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苏轼看起来已经无解无救的时候
以为自己必然要死了
写下了亡命诗
叫狱卒交给自己的弟弟
结果这狱卒呢,不敢作主
将这二首诗交给了神宗皇帝
神宗看了这二首诗,感概万千
想不到,人到死的时候,都不怨天尤天
没有去怪这怪那
没有怨这世界给自己造成的种种不公平
甚至根本就没有想过公平
这样不怨天,不尤人的人,实在太难得了
又想起过往的点滴
就有了想放苏轼之心
但御史台那是铁了心要往死里定罪
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候
终于,远在南京的王安石得到了消息
那时候,得个消息还是极度困难的
不象现在有电话啥的
全靠人力去送
因此,这王安石得到消息的时候,就比较晚了
但一得到消息,就立马给皇帝写了一封信
快马加鞭的送到了京城
神宗打开信
里面只有九个字
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那里有圣世里,杀这样有才华的人呢
神宗就铁了心要放苏轼了
最关键的是,王安石虽然已经归隐三年
但他曾经是所有新党人的老师,领头羊
他表态了
御史台的人,自然也不能深究了
这时候,吴充就来试一试神宗的口风
他见到神宗之后,二人闲聊
吴充承着皇帝高兴
就问道
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容一苏轼,何也?
皇帝您啊,经常都以尧舜作为自己的榜样
而认为曹操人品太差
但是曹操这个人猜忌这样重,他竟然都能容下祢衡这个人
您不能容妨苏轼,这是什么原因呢
神宗无话可说
只好说,我只是想把这件事情弄清楚而已,过几天就把他放了。
但神宗还是有点不放心
这苏轼真的这样不怨天,不尤人吗?
就排了个小太监,装成罪犯
夜里送到和苏轼坐同一个牢房
这小太监拿着个小包袱
到了监狱里面,倒头就睡,也不说话
苏轼也懒得鸟他
自己睡自己的
到了四更天
小太监把苏轼摇醒
告诉他,你打了一夜的鼾,我先走了,不陪你了
弄得苏轼莫明其妙
小太监回去告诉神宗
这苏轼太牛了,在大牢之中,竟然睡得酣畅
就象这死刑,皮肉之苦都和他没有关系一样
一夜鼾声如雷
神宗听了,大喜
于是,就放了苏轼
此时,已经关了整整一百多天。
苏轼拍拍屁股,这就没了?
走出大牢,到了街上,有人才告诉他,他的弟弟已经贬到江西
受此牵连的人,达十余人之多
不过,这都不是苏轼关心的问题
苏轼关心的问题是
老子出狱了,我要作诗一首
百日归期恰及春,余年乐事最关身,
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如神。
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
堪笑睢阳老从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我们来看一看这绝处逢生之后的心境
来理解人生的潇洒和自在
我在狱中过了一百天,想不到出来的时候,正遇上春天要来了。接下来,我的余生,都会在快乐中度过,毕竟我在狱中将死之时都如此快乐。
出门就是春风拂面,骑在马上,都能听到喜鹊的叫声,这都是对我道喜么
我拿起酒杯,人生就如同一场梦而已。
取来纸笔,我的心境已经今非昔比,下笔如有神了。
你问我这灾难的原因?这世上所有的事情,哪里会有原因呢
只有你在乎的事情,你才会去问原因,不在乎的事情,找原因做什么呢。
如果我所有的事情都不在乎,那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由他了?
我平生吧,都是文字来为难我,从此以后,我就想我越不出名越好,无人知晓才是幸福的。
什么建功立业啊,与我有关系吗?
但我也不会没事去象唐玄那样,在城东斗鸡
以打发时光
想一想,陶渊明不做官了
到老之后,贫困到连酒都喝不上
这有什么关系呢?
有酒喝就喝,没酒喝就不喝呗
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再想想,维摩诘这样的高士
为了众生受苦
以众生病为自己病
就在家妻自然中,度过一生
这日子不是也很好吗?
我从此也和一家人共度余生
最好笑的是我的弟弟
竟然为了这点小事,还急得不行,结果被贬到江西去了。
这确实是一丁点儿破事
苏轼看得开
但苏辙救人也是人之常情
腊月28将苏轼放出来,苏轼就写了这首诗
到了大年初一
圣旨就来了
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这一家饭都还来不及吃呢
就给贬了
让黄州本地安置
那是没有工资,没有地方住的
更是要求,立即动身
没办法
虽然是大年初一,也得走
到了黄州
先是打个破庙暂住一下
不然是冻死在外
这就得想想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了
首先就是经济问题
苏轼这个人,并不攒钱
此时,穷得叮当响
先给夫人做个用钱计划
每天只能用150文
一个月4500文,标好日期,挂在墙上
这样安排下来,所有家产,也只够一年之用
一年后,生存就极度困难了
困难到极限的时候
咸菜都没有吃的
只能将咸菜挂在梁上
一家人吃着生硬的饭,咽不下去了,就看一看咸菜
意念中已经吃了
再继续吞饭
苏轼的二个孩子,对着咸菜都流口水
二个孩子就互相监督
都不能多看一眼
后来,小弟弟发现哥哥多看了一眼咸菜,就告诉妈妈
妈妈就说:咸死他
让他多看,会咸死他的
此时的苏轼在干嘛呢
苏轼第一件事情
就是闭关
先养好生了再说
如此一闭关,就是七七四十九天
神清气爽
第二件事情,就是酿酒
啥野菜的,都弄来酿
想办法找东西吃
第三件事情,就是游山玩水
天天开心的活着
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
大家看到苏轼过得如此辛苦,也积极的想办法
黄州太守就用了一下自己的权利
把城东的一块旧营地给了苏轼
足足五十亩啊
苏轼太感谢了
将这五十亩地,边边角角都精耕细作
还自称东坡居士
从此潜心佛学
别人就不解了
你一个高雅之人,才高八斗的学士
种地?
就这格局?
你这完全是剑桥大学留学回来拧螺丝钉啊
有没有想过,读书人的面子搁那儿呢?
苏轼不理这些世俗之论
天天乐在其中
三次到黄州赤壁
写下了名垂千古的赤壁二赋和赤壁怀古
为什么赤壁赋会如此有名呢
除了文笔好之外
最重要的,还是他悟通了一个道
我们看一看他悟到了什么道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是苏轼说的一段话
他认为此世界有二种看法
一种是,你如果从变化的角度去看这世界
则这世界从来都是变化无常的,永不止息
另一种是,你可以从不变化的角度出发去看这世界
如果从不变的角度出发,会是什么呢?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则说明了所有的物,所有的我,都是永恒的
因为他们一直在变化嘛
变化本身就是不变的
可见,此时的苏轼或者可以叫苏东坡了,他的境界已经达到了极深的地步
即找到自然界的变,还看到自然界的不变
这是他名垂千古的根本原因所在
第二篇赤壁赋
很多有以为只是写境
也叫后赤壁赋
其中最为关键的点在于
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也就是说,人一生,可以有若干经历
什么悬岩啊
什么荆刺啊
遇上什么虎豹啊
所有一切的一切
都只是生命必要的经历
就是一个梦境
你当真了,你就输了
认识到,人生莫过随缘行事
当然,背赋不容易
但赤壁的那首词
就容易背诵了
同样是千古名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白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也能看出苏轼的境界来
大江东流,只见到那不尽的浪花,千古风流人物呢?都消失在历史的尘河中
此话怎么说呢?就在古垒的西边,别人告诉我,那是三国周瑜火烧赤壁的古战场
我看过去,只见到乱石耸立,好象要刺破了天空
惊涛拍打岸边,激起无数雪白的浪花。
只看到江山这样美丽
所有的那些英雄,都不过是一时的幻现
此一时,彼一时而已
白忙了
我就想,曾经的周瑜,娶了漂亮的小乔
长得出帅呆了
还会打扮
关键还有本事
就在谈笑之间,竟然名留千古,把曹操打败了
我想了一下三国当时的处境啊。
这不过是自作多情罢了
唯有时间是最公平的
已经有了白发
我也要象这些人一样,消逝在历史之中
人生,就是一场梦,这一尊身体和灵魂
还是让他陪祭这江月吧
这词放得开,写得透
因此一首词,就使苏轼成为了宋词第一人
黄州是苏轼的高产之地
苏轼无数的名篇,都在黄州写就
这是劫后余生的豁达
定风波也是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云,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己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就是要走回头路
回头回走
会发现这一切,即没有风雨
也没有天晴
都是人们的心境起伏不定罢了
尽管苏轼写了无数的人生如梦
但真正理解人生如梦的人,还是极少的
都只是当词来看
人生如梦,是古往今来的圣贤,对人生的一种人生观
表达着不用较真,不用当真
一切都会过去
一切本无所有,只不过是当真的人才过不去而已
当真的人,从来不知道这一切不真不假
似真似假
非真非假
从来看不到本质
才生起妄想执著之心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作者]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深陷其中,把自己当一盘菜的人,永远读不懂这些诗句
那苏轼如此放得下
他究竟有没有想过归隐呢
其实归隐是苏轼是最想做的事情
但他的身份决定了,他不可能轻易的归隐
这就要和皇帝斗智斗勇了
先是来一首词,表达自己的归隐之心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晚上我醉酒醒来又醉了,等回来的时候,好象是半夜三更
家里面的家童,已经鼾声如雷
怎么敲门都叫醒
我也就不敲了,驻着个棍子,听听这江声,真美啊。
我经常想,这身体本来就不是我的,也不是我拥有的,我什么时候才能忘掉身体,得到自然之身呢
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能够一叶小舟,从此隐去
在江海中,无名无姓的漂泊余生,多好啊。
不过,他的问题很严重
比较是流放的罪官
朝廷的命令又来了
让他前往汝州
苏轼感叹人身身不由己
没有直接去汝州
却顺江而下,到了庐山
写下了二首极为经典的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生,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
会发现各不相同
只有那些愚蠢的人,才一根筋的从自己囚徒一样的同一个角度去理解世界
这都是他们不得解脱的原因啊。
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世上的事情,永远都是没去经历的时候,千般的想恋
真的经历了,不过如此而已
此时,一件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他和王朝云的爱情结晶
一岁的小孩子,死了
苏轼以此向皇帝提出
能不能让我别去汝州呢?
就让我到常州度过余生不行吗?
皇帝恩准他到常州暂住
但余生的事情,不由他作主
苏轼以为皇帝已经全部恩准了
先是和南京的王安石一起住了二个月
两人交谈甚欢
苏轼甚至一度想和王安石住在一起
但最终还是决定,自己要无名无姓的隐于江湖
去常州
这一到常州,苏轼就做了一个惊天的举动
他把身上的所有的钱用来买了一套房子
全款
这就准备一生这样过了
不过,他所谓的经历,根本还不是经历
他所谓的隐居,终归只是一场梦
老天爷再次来考验他了
此时,朝廷发生了更大的事情
苏轼也因此,应来了人生最重要的考验
什么考验呢?
高官厚禄
这将是他梦中人生的巅峰
他究竟能不能把持这人生的极度的富和极度的贵,甚至一度将要贵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呢?
富贵的考验,远比死亡的考验更考验人心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