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相对的社会模式需要道德不二

中国的古人在研究知识的时候

一般都是从自身出发

也就是从观测者出发

比如求真啊之类的

从而发现了六根,是一切知识的源头

知识是有尽头的,这个尽头就是六根。

但西方却恰恰相反

受制于上帝

他们的研究是向外的

也就中国人称名为外道的理论

那外道是不是一无是处呢?

当然不是

外道也是能证道的

因为是向外求法

也就是从被观测对象出发进行的研究

而得到的知识

在这样的体系和研究下

知识就主要分为了二大类知识

一类是自然知识,一类是社会知识

研究自然,得到的是绝对知识

研究社会,得到的是相对知识

绝对知识,就是肯定的,一定的,可重复的

抛个石头上天,一定会落下来

但相对的社会知识并不是这样

所有的价值观,所有的观点,都是相对的

在大约中国处于明朝的时候

全世界开始了地理大发现

其实就是海盗文化

大家都通过船,飘洋过海

到处去发现土地,抢夺资源

进行贸易

这其中当然包括中国

中国也是出产海盗的国家之一

如果按实力排名,中国说第二,其他国家不敢说第一

但是

就那些西欧小国,弄几条破船,竟然就称霸海洋了

这些海盗之所以成功,得益于政府的支持

政府和王室常常是他们最大的股东

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但中国走的路,就完全相反

大明王朝和自己国家的海盗,那是誓不两立

政府天天没事去镇压自己沿海的海盗

很多就是沿海的国民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显然,欧州出现的这种股份制

才是改变世界的关键

大家都投了一点钱,然后就可能赢得未来

如果输了呢?

输了就是吃几天馒头而已

在这里面,就会发现,巨大的风险,竟然被资本分摊了

集中小钱,办成了大事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

一个新的时代巨轮已经到了地球人面前

社会的生产力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时代里面

科学技术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第一生产力

以前上百人的劳动

到现代机械面前,可能一个小时就搞定了

但科学技术,其实传承的就是海盗文化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巨额的投资

研究科学技术究竟有多耗钱?

可以说是天文数字

随便一个大学生的培养,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更别说那些昂贵的仪器

实验室

实验耗材

还有试剂等等

甚至连论文的下载,都是需要资本支撑

在这样的事实面前

穷人进行科研

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科研模式

就只存在国家形式和资本家形式

集全国之力,或者集大部人的力量

从事一个有益于未来的研究

资本家对于科学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比如十个科学家去做同一个科研的十个方向

研究了几十年

其中只有一个方向是对的

那另外的九个科学家,一生就白费了

难不成讨米科研?

但有资本家同时资助这样十个方向

就算没有成功的九个

也能得到相应的报酬

过完自己幸福的一生

而成功的那一个,除此之外,还得到更多的荣誉和金钱

这就使得科学家没有了后顾之忧

至少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可见,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国家的第一生产力

背后就是无数资本家甚至国家的运作

小国,穷国,不善于利用资本的国家

都被扔到了世界的背面

但资本家的资本又从哪里来呢?

他们也不会凭空产生

尤其是风险不可能自己一个人担当

一个人有一千个亿,自己全部投入科研

没成功,就全没了

显然不能这样做

因此,他们需要一个核心的市场

这就是金融市场

有了这个市场,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其中

集小成多

集腋成裘

然后完成资本的集中

再研究科研

再强大一个国家

然后成就人民的幸福

这其中,大部分资金,显然都是浪费的

科学就是这样

不能因为浪费而不为

无数的失败,才有可能成功

因此,现代国家都有一个口号

金融强,则国家强

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下,还有人想刀耕火种,种一亩薄田,养几只猪羊

过着原始的劳苦生活

那就必然要低欲望

甚至无欲望

在当下的社会,某些主持走路,还需要小和尚提袈裟的年代

真的现实么?

出门就得加油

进门就是各种电器

科技渗透到生活点点滴滴的时候

不要怀念过去的光阴

如果对过去的光阴还有怀念

这已经是着相了

坛经认为,人就应该无住无相无碍

如果过去的相,永远留在心中

那什么时候,才能解脱呢?

说到底,不过是用一个自己假想而且不现实的欲望,代替了当下欲望而已

不可能形成主流文化

中国的金融市场

当然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

他有这样或者那样,甚至无数样的问题

比如一个五千万的资本家

经过公司的四次左右的拆分

就能在上市的时候

拥有几亿的现金

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身价

而这,只需要短短几年

各种造假,层出不穷

各种投机,无所不在

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中国经济和中国科研的贡献

总有一些资金,流向了科研

华为

比亚迪

甚至更多更多成功或者死亡的企业

都投入了大量科研

这都是拿的百姓的血汗钱

若非如此,那有强国可言?

目前,中国的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

还在7%以上

GDP占比

这更说明了生产力的低下

而第三产业占比

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

包括金融

又只有55%左右

更显科研的不足

排斥金融,完全是与现代社会脱节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必然是以金融为核心,从而促生各种科学技术

在科学技术的革新下,带动新的经济发展

造逼全世界的人民

金融是核心,经济是根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上层则是国家建筑

搞政治的

下层则劳苦大众

社会已经复杂到常人难以想象

每个人,都只是这个整体中一粒尘埃

一切的正确,都是相对的

一切的见识,都是局限的

拥抱这个世界

恒顺他

更有益于修行

关于资本市场

其实说到股市,期货之类的

这基本上都是二级市场

有二级市场,也就有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那才是高段位玩家玩的

弄个破公司

不断的重组,拆分

或者弄几个PPT

就能圈到无数的金钱

这都是人们无法想象的

沦落到二级市场进行卖买的人

已经大部分是资本世界的贱民了

拿着几百万,几十万,几万甚至几千的资本

在里面赌个运气

这与农耕社会的农民,不是一样么

大家都生活一个世代的低层

何苦相互攻伐,看不顺眼呢?

作为每个时代的低段位玩家

都有无数的无奈

也付出了常人无数想象的辛苦

半夜还在研究

收盘还在复盘

付出大量的精力

甚至还卖掉了自己的内裤

还是需要尊重的

世界是无限的,社会是无限的

唯有人的知见,是狭隘的。

放开自己的心性

去接纳世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

而不要固执自我

管子的心术下,说道

凡在有司执制者之利,非道也。圣人之道,若存若亡,援而用之,殁世不亡。与时变而不化,应物而不移,日用之而不化。

凡是那些希望有利于管理者的行为,这都不是道

司执制者,就是自己先来,规矩就应该我定之类的

这并不是先圣所说的道

那先圣所说的道是什么呢?

他是一种包容之心

是开放的心态

是临危不惧的状态

是一种能理解一切现象和他人的我

他若存若亡,好象存在,好象不在

但你如果能够这样去用他

则会发现世界灭了,这道还在

永远能跟上世界的变化

无论世界怎么变

你只需要守住这个无法再化的心

什么叫无法再化的心呢?

则是能变化的,都是攀缘

唯有道,也就是包容世界包容所有人包容一切变化的这个包容

一直不变

一直不化

唯有如此,才能无住无相无碍

凡是起心动念

已经离道远矣

在对待所有事物上,都不要改变他

如果你能理解草药,爱好草药

那也要用爱草药的心,爱别人心中的所爱

人们应该拥有这样的德性,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都显现出来

这才找到了不化的真身真我

显然

这是一个非常精密的逻辑

那就是一切都在变化,自己也要恒顺变化

唯有恒顺变化是不能变化的

如果恒顺变化的德性也变化了,那就着了我相,固执了起来。

看起来千变万化不可捉摸的现象中

也就有了恒顺众生的道

圣人裁物,不为物使。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治也者心也,安也者心也。

作为一个修行人

他应该是善于利用一切事物的

但不是为事物所支配

不是遇上一个人,说几句自己听不懂的话,就不高兴了

这显然是为人物所使

自己的心安,则会发现一个群体都安了。

自己的心得到疏理,则发现一个群体的心,都调和了。

因此,只有自己的内心解脱了,一个群体才得到解脱

要治的,是自己的内心

要安的,还是自己的内心

而不是希望环境里面不这样,不那样,只能这样,只能那样。

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民,故功作而民从,则百姓治矣。

治理自己的心,那要在自己的心里去反思自己

如果自己的内心真的理解了,则必然说的话,处处都能体现对别人的尊重

做的事,别人看了,都愿意跟随

这才是一个群体应该有的状态

所以操者非刑也,所以危者非怒也。民人操,百姓治,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非所,人而乱。

所以引导别人,并不是靠踢人,靠自踢,靠退群

真正危险的,并不是发怒

而是自己固执的成见

人们得到引导,人们相处平安

如果你能做到这样的话

说明你的内心已经接触到道了

如果你达不到这样的境界,则说明自己所处的心态,还是不正的,则必然自己的内心会躁乱,甚至造成一个群体的内乱。

圣人的教导,都是这样的

而不是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世界,另有一个道理

内外调和,甚至没有内外之分

则自然达到不二的法门

凡有内外这样的二维

那离道的距离,何止万里呢

《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在礼记里面说道

天下大道如果得到执行

则必然就是无私的,一个群体是大家所有人的群体

这里面总有贤能的人存在

他们传播知识,传播文化

有益于众生

这必然是需要讲信修睦的

要用诚信,才能换取别人无法的汗水

只有和睦,才是道的显现

因此,在一个群体里面,最容易看了一个人修道的境界

这是因为他有没有德性

是无法遮盖的

有德性的人,必然不是只喜欢自己喜欢的

只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当成成果

而贬低别人的研究

有德性的人

必然能听完别人说的话

能将适应社会的理论用于实践

能让那些还很弱小的研究得到扶持

那些孤独的,不完备的,甚至自以为是,自高自大,无明的众生,都要得到包容

每个人,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圣道的

学会等待,就是在修自己的大德

有德性的人,必然让物尽用,人尽其事

各有各的事业和特长

各有的归宿和爱好

一切的事物,最害怕的就是被人厌弃而不用

而不是必然收藏在自己这儿,就不再流通了。

当自己有能力,有特长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对群体的建设没有出力

而不是只为了自己的快意恩仇

因此,在这些大的德性面前,一切的机谋算计,都不会兴起。

一切的盗贼,也就不存在了

只有所有人都能敞开心扉,而不需要顾及别人打压的地方

才是人心所向的大同的地方

道,如果没有这些德性的加持

显然,都是一些骗人的道

有道必有德

有德才有道

道德不二

才是圣言

中国的古人在研究知识的时候

一般都是从自身出发

也就是从观测者出发

比如求真啊之类的

从而发现了六根,是一切知识的源头

知识是有尽头的,这个尽头就是六根。

但西方却恰恰相反

受制于上帝

他们的研究是向外的

也就中国人称名为外道的理论

那外道是不是一无是处呢?

当然不是

外道也是能证道的

因为是向外求法

也就是从被观测对象出发进行的研究

而得到的知识

在这样的体系和研究下

知识就主要分为了二大类知识

一类是自然知识,一类是社会知识

研究自然,得到的是绝对知识

研究社会,得到的是相对知识

绝对知识,就是肯定的,一定的,可重复的

抛个石头上天,一定会落下来

但相对的社会知识并不是这样

所有的价值观,所有的观点,都是相对的

在大约中国处于明朝的时候

全世界开始了地理大发现

其实就是海盗文化

大家都通过船,飘洋过海

到处去发现土地,抢夺资源

进行贸易

这其中当然包括中国

中国也是出产海盗的国家之一

如果按实力排名,中国说第二,其他国家不敢说第一

但是

就那些西欧小国,弄几条破船,竟然就称霸海洋了

这些海盗之所以成功,得益于政府的支持

政府和王室常常是他们最大的股东

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但中国走的路,就完全相反

大明王朝和自己国家的海盗,那是誓不两立

政府天天没事去镇压自己沿海的海盗

很多就是沿海的国民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显然,欧州出现的这种股份制

才是改变世界的关键

大家都投了一点钱,然后就可能赢得未来

如果输了呢?

输了就是吃几天馒头而已

在这里面,就会发现,巨大的风险,竟然被资本分摊了

集中小钱,办成了大事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

一个新的时代巨轮已经到了地球人面前

社会的生产力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时代里面

科学技术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第一生产力

以前上百人的劳动

到现代机械面前,可能一个小时就搞定了

但科学技术,其实传承的就是海盗文化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巨额的投资

研究科学技术究竟有多耗钱?

可以说是天文数字

随便一个大学生的培养,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更别说那些昂贵的仪器

实验室

实验耗材

还有试剂等等

甚至连论文的下载,都是需要资本支撑

在这样的事实面前

穷人进行科研

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科研模式

就只存在国家形式和资本家形式

集全国之力,或者集大部人的力量

从事一个有益于未来的研究

资本家对于科学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比如十个科学家去做同一个科研的十个方向

研究了几十年

其中只有一个方向是对的

那另外的九个科学家,一生就白费了

难不成讨米科研?

但有资本家同时资助这样十个方向

就算没有成功的九个

也能得到相应的报酬

过完自己幸福的一生

而成功的那一个,除此之外,还得到更多的荣誉和金钱

这就使得科学家没有了后顾之忧

至少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可见,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国家的第一生产力

背后就是无数资本家甚至国家的运作

小国,穷国,不善于利用资本的国家

都被扔到了世界的背面

但资本家的资本又从哪里来呢?

他们也不会凭空产生

尤其是风险不可能自己一个人担当

一个人有一千个亿,自己全部投入科研

没成功,就全没了

显然不能这样做

因此,他们需要一个核心的市场

这就是金融市场

有了这个市场,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其中

集小成多

集腋成裘

然后完成资本的集中

再研究科研

再强大一个国家

然后成就人民的幸福

这其中,大部分资金,显然都是浪费的

科学就是这样

不能因为浪费而不为

无数的失败,才有可能成功

因此,现代国家都有一个口号

金融强,则国家强

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下,还有人想刀耕火种,种一亩薄田,养几只猪羊

过着原始的劳苦生活

那就必然要低欲望

甚至无欲望

在当下的社会,某些主持走路,还需要小和尚提袈裟的年代

真的现实么?

出门就得加油

进门就是各种电器

科技渗透到生活点点滴滴的时候

不要怀念过去的光阴

如果对过去的光阴还有怀念

这已经是着相了

坛经认为,人就应该无住无相无碍

如果过去的相,永远留在心中

那什么时候,才能解脱呢?

说到底,不过是用一个自己假想而且不现实的欲望,代替了当下欲望而已

不可能形成主流文化

中国的金融市场

当然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

他有这样或者那样,甚至无数样的问题

比如一个五千万的资本家

经过公司的四次左右的拆分

就能在上市的时候

拥有几亿的现金

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身价

而这,只需要短短几年

各种造假,层出不穷

各种投机,无所不在

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中国经济和中国科研的贡献

总有一些资金,流向了科研

华为

比亚迪

甚至更多更多成功或者死亡的企业

都投入了大量科研

这都是拿的百姓的血汗钱

若非如此,那有强国可言?

目前,中国的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

还在7%以上

GDP占比

这更说明了生产力的低下

而第三产业占比

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

包括金融

又只有55%左右

更显科研的不足

排斥金融,完全是与现代社会脱节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必然是以金融为核心,从而促生各种科学技术

在科学技术的革新下,带动新的经济发展

造逼全世界的人民

金融是核心,经济是根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上层则是国家建筑

搞政治的

下层则劳苦大众

社会已经复杂到常人难以想象

每个人,都只是这个整体中一粒尘埃

一切的正确,都是相对的

一切的见识,都是局限的

拥抱这个世界

恒顺他

更有益于修行

关于资本市场

其实说到股市,期货之类的

这基本上都是二级市场

有二级市场,也就有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那才是高段位玩家玩的

弄个破公司

不断的重组,拆分

或者弄几个PPT

就能圈到无数的金钱

这都是人们无法想象的

沦落到二级市场进行卖买的人

已经大部分是资本世界的贱民了

拿着几百万,几十万,几万甚至几千的资本

在里面赌个运气

这与农耕社会的农民,不是一样么

大家都生活一个世代的低层

何苦相互攻伐,看不顺眼呢?

作为每个时代的低段位玩家

都有无数的无奈

也付出了常人无数想象的辛苦

半夜还在研究

收盘还在复盘

付出大量的精力

甚至还卖掉了自己的内裤

还是需要尊重的

世界是无限的,社会是无限的

唯有人的知见,是狭隘的。

放开自己的心性

去接纳世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

而不要固执自我

管子的心术下,说道

凡在有司执制者之利,非道也。圣人之道,若存若亡,援而用之,殁世不亡。与时变而不化,应物而不移,日用之而不化。

凡是那些希望有利于管理者的行为,这都不是道

司执制者,就是自己先来,规矩就应该我定之类的

这并不是先圣所说的道

那先圣所说的道是什么呢?

他是一种包容之心

是开放的心态

是临危不惧的状态

是一种能理解一切现象和他人的我

他若存若亡,好象存在,好象不在

但你如果能够这样去用他

则会发现世界灭了,这道还在

永远能跟上世界的变化

无论世界怎么变

你只需要守住这个无法再化的心

什么叫无法再化的心呢?

则是能变化的,都是攀缘

唯有道,也就是包容世界包容所有人包容一切变化的这个包容

一直不变

一直不化

唯有如此,才能无住无相无碍

凡是起心动念

已经离道远矣

在对待所有事物上,都不要改变他

如果你能理解草药,爱好草药

那也要用爱草药的心,爱别人心中的所爱

人们应该拥有这样的德性,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都显现出来

这才找到了不化的真身真我

显然

这是一个非常精密的逻辑

那就是一切都在变化,自己也要恒顺变化

唯有恒顺变化是不能变化的

如果恒顺变化的德性也变化了,那就着了我相,固执了起来。

看起来千变万化不可捉摸的现象中

也就有了恒顺众生的道

圣人裁物,不为物使。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治也者心也,安也者心也。

作为一个修行人

他应该是善于利用一切事物的

但不是为事物所支配

不是遇上一个人,说几句自己听不懂的话,就不高兴了

这显然是为人物所使

自己的心安,则会发现一个群体都安了。

自己的心得到疏理,则发现一个群体的心,都调和了。

因此,只有自己的内心解脱了,一个群体才得到解脱

要治的,是自己的内心

要安的,还是自己的内心

而不是希望环境里面不这样,不那样,只能这样,只能那样。

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民,故功作而民从,则百姓治矣。

治理自己的心,那要在自己的心里去反思自己

如果自己的内心真的理解了,则必然说的话,处处都能体现对别人的尊重

做的事,别人看了,都愿意跟随

这才是一个群体应该有的状态

所以操者非刑也,所以危者非怒也。民人操,百姓治,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非所,人而乱。

所以引导别人,并不是靠踢人,靠自踢,靠退群

真正危险的,并不是发怒

而是自己固执的成见

人们得到引导,人们相处平安

如果你能做到这样的话

说明你的内心已经接触到道了

如果你达不到这样的境界,则说明自己所处的心态,还是不正的,则必然自己的内心会躁乱,甚至造成一个群体的内乱。

圣人的教导,都是这样的

而不是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世界,另有一个道理

内外调和,甚至没有内外之分

则自然达到不二的法门

凡有内外这样的二维

那离道的距离,何止万里呢

《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在礼记里面说道

天下大道如果得到执行

则必然就是无私的,一个群体是大家所有人的群体

这里面总有贤能的人存在

他们传播知识,传播文化

有益于众生

这必然是需要讲信修睦的

要用诚信,才能换取别人无法的汗水

只有和睦,才是道的显现

因此,在一个群体里面,最容易看了一个人修道的境界

这是因为他有没有德性

是无法遮盖的

有德性的人,必然不是只喜欢自己喜欢的

只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当成成果

而贬低别人的研究

有德性的人

必然能听完别人说的话

能将适应社会的理论用于实践

能让那些还很弱小的研究得到扶持

那些孤独的,不完备的,甚至自以为是,自高自大,无明的众生,都要得到包容

每个人,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圣道的

学会等待,就是在修自己的大德

有德性的人,必然让物尽用,人尽其事

各有各的事业和特长

各有的归宿和爱好

一切的事物,最害怕的就是被人厌弃而不用

而不是必然收藏在自己这儿,就不再流通了。

当自己有能力,有特长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对群体的建设没有出力

而不是只为了自己的快意恩仇

因此,在这些大的德性面前,一切的机谋算计,都不会兴起。

一切的盗贼,也就不存在了

只有所有人都能敞开心扉,而不需要顾及别人打压的地方

才是人心所向的大同的地方

道,如果没有这些德性的加持

显然,都是一些骗人的道

有道必有德

有德才有道

道德不二

才是圣言


  • 第三讲 业力薰习造就了当下知见中的我
  • 第五讲 知见立知是无明本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