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始本期内容的最后一讲
来看看列子的道论
昨天讲到,有个姓尹的小伙子,想找列子学道
结果怎么问,列子也不回答
然后,这小伙子就气冲冲的跑了
过了几个月,气消了,又来找列子
列子就告诉他,自己学道的经历
列子说
自吾之事夫子友若人也,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一眄而已。五年之后,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颜而笑。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 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夫子之为我师,若人之为我友:内外进矣。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
自从我开始跟着老商氏老师,和伯高子这位朋友学道
三年的时间
他们总是用二维法打击我
以至于三年后
我心中再也不敢说是非了
一说是非,就知道会被打击
这是心道
而外面表现的德呢
所有的德中,口德为第一
以口德为例
那时候,我是不敢就利害的
我如果说利或者说害,必然会被耻笑或者打击
当我达到心中不敢想是非,口中不敢说利害道德水准的时候
我的老师终于斜着眼看我一眼了
感觉我可能是个学道的苗子
这样又过了二年
已经五个年头过去了
我终于明白了,这世人是颠倒众生啊
我发现,我的人生观完全改变了
以前认为对的,现在认为错了
以前认为错的,现在认为对了
以前认为死是畏惧的,现在认为死是好的,安自息的
以前认为活着是好的,现在认为活着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是非之道,利害之德,完全颠倒后
老师终于开始对我笑了
认为我的世界观,已经不再是狭隘的世界观
而是开始包容了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行为
我又学习了二年
总共过了七年
我的心态和行为又改变了
这一次,心之所念,更无是非,口之所言,更无利害。
心中所想的,已经改变成了这世界就没有什么对错是非
都是人意识作怪而已
而口中所说的口德
也成了没有利害
有利则必有害
有害则必有利
利害相生
哪来的利害呢
心无是非,口无利害,已经对世界的一切都能平常心对待了
一切的成住坏空不影响自己了
这时候,我的老师才经常让我和他坐一起讨论
才有资格与老师讨论道德
又过了二年
算起来,前后一起过了九年
我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整个心的念头中,口的德性中
根本就没有你和我之别
即不知道是我的是非利害,也不知道是你的是非利害
认为一切都是自然所有
自然化现
更重要的是,我也没有老师的概念
我不知道老师是不是我的老师
也没有朋友的概念
不知道伯高子是不是我的朋友
这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我突然没有我与物的界线
内外被我灭除了
正因为没有内外
就突然发现,六根圆融
耳目口鼻身意竟然是相通的了
他们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达到圆通的境界之后
内心进入大定
从此不再出世
至于形体,早就不存在了
骨肉已经在意识之中不存在了
更不知道形体倚靠什么
就是一个因缘的产物,随缘漂泊
至于自己去哪里
都是随着缘份,乘风而行
爱飘哪儿飘哪儿
就如同落下的树叶干壳一样
随风而舞
没有目的
我不知道是我驾驭这个世界呢
还是这个世界驾驭我
所有这一切,都因为无我无相
而达到空虚清净的状态
今女居先生之门,曾未浃时,而怼憾者再三。女之片体将气所不受,汝之一节将地所不载。履虚乘风,其可几乎?"尹生甚怍,屏息良久,不敢复言。
现在,你这个小伙子在我这儿
连一个季度都没有
就各种心态狂乱
再发反复的嗔恨
不懂道的根本其实就是自己的改变
而认为是自己不改变意识而另外找一个道
你的身体上任何一个部分,都不由你作主
你所决定的任何一个事情,都是妄念而不合适世界的基本规律
你还想在道的精神世界里面活着,又还想在世界上呼风唤雨,驾驭世界,你认为这可能吗?
这姓尹的小伙子听了,终于明白道是改变自己,道就是自己的心态
心中甚至震惊
思考了很久
不再敢说什么话了
在这样一段列子的经历里面
我们能看到列子的主张
履虚乘风
也就是心是第一位的
人之一生,都在追求精神的愉快
同时,也不排斥世界的风向
无论世界怎么演变
都能恒顺变化
随风而行
至于心的状态
是达到了圆通的标准了的
在楞严经里面,讲过六解一消亡
六根俱消
并为一觉
达到圆通圆融的水平
从此没有内外二维
也就离开了乾坤
摆脱了轮回
这一境界的水准,包括观音,普贤,地藏等一众高水准菩萨
按列子学道九年的水准,这是同一水平的
尤其是列子讲圆通的时候
这些菩萨道还没有传到中原
还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但列子本身,并不贵虚
而是对人生的状态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得到的结论
他怎么知道自己这样的想法,不是妄想呢?
如果是和尚到了一个境界,也不知道自己是对是错
就会到处去找其他和尚交流
印心
比如六祖在世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找他印心
所谓印心,就是看二个人的境界和想法是不是相通
或者相近
用来判断自己是不是走对了
列子不需要找人印心
他通过深刻的思考
找到了道家的理论依据
我们继续看他指出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列子问关尹曰:"至人潜行不空,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请问何以至于此?"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智巧果敢之列。
列子有一次,问函谷关那个跟着老子学道的领导
尹子
他问关尹一个问题:
至人为什么他们能在水里面不沉,被火烧而不感觉到烫?
就算走到万仞悬崖之上的绳子上,也不感觉到害怕
请问,这些至人,是为什么能达到这个境界呢?
关尹就回答列子说
达到这个水平
原理只有一个
那就是"纯气之守也"
什么叫纯气之守?
就是内心已经没有外物
确实破除了色相
内心完全认可了此世界只有变化
只有现象
而本无所有
并且心神守住了这样一个境界
这并不是靠什么智力,技巧,勇敢之类能够达到的
纯气之守,就是庄子后来提出来的:未始有物
这是同一个事物的二个方面
姬!余语女。凡有貌像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也?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夫得是而穷之者,焉得而正焉?彼将处乎不深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
关尹子继续说道
列子啊,你坐下来,我给你好好说说这个道理
但凡这个世界,你的意识之中,有相貌,声音,颜色的,都被人们称为物
实际上,人们并不知道他们认为千真万确的物是什么
你仔细想一想,这些所谓的物,千差万别
他们究竟是什么,让人们认为他是物呢?
就是颜色
人们第一眼见到颜色,就认为是物了
虽然听觉是人的第一觉
但听觉不能判断物
听觉是用来听动静的
眼睛虽然是人的第二觉
但眼睛是最障碍智慧的
他判断了物象的成立与否
再分析意识形成物的原理
就会发现
物,其实一直没有形态
是刹那刹那都在变化的现象
但因为人眼看不见变化了,就当作了物
一切有情众生,都是根据自己看不看到变化,还判断是不是物
看不到变化了,就认为是物了
看到还在变化,就不肯定了
称为象
这一切,都是自己意识作怪
显然,如果认为自己能认识各种物品,流连于物质世界之中,认为这就是真理
这怎么可能得到正确的道法呢?
这样的人,将永远处在非常肤浅的意识之中
他们将永远被一切的物质变化奴役,驱使
而无限的在得失之中轮回
最终随着物质的成住坏空而幻化出生灭不断的现象
壹其性,养其气,含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郤,物奚自入焉?夫醉者之坠于车也,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弗知也,坠亦弗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是故遌物而不慴。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圣人藏于天,故物莫之能伤也。"
而如果有学道根基的人
不沉迷于意识造成的物质幻象之中
他就会安定于自己的心性
顺从自己的变化
气,就是变化的意思
气表示所有的变化
而气这个字,在古文里面,还表示变化现象
一切变化现象,都称为气
然后,就理解了所有的行为
也就通达了各种物理现象形成的原因
这样,道和理就通达无碍了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
则人的思维意识将得到完整的保留
其心神不会受到任何侵扰
安然长定于清净的状态之中
那些外界的环境,物质,又怎么可能伤害到他呢?
然后,列子举了一个例子
他说,比如喝醉酒的人,掉到车下
虽然车子跑得很快
这醉汉的骨节也与常人没有区别
但你检查醉汉掉车和醒着的人掉下车的结果
就会发现,这醉汉的结果要轻得多
原因就是一个,他的神是安宁的
他是不是在乘车,他不知道
他是不是掉下车了
他也不知道
都在醉酒中呢
因此,死和生的惊恐根本没有发生
这才造成了事物变化过程中,几乎没有什么伤害
一个人,仅仅依靠酒,就能达到这个效果
何况真正修道到一定境界的人呢?
圣人,都是完全在思维的世界中潜藏
因此,外境已经无法伤害他了。
醉酒的故事讲完了
但人们要理解这样一个理论
却极其艰难
原因之一,就在于不太认可醉汉掉下车,是摔不坏的
这不太合乎人们的想法
实际上,列子要表达的道理
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科学的进步来理解
更容易一些
在麻醉药发明之前
欧州人打仗受伤了
也是需要做手术的
这手术怎么做呢?
二种方法
一种是把受伤的人,绑起来,用强
割肉切骨
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痛死了
可能有极个别的,昏死后,再醒过来,发现医生已经完成手术了
第二种方法
就是用棒子打击受伤人的脑袋
使他昏过去,然后再做手术
这都是正规医学史
不是在扯淡
前辈们就是这样干的
这得看命硬不硬
打重了,人就醒不来了
打轻了,头破血流,还没有昏过去
恰到好处的,百里挑一
中国人不一样
画个符,喝口水
喷一下到患者身上
乘着患者一哆嗦,精神分散的时候
就要突然一刀
破脓的破脓
但无论哪种方法,用强去做手术,病人肯定会昏死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病人太害怕医生的刀了
剧烈的痛疼,让他们拼命的逃避
但凡能挣扎一点,就会拼命的挣扎
如果绑得太紧
挣扎不了
在强烈的逃离心之下
精神与肉体分离
终于把自己吓死了
这样的手术成功率实在太低太低
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但到了麻醉剂发明之后
情况完全出现了改变
这麻醉剂,要比列子所说的醉酒靠谱得多
同样是必须手术
清醒的人,是不可能成功
但麻醉的人,却由着你切肉剁骨
他神定气闲
完全摆脱了意识的控制
最后,手术的成功率也大幅上升
可以说,没有麻醉剂的手术,是不敢想象的
在这里面,显然最大的危害,恰恰是人们清醒的意识
他们宁可选择死亡
恐惧而死,就是精神自杀
在心神上自杀成功了
也不愿意承受物质上的破坏
他们无法相信,身体就是一个物质
破坏了,并不影响自己
但麻醉剂,明确的告诉人们,身体确实就是一个不相干的物质
无论怎么切割,真不是问题
只要意识不到
麻醉剂的一般原理,就是抑制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让人们失去痛觉
失去对物的判断
而全面进入精神世界
甚至于,我们可以这样去思考
一个被麻醉的人,无意识的人,他究竟是活着,还是死了?
不知道
判断死亡的方法,并不在当下
而是要看他还能不能醒过来,能不能回到这个世界
如果麻醉过后,还能醒来
我们就认为他在麻醉过程中,是活着的
相反,如果后来醒不过来
我们就认为麻死了
就算麻醉到没有心跳,没有呼吸
然后医生拼命的刺激
抢救
能不能救过来,并不知道
但此时的患者,究竟是生是死呢?
没有人知道
如果救过来了,他在麻醉中就是生的
如果没救过来,那就是灭的
但这样的结果,并不影响患者的自我感觉
患者其实一无所知
甚至于在这个过程中,你把他的身体拿去火化了
他也一无所知
理论上,从他麻醉,离开物质思维开始,他就不知道自己是生是死,是什么状态了
根本没有自己
那这时候,火化了身体
他究竟是生还是死呢?
理论上,他只是没有身体而已
并不能称为死亡
这一状态和麻醉开始的状态,并没有任何区别
对于患者来说,是完全相同的状态
只是对于世人来说,结果不一样罢了
因此,列子认为,生死是妄念
也不存在生死
死这个字,都是后人跪在旁边哭
是他人的判断
完全放弃意识的人,不仅可以刀割不痛
火烧不烫
甚至在极限状态下
虽然没有身体
怎么知道不能借个尸体还魂回来呢?
毕竟在无物的状态下,本人的状态是连续的,是相同的
并无二样
麻醉开始的状态和麻醉中间的状态和麻醉死亡的状态,对于患者来说,实在不可能分别
正是因为列子想通了这样的道理
他认为,有意识则无道理
无意识则有道理
物是不存在的
生灭是妄念
本无生死
只有状态永续的变化
此处之死,安知不是他处之生?
退一万步来说
此世界,物质是守恒不灭的
能量是守恒不灭的
一切都是守恒不灭的
那凭什么认为人的意识会灭呢?
难道不是意识不断的转化吗?
正如我们认为物质会灭是幻觉一样,并不合符科学的道理
正如我们认为能量会损失也是幻觉一样,并不合符科学的道理
那意识之外呢
但列子显然不这样简单
他在太易,太始,太初,太素混成意识世界的理论中
认为运动开始之后,就有了形态变化
而依附于形态变化,才有了意识的变化
也就是意识其实是依附于物质的
正如能量依附物质之外一样
大脑都会腐烂
由大脑生成的人识,自然会随之烟消云散
但是
太易的自己,还在不断的轮回
要走的路,其实是回到无思无想无意识的太易境界之中
度过漫长的无意识的幽冥世界
突然自性之光显现
明彻一切
太易,就到了
三清,也就到了
那列子如何去认识迷信的意识,和清净的真我呢?
又如何保证自己不是在迷信中,煮了一生的沙而想得道呢?
我们下一期再见