是产生一个我的概念呢?
于是,他们找到了答案
那就是因为绳索的存在
绳索,就是一切外在的现象
或者叫物质
或者叫事物
总之,湿婆之主,攀缘与外在的事物上
就产生了意识形成的我
我就是这样来的
有了我,自然就有了一切的苦
有了一切的生老病死
因此,他们修行的目的
就是让湿婆离开外在的事物
从而不再产生我
这个我,他们也取了一个名字
叫家畜
所有的我,都是养成的畜牲之性
家畜之性
完全是情绪反应
是不可靠的
所有的我,是不值得相信的
要修正的,就是这个我
方法就是离一切物,别有自性
无论是毗湿奴的道派
还是湿婆的理派
他们都强调内在的修为
统统以思维或者思想为根本
因此,他们统称名为心术
也就是通过修炼自己的内心,达到成圣的目的
在湿婆派里面
还有一些其他的流派
也可以一并看一下
喀什米尔湿婆
这一派是以地方为命名的教派
属于印度教里面重要的分支
这一派其实和圣典派差不多
但是他们更极端
他们认为思维是不存在的
纯粹的道,那里去找?
因此,他们只承认情绪是唯一真我
无量劫来,只有一个本源
那就是情绪的本身
所以,也属于不二流派
因为主张唯一的湿婆神
而反对还有理性的思维存在
否认道学
所以,他们就要主张,湿婆的真主之我,与凡夫的情绪反应之我,就是同一个我
只不过是同一个我的两面
即圣即佛即人
只不过是认识的差异
凡夫和圣人是颠倒的
凡夫认为情绪反应的我,天天口中说的我,有喜怒哀乐的我,才是真的我
但他们说:不,你错了
那个没有反应的情绪,才是我
你需要做的唯一修行,就是重新认识自己
因此,他们的重要方法,就是思考:我是谁
从而最终重新认识自己
认识到圣人的自己
并离开凡夫的情绪反应
兽主派的主张也比较重要
众生就是非理性的野兽
或龙或虎
总之,众生就不是人
都是冲动的
都是魔鬼
都是野兽
因此,他们需要降伏自己的兽性
而情绪就是兽性之主
所有的妖魔鬼怪兽性冲动
都是情绪反应
湿婆或者说情绪,就是他们的主人
是万能之神
只要控制住情绪
波澜不惊
内心镇定
则一切的妖魔鬼怪也就见不到了
也就是疑心才生暗鬼
而疑心就已经是情绪反应
所以,这一派别提出了五原理
什么叫五原理呢
五原理就是原因,结果,瑜珈,仪轨和苦息
原因,就是指湿婆
也就是情绪本身
结果就是凡夫心中的我
也就是情绪反应了
那怎么办呢?
练习瑜珈就行了
将情绪反应与情绪合二为一
回到没有起伏状态的情绪状态
也就是还没有反应时的情绪本体上
这就复杂了
实际上,还是要放下一切世间事物
回归空寂的情绪本我
但显然,这又是很难的事情
众生之所以是众生,就是因为他们放不下
因为放不下,所以有情绪反应
也就是才攀缘其中
那怎么办呢?
没事,可以通过仪轨来修行
把自己的一切认为和理解,全部抛弃
完完全全的把自己当作没有脑子的
按照国法条轨去做就行了
比如防疫
你不需要想什么
国家就不出门
你就象无脑虫一样,不出门就行了
国家说可以出了
你出就是了
总之,完全的顺从一切教令
完全的顺从自然
要我生,那就生喽
要我死,那就死喽
想那么多干嘛呢
通过这样的不去思考
而达到最终的清净无染的情绪本我
向往自然清净的瑜珈
也从苦海中走了出来
也就是最后的苦息
苦终于被灭掉了
道学或者理学
统名为心学
或者叫心术
他们都是内在的修身修己之道
但是
有一些流派就不一样了
当然,情绪反应是公敌,这一点并没有二样
所有的圣人都会主张这个道理
所有的凡夫都认可情绪反应就是我
那些坚持自我的人,自然不在修行之列
但是,圣人在无为法里面,是有差别的
一些流派就认为
人的情绪是依附于外在的事物而有反应
这种反应是苦的根源
即然如此,有没有一种可能
是人们依附的外物错了呢?
人与外物真的有差异吗?
他们难道不应该是同一个起源呢?
如果内外都是人情绪上的划分
为什么纠结是自我与外物呢?
所以
如果能看清外在事物的本质
依于本质之上
比如一切外在的事物都是不存在的
一切的外在事物,本质上只是现象
而创造这一切现象的,一定有一个本质
这个本质,给他一个名称,叫上帝
那我们将攀缘心,攀缘在上帝身上
而不攀缘在事物这样的现象之上
难道我们不能解脱吗?
显然是可以解脱的
这就是著名的外道学说
在我们之外的所有事物,他们也是有道的,有理的
只不过,我们看不到他们的道理
只看到他们的现象
我们只相信自己有道理,而不相信外在的,别的事物也有道理
我们依靠自己的见闻觉知,而否定外在的事物的见闻觉知
这才是错误的根源
因此,承认万物有灵
承认万物有道
承认万物有理
从而将攀缘攀缘在外在事物的道理上
自然就得到解脱了
有内在的修行
也有外在的修行
内在修行叫心术
外在的修行叫外道
但接下来
又有新的圣人来反对了
他们认为,无论是心术还是外道
他们都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他们或者认可思维,或者认可情绪
或者认为只有思维没有情绪
或者认为只有情绪没有思维
他们都是意识反应
是根本不可靠的
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想象出来的
他们用思维否定思维,用意识否定意识
何其可笑
于是
他们进而提出来
无论是我还是事物
都是唯物的
而不是唯心的
情绪是假的
不存在的
思维是假的
不存在的
唯一存在的,就是物质
是物质创造了思维和情绪
让那些思维和情绪滚蛋吧
只需要本着一堆原子或者微尘,无序的飘荡就行了
唯物派,彻底的改变了游戏规则
那么,唯物派是怎么认知世界呢?
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如果一切是物质的,那认识物质的谁?
如果没有意识,那谁知道物质?
物质难道不是一种认吗?
关于这一点
唯物派也并不否认
他即然连意识和思维都否认了
也不在乎多否认一点
但是,他们提出了更有用的见解
他们认为一切都是主观的
这没有错误
一切主观的,都是不靠谱的
这也没有问题
那我们见到的,听到的,摸到的,当然都可以是假的
不能以我见到了,听到了,摸到了,就认为是真的
比如人在梦中
确实见到了,听到了,摸到了,感受到了
但你必不认为这是真实
当然,也有很多凡夫认为这是真实
但这一类认知,不归于圣人之列
再比如,我见到了鬼
那究竟是光影?是幻觉,还是真的鬼?
这当然不靠谱
如果一切的主观都不是靠谱的
自我是不可信的
那什么是可信的呢?
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
客观
主观和客观,都需要一个主体
主观是我在观
客观是你在观
我不靠谱,难道你就靠谱了?
当然不是这样
他们是强调,如果是真实的,则不仅我能看到,我还能让别人看到
这才叫真实
也就是可重复性
或者叫客观性
我见到了鬼
如果这鬼是真实的,我应该可以抓住他,制成标本
让别人也能看到
如果我能让别人看见我的见
显然,这可以认为是真实的
凡是我不能让别人看见的我的见
都是虚妄的幻觉
要知道,大脑是不可见的万物
大脑只是接触到了感觉器官的电信号
然后脑补出来了一切想当然的见
这哪能靠谱呢?
在沙漠里面没水喝,时间一长
人就能见面前出现了一个湖泊
他是如此的真实
就在眼前
那湖水还在荡着微波
这能有假?
尽管如此,他也是假的
当你真的走向这个湖泊的时候,捧起来不是水,而是沙
人的大脑可以轻而易举的让你见到任何影象
但所有的影象,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颜色存在吗?
不存在
颜色都不存在,只是不同的波长
那还有什么是可靠的呢?
所以,众生都是瞎子
众生都是自以为是
但是,如果几个众生都能见到
则真实性大为增加
如此而已
这就走上了遁证之路
大致来说,圣人们就是这样,他们都认可情绪反应是苦的根源
但又分为唯物的,唯心的
唯心的又分为心派和外道
心派又分为道学和理学
唯有凡夫,永远在自认为正确,在自己的情绪里面出不来
修行之路,漫漫无期的根源,就在于众生无法放下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